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5年2月28日 星期一

許吉利 堅強的糖尿病友

【黃政豪報導】糖尿病友許吉利女士,由於體內沒有胰島素,每天必須打五次針來維持生命,得病十四年來,手臂、腹部挨了二萬多次的針,但尖銳的針頭並沒有刺破她樂觀的心,反而更積極的投入服務糖尿病患行列。

其實糖尿病並不是老人的專利,署立台北醫院內科醫師林素菁表示,有一種叫做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而且無法根治,病患必須靠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而十四年前,當時二十八歲,只是個平凡職業婦女的許吉利,因突然的嘔吐、腹痛、呼吸困難,送醫急救後,被診斷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宣告了她往後的日子必須每天打針來活下去。許吉利說:「不知道自己也會得糖尿病,那陣子身體一直無法吸收食物糖份,兩星期內瘦下十公斤。而剛得病時,每餐都還小心翼翼地拿食物去秤重量,深怕吃太多而高血糖。」

談到得病的心情,許吉利說:「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老是在想為什麼會是我?」而突如其來的糖尿病也打亂了她原本安定的生活。許吉利表示:「那時家裡還有小孩要照顧,外面也有工作要做,每個月又多了七千元的醫療費,當時還必須拖著尚未恢復的身體去工作。」

之後許吉利每天注射五次胰島素,仔細控制飲食,才慢慢的恢復體重與健康。雖然身上的糖尿病會跟著她一輩子,但許吉利知道自己不能這樣自怨自艾過一生,許吉利說:「每天打針的生活不好過,但我體會到不管自己快樂或悲傷,病一直都在,日子也還是必須過下去,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尋求突破。」

有了新的體悟,許吉利帶著樂觀的心情再出發。發病後半年,她加入康泰基金會糖尿病童服務組,以及恩主公醫院糖尿病聯誼會,投身服務糖尿病患的行列,她傾聽病友、家屬心聲,做心理輔導,以及籌辦各項活動,促進病友間互助,建立面對社會的自信心,而這一做就是十四年。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良娟說:「現代人越來越忙,之前的病友會會長甚至做到一半就跑掉了。而許吉利都會幫忙糖尿病童活動營,聯誼活動佈置等,十四年來同時在兩個病友會服務,不斷為糖尿病友付出,也不斷關心大家,她是個很有活力的人,總是笑嘻嘻的,讓病友會的氣氛歡樂許多。」

許吉利說:「其實除了控制飲食外,糖尿病患心情的調適很重要,因為心情的起伏容易造成血糖值不穩定,而造成頭暈、冒冷汗等發病前兆,然而許多病友在得病後心情總是非常沮喪,這會連帶影響病情。 」許吉利覺得,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十四年的糖尿病經驗分享給大家,教導他們建立正確觀念,透過自己的笑容與熱心,幫助病友樂觀面對糖尿病,希望這份關心能像自己的名字一樣,幫大家討個吉利。


延伸閱讀:
1.康泰與您攜手 給糖尿病童新希望
2.康泰基金會 前瞻性的醫療教育

2005年2月27日 星期日

地震教育館 縫合大地的裂縫


生命力記者/白國佳報導

站在地震教育館的大廣場上,很難想像這整片土地都受到地震的影響而抬升。園區導覽員許允豪表示,這是園區的最大特色,園區內的建築規劃都依照斷層的分布和方向來設計,有意保留車籠埔斷層的原貌來做為教育和研究的目的,他表示:「地震教育館的最大賣點就是這條斷層。」


地震教育館的前身是光復國中,在九二一地震時,車籠埔斷層發生變動,使得校舍倒塌無法使用。許允豪說,政府在評估之後,不論是車籠埔斷層破裂的長度,或是垂直落差的高度都是世上難得的奇觀。加上倒塌的校舍、河床隆起的特色,都是可以做為地震教育的活教材,而決定保留原貌做為地震教育園區。

園區內除了車籠埔斷層之外,建築也有相當特色,許允豪表示,斷層館的建築是順著斷層的走向而建的,一切都以這條斷層為主。當初徵稿的時候,建築師邱文傑以保留斷層原貌和建築的特色而獲選,他又表示:「這建築的特色就在於把建築中的鋼索當成是縫合大地的線,將裂開的斷層縫合。」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功用。而此斷層館也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

在園區的規劃方面,主題可以分為教育和文化兩類,在教育方面,許允豪表示:「我們希望呈現出地震的原貌,而不同於書本上的說明。」因此在斷層館內可以見到當時錯動達二點多公尺的斷層完整的被保留下來,也可以清楚看見車籠埔斷層的走向和分布,他又表示,斷層是很實在的東西,「我們希望在斷層之中學習到些東西」,而不是過了就忘記。

除了教育地震知識之外,他表示,館方也會不定時舉辦關於地震的研討會,而近期也將舉辦有關南亞海嘯的研討會以及海嘯的影片和展覽。許允豪表示,這次海嘯是由地震產生,因此教育館特別規劃相關的展覽和研討會。讓來參觀的民眾能夠得到較新的資訊,也能夠給予民眾正確的知識。

而在人文方面,是以園區內的影像館為主,裡面有動態的影片像是《來自地心的消息》、《走出九二一陰霾》等。另一方面是以靜態的照片為主,有許多不同主題的作品展示,像是社區重建、人們的新生等等。許允豪說,館內不想把氣氛營造得太悲傷,因此有很多主題都是較具正面意義並帶有鼓勵性質。

館內除了過去九二一發生的影像紀錄之外,還有許多在九二一之後的重建和許多人新生的資訊,像是災後各社區的產業推廣和個人從災變中走出來的經歷。許允豪表示,這裡大多是人們較正面的照片,而較少災難的畫面,這是為了讓參觀者了解,雖然發生過這場災變,但還是很多人好好地活了下來,未來也會好好地活下去,在其中讓大家體會到人們互助的情感和重生的力量。

在許多的遊客參觀過園區之後大多會對安全感到疑問,許允豪說,雖然整個園區依照斷層的走向而設計,但是經過九二一之後,斷層的能量都已經被釋放出來,現在斷層可以說是十分穩定,所以也不用過度擔心。

許允豪表示,來到這裡並不是要去害怕或是恐懼,而是要去學習地震教育館的三個精神,「認識、了解、體會。」從學習的角度朝這三個目標出發,才能讓大眾對於地震有更深刻的認知。

溫馨傳真情 千里送佳音

生命力記者/梁家瑜報導

「變變變,無論角色何其多變,只要有愛,溫馨傳遞真情;傳傳傳,無論時空相隔多遠,只要有心,傳送千里佳音。」每週一到週五早上十點,轉到FM90.9佳音廣播電台,就可以聽到主持人劉麗紅溫暖中帶著笑意的聲音對你說:「歡迎收聽溫馨傳真情。」

《溫馨傳真情》是一個公益性質的廣播節目,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分享或主題,可能是某位有情人物的專訪,例如失智患者,也有可能是劉麗紅自身的生活經驗,在音樂的陪襯下,將愛與關懷帶進每位聽眾的心中。身兼製作人和主持人雙重身分的劉麗紅表示,由於節目的主要收聽群眾為家庭主婦、銀髮族、開車族等朋友,為了要讓他們可以擁有被鼓勵的感覺,所以產生企劃這個節目的念頭。她希望可以藉由這個節目,讓聽眾可以愛別人如愛自己,讓這個社會多點溫馨。


住在桃園的陳先生表示,雖然他早上因為要工作的關係無法每集收聽,但只要有空一定會打開收音機,「像這樣純淨的節目現在真的太少了!我記得有一集討論受虐兒童的內容,就讓我很感動,從主持人那我不但得到了許多心靈上的成長,更重要的是,我有了挑戰未來的勇氣。」

劉麗紅是資深的廣播節目製作主持人,曾榮獲廣播金音獎公益節目類最佳主持人、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等眾多獎項,雖然本身是小兒麻痺症的患者,但在廣播工作多年以來,她從不把自己當成是殘障者,反正更身體力行,任何採訪場合她一樣都會去採訪。

「因為我本身身體的特別,所以有時候在分享自己故事時,觀眾的回應會讓我十分感動。」劉麗紅說,在納莉颱風侵襲台灣當天,她仍堅持到電台工作,「我杵著柺杖穿著鐵鞋,從十三樓樓住家踩著一階階的階梯出門,再騎車到電台,由於高度近視的關係還騎到水裡去,好不容易到了電台,我又一步一步的走到位於十樓的錄音間,當天在節目中和聽眾談起剛剛來電台的過程,節目結束後,就發現桌上有聽眾送來的熱稀飯,他聽到我來電台的路途如此坎坷,想說我一定尚未吃早餐,特地送來給我,當場真的讓我覺得人間處處有愛。」

為了要使節目內容更為多元,劉麗紅會到書店翻雜誌,或是藉由網路搜索找尋新題材,曾經做過無喉患者、失智人、自閉兒等專題,每每都獲得極大的迴響與感動。未來,她希望可以主動出擊,多一些棚外的深度報導,而不只是單方面在棚內請人來專訪,「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走到錄音間的,所以我希望我可以自己走到他人面前。」 

劉麗紅表示在商業導向掛帥的前提下,公益節目被犧牲了,有些談話性節目為了商業考量,較難做到公平客觀,因此她希望公益節目不要就這樣被犧牲掉,多些關懷、正面的節目可以讓這個社會更好。

