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都市遇上山區 教學互動大不易

【記者龔子禮/台北報導】台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的一年級新生林凱中今年的服務學習課程是要跟著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坐著車從台北到桃園縣復興鄉的奎輝國小,與四到六年級的原住民小朋友互動並教導他們認識自我的課程。讓他以及他的組員感到緊張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與小學生的互動經驗,更別說是與都市小孩生活型態完全不同的原住民小朋友了。

當他們第一次到達奎輝國小時,是先在操場與小朋友見面,接著就進行室外活動,跟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打籃球。「一開始的緊張感在與小朋友們的嘻笑打鬧中漸漸散去了,想到當時一直求我們把他們抱起來灌籃的樣子就很可愛,但沒想到進了教室後反而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林凱中說。

回到教室的小朋友很難控制,尤其是小女生與小男生們吵個不停,一直用不好的語言挑釁對方。而且情況是越來越嚴重,到最後甚至還上演全武行,有人拿起椅子,更有人要衝去廚房拿菜刀。這種情形讓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們手足無措,光是管理秩序就花了很多時間,教學進度也因此延後許多,每個人心中都燃起一股無名火。林凱中表示,這些小朋友不是沒有智慧,而是故意要與他們唱反調,尊重兩字對這些小朋友來說似乎不是很了解。

「一兇他們,他們就頂嘴,接著往教室外面跑。下課的時候還有五六個女生追著一個男生打,我還要去救他。這樣子的回憶是我對於奎輝國小的第一印象,那時候想到還要來第二次就覺得頭好痛」林凱中說。

之後,有鑒於慘烈的第一次教學活動經驗,組員們為了第二次見面想出了一個「三不政策」,也就是不苟言笑、不予理會、不加思索。但他們沒想到的是,第二次來到奎輝國小,這群小朋友居然很配合,大家都很專心的投入在認識自己的課程中,沒有不尊重、沒有吵鬧、沒有不愉快的場面。林凱中說:「或許是小朋友們覺得我們是熟面孔吧,願意尊重我們,跟我們對話。」
對於這種有如三溫暖的服務學習過程,林凱中表示,雖然第一次因為小朋友們的反抗產生不愉快的心情,但畢竟小朋友們年紀小,不要太跟他們計較。「雖然是來教小朋友填寫認識自己的學習單,但其實自己也是從中學習到許多。例如遇到困難時與組員的互動,還有與小朋友之間的應對,都讓我成長許多。」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蚵藝文化館 再造漁村新生命

【記者詹文喬/彰化報導】蚵藝文化協會理事長余季數年前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隨即放下手邊的工作,返回芳苑鄉王功村。他的妻子梁鳳蓉則接手余季父親的柑仔店(即:雜貨店)生意,梁鳳蓉發現王功漁村失業的問題很嚴重,於是問國立藝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西畫組畢業的余季,能否製作代表地方特色的東西,協助改善當地環境。

余季想了想,象徵王功的地標除港邊的王者之弓跨海橋和芳苑燈塔,還有觀光客到王功必吃的蚵仔嗲。那蚵仔嗲以外的蚵殼可以創作素材嗎?對於妻子的建議,余季說,「一開始我蠻反對的。」對於一個從小就在王功長大而且受過藝術訓練的人來說,「蚵仔殼在貝類裡面算是長得很難看的。」

後來余季家裡請了菲傭,她工作之餘的興趣是彈吉他,可是家中並沒有這樣的樂器,「所以我和妻子就帶她到樂器行購買,隔壁恰好就是在賣紙黏土的商店。」這給了余季啟發,「用紙黏土當素材就能和蚵殼結合。」

「父親總是坐在柑仔店門口,幾位八十歲以上的老朋友常來閒聊,起先是一兩位,後來就愈來愈多,在店門口的榕樹下就形成老人國。......」這是余季最初嘗試的作品「老人國」,形式上偏向複雜的人物創作。

但余季不久便領悟到,所有的工藝都是一種傳承,於是他將蚵殼藝術品簡化,改而製作造型較簡單的「候鳥系列」。先用一條鉛線建構出骨架,加上一個牡蠣殼,然後使用自己研究出來的掺入蚵殼粉末的泥塑土,一隻潮間帶的候鳥就這麼完成了。「用蚵殼搭配這樣的材料,就能做出高蹺鴴、白鷺鷥和黑面琵鷺。」

王功蚵藝文化的推展其實有賴文建會的不斷資助,回憶起當時前監委黃煌雄率人考察海洋資源,余季說,同行的文建會科長吳華宗見他正在運用蚵殼創作人物,就建議他趕緊向文建會申請社區研習,歷時三年的培訓,才有現在蚵藝文化館的候鳥系列以及從二OO三年開館至今的生肖蚵藝品展示。
手工藝品不能量化生產,所以就要僱請很多人力來幫忙,余季認為這正是以人為基礎的核心價值,「不是看營業額高低,而是看能夠請到多少人。」在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的協助之下,蚵藝協會目前已有十幾位工作人員,「希望到二O一一年的時候,來蚵藝協會上班的人士能夠達到二十多位。」
余季還說,當地中高齡的失業者,因為豐富的人生歷練,使他們能夠勝任導覽解說員一職,而人數佔全體工作人員一半的外籍媽媽們,則是進行產品研發以及擔任指導遊客製作蚵藝品的師資。
前往蚵藝文化館外頭的工作室,曾是蚵農的林東信目前在蚵藝文化協會擔任蚵田導覽解說員,正忙著用鑽孔機將蚵土底座打洞。他說工作室所生產的蚵藝品一部分放在蚵藝文化館供遊客參觀,其它的則用來販售,「過年時的銷量很大。」
越南籍新移民盧翠芬剛嫁過來台灣的時候還是一位家庭主婦,「後來接觸蚵藝,接著遇上余季夫婦,在蚵藝協會一待就是五年。」現在的她則是蚵藝協會留用的種子教師,負責每年的蚵藝品研發。

延伸閱讀
王功蚵藝文化協會

蚵藝文化協會痞客邦

王功蚵藝文化館 上演漁村改造進行式


原手藝 發揚原民文化之美

【記者黃莞皓/台北報導】「台灣原住民文化真的很美,我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推廣真正台灣在地的美讓台灣人知道」廖淑蘭說。她經營的「原手藝」原住民手作藝品專賣店,專門販賣台灣各族原住民手工製作的各種飾品及擺設。

