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4日 星期四

藝術治療師 勾勒生命的感人故事

【記者劉志君/生命力報導有兩位藝術工作者,他們工作的地點不是在學校當老師,不是從商賣畫,也不同於一般的自由創作者,而是在醫院,他們是藝術治療師郭育誠、莫淑蘭夫婦。

郭育誠說:「因為我們兩個人都愛漂亮,所以從小就開始畫圖。」因為熱愛藝術,他們還曾到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求學六年,回國前夕,思索未來出路時,他們覺得美應該有更有形的用處,希望把美術上獲得的感動讓更多人分享。回國後,在醫師鍾昌宏的邀請下,參與安療護學術研討會的演講,並在台大緩和病房主任醫師陳慶餘的支持下,進入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投入美術療育的臨床實務。

「醫學上想突破的,不只是身體的照顧,還有心靈上的安寧,因為人是身心交錯的。」郭育誠說,如果把肝癌的痛苦指數分成十分,真正的肝痛只有三分,剩下的七分是心痛,病人為什麼叫的那麼大聲,是因為心理上的痛。而藝術治療就是藉由平面的繪畫創作、美術勞作,或立體的雕塑等創作過程,瞭解病人內心的想法,並配合輕柔的音樂讓病人放鬆。

研究顯示,成功的溝通,語言的成功率只佔百分之七,非語言的部分佔了百分之五十五,其次才是態度等等問題﹔郭育誠說,除了肢體動作等,畫畫也是一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美術療育就是一種轉移作用,提供非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機會。

「轉移作用往往超乎想像,當人們的意念集中在美好的經驗或回憶時,疼痛的注意力會很自然地變弱,無形中讓身心靈多了點呼吸的空間。」郭育誠表示,透過作品可以了解病人的意願和問題,計劃療育目標,經由適當的媒介提供欣賞與創造;在過程中病人可以舒緩身心症狀,有助於其自我整理及生命意義的肯定,透過美感經驗的運作和支持,與自己做最深層的接觸,對維持內在與外在世界的平衡有很大的幫助。

他還說,人天生都有美的知覺,從藝術中發揮自己的潛能,可以得到自由寬廣的思想,由內產生的自發力量,來面對生活裡種種狀況,並超越有限的生命。

郭育誠說,有些病人把傷口當作美麗的圖案,有些人則把身上接排泄物的管子戲稱為裝置藝術,從排斥、厭惡到接受,樂觀積極的態度為身、心、靈帶來生機,也讓周邊的親人學習如何面對死亡的陰影。

莫淑蘭說,十九歲的廖弟弟第一次畫自己的手時,雖然因為胸腺癌呼吸得非常喘,但還是很高興地將作品完成,旁邊還寫下一行字:「畫畫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表示畫畫可以忘掉煩惱,留給家人紀念。

廖弟弟從小就夢想有一天能成為出色的漫畫家,他慶幸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認識了莫淑蘭和郭育誠,帶領他進入繪畫世界中,所以他珍惜每個清醒的片段來作畫:一張形單影隻的椅子素描,透露了他內心的孤寂,「心目中的英雄」是他對自己的期許,披著薄亮婚紗的少女,則是他「心中的新娘」。

莫玉蘭說,還記得,一個星期後他再見到我們,不斷的問我們:「你們為什麼不每天來?」沒多久,他就往生了。往生前,他特別交代家人,不要將這些作品火化,留作紀念,因為他相信精神可以永存。

「我們面對的病人都是我們的導師,因為他們正經歷著人生只能經歷一次死亡。」郭育誠說:「癌末病人的生命週期通常都很短,我們不敢把它當作研究,只能以真誠的心,希望把一切做到最好。」  


延伸閱讀

死亡可以美麗而無懼

臨終藝術治療忘懷病痛

人文走廊--畫出生命的色彩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