延伸閱讀:

1.《溫馨傳真情》線上收聽

2005年2月26日 星期六

回收廚餘換有機蔬菜 環保又健康

生命力記者/黃家慧報導 

家中廚餘難以處理嗎?「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與「台北縣社區教育發展協會社會大學」聯手推廣廚餘再利用,透過社會大學開設垃圾管理課程,教你如何「廚餘變黑金」。回收一桶廚餘,不但減少了家中垃圾量,還能獲得堆肥種植的有機蔬菜一把,體驗廢物環保再利用的成果。

基於社區服務宗旨,「垃圾管理課程-廚餘堆肥」是免費參加的,課程將在三月初開始授課,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講。課程內容包括廚餘的處理問題、堆肥的基本原則、廚餘堆肥的作法、戶外及參觀教學。台北縣社區教育發展協會執行長林素幸表示,只要報名加入回收廚餘行動,共同協辦的家庭聯合會將每戶贈送一只特製的回收桶,供學員在家實際操作。


有回收廚餘經驗的人一定知道,它容易產生惡臭是相當麻煩的顧慮,廚餘堆肥課程就是要教你如何回收廚餘同時讓家裡清爽無污染,利用菌種發酵,避免食物腐敗掉的酸臭味;至於剩餘的湯水液體,特製的回收桶下端有水龍頭開關,要取出以保持桶內乾燥,汁液可用來澆花,就算直接倒掉也不會污染環境,大約十五天時間會裝滿即可進行回收。

而裝滿的回收桶,可以親自送到家庭聯合會或打電話至社區發展協會,將有義工到府上收取,並且都會致贈一把新鮮的有機蔬菜,「雖然只是一把青菜,卻代表著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分享,這樣的學習跟體驗是無價的。」林素幸表示。

魏世鵬是家庭聯合會的義工,工作是收運廚餘桶,他會帶乾淨的廚餘桶去和裝滿的交換,帶回去的廚餘則拿到專用的回收處存放,並清洗廚餘桶,魏世鵬說:「當初也是覺得回收廚餘是很麻煩的事,但是當我親眼看到化腐朽為神奇,我才深深感覺到真的只要用心,很多東西都有它新的價值所在,所以現在我只要想到這些東西可以再利用,然後讓田地裡長出新生,就會動力十足了。」

家庭聯合會教育長林祐祥表示:「由於人手不多的關係,我們的服務範圍以淡水地區為主,而目標是招募到十名志工幫忙廚餘堆肥,及一百二十戶來參與廚餘回收,目前已經有二十六戶報名了;也希望在社會大學的課程上招募到更多義工。」

響應環保署「垃圾強制分類計畫」,社區發展協會與家庭聯合會在去年下半年度就開始有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想法,林祐祥說:「我們過去曾多次舉辦跳蚤市場、家具回收等資源再利用的活動,但成效不是很好,後來和社區發展協會林素幸腦力激盪之下,才產生了廚餘堆肥的計劃。」

因此,今年元旦開始,家庭聯合會與發展協會將廚餘堆肥定為共同推廣重點,以宣傳單張以及在社會大學開設課程的方式,進而配合淡水鎮公所施行社區教育,推廣垃圾回收。

為了開辦課程,林素幸特地去拜訪致力於回收廚餘的環保名人-劉力學,加拿大籍的劉力學在台大教授吳三和的指導下,成功用廚餘製造出無臭的有機肥。林素幸說:「劉力學的實踐力量很讓人感動,他告訴我們,廚餘無法完全燃燒,會縮短焚化爐壽命的道理,於是他在石門鄉的住家庭院自己興建焚化爐。」

林素幸表示:「向劉力學請益之後,覺得這麼實用的環保技術,一定要推廣出去。」於是就在家庭聯合會會址正對面的一塊農地上利用堆肥種植青菜,「這塊地是地主免費贊助的,我們相當感恩;加上只使用廚餘,完全沒有化學成分的肥料,現在這塊地越來越肥沃,說它是『黑金』一點也不假,種出來的菜更是好吃又健康。」林素幸和家庭聯合會的義工們都親自「下田」,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廚餘堆肥,一起來分享回收再利用的喜悅。

延伸閱讀:

1.台北縣社區教育發展協會

會址:台北縣淡水鎮忠愛街2-5號

電話:02-86311818

傳真:02-86318282

2.行政院環保署垃圾分類行動計畫網頁

許陳春「繡」出平面之外的新生命


生命力記者/趙婉伶報導


刺繡是中國傳統手工藝術,利用細小的繡花針和七彩繡線,就能將布上的龍、鳳、花、鳥等圖案注入生命。刺繡不但要手巧心細,更講究藝術美感及配色概念,然而這項從前人們評斷女性賢淑與否的傳統技術卻日漸失傳。在彰化縣鹿港有一位許陳春女士,將刺繡這門功夫從平面進化為立體,不僅成品更具有生命力,也創造了刺繡的新發展。

今年六十八歲的許陳春出生於鹿港,從小在父親的調教下學會了許多傳統工藝,尤其對刺繡情有獨鍾。許陳春十三歲對平面刺繡產生興趣,便自此全心鑽研這門藝術。她說:「沒有老師教,都是自己摸索的。」一般人認為刺繡傷眼,許陳春驕傲地說:「我天生眼睛好,所以刺了那麼久也都沒問題,反而是現代人每天看電視看電腦,更傷眼睛。」


許陳春一路做著平面刺繡,卻也漸漸為平面刺繡的前景感到憂心,「平面的大陸那邊做太多了,而且工也都很細,台灣根本不需要做。」而受到從事錫器藝術創作的弟弟陳萬能的影響,許陳春開始思考把刺繡從平面提昇到立體的可能性,於是在十二年前開始研究立體刺繡,也就這樣找到了刺繡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原本傳統的刺繡頂多只是在圖案底下襯填棉花,做成「浮雕」式的刺繡,但許陳春則是完全把刺繡上的龍鳳轉化為立體造型,不但講求繡工精美,更要求型態的好看。許陳春表示:「做雞、孔雀比做龍鳳麒麟還難,因為龍這種東西沒有人看過,只要做得漂亮就好了,可是雞大家都看過實際的樣子,要是做得不像一下子就會被人家講。」

做立體刺繡要先打出版型,邊繡邊將不同的區塊銜接起來,「雞頭的部位最難繡,頭的角度和眼睛的神韻一弄不好就整個失敗了。」許陳春表示她是台灣第一個做立體刺繡的人,所有技巧只能自己從每次的試驗中學習,「而且這項技術要教也教不來。」許陳春一手塑造出來的立體繡個個栩栩如生,昂首立在木塊上的老鷹和翹首遠望的鳳凰氣勢非凡,繡工之細膩更是令人為之讚嘆。

許陳春的立體刺繡曾遠赴美國展覽,也曾獲得文建會民族工藝獎,然而這項創新的傳統技藝卻可能失傳。許陳春表示,政府多重視地方戲劇的傳統藝術,卻忽略了如雕刻、花燈、刺繡等民間工藝,雖然鹿港已經是全台有名的傳統工藝小鎮,名氣也帶來了許多觀光遊客,但「大家都只進來你的店看一看,很少會有人跟你買。」儘管每年春節鹿港遊客如織,但對這些傳統工藝的實際經濟效益卻沒有很大的提升,「付出的心血跟收入根本不成正比。」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想將這項工藝傳承下去,做父母的也會擔心孩子根本填不飽肚子。許陳春說:「為了生活,有的本來做木雕的只好跑去賣肉圓。」

許陳春認為,政府應該在鹿港規劃一個長久性的工藝村,有停車場讓遊覽車停車,每位工藝家分配一個地點展示自己的作品,配合現場表演創作和販售紀念工藝品,成為一個固定的觀光景點,如此才能吸引更穩定的觀光客源,傳統技藝也能有更寬廣的成長空間。

台灣菇類文化館 帶您一探菇的世界


生命力記者/鄧琬縈報導

位於台中縣霧峰鄉的「台灣菇類文化館」,是台灣唯一一座有關菇類文化的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座菇類博物館之一。館內擁有許多菇類模型,有香菇、金針菇等巨大模型,以及靈芝和松茸等稀有菇類,並詳盡介紹菇類常識、紀錄台灣菇業發展史,提供民眾一個充實菇蕈常識的去處。

「台灣菇類文化館」位於霧峰鄉農會大樓六樓,於西元一九九八年成立且開放參觀,佔地近三百坪。一走進館內,「模型大菇區」映入眼簾,展示著二百五十公分高的大香菇、金針菇和洋菇等巨大模型。霧峰鄉農會四健指導員黃俊謙說,許多訪客看到這些大模型都很興奮,紛紛在此合照留念。右手邊有霧峰畫家曾伯祿以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蕈子詩」所繪「台灣四季百蕈圖」,配合四季變化,生動描繪出菇類的特色。


台灣自一九五○年代開始進行菇類的研發與培養,由於台中縣霧峰鄉氣候適宜菇蕈類的生長繁殖,經農民和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等政府單位的輔導,霧峰鄉逐漸成為台灣菇業主要產地,甚至成為世界主要產區。