廖淑蘭白天在私人公司做會計,傍晚下班後便前往芝山的店面開店推廣原住民手工藝,她之所以會那麼熱衷是因為大學時期,參加志工團,到原住民部落去幫助部落的孩童,「他們的手很巧,每次去那邊,都被他們的藝術品深深吸引。」兩年下來,她認識了許多部落朋友,「我發現他們很會做這些手工藝,但是就是沒有行銷的通路。」於是,熱心且愛好原民文化的廖淑蘭,在家人的幫助下,於二OO七年開了「原手藝」。

「一方面也當作是一種興趣而且可以賺外快,當然更希望可以幫助他們,推銷他們的專長。」廖淑蘭開朗的說,其實販賣原住民手工藝品的利潤並不大,市場也有待開發,因為是親戚的店面,所以租金很便宜,剩下的營利,廖淑蘭每個月還把百分之六十回饋給部落,她笑著說:「那些是他們智慧的財產阿,我不過是幫他們拿來賣,賺的錢當然是回饋給他們。」  

廖淑蘭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全世界都看見台灣原住民手工藝品的美,「那些鑽石、珠寶雖然很美,可是這種原始的雕刻、藝術更能讓我們看見這種文化的歷史,而且價格也沒那麼昂貴,不是個更值得擁有的東西嗎?」她更感慨的表示,政府給原住民生活上很多補助或優惠,但卻沒有看到其實原住民可以靠自己的文化資產發展,如果他們再文化推廣上能夠得到更完整的照顧或計畫,也許有一天,原住民就不會再是弱勢的一群了。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致勤洗車廠 讓障礙不再是阻礙

【記者黃莞皓/桃園報導】冷颼颼的天氣,致勤洗車廠人滿為患,等待被清潔的車輛依序排列,如果你發現這裡好像有點不一樣,那是因為這是一家專門雇用身心障礙者的洗車廠。
致勤洗車廠老闆劉福河說:「身心障礙的的心智比較單純,也許他們在學習上比較緩慢,不過一旦學成,他們會腳踏實地不偷懶,這樣出來的工作成果,比一般人使用小聰明到處偷懶的成果還要好上許多。」  

二十年前,患有輕度腦性麻痺的兒子來劉福河的人生報到,他從剛開始的不能接受到慢慢釋懷,漸漸地,孩子長大了,雖然能夠自理日常大小事,但因為和別人不同的外表,根本無法得到足以謀生的工作,劉福河認為,與其養孩子一輩子,不如教他謀生的技能,讓他能夠靠自己生活下去,於是,劉福河和老婆的娘家買下一小塊空地,一家三口做起洗車的生意。

剛開始只是小家庭的小小生意,不過後來口耳相傳,生意越來越好,劉福河決定聘請員工來幫忙洗車廠的工作,想到自己的兒子,他表示,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兒子一樣的人需要這樣的機會,於是,透過兒子老師的介紹,雇用了其他身心障礙者,「我的洗車廠規模不大,沒辦法雇用很多人,但是能幫忙的我就幫助,因為我了解那種處處碰壁的心情。」

洗車廠於二OO六年成立至今,總用雇用過五十多名洗車員工,皆為身心障礙者,現在約有十五名員工,幾乎每個禮拜來致勤洗車廠洗車的陳先生說:「這裡的服務很實在,從不打折扣,車也洗得非常乾淨,來這裡看到這些身心障礙者努力的工作,心理也受到了很大的鼓勵。」劉福河表示,未來,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像他兒子一樣的人,他也希望政府、社會,能多給身心障礙者機會,雖然他們外表不一樣,但學習能力及態度都不比一般人差。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港口創藝術 展新氣息

【記者林昱君/高雄報導】高雄是工商業高度發展的城市,而高雄港是台灣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貨櫃船裝載著貨物在高雄港來來往往。但是,在這些工業、商業的氣息環繞之下,高雄港卻有個地方充滿年輕、前衛藝術氣息的地方,那就是「駁二藝術特區」。

已是第五次來「駁二藝術特區」的林同學說 :「我常常來這裡看看啊,就算沒有展覽,這裡也漂亮到讓我可以照很多像了」。 「駁二藝術特區」位在高雄港第三船渠內,企宣部組長黃淑音表示,「駁二」就是指第二號接駁碼頭的意思。「這裡原本只是個因為失去功能而被閒置的倉庫」,在民國八十九年為了尋找那年國慶日施放煙火的地點,這個地方偶然地被想了起來,「因為這個機緣,讓駁二又再度有了新的機會。」
「這裡是個可以充滿各種可能的地方。」黃淑音說,駁二位在港口,也就代表對外的連接是最立即的,「我們認為駁二可以做一些特別、新奇的事。」當時配合文建會的閒置空間在利用專案,與當地的文化工作者及藝術家的推動下,使「駁二藝術特區」逐漸成型。

「駁二藝術特區」裡充滿各種不同的藝術家對生活、對創作的想像,幾乎每一個房屋的牆壁都被畫滿了各式各樣的塗鴉,隨處可見充滿趣味的裝置藝術,「這個地方就是毫不設限。」黃淑音表示,駁二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面海讓它可以接受各種不同的想法,「我不認為這該被稱為實驗性,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瘋狂的想法,這裡只是剛好實現並表達出這些idea。」

那這些瘋狂的能夠讓每個人都接受嗎?黃淑音笑了一下說:「大家沒這麼古板啦。」因為希望能夠讓「駁二藝術特區」成為台灣南方的創作與設計藝術的中心,每期的展覽除了一般展示外,也會搭配周邊的商品販售,「新奇的東西大家都喜歡,時間久了大家就知道駁二是個很有去的地方。」
除了作為一個藝術展示的地方,「駁二藝術特區」也持續朝著與社區、地方作結合的概念前進。黃淑音說,駁二希望能夠與地方觀光結合,成為高雄觀光脈絡中的一環,「因此我們也和周圍的社區搭配,使整個藝術特區能夠往外延伸。」因此,你也可以看到在附近的社區也會有搶眼鮮艷的塗鴉,住在附近陳小姐說:「我覺得這種參與很好,好像我也是一個藝術的參與者。」


延伸閱讀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女性克服困境 在職場當英雌

【記者王禹琳/網站導覽】女性投入職場,比男性要面對更多的困境,甚至是歧視。雖然兩性工作平權意識的提升以及兩性工作平等法的通過,但是女性在就業市場被邊緣化、男女薪資差距、女性處於中高階職位的比例偏低等等。 讓女性不得不重視這問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

女性在職場所面臨的困境,不外乎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無法勝任男性的工作、男女同工不同酬、升遷機會不均等等等。女性在職場上最大的敵人不外乎就是自己,無法戰勝內心的恐懼且對自己沒信心,只會讓女性在職場越退縮越被壓迫。

