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4日 星期四

僧伽醫護 廣植福田

【記者林于蕙/生命力報導】走進僧伽醫護基金會,看到的是一間間的看診室,和一個明亮潔淨的佛堂。這裡不論是工作人員或是義工,都以溫暖的微笑問候:阿彌陀佛。

財團法人佛教僧伽基金會今年已邁向第五年,服務過的僧眾達上萬人次。基金會組織底下包含了五個委員會,分別是臨終委員會,醫事推廣委員會,保險委員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及會務推廣委員會。基金會的經費來源多是十方捐款,並不會主動招募大筆的金額,這是因為保持基金會的獨立性,也讓更多人可以種下善因,增加功德。

基金會平日所處理的工作,除了不定期的大型義診及每週日僧伽義診中心提供的小型義診之外,協助出家師父辦理健保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僧伽基金會除了幫有能力投保的出家師父辦理手續,成為代投保單位。在台灣學習佛法的外國僧侶不少,這些從西藏來的喇嘛或是印度的僧侶都不屬於健保的投保戶,生病時的負擔就相當沉重,而僧伽基金會就曾經幫助過一位住院的西藏喇嘛,因為他沒有保險,也無力支付醫藥費,所以基金會全額補助三十幾萬元。

關於基金會的起源,佛教僧伽基金會的發起人之一,疾病管制局主任秘書施文儀笑著說:「我與創辦人慧明法師認識的很早,他在出家之前還算是我的師弟呢!。」施文儀在大學時代就常常利用假日幫師父看牙齒,而在溪濂淨院結識了還沒出家的慧明法師。由於慧明法師因為研究佛法過於勞累,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體認到僧伽醫療的不足,加上她本身是戒律學的僧究,了解一些嚴格的戒律問題造成出家人接受醫療的不便,觸發了創辦這樣一個基金會的想法。

佛家重視內心的修為勝於肉體的保養,嚴格的戒律也使得一些女性的僧伽不願意接受男醫師的診斷,從此打消看病的念頭。會宗長老說:「僧伽平日雖然隨合,生活起居都不講究,但是對戒律相當的重視,尤其是比丘尼。」另外許多師父長年住在深山裡修行,醫療環境欠佳,這個現象在健保提前開辦之後更加嚴重,因為有些師父進入山中閉關修行,對外界的資訊毫無所知,有些僧伽並不知道必須繳納健保費,所以積欠健保局好幾萬的債務,也無力繳納。

生、老、病、死是人世間的常律,即使一般人崇敬的僧侶也不例外。施文儀說:「曾有一個老和尚,因為年紀太大了,被弟子送到了安養院,時間久了,就沒人記得去看他。後來我們注意到這個老僧,除了請義工幫忙照顧,改善這位老僧的環境,更強烈意識到僧伽老年的安養照護工作也是相當急切的。」當這個意念傳達出去之後,就有一些信徒很熱心,捐出土地讓僧伽醫護基金會蓋安養中心,不過現在地點尚在評估階段。

《僧伽醫護》是基金會每兩個月發行一次的月刊,它是一份兼具佛法和醫學的刊物。這本刊物的目的是為了增進僧伽對醫護常識的了解,同時也讓醫護人員及居士了解僧伽醫護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雜誌中除了基金會的活動報告,人物介紹之外,大部分都是醫療知識的傳達,教導讀者如何在健康上趨吉避兇。最近一期的僧伽醫護上就介紹了瑜珈養生的方法,希望能夠鼓勵出家人除了心靈上的修練之外,身體所需要的健康運動更不能忽略。

施文儀說:「因為醫療無國界,只要是佛陀弟子都應該受到照顧。」基金會不是服務特定道場,不分任何佛教派別,只要是有需要的僧眾,都可以得到適當的照護。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