霧峰鄉農會農事柯義聰表示,霧峰是台灣種植洋菇的發源地,一九七○年代成為世界洋菇外銷量第一名產區;但由於生產成本過高,洋菇生產逐漸沒落,轉向培育生產其他菇類。其中以「金針菇」最為成功,品質超越國際水準,且擁有全球最大的生產農場,至今產量仍居東南亞首位。

一九九○年代,政府為推動產業文化與社區文化,輔導各地以地方特色成立主題展示館。黃俊謙說:「政府希望以特產來做文物館,雖然霧峰生產許多農作物,如龍眼、荔枝和稻米,但是霧峰是菇類的起源地,也是最重要的產物,於是在霧峰成立了台灣菇類文物館。」

黃俊謙說:「希望能藉由菇類文化館,讓民眾多了解菇類,知道菇類其實有很多種,而且菇類健康、熱量低,常食用對身體很好。」他表示,館內許多資訊與照片、模型,皆是農業試驗所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農民等人蒐集而來,用照片、模型和文字、口頭導覽說明來讓民眾對菇類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館內主要分為食用菇、野生菇、和有毒菇三大類,介紹各種菇類生態,藉此認識許多菇類。另外也介紹真菌類的資訊,以及菇類的故鄉和養生等,而「微空世界」,則舉目可見顯微鏡掃描的菇孢子,了解菇類如何「求愛」與「成親」,各個繁殖器官又是什麼模樣,還有它們的傘、褶、苞和柄等部位的模樣。

過去幾年,霧峰鄉農會為推廣菇類,舉辦「菇之饗宴嘉年華會」的活動。黃俊謙表示,因為過去菇類不受重視,菇類應該是屬於真菌類,很多人會把它誤認為蔬菜的一種。而這個活動是讓民眾以菇類食材為主,舉行烹飪比賽,透過活動推廣菇類的吃法,讓民眾對菇類的食用方法感到更熟悉。

九二一大地震,曾讓館內因地震嚴重受創,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恢復。而至今館內的展示品一直沒有作過大幅度修改,許多資訊也未再更新,讓菇類文化館的一些資訊仍停留在幾年前。黃俊謙說:「因為文化館並非屬於政府機關,由霧峰鄉農會所管理,只能多多少少靠外界補助,並沒有很多經費能作許多修改。」

對於未來,黃俊謙表示,希望能有更充足的經費來改善文化館,多增加一些結合現場實品的設備,甚至可以讓民眾DIY產品回家,「有了體驗性質的活動,也能讓民眾對於菇類的認知有更深的印象,而不只是看過、瀏覽過而已。」

生命力記者

生命力記者/徐郁芬報導

四十五歲的趙先生,因為動了換肝手術,每個禮拜要回醫院複診一次,健保卡只有六格,每過一個多月,就要去換一次新卡,而且還要帶著殘障證明跑來跑去,身體虛弱一點時,一件小事變成了一項負荷。像趙先生一樣需要較多醫療資源的人並不在少數,殘障者的復健,手術後的複診,還有因為上了年紀,健康較容易出問題的老年族群,新生兒的預防注射,都常常要跑醫院,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要跑一趟,就像多了個任務。有時候碰到健保卡只剩一格,卻要掛兩科,一科看完再匆匆跑去換健保卡,累得滿頭大汗,再趕回來看第二科,相信許多人碰過為看病趕換健保卡的情況。

現在健保局準備推出健保IC卡,這類紙卡換卡的問題,將可獲得明顯的改善。健保局預定在今年七月發出第一張健保IC卡,以分區、分階段的方式,陸續發放給全體民眾,並於九十二年五月完成發卡作業。健保IC卡有保險對象的姓名、身分證號、出生日期、卡片號碼及照片,所以就醫時,只要一張健保IC卡,可直接掛號,不用帶其他的身分證明,而且就醫滿六格後,可以刷卡更新,省去換卡、出示證件的麻煩,對於掛號要帶殘障手冊或一些相關證明文件的人,的確能省下不少時間。
 健保IC卡把現在的健保紙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和重大傷病證明卡合而為一,其中規劃了四個資料區段:個人基本資料、健保資料、醫療專區、衛生行政專區,其中如殘障證明、榮民身分證明、過敏藥物標明、重大傷病註記、孕婦產前檢查、新生兒依附註記、就醫資料登錄與部分負擔累計費等,許多重要的醫療紀錄都存放在一張卡中,參與健保者就可以將個人化的醫療資訊隨身帶著走,醫師就卡中的紀錄,也能更詳細地了解病人的健康狀況,因為老化導致功能減退,所以老人族群的就醫量是偏多的,也常罹患慢性病或需要長期觀察或治療的疾病,必須要常常跑醫院﹔健保IC卡中儲存的資料,讓醫生對病人有更完整的了解,醫療服務可以更完整。

中央健保局為了更便民,同時降低健保卡換發作業人事行政成本、防範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健保IC卡自八十四年起就有這樣的構想,耗資三十四億,礙於一些技術上的問題,至今年才開始推行,之前本來打算推行「戶政國民卡」,但其內容還必須加上指紋與戶政資料,使得建構的過程更加繁重,最後還是將醫療資訊獨立出來,成為現在的健保IC卡。自八十四年七月一日起,簡易的健保IC卡在澎湖地區已經試辦六年了,當地民眾滿意度高達百分之八十八,所發現的問題如連線時間過長、卡片故障率偏高等問題,也已經有做改善了。健保局企劃處專員江政謙表示,健保IC卡以方便、安全為基礎,將發展成為「個人的鑰匙」,可以加設安全密碼保護自己的資料,被保險者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醫療狀況,未來還會設置公共服務站,可以將卡中的資料列印出來。亦希望全民藉由使用智慧型醫療憑證,有效節約全民醫療資源,提供更多醫療資訊,並提昇醫療品質。

每張健保IC卡刷卡測試時,都必須通過可以刷一萬到五萬次的試驗,大概可以用五年到七年,妥善保存可以使它的壽命更長,但還是要小心被消磁,要換發就得付兩百元的工本費了,高用量者的折損率也相對比較高,但是只要好好保存,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另外,江政謙也提到,健保IC卡不僅便民,且因為醫院要配合設置相關的電子化設備,更能加速醫院資訊化,健保局雖然花了三十四億的預算,推行後也還有些後續的輔助或改善計劃,但是因為加速了醫院的資訊化以及醫療品質的提昇,對整個社會的效益,絕對不只這個數目,甚至可以衍生出三到四倍的附加價值,加上醫師與病人本身能更清楚醫療狀況,每個人也都可以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在醫療上,對於醫療品質的提昇,一定有正面的幫助,希望大眾可以多給予健保IC卡支持。

人工電子耳 帶來一線「聲」機


像以琳一樣的聽障者不在少數,目前台灣聽障人口約佔總人口的○.八%,約一百六十萬人,其中約二至四千人需要裝置人工電子耳。台北長庚醫院附屬人工電子耳中心的黃俊生(見圖)醫生說:「人工電子耳是極重度聽障者及全聾者重返有聲世界的唯一選擇。」黃俊生是首位自國外引進人工電子耳植入術(Cochlear

Implant)的醫生,被稱為人工電子耳之父,創立了財團法人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有近四百個植入電子耳案例的經歷。他表示,前幾年電子耳尚未普及時,有許多先天聽障者未能受益,除了普遍性的問題,經濟上的花費也是一大考量。
 目前台北長庚醫院提供一百多個名額,全額補助五十歲以下,適用於電子耳植入術者,適用者包括:一.先天性失聰之六至十二歲兒童及青少年,有持續配載助聽器並有某種程度的語言能力,經評估適合電子耳植入者。其中十二歲以上的青少年這個年齡層中,因當時沒有人工電子耳,剩餘聽力退化,故未能及時受益。二.從二歲至六歲先天失聰的兒童。三.學語後失聰不超過五年者;或五十歲以下鼓匣電流刺激陽性反應,此類多為因生病或意外事故造成聽力受損者。第三項補助僅至今年十月止,急需者可善加利用。  人工電子耳植入光是材料費就要六、七十萬,開刀住院費用亦不在健保給付內(約七、八萬元左右)。政府對全省開放的補助名額每年約只有四十到五十名,對財務狀況較困難的縣市來說,分到的名額不多,也表示需要手術卻負擔不起的人較多。黃俊生表示,有的人經補助後還差一、二十萬,拿不出來,還是喪失了重獲新“聲”的唯一機會。並強調,經濟因素是很多人卻步的主因。長庚醫院提供人工電子耳植入術的補助,加上人工電子耳中心的設置,不僅可提供民眾諮詢,且有專業的醫師操刀,對聽障者有莫大助益。黃俊生表示,以他的經驗,手術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也無須擔憂併發症或後遺症。

在台灣,每年三十萬個新生兒中就有千分之一,約三百人是極重度的聽障兒,其中有九十%以上仍剩餘聽力。對此類案例,電子耳植入時的年齡越小,在手術後的聽語溝通能力的改善效果越好,因年齡增長卻無配戴助聽器者,將會導致聽神經萎縮,終失去聽能,而最佳植入年齡一歲半三歲。另若大於兩歲,因腦膜炎導致聽障者,則必須在二至三個月內植入電子耳。