對於女性在職場上屢屢受挫,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提供幾項女性職場成功守則。她說明女性一但進入職場,就要有決心跟企圖心,在職場上為自己定下目標,往往結果就會如你所願。女性如果遇到沒有做過的工作或是不熟悉的事物,就會感到害怕而遲疑不前,她也鼓勵女性要有信心且努力去克服恐懼。

在工作崗位上,還要懂得勇於發言要求,敢於推銷自己。如果妳只會默默做完自己的工作,其他事至之不理,那麼主管不了解你的需求甚至不知道妳的能力有多優秀,而這也就是女性在職場上很難升遷或加薪的原因 ;美國《富比士》雜誌也曾經報導,老闆除了會晉升優秀的員工外,也會升那些積極主動爭取的員工。

今年一月份,就出現三位女性在職場上成功的表現。高雄市調查處處長吳莉貞升調查局主任祕書,她是調查局首位女主祕,也是該局成立以來擔任最高職務的女調查員。她以自己經驗為例,鼓勵女性不要受限於性別,做好分內工作, 不必要求比別人更多的優惠,反而更應該勇於分擔工作。另外,擔任放射師的程曉柔,為了一圓想當公務員的夢想,努力考取最後成為全國海關首位貨櫃檢查儀女性駕駛,技術絲毫不輸給男生。

最後一位是基隆郵局新任女性經理劉明珠,她是六十年來,基隆郵局第一個女性主管,以往都是由郵政總局指派,但是直接從地方郵局裡直升經理一職,還是頭一遭。劉明珠說,性別不是問題,要以服務做起,時常面帶笑容,「誠懇親善、帶人帶心」的風格讓男性同仁也很佩服。

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沙鹿電影藝術館」電影文化從地方開始

100
【記者林昱君/台中報導】這裡沒有人來人往的的繁華景象,也沒有汽車、機車喇叭聲的此起彼落,雖然不同於都市的快節奏,卻有著純樸與安靜,這是座落在台中縣沙鹿鎮深波圖書館裡的「沙鹿電影藝術館」。

「沙鹿電影藝術館」成立於西元二OO四年,館長陳錫冬表示,二OO二年時文建會提出地方文化館的計畫,也就是希望每個鄉鎮能夠有一個特色館,「我們想到沙鹿過去的戲院發展史,就決定將電影藝術成為沙鹿鎮地方文化館的主題。」

因為沙鹿工商業發展的早,因此帶動了當地的娛樂業發展,陳錫冬表示,沙鹿最早的戲院始於西元一九二九年,後來陸續又出現了幾家電影院,從小治在沙鹿的李爺爺說,小時候常跟著爸爸去看電影,「鄰居也都會去啊,很熱鬧耶。」但隨著時代過去,沙鹿的工商業發展逐漸沒落,以致於到了九O年代戲院也隨之關閉。直到「沙鹿電影藝術館」的成立,才讓沙鹿鎮民再一次感受到電影藝術。

走到「沙鹿電影藝術館」的入口,可以看到電影海報搭配著膠卷片盒的裝飾,進入館內,許多經典的電影海報、劇照裝飾著整間圖書館,還有一整面的電影專業雜誌與書集。三不五時就會來這裡的鎮民陳小姐說:「雖然這裡不是什麼大城市啦,但是我覺得這裡充滿了濃濃的電影味。」

因為「沙鹿電影藝術館」是地方文化館,自然必須與一般的商業電影院有所區別, 「這裡是個公共電影院,我們認為提供的電影類型應該不同於商業電影院。」陳錫冬說,「沙鹿電影藝術館」主要播放的都是比較藝術性的電影,或是紀錄片型的電影,「這樣也可以提供民眾有不一樣的觀點。」
「沙鹿電影藝術館」雖然只有一間能容納八十人的放映室,但因為逐年的推廣,也讓觀賞人口漸漸增加。陳錫冬表示,館內除了播放電影,還有電影的研習營、電影賞析與主題影展等活動,甚至還有數位剪輯研習教你怎麼拍電電影,「除了『看』電影,我們希望民眾還能『說』電影、『懂』電影、『感受』電影。」


延伸閱讀


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從《台灣漆彈客》談漆彈運動推廣

10
【記者巫奇優/台北報導】你有玩過漆彈嗎?但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有人組隊在國外贏得比賽,還為國爭光!紀錄片《台灣漆彈客》描述一群對漆彈熱愛又執著的「老玩童」為了漆彈所做的努力,同時他們也希望漆彈運動能在台灣推廣得更普及,也希望政府能更重視這項運動。

這部紀錄片是由輔仁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周鉅宏、姚孟彣等人所拍攝製作,主角是由年紀三、四十歲的成人所組成的漆彈隊伍「SSPLUS」,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人專賣漆彈用品、有人做貿易、有人是室內設計師,但因為對漆彈的熱愛,使他們聚在一起,不顧辛勞的練習,最後在二○○九年的高雄市長盃比賽得到了亞軍。他們其實是兩支不同的隊伍組成,成員中還有人在國外比賽得名過。


隊伍中有個叫南馬的成員最讓導演周鉅宏印象深刻,「他對漆彈相當瘋狂」周鉅宏說。南馬是高雄人,原本叫小馬的他因為北部也有個漆彈好手同名,所以他改叫南馬,另一個叫北馬。南馬現年五十二歲,從事眼睛批發,因為比賽必須到桃園和其他隊友練習,所以常常南北跑,而且為了工作還必須當天來回。一開始他不敢讓老婆知道他為了漆彈花了很多錢,所以買新款的漆彈槍時還會故意買同樣色系的,不讓老婆發現。不過時間一久,他老婆也漸漸支持他從事這項運動。
20
由於漆彈運動並不便宜,一顆子彈要一元,一把好的漆彈槍也需要好幾千元,加上台灣漆彈場地並不多,所以這項運動在台灣一直沒有被廣為推行。而這些選手都希望政府可以多補貼一些經費支持,或是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有位團員就表示,由於中國大陸的漆彈運動也並不流行,所以在國外比賽獲勝時,我們可以升自己的國旗,當他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升到空中時,他覺得是為國爭光,相當感動。

而在台灣也有個中華民國漆彈運動協會在推廣漆彈運動。聯絡人戴學文說,「我們所期待的就是,這項運動能成為全民運動,遍地開花。」他表示由於漆彈算是消耗型運動,加上現在經濟比較不景氣,所以參與的人減少。不過漆彈運動協會還是很努力的在推廣,目前將此運動推廣到公司團體的自強活動,再搭配到一些旅遊。但是目前能夠比賽的專業場地很少,所以希望將來能夠因為經濟景氣,狀況好一點後而能有更多漆彈場的設立。

