2002年3月14日 星期四

保育行道樹 需要你我來參與

【記者謝雯淇/生命力報導】處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裡,若能多點綠意,不只心情變愉快,植物也能經由光合作用淨化空氣。但隨著都市的發展,往往忽略了環境的重要性,以前的台灣是樹木叢林,現今已成了水泥叢林。

不論是行人、機車騎士、汽車駕駛等幾乎都有這個經驗,只要是在台北的街道上行走,一定會發現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只要一有車輛經過,行人皆會掩鼻暫時停止呼吸,惟恐吸入車輛所排放的廢氣。所幸我們的道路兩旁有種植行道樹,能幫助空氣的淨化;在夏天時也能使過往行人有所遮蔽,減緩陽光的照射。

一般民眾對於街道、人行道種有行道樹似乎習已為常,未曾深思行道樹到底有那些功能。其實除了淨化空氣的功能外,行道樹尚有其他的功能。林務局輔導課課長陳麗美表示,行道樹栽植範圍如果夠大,形成綠帶,可以遮擋陽光,達到遮蔭效果,同時樹木也會透過蒸散作用調節氣候。例如敦化南路上的行道樹,一片綠意,也可以降低溫度,提供駕駛、行人舒適的交通環境。由東海大學教授賴明洲所編著的「行道樹栽植技術手冊」也提到,植物對聲音具有吸收、反射及偏向的作用,因此可減輕戶外環境的污染,亦即噪音之控制。

此外,行道樹尚有保障行車安全、作為街道或行政區域指標等環境上的功能。道路中央分隔島上的密植灌木,可以遮斷對方車燈眩光的效果,路旁的行道樹則可以控制人車分道,使駕駛人心理產生安全感並保障行人安全。且由於樹木枝幹之柔軟堅韌,可以減輕車禍的傷害;此外,行道樹青綠的樹葉和豔麗的花朵,都可以減少駕駛人緊張的情緒,恢復眼睛疲勞,間接保障行車安全。行道樹可以利用不同的樹種和栽植形式,使街道各具特色,造成人們特殊印象,便於街道的辨認。

目前各縣市均已有縣市樹。陳麗美說,由於樟樹是原生種,且有驅蚊的效果,因此過去台灣種植的行道樹以樟樹最為普遍。但是,學者專家發現樟樹有很多病蟲害,嚴重甚至會造成樟樹的死亡。後來,挑選樹種即以能抗病蟲害,生命力較強,抗污染性高,樹形漂亮者為考量。例如,忠孝東路上栽種的美人樹,即俗稱的木棉花,當花朵盛開時,滿樹佈滿紅色花朵,即以美化為目的所栽種的。另外,榕樹樹形高大,且病蟲害較少,也是常見的行道樹種

現今台灣珍貴的行道樹以台東卑南鄉所種植的茄苳樹最為古老,長達兩千公尺,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陳麗美說,當初道路要拓寬時,是從旁徵收私人土地,以茄苳樹當作分隔島,分隔成快車道、慢車道,如此一來,即形成一條綠色隧道,增加了道路的美感。較為可惜的是,過去台南玉井的芒果樹也是珍貴行道樹之一,由於道路要拓寬,雖然有許多民眾、民間團體的請命,還是難逃被砍伐的命運。

行道樹的權責是屬於道路的一部分,以那一條路是隸屬於那一交通單位管理,即由其負責維護,包括修剪、施肥、澆花等。每當颱風季節要來臨前,即要事先檢查其支架是否牢固,以免颱風期間造成樹木的倒塌,甚至影響民眾的安全。行道樹有分植穴、綠帶兩種栽種方式。一般人行道上所採取的是植穴,就是在人行道上,固定一個範圍內,種植行道樹,這樣的種植方式,樹木的抓地性較弱,由於根的生長範圍被侷限住,且由於台灣騎機車者多,停車時幾乎把人行道上的空間都佔滿了,甚至還會有人把機車停放在行道樹生長的植穴裡,壓到行道樹的根,嚴重的話,行道樹的根會被壓破,對行道樹造成極大的傷害。

陳麗美說,「行道樹暫時管理辦法」當中有提到,這樣是違法的行為。甚至在行道樹上掛招牌、自行砍伐修剪行道樹等也是違法的。我們也要尊重行道樹生存的權利。過去,台灣被稱為「福爾摩莎」,意即「美麗之島」,是指台灣充滿了綠意,有許多綠色樹木、綠色森林。但是隨著都市、工業的發展,也相對犧牲台灣的土地,包括樹木減少、山坡地水土的流失等問題,一般民眾並不會很關心這方面的問題,往往等到問題發生,人們才會產生危機意識。

宜蘭縣是一個推動綠化成功的案例。陳麗美說,宜蘭縣從陳定南當縣長時即很支持宜蘭推動綠化的工作,繼任縣長游錫昆(方方土),現任縣長劉守成等,皆很支持地方上進行綠化的工作,因此宜蘭縣有很多地方建設、公園都充滿綠意。綠色博覽會即是推動綠化的好例子。

此外,陳麗美也認為綠化觀念應從小就養成,她建議將綠化保育的觀念納入國小學童的教材裡,從小的時候就接觸,比較能養成習慣。畢竟如果要教育現今的民眾要愛護大自然,要有綠化的觀念,不要任意對樹木進行砍伐、修剪等工作,一般民眾對這方面的關心是較為不足的。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七星環境綠化基金會

行道樹的真情告白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