人工電子耳有別於助聽器,後者僅為簡單的音量放大器,而前者則是將聲波轉為電波直接刺激聽覺神經,所以效果比助聽器更好。據統計,有七十一%的移植者認為增進他們談話能力為「人工電子耳」,而並不是靠讀唇語。黃俊生說:「後天失聽者,幾乎是馬上開刀馬上好。」但一般案例來說,必須在手術後以聽覺口語法逐步增強溝通能力。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會的聽覺口語老師王純華表示,手術後經過一至二年嚴格的聽覺口語訓練後,大部分的人可以聽、可以說、可與人正常溝通無礙。新生兒聽力篩檢亦頗為重要,王純華表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孩子重返正常生活的機率就越高。黃俊生亦希望孩子在手術後,父母親要多幫助他們做復健,多聽、多說、多練習,才是長久之道。

近年來,人工電子耳已漸漸普及,科技帶給聽障者全新的生命。黃俊生回憶起他的案例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原本畏縮的聽障小男孩,手術後,就像電腦開機般跳動活躍了起來;更有原先不會講話的,還在演講比賽中得獎的呢!黃俊生笑容滿臉地說:「人工電子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只要花六、七十萬,改變了一生的命運,終生受用。」聽障兒童口中的黃爺爺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不要有啟聽學校,讓這些小朋友都能回歸主流教育,重返正常、有聲、熱鬧的世界,並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

看著孩子成長,是父母親最大的辛慰;不會說話的孩子,能開口叫爸、媽,父母心中的感動,何以復加?一如雅文基金會的目標:「二十年後,台灣沒有不會說話的聽障兒童。」期社會大眾發揮愛心,伸出援手,為聽障兒童搭起一座重返人群的橋樑。


財團法人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 02-2719-9921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02-2827-4500

延伸閱讀: 

1.長庚紀念醫院

2.財團法人黃俊生電子耳基金會 3.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台北縣年俗節 三芝客家情繫有恆


生命力記者/陳玉慈報導

台北縣年俗節於二月十八日在三芝鄉名人文物館展開為期六天,包括靜態文物展以及傳統客家習俗活動演出等活動。今年台北縣年俗節不同於往年縣府主導,改由三芝鄉有恆社區主辦。

台北縣三芝鄉有恆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玉葉表示,三芝特有的客家文化已經逐漸沒落中,透過此次的年俗節活動,將傳統客家的年俗重現給大家認識,同時也帶動有恆社區居民,凝聚居民的社區意識。

今年規劃的客家年俗節活動包括動態表演「迎古董陣」,由社區婦女表演的迎古董陣以及報馬仔、公背婆等各種消失已久的活動,以及客家傳統舞蹈與山歌演出。而客家習俗體驗部分,有恆社區準備了三芝特有的客家美食供民眾品嚐。至於傳統客家技藝展示部分,包括客家藍染展示及蓑衣製作,透過相片的解說,和現場的表演,重現傳統客家生活的情景。

靜態客家年俗文物展出部分,有恆社區居民熱心提供家中物品供展出。其中有恆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楊樹木提供家中各種傳統客家人使用的器具,包括他自己結婚時曾用過的嫁妝籃子,以及過年祭祖必備的年糕、菜包、發糕、橘子和牲禮等,都在名人文物館展覽。然而身為道地的三芝客家人,楊樹木連一句客家話都不會說,他不好意思的說:「都被閩南人同化啦!現在都講閩南話,也就是福佬話比較多了,三芝沒有人在講客家話啦!」

有恆社區居民主要都是道地的三芝客家人,但是因長期受閩南文化的影響,目前三芝鄉的客家人大部分都不會講客家話。而身為三芝媳婦的林玉葉有感於客家文化的逐漸消失,於是提了以客家年俗為主題的企畫案,順利爭取到今年北縣年俗節的主辦權。林玉葉指出,這次活動不僅要讓年輕一輩能夠重新認識傳統客家文化,更要喚醒老一輩居民的客家意識,重振三芝的客家文化。

在會場擔任講解志工的有恆社區居民,同時也是台北縣三芝國中家長會副會長卓秋香指出,三芝客家人口約佔百分之六十,而且說的客家話和全省各地的客家話很不同。卓秋香說,三芝特有的腔調稱為「永定腔」,此腔調的特色是傳統客家話的「海風腔」加上廣東梅縣腔,再加上國語和廣東化的混合,但是隨著目前三芝客家文化的逐漸沒落,會說這種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少了。

位在三芝鄉橫山村大坑的有恆社區屬於較偏遠的地區,多年來因謀生不易,年輕人口大量流失,社區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十年來為了推動社區產業發展,有恆社區和台北市木柵動物園合作,將有恆社區規劃為台灣保育類動物「台灣赤蛙」的復育生態園區,透過長期的復育計畫,未來有恆社區將以推廣生態觀光作為社區產業的主軸。此外,有恆社區目前將原有的蓮花池以有機方式栽種,林玉葉表示,這樣種出來的蓮花不但可以觀賞、好吃,更能做成獨一無二的有機蓮花泡菜。有恆社區未來將繼續致力於有機蓮花的發展,讓獨特的有機蓮花成為另一重點社區產業。



活動詳情

台北縣年俗節

哇咧星樂園 守護青少年

生命力記者/陳敏如報導

哇咧星樂園是由「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簡稱校園團契)所創辦,後來則進一步與「基督教青年歸主協會」策略聯盟,共同經營這個非營利的青少年網站;雖然是一群基督徒所創立的,但不僅是藉由網路來傳福音,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關懷許多需要幫助的年輕人,在這個網站上非基督徒的比例相當高,而註冊的會員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國高中生,《哇咧》的許多架構都是為學生們所設計。

《哇咧》每年針對學生的需求設定不同的核心主題,去年是「自我價值」,希望可以給予學生自我肯定、尋求自我的目標,例如《哇咧》在去年所設計的「愛的聖誕」,它是在網路上的一個活動,內容有許多愛的小故事、小說連載和邀請參加教會活動,透過留言版大家彼此討論、分享;而今年則是「與人和好」,目的是讓學生思考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每個月也會針對主題舉辦相關活動,例如一、二月份就設計「年獸忘記了」,這個活動是希望學生們發揮愛心,關心心情不好的網友或寄一篇好文章給你的網友,最實際的便是鼓勵學生打一通電話給好久不見的朋友。

在這個網站中,比較特別的是有一群名為「守護天使」和「秘密輔導」的服務志工,他們輔導與關心的對象是在《哇咧》中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而擔任「守護天使」的大部分是在學的基督徒學生;「秘密輔導」則是較年長、教學上有多年經驗的前輩。輔導組組長潘蘭馨說明,其實許多學生是需要有人陪伴的,與他們聊聊天、聽他們抱怨,通常就能紓解他們許多壓力,有些真的很無助的學生則會以寫信或是主動尋求幫助。

「目前青少年最常尋求幫助的就是感情問題」,潘蘭馨說,「現在的學生其實很早就會遭遇到感情上的問題,曾經有一位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就因為失戀兩次想要自殺,必須一直輔導,給予正確的觀念。」大部分的學生其實都能夠分辨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不對的,但是知道和做到通常是兩回事,有時候輔導和天使們必須不斷的關心和觀察,才能發現最深層的問題。

擔任守護天使的吳信達表示,他會不定時的關心學生,在《哇咧》中,學生們有自己的網路日記,如果願意與大家分享生活點滴,可以選擇公開;相反的,也可以隱藏保有個人隱私,吳信達藉由看他們的日記了解他們最近發生什麼事,給予他們一些意見或分享個人經驗,但除非學生主動發出求救的訊息,否則也只能在能力範圍內陪伴他們;而在網路上,男生又顯得更為被動,不輕易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不論是關懷或是輔導,志工們都必須更有技巧或是耐心,因此《哇咧》也會舉辦受訓課程和網路上的進修課程,讓他們更有能力來處理各種問題。

「如果這個個案的問題已經不在我們處理的範圍內,我們會轉介給其他團體或協會」,潘蘭馨強調,需要轉介的例子其實不多,但是仍然會有類似家暴、未婚懷孕等需要專業人員協助的案子,《哇咧》常常是扮演學生們與專業團體中的橋樑,但與他們維繫關係並不容易,有時候志工們會想要進一步的幫助,但由於網路的隱匿性,學生臨陣退縮、避而不見的事件也時有所聞。

「在網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媒體大亨,網路可以個人化、多元化,但也代表會更混亂」,潘蘭馨說,也正因為這樣,青少年的價值觀偏差相當嚴重,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懷他們,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人一起投入網路輔導的行列。

延伸閱讀:

1.哇咧星樂園

2.生命力報導「哇咧星樂園 網上最溫暖的家」

大地風采攝影展 見證台灣生命力

生命力記者/鄭東寧報導

黯淡的光線裡,一大群小鴨壯闊地向前邁進,表現出一股沉靜但又有活力的氣氛;黃色的小鴨群,帶著充滿希望的眼神,緩緩地向前走著,似乎說出了農家勤勞的一種美感。這是在「大地風采 在地四十八小時攝影展」中得到冠軍的照片「希望」。

獲得攝影展冠軍的陳松林說:「這張照片想表達的是農家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時一看到就覺得靈感來了,而且它的構圖也不錯,平常又都是看到大鴨子,比較少會看到一大群的小鴨子在走著,因此就拍下了這張照片。」