周鉅宏笑著說,「第一次去看他們練習時被嚇到,因為他們就像是真的在打仗一樣,子彈來來去去,而且聲音很大。」而他認為拍攝期間最恐怖的就是在場內拍攝他們練習,不僅要顧好攝影機,被打到時又很痛。拍攝團隊的姚孟彣表示,「以前我對這個運動完全不認識,但在拍攝後,我也對漆彈有了熱情。」而他們都希望能夠藉由這部紀錄片,讓更多人更加認識並投入漆彈運動。


延伸閱讀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新莊思想起》帶你從歷史看生命

【記者巫奇優/台北報導】你一定有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俗諺,但你是否知道,在萬華還沒開始繁榮的以前,這句諺語其實是叫「一府二鹿三新莊」嗎?新莊其實是個相當具有歷史性的地方,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目前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四年級的黃偉根拍攝了一部紀錄短片《新莊思想起》,而這部紀錄片也獲得了中華電信基金會所舉辦的「攝區23事」紀錄片徵選佳作的榮譽。
《新莊思想起》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很特別,整部片都是黑白的畫面,搭上許丙丁的「思想起」作為配樂,呈現出一種濃濃的懷舊氣氛。全片沒有任何訪談,完全用導演的旁白搭配他在新莊拍攝的畫面,介紹了「大眾廟」、「觀景樓」和「樂生療養院」這三個新莊著名的地點,有點像遊記,但又讓觀眾感受到黃偉根對人生的看法。

黃偉根表示,之所以選擇拍攝新莊是因為他就住在新莊,所以想以自己的居住地為主。後來決定地點後,上網查了有關新莊的人事物,「發現新莊是一個歷史性很強的區域,它曾經很繁榮,不過後來卻衰落了。」這點引發了黃偉根的思考,於是他有了拿歷史對照生命的念頭。他認為大眾廟很有歷史感,而樂生療養院又是個很能探討生命價值的地方,而且樂生療養院在幾年前是個很受探討和爭議的主題,但他認為現在樂生療養院似乎已經被淡忘了。

另一個介紹的地點是位於新莊體育場裡的觀景樓,在黃偉根拍攝的前一個禮拜有人在旁邊的樹上上吊自殺。拍攝結束後他再次造訪那個觀景樓,使它有了對於生命的看法。他表示,曾有位老師告訴他「生命就像一次航行,繞了一圈還是得回到港口。」那天夜晚他站在觀景樓下看見了夜景,不禁讓他思索「生命真的那麼簡單嗎?航行的意義又是什麼?」
黃偉根表示,「在拍這部片的時候我嘗試捕捉生命或歷史中的某些矛盾或衝突。」在拍攝過這部紀錄片後他想給觀眾一個思考方向「歷史為什麼延續?我們又為什麼而活?」然而他認為這個問題其實過於複雜,,到後來有些人根本就逃避這些問題,因為活著真的太累了。他沒有在這部紀錄片中給觀眾他的答案,但他還是把這個問題放到紀錄片中,讓看過的觀眾可以好好思考。


延伸閱讀
新莊歷史淵源

新莊古蹟介紹

行政院衛生局樂生療養院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職業訓練 身障者的另一扇窗

【記者黃倧賦/台北報導】友好發展中心是了台灣第一個民間殘障職訓機構,早期以教導學員手工藝製品,鐘錶刻印為主,不少學員甚至出國比賽,獲得多面獎項,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為使服務能更完善、專業,故於民國八十四年另向台北縣政府社會局申請立案,在台北縣新店市設立附設「台北縣友好潛能發展中心」,專責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

中心主任黃麗琪表示,目前開設辦公室電腦技能班以及數位影像班,早期由勞委會職訓局委訓,去年由中央改為地方辦理,現在經費來源也改變。在預算日趨不足的情況,招收的學員一年也比一年少。

辦公室技能班老師游錦堂表示,友好發展中心招收的身障類別多,有畫面及影音教材,並提供實習軟體,讓學生帶回家練習,讓他們儘快熟悉軟體,課程的目的主要朝向證照考試為主,平均每個學員有2.2張證照,有學員最多一次拿到四張。
本身也是在友好中心完成職業訓練的老師董家芳說,目前社會上對於身障者並不會說歧視,但35歲以上仍會遭受排擠,就業的方向也較狹隘,通常身障者學歷較低,而選擇電腦讓他們學習技能,不會讓他們受制於學歷,而學電腦也比較穩定。
說到訓練上的困難,游錦堂及董家芳異口同聲的說,心態方面是最容易遇到的阻礙,學員可能學習動機不強,不知道自己來的目的,有時也會有情緒的問題,這是社工員會介入輔導,而老師是行政及社工方面的橋樑,此外還設有導師制度,藉此了解學員學習情況,針對個別學員訂定教學目標。

經由職訓的學員,在工作表現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游錦堂說,有位學員阿誠本來的工作是命理方面,來中心學習網站架設,也開創了自己的命理網站,並且透過網路宣傳,現在網站也小有名氣。

董家芳表示,其實每個學員都有自己的專長,最重要的是要認清自己,了解到身障者必須比別人努力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抱著非要不可的心態去做爭取,一定會有自己的一片天。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找回流失的年代 看見眷村的現況

1
【記者巫奇優/台北報導】眷村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老舊的住宅和眷村菜都是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住民共同的記憶,紀錄片《流失年代》便是以眷村作為主題。由於「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規定,眷村將於民國一百年陸續拆遷完畢,使得許多眷村文化的保留讓人堪憂。而導演許惟凱將許多眷村住民現在的生活拍攝下來,同時也帶觀眾看到了榮民們對於眷村的情感。

《流失年代》主要拍攝場所是在高雄左營的自助新村,以當地相當有名的「王家燒餅」作為故事的開端。老闆王涵儒現在是燒餅店經營的第二代,當他考慮是否要將家族企業傳承到第三代的同時,也正面臨著眷村即將拆遷的問題。因為改建條例,眷村的住民和這間店都將被安排搬至其他社區,使王老闆煩惱著不知能否在新社區找到店面,繼續賣眷村傳統的燒餅給榮民們。

眷村內的居民對於拆遷則是各持著不同的意見。有人並不反對,認為政府已立下法案,搬離眷村是勢在必行。有人覺得眷村文化是該好好保存,但不需要每個眷村都留下,因為眷村地大但現在的住民卻很少,而且他們也感受到了政府安排的誠意。但是也有人很不願意搬離一直住到現在的地方,認為當初已經安排他們住在這裡,何必再有所變更。紀錄片裡忠實地反映了許多榮民們的心聲和意見,許惟凱則表示「其實不難體會他們不願搬走的心情,因為他們已經對那塊土地已有了濃厚的感情。」
因為拍攝紀錄片,許惟凱對眷村也有了情感,在拍攝之虞,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到眷村裡面陪榮民伯伯聊天,有一位齊爺爺就和他感情最好。八十幾歲的齊爺爺家裡有三個小孩,但是現在都長大到了且在外地工作。「每次我去到他家的時,他都會倒飲料或給我們吃糖果。」許惟凱笑著說。在齊爺爺要搬離眷村的那天許惟凱去了齊爺爺家一趟,齊爺爺給了他新家的地址還送他一個小茶壺,要許惟凱以後常到新家作客。許惟凱說「他就是把我們當自己的小孩。」

2
是什麼原因讓就讀於義守大學大眾傳播系三年級的許惟凱想以眷村作主題拍攝紀錄片?他表示,當初是在校外實習時,剛好有機會拍攝了他第一部關於眷村的作品;後來因為比賽,決定拍攝一部更加完整的,鎖定一個眷村的紀錄片《流失年代》。
現在就讀於義守大學大眾傳播系三年級的許惟凱認為,雖然這幾年有很多連續劇拍攝關於眷村的題材,但真正深入眷村拍攝的紀錄片好像沒那麼多。「因為他們真的一輩子都待在那邊,從二十幾歲住到八十幾歲」許惟凱說。他認為很多人都知道眷村即將拆遷,但卻很少有機會去了解眷村,「所以我想讓大家知道,到底他們對眷村這個地方放了多少感情。」

由於拍攝記錄片,也使得他們年輕人一輩的人更加認識眷村。一起拍攝紀錄片的楊孟霖表示,「實地去走訪後才知道,眷村裡的伯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是個很有人情味的地方,跟以前對眷村的印象很不同。」面對即將拆遷的眷村,拍攝團隊中的洪沛澤認為「雖然現在眷村文化的保留已經在做,但是能保留住的只是眷村裡的生活方式和文物,但是這些人情味卻是無法保存下來的。」


延伸閱讀

高縣/義守大學大傳系學生參加中華電信紀錄片競賽獲首獎

高雄市眷村文化館

王家燒餅部落格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林靜梅 期許成為一座橋

Ap_F23_20091226120343353
【記者趙詩平/台北報導】到二○○九年六月記者生涯滿十年的林靜梅,認為自己會成為環保記者都是無心插柳,靠著好奇心和對新聞的熱情,在公共電視找到自己想要做的新聞,並且以「火蟻大對抗」獲得第四屆電視類卓越新聞獎、「後山路迢迢」蘇花高系列報導入圍第六屆電視類卓越新聞獎。
大學念社會系、研究所念媒體研究的林靜梅說,其實以前一直都沒有把當記者當做生涯規劃,學校畢業後找工作,因為自己愛看電視,所以想做有關於電視的工作,於是進了公共電視台,當了三年「客家新聞雜誌」這個節目的專題記者。

之後調組環保線,林靜梅才真正覺得自己可以朝環保、生態保育這方面深入,親自到第一線去報導,直接採訪像蘇花高速公路這類的大案子,颱風時深入災區實地去勘查,像在莫拉克颱風時,她到小林村第一線採訪,當時根本就沒有想到危不危險,只有想到要把災區的消息及時的讓觀眾知道。她說:「記者的工作雖然很辛苦、在世俗的眼光下不算是個好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她卻捨不得放棄,因為有好多的事情是大眾不知道的,她想要成為一座媒體橋樑,把新聞報導給大家知道,成為傳遞訊息的橋樑。

二○○九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暖化會議,林靜梅被公共電視台派去哥本哈根進行12天地的採訪,由於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所以無法進入會議採訪,必須自己約訪,林靜梅表示,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也得到很多體驗和學習,不只是會議舉行的報導,可以真的用記者角度去挖掘新聞。

對於目前台灣媒體,時常報導地球暖化等新聞,林靜梅也表示,台灣的電視台報導環保的新聞是比較浮面的,通常都是報導出新聞的現象面,例如冰山融化了多少,因為電視的畫面是最容易理解和最快速吸引觀眾目光的,但是很少有深入的報導影響觀眾讓他們改變和正式環保的問題。
在公共電視台工作比商業電視台的壓力小,可以報導較多社會大眾看不到的事情,面對台灣的媒體環境,林靜梅說:「台灣需要更好的媒體環境,培養有資歷的記者,記者不應該是汰換率高的工作,經驗是需要累積的,專業的記者才能發揮記者的價值,把更多的事情報導出來讓社會大眾知道。」她也再次表示希望自己的角色是一座橋,連接現實和觀眾,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知道和關心台灣的環保問題。


延伸閱讀

火蟻大對抗」獲得第四屆電視類卓越新聞獎

林靜梅部落格 小記者的隨想日記
公視 哥本哈根新聞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創新傳統 「福興穀倉」舊風華展新意

45990030
【記者林昱君/彰化報導】彰化因為擁有廣大的平原,長久以來一直是台灣稻米重要的產地。位於鹿港福興鄉的「福興穀倉」建於民國十七年的日治時代中期,服務部主任賴煌奇表示,「福興穀倉」原為保存米的場所,是當時最大的穀倉,「匯集各個區域的米糧,是富饒的象徵。」
「福興穀倉是台灣中部最大的穀倉。」賴煌奇說,因為台灣盛產稻米,為了儲存米糧,日治時期建造了許多穀倉,並在其中設碾米機房,「這種一貫化的設施非常特殊,也可以看出以前穀倉的設計精良。」而福興穀倉便是當時僅存下來至今的建築。

福興穀倉分為3個建築群體,分別有16間穀倉、碾米機房、米庫,賴煌奇表示,福興穀倉所保存下來最特別的是完整傳統的「老虎窗」、粗糠穀和稻草、黏土所塑造而成的牆壁。「老虎窗」為裝設在屋頂上的窗戶,可供通風和採光之用;而牆壁則是使用當時的農村建築造法,採用粗糠渣、草片與黏土攪伴而成,「這種傳統的建築技法雖然方法簡單,卻能夠顯出當時人們的智慧,是我們想要保存的。」
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的穀倉逐漸被取代,賴煌奇表示,長久以來福興鄉的農民由於稻米收購、繳交租稅、農葯買賣等的關係,而與福興農會穀倉產生密切的互動,「居民對穀倉已經有了深厚的情感。」也因為這種情感,使得穀倉與居民對過去有著共同的記憶。「除了建築物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這種人文情感。」因此,即使時代變遷,傳統的穀倉逐漸被取代,機器早已老舊不堪使用,仍然將穀倉保存下來成為在地人文產業的歷史遺跡。