由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主辦,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以及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執行的「大地風采 在地四十八小時攝影展」。希望能透過照片表達出的影像,帶給民眾「以保護美麗家園為意涵,藉由各地農、漁會將自然、田園、豐收、休閒風光等豐富影像,呈現出農民與農業的生命力。」

「大地風采 在地四十八小時攝影展」於二月一日到二月二十八日在台北市松江路的中央社好望角藝廊展出,展覽開放時間是週一到週六的早上十點到下午六點。會場的照片大多是以農民和漁民的工作以及生活為主題,包括漁塭水波反光時多變的顏色、漁民曬魚景象、農人在金黃色稻穗中工作、漁夫捕到大魚時露出的開心表情、結實纍纍的哈蜜瓜、一大群小鴨子壯觀景色等等豐富的影像。

「大地風采 在地四十八小時攝影展」中「四十八小時」的意涵,就是攝影師必須要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完成作品的時間限制,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主辦人蔡宛真表示:「這是一種創新的比賽方式,在全國三百四十四個鄉鎮裡,參賽者選擇一個農漁會,下鄉去體驗農民的生活,然後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攝影,最後在由其中作品選出較佳者,作為這次展出的作品。」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主辦的「大地風采 在地四十八小時攝影展」冠軍是由陳松林(彰化縣埤頭鄉農會)所拍攝的「希望」所獲得,亞軍則是翁希恩(台南縣北門鄉農會)所攝的「養鰻人家」。「養鰻人家」拍出了一個漁民在魚塭當中工作的情景,配合攝影當時漁塭水面上所映出來的奇幻顏色和波紋,整張照片帶有一股神秘的色彩。參觀民眾吳韻璇表示:「這次參展的照片感覺都蠻溫馨的,同時也給人一種農家溫暖的感覺,這是覺得十分不錯的一點。」

延伸閱讀:

1.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驚見虹霓關 結合布袋戲與現代舞

【郭曉芸報導】「冷艷殘花,難飛,任風吹;殘花清香,難飄,任雨淋。一轉眼一含笑,全為伊;一念間一生死,全為伊。誰知誰知,夢碎情空,向誰訴。」舞台的燈光未亮,傳統樂器譜成的音符卻先流洩而出,清麗的女高音緩緩吟唱著主題曲《殘花吟》,時而哀戚、時而悲憤的宛轉中,悄悄地拉開了「驚見虹霓關」的序幕。

燈光亮起,不見傳統的布袋戲臺和熱鬧喧嘩的開場,舞台上只見兩名舞者戴著戲偶面具,此時旁白響起,鏗鏘有力地介紹著劇中主要角色及人物特性。舞者隨著旁白介紹或定或坐,彷彿布袋戲偶一般,在簡短的引言結束後,整齣故事就這麼開始了。隋朝末年的兵荒馬亂,由五名舞者的舞蹈及肢體來呈現,配合著戰鼓咚咚以及衝鋒陷陣的「殺!殺!」聲,戲劇一開始展現的張力便令人震撼。這樣的背景下,布袋戲臺這時才緩緩推出,大家所熟悉的布袋戲偶在戲臺上將這段故事細細演來。

「驚見虹霓關」這齣戲劇是由亦宛然掌中劇團和白舞寺當代舞團合作改編演出。由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促成此次的跨界演出,也是亦宛然掌中劇團首次與現代舞蹈結合。人偶同演,再加上現代舞台設計與燈光,將傳統藝術加入現代表演的元素,除了激發出令人驚艷的視覺饗宴之外,也期望在創新的表演方式中,傳達更深刻的意涵,讓觀眾不僅僅只是「看戲」而已。

亦宛然掌中劇團團長李傳燦說,「台灣人太習慣看戲了!但是戲都是那樣明明白白地從頭演到尾,大家就這麼照單全收。戲劇本身沒有提供思考空間,自然觀眾看完之後也不會增加深刻的思維,這樣根本毫無意義。」因此「驚見虹霓關」劇團在故事情節上做了刪減。布袋戲讓觀眾了解戲劇在「演」什麼,而比例較重的舞蹈,則是呈現抽象意念及意境想像,給觀眾有思考反芻的空間。「與白舞寺當代舞團的合作非常愉快,布袋戲的專業由我們負責,舞蹈專業則全權交給他們。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似乎效果不錯,未來若有機會亦宛然仍會嘗試下去,傳統一定要創新,不然真的會沒落。」李傳燦笑著表示。

白舞寺當代舞團已不是第一次與傳統布袋戲合作,創團初期便將編舞方向聚焦在現代舞結合土生土長的傳統布袋戲、唸歌仔上,公演發表的系列作品都具有共同特色。團長游紹菁表示,舞者須突顯舞蹈肢體動作與布袋戲偶的操作體相,這次演出的武戲部分對白舞寺的舞者而言比較沒那麼難,但是對於東方氏情境的創作,從智謀,到纏綿,到悔恨,到空無,每個轉折對他們而言都是考驗。不過,這次的舞台設計較貼近觀眾,因此白舞寺這一次把舞台無形地涵蓋到觀眾席,希望觀眾能領會到內涵、虔誠的肢體語言。

「驚見虹霓關」所選擇的劇目《虹霓關》,是一齣頗受青睞的傳統民間戲劇。一九一三年,京劇泰斗梅蘭芳在上海首演後造成大轟動,此後,便被幾度搬演成北管戲、南管戲、歌仔戲等不同劇種版本。故事是在講述,隋朝末年朝綱敗壞、民不聊生,導致群雄並起,欲推翻隋朝另建新王朝。其中以秦瓊、徐茂公、程咬金為首的四十六條好漢勢力最強,屢屢過關斬將;大軍兵臨虹霓關,因隋守關總兵辛文禮堅守而屢攻不下,遂施放冷箭射殺他。辛文禮之妻東方氏為報夫仇代夫出征,但兩軍對壘時,東方氏卻對敵將王伯當一見鍾情,於是主動招親,條件是獻關投降。豈料,洞房花燭夜前夫鬼魂出現,怨恨索命…喜帳變成靈堂。

舞台上,戲劇的呈現是段落式的。隨著故事與劇中人物情緒的轉折,燈光熄滅、亮起;李泰祥大師為「驚見虹霓關」創作的新傳統音樂,隨著劇情進展,與傳統布袋戲、舞蹈相互鋪陳。布袋戲平鋪直敘的演出,僅是為了連接劇情與豐富故事的完整性;而舞蹈呢?原來是布袋戲偶跨出了彩樓,幻化成舞者,戲偶的喜怒哀樂,轉成了舞者的情愫起伏、肢體躍動。時而激昂的武戲,表現出兩軍對戰的壯烈;纏綿悱惻的場景,點出洞房花燭夜的甜蜜;含冤託夢、惡靈索命,舞出了陰魂不散的怨忿與悲悽。已與戲偶合而為一的舞者,看著他們的律動,似乎有些什麼不同以往的感觸,在觀眾心中蔓延開來。

「驚見虹霓關」中,前夫屍骨未寒,東方氏卻與殺夫的仇敵結為連理,為愛衝破禮教,為情獻關的行徑,最終還是令她死於報復之下,香消玉殞。這樣的女子在現代看來已是稀鬆平常,但在傳統中國的禮教束縛下,只能化為無限的哀恨。舞台上的布袋戲臺,緩緩爬下舞者東方氏,眼睛纏著一條細長的紅絲帶,她慢慢向前爬,身後的紅絲帶來自戲臺上的東方氏戲偶手中。「亂世無情,眾相顛倒,是非不分;黑暗非黑,怨恨非怨,憫月光為我悲鳴。」《殘花吟》又在緩緩吟唱著。

最後,一個女人這一輩子始終都被一條紅絲線控制著。

2005年2月25日 星期五

創世年終尾牙 街友溫馨過年

生命力記者/簡維慶報導

為了讓街友和獨居老人有個溫馨的過年,創世基金會以及其姊妹會華山基金會、人安基金會特別在過年前二月五日聯合舉辦「街友暨獨居老人尾牙宴」。台北市長馬英九也到場發放紅包給街友和獨居老人,他希望藉由這個尾牙,能夠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街友的關懷,並鼓勵街友向上。

自從二○○二年人安基金會創立開始,三會每年合辦的年終尾牙便成為關懷老人以及街友的年度盛事,今年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和高雄同步舉辦,尤其在台北萬芳社區更席開了三百桌,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尾牙從一連串的鞭炮聲中開場,頗有過年的氣氛。現場吸引了三千多人到場參加,而緊接著一道道的佳餚上桌,讓街友們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許久沒看過這類豐盛的大餐,唯恐搶不到似的,使得場面有點混亂,但大部分的人表示還可以吃得飽。

舞台下吃得開心,而舞台上也同樣熱鬧滾滾,除了政治人物馬英九市長、秦慧珠到場以外,還有藝人胡瓜、康康、謝雷、李炳輝等準備的餘興節目同歡,使得許久沒有感受到溫馨的街友以及獨居老人在大啖豐盛尾牙的同時,也笑得合不攏嘴。

平常露宿在二二八公園的蕭俊雄,今年第一次參加尾牙,吃得很高興的說:「感覺不錯,很溫馨,真的很感謝創世。」他曾經在救國團工作,但是自從去年失業了以後,就露宿街頭,平常有創世發放的衣服,才得以熬過寒冷的冬天。他希望政府能提供街友從事手工藝的工作,讓他們有賴以維生的共坐機會。