「除了保留傳統,我們希望能將新時代的精神注入舊建築裡。」賴煌奇說,為了活用具歷史意義的舊建築,並將閒置的空間重新恢復它的使用價值,福興穀倉被重新修復和改造成為一產業、文化、藝術的交流中心。
「現在的福興穀倉兼具了五個S。」什麼是五個S呢?賴煌奇表示,分別是廣場(Square), 一個向一般民眾開放的公共空間,藉由這個空間凝聚當地的認同感,並對外傳達鹿港的新文化;舞台(Stage) 是一個提供觀賞及被觀賞的地方,使不同的文化、工藝創作等能夠有對外行銷的管道;商店(Store)是個具有地方文化風格的購物空間; 學校(School) 則可已舉辦學術研討會、工藝技術傳習交流活動、社區成長講座等;服務(Service)則遊交流中心提供文化、旅遊、交通等 。
福興穀倉的轉型使傳統文化能夠有所保留但又能創新,賴煌奇說,這樣的文化創意也讓穀倉重新被人注意。從小住在彰化鹿港的李媽媽說,小時候常跟著祖母到穀倉來拿米糠,「看到現在穀倉的新樣子讓我覺得既懷念又新鮮。」而第一次來穀倉的張同學則說:「因為很難光用想像的去揣模以前人的生活,所以我很高興能看到這些舊時代裡的東西。」


延伸閱讀

台灣旅遊網—福興穀倉

[彰化]福興穀倉

看我七十二變—福興穀倉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洋甘菊計畫 新移民姐妹互助

【記者詹文喬/台北報導】「洋甘菊傳愛天使計畫」是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讓受過訓練的新移民婦女來扶持其他新移民姐妹的方法,強調婦女互助的婦援力,目標是增進新移民家庭的經營能力。「洋甘菊傳愛天使計畫」的名稱由來,台北縣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主任李幼鳳說,「人要有韌性與彈性,像洋甘菊一樣用途多變,除了可以泡花茶,還能製作肥皂和精油。」
位在板橋市,已經成立六年的台北縣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是內政部和善牧基金會為了服務台北縣的新移民家庭所設置的機構。

民國九十二、九十三年,為了教導新移民婦女識字,善牧基金會走在政府之前,在國小開設輔導新移民女性的生活適應班,「比現在移民署推行的生活適應班還早一步」,李幼鳳說。到了民國九十五年,有鑑於公部門也意識到提升新移民女性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善牧基金會於是轉型,改而推行「洋甘菊傳愛天使計畫」。
民國九十八年底新移民媽媽們在接受台北縣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關懷訪視訓練以後,新移民媽媽們兩個人一組的電話及到府關懷即將在今年二月份上路,李幼鳳表示,過程中如果遇上問題特殊的新移民婦女,再轉給社工員處理。
越南籍新移民鄧雅心回想起十三年前她剛嫁來台灣時的情景,「一開始是在家裡帶小孩,之後才出來找工作。生活上的難題像是飲食和文化都不大適應,除了先生之外,真的不曉得要去問誰。」對於接下來就能用電話和登門拜訪來協助剛到台灣的新移民姐妹,她說,「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之外,還能夠幫助別人,覺得很快樂。」

談到關懷新移民婦女,「希望可以當她們的翻譯。」來台灣已經十三年的越南籍新移民鄭妹說,剛踏上台灣的那一刻,因為語言不通,路標看不懂,「帶小孩子去搭車的時候很怕迷路。」後來在夜補校學習查字典,參與泰山國小的說故事媽媽,讓她知道該如何唸故事給小孩子聽。
剛來台灣的時候都沒有朋友,只能待在家裡靠老公。」印尼籍華僑曾萍華在台灣十二年了,對於新來的新移民姐妹,「可以順利幫到人家的話,我就很開心了。」「去她們家裡聊天,聽她們的心裡話,讓她們走出家裡。」
李幼鳳還說,為了通知新移民媽媽們最近有哪些社區活動以及政府在新移民事務上有什麼法令公佈,台北縣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還發行三個月一期的季刊。「儘管文宣品用外籍媽媽故鄉的文字做印刷,她們也不見得看的懂,口耳相傳還是比文字宣傳的效果好。」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

台北縣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

善牧基金會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四川志工行 讓付出變收穫


檢視較大的地圖

【記者鄭如敏/台北報導】四川距離台北將近二六○○公里,但是卻因為一趟志工服務的行程,讓雙方學童與大學生的心如咫尺般的靠近。目前就讀輔仁大學企管系三年級的顏志豪,在去年七月參加由學生社團AIESEC所主辦的的四川志工團。他表示,「四川的經驗都蘊含在我生命的一切。」

顏志豪說,當初是因為參加了由輔大義文系學姊的志工分享會,而產生志工之行的動機。在會中,學姊說,「只要願意付出,每個人都是值得關懷的」,這句話打破了他過去認為「當志工就是要具有某些專長」的成見。而真正決定要前往四川擔任志工,是因為有感於轉學考後應該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想和不認識的朋友到陌生的地方去做沒做過的事情」,顏志豪說,再加上家人的支持所以成就了這趟旅程。

籌備行程的過程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像是路線規劃、分工介紹台灣等等,前後總共改變了八次,「這映證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顏志豪說,因為實際到了四川後,要應變的事有許多,在這之中也必須培養自己的決策能力。

在四川,顏志豪與同行的夥伴主要在大邑縣的出江中學、都江堰的光亞中學,依據不同的年級, 一天大約有五小時的時間,給當地的孩童帶領不同的課程,像是介紹各國的風土名情、團康遊戲、說故事等等。