五十六歲的徐順和只有一條腿,十年內中風了三次,在接受了創世介紹的工作後,相當地有上進心努力工作,他說:「這個尾牙和發放的五百元紅包,對我們一年的生活影響真的不大,主要是要勸勉我們上進罷了。」創世基金會工作人員陳秀芬說:「他真的非常有上進心,雖然命運多舛,但是都會把握每個工作的機會。」

創世基金會公關組王惠貞表示,街友尾牙雖然是例行性的活動,但是在籌備的過程中也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而其中大部分的經費來源都是社會善心人士的捐款,可以看出人間還是處處有溫情。

另外,她也說到,在街友中,其實有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殘障,或因為年老而失業的人,所以如果失業、意外事故越多,其實街友的人數也會越多,所以希望社會大眾除了給予關懷外,可以正視這個社會問題,也希望政府有所作為。

2005年2月24日 星期四

鐵道倉庫的文藝復興 二十號倉庫

生命力記者/梁茹蜜報導

「二十號倉庫」位於台中火車站後站內,是佔地近五百坪,有數十年之久的古老建築,在經過文建會中部辦公室所推動的「鐵道藝術網絡計畫」之後,今日的「二十號倉庫」轉變為藝術家們的工作室、劇場、藝文展覽空間及咖啡館,改變以往倉庫灰暗的形象。

「二十號倉庫」的全名為「二十號倉庫-鐵道藝術網站台中站」,於二○○○年六月九日正式對外開放,範圍包括台中火車站的第二十至二十六號倉庫,這些原本只是火車站內的閒置倉庫,但有鑒於台中火車站的百年歷史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於是政府向台鐵租下台中站,決定將該倉庫重新規劃成一個嶄新的藝術空間。

讓舊倉庫充滿鮮豔色彩的「鐵道藝術網路計畫」,是由文建會前身,當時的台灣省政府文化處所策劃推動,最初是委託東海大學劉舜仁及成功大學沈芷蓀兩位老師做「藝術家傳習創作及相關展示場所專案評估」研究,研究過程發現,由於鐵道倉庫空間具有寬廣高大的特點,相當適合做為藝文展覽場地使用,加上鐵道產業為台灣深遠的文化資源,因而促使「鐵道藝術網路計畫」的誕生。而台中火車站即為該計畫的第一個開創試辦點。

今日每一個倉庫都有新的面貌,如主要的第二十號倉庫,近兩百坪大的空間就包括了一百五十坪的主展覽場,每個月策劃不同的展覽主題,展演內容多為台灣當代藝術,目前正展出的「捉影.DRAWING-素描主題展」就邀請了台灣藝術工作者提供作品、共同探討並重新定義「素描」,及其價值所在;在第二十號倉庫旁,有名為「Atelier cafe」的咖啡館,玻璃長廊襯著紅色沙發,窗外就是台中火車站的候車月台,一般民眾在休閒或等火車之餘,也常常光顧「Atelier cafe」;第二十一號倉庫主要為實驗劇場,是對外的公共場所,可供表演排練或小型展演;剩餘的第二十二至二十六號倉庫為駐站藝術家的工作室,共有八間,除了提供創作空間,也可以開放作個人展覽。

為「二十號倉庫」增添藝術氣息的駐站藝術工作者,承辦單位加侖工作室的策展部經理潘先生表示,駐站藝術工作者的選擇主要是經過遴選,有意參選者可以從網路下載報名表,經三階段的評審、面試等,通過者才得以進駐倉庫;另外工作室行政處經理鄭素雲表示,每次遴選駐站藝術工作者的人數不一,過去是半年或一年遴選一次,駐站時間長度也不一定,今年第六屆的遴選,確定將選出八位藝術工作者,往後規定也可能另有改變。這樣駐站藝術家的遴選活動,不僅是贊助、鼓勵藝術工作者,也讓藝術工作者得以回饋社會,民眾也有更多機會接觸藝術。

「二十號倉庫」已成功的將藝術融入生活,讓閒置空間再利用,從沉重空蕩的車站倉庫,再生為色彩繽紛的藝文空間,在今日除了是台中市的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屬於市民大眾的公共藝術空間。

二十號倉庫開放時間:週一為公休日    

週二至週日上午10:00至下午06:00

週五、六延長至晚上09:00

電話:(04)2220-9972

傳真:(04)2220-9556

地址:401台中市復興路四段37巷6-6號

網址:http://www.stock20.com.tw/



「捉影.DRAWING-素描主題展」

展期:2005.2.5~3.13

座談:2005.3.5 pm2:00

走入鹹菜甕 看見客家美

Ttttt 【彭雅翎報導】走進鹹菜甕客家文化工作室,一入眼的就是琳瑯滿目的客家器物,有阿嬤級的梳妝檯、流傳好幾代的甕、從前客家人家家戶戶必備的石磨,最特別的是天花板上用從前的茶袋所做的裝飾。這些都是工作室負責人彭振雄搜集十幾二十年所累積的寶貝。


鹹菜甕,是新竹縣關西鎮的舊名,關西最早原名「美里庄」,在嘉慶年間改為「咸菜硼」或「鹹菜甕」。因為當地是台地地形,又位於馬武督溪、牛欄溪會合處,地勢低,整個地形就像一個甕,而當地的客家人常製作鹹菜,所以稱為鹹菜甕。在日據時代,因客家人鹹菜的音,近似日本的關西,故將鹹菜甕改成關西。


彭振雄是土生土長的關西客家人,從國二就開始搜集和客家有關的文物,常常別人不要的櫥子、桌子他都視為珍寶,也會向別人收購他們不要的客家文物,為什麼對這些東西這麼著迷?「我也不知道,可能我身上流著客家人的血吧!父母親對這些東西都沒有興趣,唯獨我,看到這些舊有的客家文物就覺得好親切、好懷念的感覺」彭振雄說。

成立工作室則是最近二年的事,彭振雄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成立工作室,並用他所搜集來的文物佈置工作室,想藉此向大家介紹客家文化、介紹關西。彭振雄說:「我最大的心願是能找一個類似客家三合院的老房子,將我搜集的東西放置在它們原有的位置,像爐灶、吃飯桌等就應該放廚房,就是將一切器物還原,建構一個傳統的『客家夥房屋』。」彭振雄說還原,才能向後輩子孫清楚的介紹客家文化,它不只是懷念,更有傳承的意味。

彭振雄說來參觀工作室的主要是七、八十歲客家老人,「他們常常一進來就駐足一、二個小時,像在懷念什麼似的」,工作室其實只有二坪大,能讓那些老人一待就是一、二個小時,主要還是因為彭振雄所搜集的那些寶貝,「許多老人家一邊看著那些客家的甕、桌子,一邊就懊悔了起來,他們說:『啊!這些東西我以前老家也有,可惜就是沒有留起來』。」工作室提供老一輩的客家人一個懷念過去的地方,對中生代的客家人則提供一個教育下一輩客家文化的場所。

住在關西鎮、今年四十二歲的溫美惠就說:「這個工作室一進去給人很親切的感覺,看到這些東西,就像回到小時候還住在三合院的日子,我要帶我的小孩過來,讓他們看看從前的客家人是怎麼過日子的。」

如何向外界來介紹鹹菜甕的美,一直是從小生長在關西的彭振雄最關心的事,彭振雄說:「想到關西,你會想到什麼觀光景點?六福村?小人國?還是那些觀光農場?我想的不是這個,關西沒什麼著名的特色,但這不代表關西沒有美麗的地方,事實上關西的美是要深入去發掘的。」

關西地方鄉土文化協會目前已經在關西發現六條日據時代的古道、十三棵百年古樹、七座古吊橋,「這些古道、古吊橋都和關西的歷史有關,隨便一個都可向遊客介紹好久」彭振雄說。目前協會將這些景點規畫成數條導路線,並有專業的解說員,有興趣想深入瞭解關西的遊客可事先與協會聯絡,預約導覽的時間。

除了利用工作室和網站來宣傳客家文化外,身兼關西地方鄉土文化協會理事長的彭振雄也會辦些活動來介紹客家文化,在今年四月他們就準備在一系列的油桐花季活動中,為關西爭取一個約二天一夜的活動時間,向大家來深入的介紹客家文化介紹關西。

延伸閱讀:
1.今地探古~命名原則溯源
2.鹹菜甕客家文化工作室

2005年2月22日 星期二

巴斯達隘祭 道出賽夏傳承之道

生命力記者/陳孝慈報導

歷史悠久的族群,都會有傳統的祭典。而多數的原住民對於祭典的重視,像是阿美族的豐年祭、魯凱族的豐年祭…等,仍延續至今。這些祭典,除了代表原住民歡欣慶祝的行動外,更包含了對神的感謝,但其中有一族,他們的祭典卻是抱著懺悔的心而舉辦,即是賽夏族的「Pas-Ta Ai」,即「巴斯達隘」祭,亦即我們固稱的「矮靈祭」。

據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朱逢祿道,古時相傳賽夏族人靠著「達隘」,即我們俗稱的矮人,所傳授的許多智慧維生,並且達隘們也用神奇的力量保護著賽夏族人。也因此,賽夏族人的生活過得十分充裕。賽夏族人每年都會舉辦豐年祭來慶祝豐收,但有一年豐年祭,一位年輕的賽夏族青年碰巧在部落外看到有達隘在欺負自己的妹妹,青年一時氣憤,決定報復。當天深夜,他到懸崖邊在平常達隘們與他們部落間通行的橋樑設下陷阱以報復。隔天早上,達隘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過橋,紛紛摔落谷底遇害。這一切都被留在山洞中的兩位達隘長老們看見,氣憤之餘,他們決定懲罰賽夏族人。青年聽聞此消息後,出面陳情說出事實,達隘長老因而決定不報復。但他們決定離開此地:「我們要離開此回到東方。接下來的日子你們會很苦,但一切困難你們都要自己解決。我們一年會回來看你們一次。」說完便離去。

「賽夏族人為了安撫達隘們的靈魂,於是舉辦巴斯達隘祭。」朱逢祿說道。多年以來,兩年舉辦一次的巴斯達隘祭從沒斷過,顯示他們對於祭典的重視。「我們對達隘一直抱著懺悔的心態,以歌舞祈求他們的靈魂能夠安息。」而為何是兩年舉辦一次?日據時代時,日本政府認為一年一次的祭典太過浪費金錢與時間,便限制賽夏族舉辦的次數。而兩年一次的習俗,則是到國民政府來台時才正式規定的。同時,朱逢祿的孫子朱光宗笑著表示:「我們有一個說法,即『一是小,二是大』,對於達隘人,我們以尊重的心情看待,所以要以大祭待之。」

巴斯達隘祭的傳承,對於向來較封閉的賽夏族來說,他們只內傳,而不交給其他人。他們會安排時間,做集體的練習。由族中老一輩的族人負責教學。早些時期的原住民沒有文字,他們僅能靠口耳相傳的方式,將他們的傳統傳給下一代。「因為缺乏文字記載,所有的智慧都在長者的腦袋中,理所當然的,長者成了我們族中最有價值的知識寶庫。」朱光宗說道。賽夏族對於長幼輩份相當重視。他們階層分明,凡有重大事件,各族的長老都必須開會商議,才能做決定。朱光宗更認真表示:「以後我還要向阿公學習很多東西,阿公你說是不是?」說著,兩人便笑了起來。

在原住民族群中,賽夏族是屬較神祕的一族。「我們大部份的技術及知識都是內傳的。因此當其他族群推出他們的歌舞表演時,我們仍舊沒有對外發表我們巴斯達隘祭的舞蹈。直到最近,南賽夏族才正式成立了『潘三妹』這個舞蹈群。」因為他們行事較低調,也不常對外交流的族群性格,使得眾人對他們一直有神祕的感覺。另外,因為賽夏族的祭典宗旨和其他族不太一樣,其中少有慶祝的成份,而他們的歌謠也多半是祭歌,所以與外人的接觸也就少了。

近幾年來,由於重視原住民的聲浪越來越高,而幫助他們的團體也有增多的趨勢,對於此,朱逢祿欣慰地說道:「能夠將我族介紹给更多人認識,真的很高興。」對於他們的傳統祭典,他們對達隘的感謝懺悔是不變的、持續的。對於傳承,他們仍舊抱著學習的心態吸收著。「我們年輕一代會不斷從長者身上學習,這將是我們對族群的愛。我們深愛著我們的族群,並會一直不斷學習、傳承下去。」

2005年2月19日 星期六

月亮的孩子 白化症患者

生命力記者/廖珮雯報導

偶爾在路上會有白皮膚和白頭髮的人擦身而過,大家都難免會回頭再看一眼,或是心裡起了一個問號:「他是外國人嗎?」其實不是,他是「月亮的孩子」,俗稱的白化症患者。

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炫沛表示,白化症屬於單基因遺傳疾病。人體有三萬多對基因,其中一對酪胺酸脢基因有缺陷,導致生成黑色素的過程異常。黑色素是由存在於人體皮膚、毛囊和眼睛的色素細胞所製造。所以,白化症患者皮膚、頭髮和瞳孔顏色都異於常人,基因的缺陷也可能造成其他器官的病變,通常以視神經病變為多。

白化症患者的父母都是隱性帶因者,生下白化症孩童的機率只有四分之一,往往要到生下小孩才會知道自己帶有隱性基因。不過白化症患者也不必擔心自己的小孩一定有同樣的症狀。常見白化症分為眼睛皮膚白化症第一型、第二型和未分類型。

第一型患者在十一號染色體長臂上的酪胺酸脢基因有缺陷,皮膚與毛髮白皙,眼珠則是紅色,會有畏光和眼球顫動的現象,眼睛不容易對焦,視覺都有點模糊,需要透過視力矯正讓眼睛正常,較嚴重的患者,必須接受特殊教育的幫忙。皮膚因為缺少黑色素的保護,無法隔離光線,肌膚在曬到太陽時容易受傷,平時要盡量戴遮陽帽、穿長袖長褲出門,避免曬傷。

第二型患者在十五號染色體長臂上的P基因異常,皮膚和頭髮顏色呈現淺黃到金黃,眼球則為藍色到淺褐色,同樣懼光和眼球震顫。未分類型白化症病變原因未明,只在黑人和白人有零星報告。皮膚和頭髮是淺棕或紅棕色,眼睛灰藍或紅褐色,視覺障礙不像前兩型嚴重。

耕莘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志明表示,人在視網膜上有色素性上皮層會吸收光線,避免反射。可是白化症患者因為缺乏黑色素,會有畏光的現象,而眼珠呈紅色是因為血管的關係。眼球震顫是因為嬰兒時期眼睛就會畏光,常常閉著,阻礙了視力的發展。因此,即使在三個月至半年內作矯正,眼球震顫還是無法改善。白化症患者大部分都有弱視,透過戴眼鏡就可以從事一般閱讀、看電視等活動。

前市立仁愛醫院家醫科醫師游清福表示,人體有許多不同的色素細胞,有些有感光的功能,像正常人曬太陽會變黑,就是因為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抵抗紫外線的入侵。白化症患者皮膚構造及功能基本上都與正常人無異,單純缺乏黑色素,平常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否則容易曬傷,甚至得皮膚癌,家裡也盡量不要裝設有紫外線成分的燈光。

由於白化症是隱性遺傳疾病,要避免近親通婚,尤其現在白化症還無法透過產檢檢驗出來。白化症患者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就要注意視力的發展,同時也因為白化症外表的特殊,容易受到異樣的眼光,需要關心與接納。

2005年2月10日 星期四

音樂治療 需要你我共同推廣



生命力記者/莊雅晴報導

「音樂治療不只讓你聽歌,還包括了唱歌、演奏、身體律動及創作,這些都是音樂治療的表現方式」,臺安醫院兒童發展中心音樂治療師林芳蘭提到。很多人對音樂治療有著錯誤的觀念,認為音樂治療不過就是聽聽歌,這樣的誤解讓林芳蘭有感而發的說:「音樂治療是需要被了解的。」

音樂治療在美國發展至今已有半世紀之久,美國音樂治療協會是領導世界音樂治療的重要組織,它們對音樂治療下了個定義,音樂治療是以音樂來達到恢復、維持及改善心靈與身體健康的治療目標。

目前音樂治療在美國已受到了醫界的認同,有八十所以上的學校授與四年制音樂治療的學士學位,另外也有二十所以上的學校授與音樂治療的碩士學位。學生在經過修業期間的課業學習及專業實習後,可參與音樂治療師的證照考試,取得證照,成為正式的音樂治療師。近年來全世界各國也都陸續有音樂治療的相關團體成立,像是英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紐西蘭及許多南美、歐洲國家,都有音樂治療組織的成立。

在台灣,音樂治療發展了十多年的時間,一九九六年,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成立,八年來積極地舉辦專題演講、座談會、工作坊,希望在台灣推廣音樂治療的應用。協會秘書長施以諾表示,協會目前的推廣重點是希望透過研討會,讓更多人了解音樂治療的技巧。

這兩年來,協會也與輔仁大學合作舉辦了音樂治療研討會,對此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江漢聲(見圖)表示,音樂治療若是能夠普遍的被社會大眾所知道,才能夠形成氣候,目前他們也在商討該如何做,讓音樂治療有更好的發展。

音樂治療的推廣遭遇到許多問題,施以諾提到,國內的醫療相關法規中,沒有「音樂治療」這個辭彙,在定義上有些問題,因此他依台灣的現實環境,客觀的對音樂治療下了廣泛的定義「由音樂治療師所執行的業務,或具有國內衛生署認證資格的醫護人員,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利用有治療性目的的音樂相關活動,來促進、維持病人的身心健康。」

這裡所提到的音樂治療師,是指具有國外音樂治療師資格的治療師,他們目前在國內從事的領域,包括了特殊教育、復健以及心理三方面,但由於國內對音樂治療師暫時沒有一個定位,因此這樣的音樂治療皆是採用自費的模式,對於長期需要接受治療的人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另外,經由衛生署認證合格的醫療人員,像是職能治療師、復健師或心理諮商師等等,這些人在受了音樂治療的專業訓練以後,將音樂治療帶入自己本身的專業,這也可以算是一種音樂治療師。