顏志豪說,有一天晚上與朋友在吃提花(豬腳)時,看到一個小女孩像他們賣花,但四川當地的朋友把她支開後,小女孩和店家起了衝突,而被推倒在地,使得鮮花灑了滿地。她用粗話罵了店家:「你憑什麼這樣對待小孩!」當下顏志豪覺得非常憤怒,因為四川給予他很好的形象,像是物產豐富、天府之國等等,但卻發生這樣的事情,他覺得很不應該。「為什麼小女孩要賣花?為什麼要用粗話來回應?我覺得很不公平,有這樣的差距存在」,「我不由得哭了」,顏志豪說。
而顏志豪的生日剛好在志工服務期間,他說,那時在小朋友面前跳舞,被七八種語言唱著生日快樂歌,是很特別的國際體驗。他深感給四川孩童的太少,「我許了希望不要一路平順、心想事成、每個人都願意付出資源去關心別人的願望」。因此,從四川回國後,顏志豪時常在華山創意園區的華山小學堂中,帶領小學六年級以下的小朋友做些勞作,讓小朋友盡情發揮創意。他表示,「我不覺得我在付出,而是在收穫」。
採訪後記:採訪結束後,顏志豪問說附近哪裡有垃圾桶?我說在戶外才有垃圾桶,他不顧外頭天冷,隨手將前人所留下的垃圾帶出去丟。我想,志工服務重要的不在於場合、地點,或是對象,而是一種態度和精神吧!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利用部落格 了解景美文史


【記者趙詩平/台北報導】「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記錄了景美地區的地方文史、介紹地方特色和文史資料,提供給當地民眾和其他地方的人,一個能夠了解景美地方的資料庫,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部落格更知道地方過去的發展,進而對自已的居住地方有更多的認同感。
部落格的創立者何文賢,在民國九十四年時擔任景美王者鄉大廈管理委員會的主委,當時參加市政府的公寓大廈藝文人才培訓,認為景美是一個小地方,但是卻有非常多的特色,例如以前有瑠公圳、鐵路經過、煤礦的資源以及景美溪帶來的繁華,使得景美擁有很多值得了解的過去。

因此何文賢決定進行一個景美地區文化地圖的專案,經由崔媽媽基金會的協助和社區人才的共同合作,在社區的空間設立一個文史走廊,把蒐集到的文史資料和照片展覽出來提供給社區的住戶,當時獲得台北市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優良評選活動大型公寓大廈組第一名。


文史資料的來源大多是書本,像是台北文獻、景美地方在八十六年出版的社區發展協會手冊,網路上也有一些資料,另外就是實地的去訪談;照片方面,通常是翻拍書本、網路搜尋以及自己親自拍攝,最特別的是從日治時期建立,有百年歷史的景美國小舉辦過老照片回年家的活動,另外在景美地區還有兩位九十幾歲的老醫生提供照片,蒐集到不少珍貴的老照片 。

景美文史工作的第二階段,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協助之下,何文賢於民國九十五年成立了「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希望利用網路的方式,持續的更新資料的內容,讓更多的文史資料能夠公開給大家知道,何文賢表示,會瀏覽部落格的人大多數都是本地人,他們常會留言說,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講以前的景美,但是看了他的部落格以後才真正的了解,並且給他肯定和支持。

何文賢說,部落格現在漸漸變成一個有系統的網路資料庫,目前小學都有社區歷史課,許多老師不一定是住在景美,所以都會上網搜尋一些資料,「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就成為一個提供他們教學的工具;另外許多地方圖書館,例如景美市立圖書館、景興圖書館都會請他舉辦講座,導覽民眾認識了解景美的文史,在台北市社教館也曾舉辦過展覽。

當初想要做有關景美文史資料的蒐集,何文賢表示,是希望景美的當地人,能夠透過這些資料,了解景美過去的發展,從過去的歷史和現在做連結,對於這裡有認同感、歸屬感,進而加強社區的意識;部落格方面是希望能夠透過網路,和讀者有互動,並且能夠互相應證,提供他更多的線索可以讓他去深入,希望這個活動能夠繼續下去,不斷的延續大家對於景美的過去的關心。
對於下個階段,何文賢希望未來可以把部落格的資料做成網路靜態導覽,利用GOOGLE EARTH作為平台,以地圖的方式和地方學做結合,讓民眾以更有趣、更方便的方式,來了解景美這個地方的文史特色。


延伸閱讀

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

崔媽媽基金會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慈祐洗衣坊 助身障者發現自我

【黃倧賦/台北報導】台北縣慈祐庇護工場是台北縣政府委託心路基金會經營,是目前大台北地區,由身障團體所創設的機構當中,規模最大的洗衣工廠,是藉由心路洗衣坊的發展模式而來。
輔導員張雅芳表示,依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每一家庇護工廠都呈現虧損的情況,最大的問題還是成本較高,而縣府只有補助人事費用,就算有賺錢也只能持平。

張雅芳說,慈祐訓練分為兩個部分,一種為職前訓練,另一種為庇護性員工,職前訓練會讓學員了解整個工作流程,先在衣物摺疊區實習,在觀察學員的工作態度以及工作表現,而庇護性員工要有專業的職評報告書才可以,庇護工廠會安排適當的位子給庇護性員工,然而兩種最大的差異在於職前訓練讓學員嘗試各種不同的職務,而庇護性員工安排職位後,則不再調動。

張雅芳表示,慈祐的工作部門有摺疊、門市、廠務及外送,依照學員們的能力,例如洗衣的品質、速度、理解能力及衣物判別等,再把學員安排至適合的位置,有學員數字能力不太好,常常把數字搞混,但是耐力很好,這時工場就把他安排至外送區,而不會讓他去門市。

提到訓練的困難,張雅芳說,最大的問題是情緒,慈祐裡以精神障礙居多,會因為家裡因素、東西不見、看電視等問題,會讓他們情緒受到影響,有些因為數字觀念不好,沒辦法配合工作,工場就會針對其他方面著手,避開此障礙,以免讓學員有挫敗感。

讓張雅芳印象最深的是,有名學員本身有自閉症,不敢面對人群,下班後打完卡就走了,也不敢跟大家說再見,也使得與同儕互動少,輔導員就要求他下班後要跟每個老師同學都說再見,起初他都不敢說,手也擺在下面不敢揮手,但經過每天的訓練,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很大方的跟其他學員互動,看起來也更有自信了。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蝶蝶」不休 來劍南路翩翩飛舞

【記者游仁汶/台北報導】捷運劍南路站旁的劍南路,是許多民眾假日閒暇時爬山健行、騎自行車運動的好去處。不過在這裡,同時也是一條在台北盆地中,最富特色的賞蝶步道。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的解說員石玉琴說:「還沒接觸蝴蝶生態這個領域之前,我住在旁邊一、二十年了都不知道,但其實你多留心的話,就會發現這邊有很多豐富的昆蟲與植物可以觀察。」

週日一大清早,許多民眾集合在劍南路賞蝶步道入口,等著讓解說員帶領著,進入這林蔭蒼蒼的蝴蝶國度。「今天來參加活動的新朋友好多,看來我們得分兩組了。」解說員同時也是總領隊的唐炘炘對著大家宣布。步道入口的立牌上,有著大大的「台灣黃斑蝶」的圖案,為何會選擇以台灣黃斑蝶為代表?在劍南賞蝶步道中,就是台灣黃斑蝶的極佳棲地,一年四季都很輕易與牠們相遇,可說是此地的大宗。

走在劍南賞蝶步道上,不時可見各種不同的蝴蝶四處飛舞,基本的五大類蝶種「鳳、粉、蛺、灰、弄」在此都能夠看見:抬起頭,求偶、嬉戲、驅敵;彎下腰,也能找到蝶卵、蝶蛹等等,蝴蝶生態之生命力,令人讚嘆。相較台北縣市中其他的賞蝶步道,劍南賞蝶步道的特別之處在於,這裡是由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所認養,進行棲地維護。劍南賞蝶步道因為有蝶會的照料,讓這裡不僅適合蝴蝶生存,也適合民眾到此踏青、賞蝶、認識與蝴蝶相關的生態知識。

因二○○二年的納莉風災,使得劍南路一帶山區嚴重坍方。於是蝶會便開始認養劍南賞蝶步道,進行重建、維護、製作植物的簡介立牌、種植蝴蝶的食草、蜜源等等。由於棲地維護並不容易,石玉蓮也表示,希望民眾到這裡散步賞蝶之時,不要折摘路旁蝴蝶的食草,也不要捕捉蝴蝶,甚至任意地把樹葉上蝴蝶的蟲蛹或幼蟲帶走。

此次參與賞蝶導覽的民眾,除了生態班的學員外,也不乏有許多一家大小閤家參與。內湖社區大學生態班學員李太太認為,與生態有關的東西,是需要慢慢學習慢慢摸索的,一般民眾平時也可以常常參加,「多認識一點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尤其帶小孩子來更有教育意義。」





延伸閱讀

劍南蝴蝶步道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健康飲食 樂活人生

【記者黃莞皓/台北報導】「走過人生很長一段之後,你就會發現,健康真的是最重要的事情。」「樂活機地」老闆娘林美逢說。「樂活機地」是一家位於台北市內湖的有機商店,五年來,新鮮的商品及透明的產品資訊,早已成為附近居民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
「樂活機地」創立於二○○五年八月,老闆陳國煒及老闆娘林美逢都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兩人從原本工作退休後,配合子女的工作來台北居住,「說真的,剛來台北的時候真的很不習慣,大都市跟鄉村的差別很大,整個生活步調也都不一樣,環境也有差,當然,我是指空氣也沒有那麼清新。」陳國煒說。看到台北人快速的生活步調,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陳國煒及林美逢決定開這家「樂活機地」,「能改變多少是多少阿,像我們從小吃這種無害的食物長大,身體才會比較健康,不然現在父母都這樣不健康的吃,那我們的下一代怎麼辦」。

走進擺設整齊的店面,與一般有機商店最大的不同是,在櫃檯前可以看到一疊疊林美逢自製的宣導傳單,上面印著各式各樣有機相關的資訊及知識,都是林美逢一字一句整理打出來的,林美逢說:「對我來說,這家店宣導的目的大於營利,能夠讓多一個人知道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比賣出十件商品,更能讓我開心。

擁有許多務農的親戚作後盾,再加上大家對健康飲食的共識,讓陳國煒擁有自己產品資源,「大部分的鮮蔬果都是自己認識的小農,有些是親戚,這樣價格壓得比較低啦!」陳國煒笑著說,他也強調,無法把產品送去做有機認證的小農很多,「因為那些費用實在不是一般人負擔得起的」,有認識的小農,用信任做基礎,陳國煒為商品的品質做保證:「我們的商品絕對不使用農藥,這也是這麼多年來能夠擁有穩定客源的原因。」

陳國煒表示,現在打著有機招牌生意似乎就比較好做,但是現代人追求飲食健康,但卻不懂有機到底是什麼意思,他認為,有機商店有宣導資訊的責任,讓大眾了解之後,再去選擇如何消費。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談論紀錄片真實問題

【記者巫奇優/導覽】紀錄片在台灣一直不是主流大眾的電影類型,不過在這經年經由公視「紀錄觀點」、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利用大量播送的方式推廣,記錄片已經在台灣漸漸有其擁戴者,而民間也有許多團體極力在從事紀錄片推廣,如CNEX紀錄片工會新生一號出口「倉庫」的定期展演等等。然而紀錄片到底是什麼呢?又紀錄片是否一定要真實?在這幾年來獲得許多的探討。
西方電影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是英國紀錄片之父約翰˙格里爾生。他認為紀錄片應當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所以在此定義下紀錄片是應該要用真實的事件作為拍攝的題材。例如海隱即認為記錄片就是必須要真實,以真實的方式呈現故事,並覺得真實就是紀錄片的第一要素,而且認為記錄片創作者就是要維護紀錄素材的真實性。而趙志剛則是認為紀錄片要追求的是一種「自我介入的真實」,因為他認為在真實世界裡其實沒有絕對的真實。

但紀錄片《黃羊川》導演劉嵩在一次紀錄片放映座談會上表示,他認為紀錄片沒有真正的真實。他以他在甘肅拍攝黃羊川為例,有時因為只有一台機器,所以為了捕捉到漂亮的畫面,可能會請受訪者配合先停下腳步再繼續工作,這是否就違反了真實?他認為只要是透過了鏡頭,觀眾看到的東西就是有所裁切的,並不能完全表現當地真正的一切。

紀實不一定真實?紀錄片真實理念的探索之旅」一文則是提出了紀實不一定真實的看法,認為紀實只是紀錄片的一個前提。而在「什麼是紀錄片?」一文中,李道明從什麼是真實談到了紀錄片到底能否真實的呈現這世界,他認為影片受限於鏡頭的涵蓋角度、紀錄的時間長度、放映的時間長度等因素,無法包含全部的真實世界;而導演決定將攝影機的透鏡朝向哪裡拍攝,並且在拍攝後選擇哪些影像剪到影片當中,其實也代表了導演對真實世界的一種選擇與詮釋,所以並非有絕對的真實。

紀錄片該怎樣記錄真實?」一文中用了紀錄片《麥收》為例探討紀錄片真實呈現的倫理問題。記錄性工作者生活的《麥收》,將主角苗苗的家人、朋友等在字幕裡還配上真實地名和接近真名的人物化名。這使得是否要完全真實暴露的道德倫理受到討論,而導演也承認因為涉及的人太多,所以並非所有受訪者都知道這是部會公開放映的紀錄片。這引起關注性工作者權益的組織堅持認為《麥收》「侵犯個人私隱、藐視基本人權、不尊重受拍攝人士」。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