施以諾提到,當他的病人不願意做復健時,他便讓患者去打打鼓;而江漢聲則是在進行外科手術時,讓病人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舒緩緊張的情緒,進而使得麻藥的用量減少。這些都是音樂治療在其他部分的應用。

而音樂治療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中,目前只有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及台南藝術大學有教授音樂治療的課程,但大多只是概述,只有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的音樂治療組,是國內唯一正式的音樂治療學位。台南藝大應用音樂系音樂治療組的老師林德惠表示,音樂治療在國內發展不久,許多人會對此存疑也是很正常的,因此現在重要的是要增加臨床成功的經驗,在累積了更多成功的例子之後,自然會受到外界的肯定。另外,積極地培養本土的音樂治療人才,也可以讓音樂治療的專業形象有所提升。

江漢聲也表示,目前輔大也有規劃這樣的事宜,因為有了學位的設立,才比較有可能談到證照的制度,但是對於要修習多少學分、多長年限,這都是大家必須取得共識的部份。

音樂治療在國內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在音樂治療未來的推廣方面,施以諾表示,由於國內的另類療法很多,因此衛生署對於這些證照的核可,也抱持著謹慎的態度。因此,相對於證照制度的建立,目前施以諾更期待國內的醫護人員,能夠將音樂治療多多的帶入他們的專業之中,以提高音樂治療在使用上的普及性,也讓音樂治療能夠幫助更多的病人。



延伸閱讀:

1.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

2.美國音樂治療協會

2005年2月8日 星期二

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展現原民真風貌

生命力記者/李姿錦報導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座落於故宮博物院旁,是一九九四年六月時,由林迺翁文教基金會籌備設立開放,並由順益汽車公司捐助而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保存原住民文物並將原住民的文化之美傳遞給一般民眾。

當初因為順益汽車董事長林清富認為原住民文物是精美的藝術品,而開始蒐藏,有感於台灣應有一個保存原住民歷史與文物的地方,因此著手成立博物館。館內的導覽志工李燕萍說,「董事長是那種不作則已,一鳴驚人的人!」林清富花了很多時間在蒐集及採買台灣原住民的文物。館員楊舜竹說,由於在日據時代日本人統治的時候,有些日本人對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深深的著迷,所以帶走不少原住民的文物,因此有些文物在國內不一定蒐集得到,當時在設立博物館時還必須遠渡重洋到日本買台灣的原住民文物回來。
 本來博物館原設在新店,但由於選地太小,交通不便,最後決定設在故宮旁邊,又特別請國外的設計師來設計館內的裝潢,讓順益原住民博物館頗具國外水準。順益原住民博物館也吸引不少國外的觀光客前來觀賞,常有前來觀賞的外國人對這裡設計讚不絕口,而且對館內展示的原住民文物嘖嘖稱奇。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共有四層樓,以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及器具別來作分別:一樓「人與自然環境展示區」、二樓「生活與器具展示區」、三樓「衣飾與文化展示區」,以及地下一樓「信仰與祭儀展示區」,透過導覽及觀賞原住民居住的石板屋、布織品及工藝飾品,可以發現原住民生活中的另一面,例如原住民為避免太陽曝曬,所以用竹子編了一個「遮背板」;而從原住民背重物的不同背法,可以知道其婚姻狀態。

除了平時可預約導覽志工做口頭導覽外,館內尚有影像視聽設備以及電腦導覽系統。由於原住民沒有文字,無法書寫自己的歷史,所以都是以口耳相傳,而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扮演的就是傳達的角色。李燕萍說,如果只是用簡短的文字敘述,沒有辦法表達清楚文物背後的意義,為彌補文字的不足,館內的館員加志工大約三十人,都會很熱情的為民眾作口頭導覽。

有很多民眾來館參觀後,才發現很多書上對原住民的敘述都是負面且不真實的,例如原住民獵取敵人人頭的習俗是跟他們的宗教有關,而且有許多規定,不是因為他們的個性兇殘野蠻。以前教科書中《吳鳳的故事》裡因為原住民獵人頭,而把他們形容成野蠻民族的敘述就是錯誤的,而且也導致了一般人的對原住民的誤解。李燕萍說,很多老師帶學校的小朋友來這邊,往往老師都得到很大的衝擊,原來很多他們教授給小朋友的知識是錯誤的,來博物館後他們對原住民文化上的知識立即做了修正,小朋友的反應也都很可愛,經過導覽志工的大哥哥及大姐姐介紹後,一群人大喊:「原來如此!」

每年的一月二十日到二月二十日博物館會休館整整一個月,為的就是讓所有的館員與志工,真正的下部落去與原住民共同生活,還有做田野的調查與研究。楊舜竹說,體驗原住民傳統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衝擊很大。李燕萍說,下部落時深刻感受到他們樂觀開朗的個性,「在吃飯時,他們還會努力耍寶唱歌給我們聽;沿山路走時,還會告訴我們路上的植物是什麼,還有可不可以吃。」。

二OO二年,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獲得文建會第五屆文馨獎,最近,誠品書局也特別舉辦一連串的演講,藉此表揚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對保存原住民文化的貢獻。指著獎牌,李燕萍說,「這代表著我們的責任更重大了!」。李燕萍說,董事長林清富先生非常有遠見,館內不只是收藏品,也是藝術品.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及代表性的,來博物館參觀後,不僅對原住民的印象會改觀,而且會發現原住民的生活哲學是非常有趣的。



延伸閱讀:
1.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這城市,究竟叫台北還是凱達格蘭?

3.原住民傑出人士讚出來

2005年2月6日 星期日

黥面藝術 需要更多「認同感」


生命力記者/陳孝慈報導

黥面藝術,是以針沾上色料,在臉上刺上花紋的一種藝術。在台灣傳統原住民藝術中,只有兩族群有此習俗,即是泰雅族及賽夏族。而其中,賽夏族是受到鄰近泰雅族的影響,才漸漸有這項技術。然而,因這習俗曾在日治時代被禁止過,現今,雖然這項習俗,以泰雅為主,已重新被重視,但黥面的人卻已減少大半。

泰雅族的黥面藝術歷史悠久,相傳是一對從石頭中出生的姐弟,姐姐擔心人類傳承的問題,便在自己臉上刺青,讓弟弟認不出來,兩人從此結為連理,為泰雅族傳宗接代。因此,泰雅族便把黥面視為無上的傳統,流傳至今。泰雅族人完成黥面的時期,大約在五到十五歲之間,當男性經歷多次的狩獵行動,女性學會織布後,便有資格黥面。而黥面代表著什麼樣的意義,身為泰雅族一員的達利‧伊洛表示:「在我族中,黥面象徵著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也就是說,若黥面了,便相當於成年了,具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在泰雅族中,黥面受到相當的重視。黥面代表著成人的象徵,沒有黥面的人,代表著他沒有謀生的能力,在族中是不受重視的;另一方面,因為黥面是成人的標記,同樣地也說明有黥面的男女有論及婚嫁的資格。因此在族中沒有黥面的人,自然就不是眾人想依附終生的對象。從這也可看出,黥面在泰雅族中的重要影響。

此外,從泰雅族傳統的宗法制度中,也可看出黥面的重要意義,由於祖先將黥面視為祖靈信仰下的規則,他們認為若是女子沒有黥面,將為族中帶來不幸。因為他們沒有遵循祖先的習慣,破壞了祖靈所規範的原則。甚至沒有黥面的女子無法生育,並會將災害殃及整個家族。

黥面的傳承屬內傳,也就是不傳與外族的人。在原住民這一族群中,每一族都有屬於各族重要的儀式及傳統。對泰雅族來說,黥面也是一樣的道理,而賽夏族中的黥面藝術,純粹是因為兩族地理位置相近而造成的文化交流。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朱逢祿表示,「我們本並沒有黥面的習俗,後來是受到鄰近的泰雅族人影響,才習得這項技術。」

黥面的刺法,男女不同,男性自額頂到眉心間額刺上長條形的「額紋」,下巴則刺長條形「頤紋」;女性部份,上額同樣刺「額紋」,但不同的是,在兩頰上,自眼角旁斜下至嘴角上刺成V字型「頰紋」。「對女性來說,頰紋是一定要的。女性要學會做家事、織布,才有資格刺。而男性為了要顯示勇猛果敢,並且要具備狩獵的能力才能刺,也可藉此得到女性的芳心。」達利笑著說道。在泰雅族中,若是有頂級織布能力的女性或是獵頭多次成功的男性,更是有資格在胸、手、足及額頭部位再刺特定樣式的花紋,以代表他們的實力堅強。

「在日據時代,日本人曾禁止我們黥面。直到日人撤離台灣後,才漸漸開放這項傳統。」達利低著頭說道。日據時代,為實施皇民化運動,所有的人都要和日本人一樣,黥面不是日本本有的習俗,且看起來與平常人不一樣,故黥面受到限制,此舉讓泰雅神聖的黥面頓時中斷了許久。泰雅族人為了生存,在當時不得不放棄這項習俗。當台灣統治權回歸中華民國政府後,便重新開放了,但因為長期的壓迫,使得族人漸漸不再把黥面看得如此崇高,仍有許多泰雅族人沒有紋面。就如同達利所說:「現在有黥面的人已經不算多了。」而有黥面者多半都是八十歲以上的長者。

由於現在黥面的泰雅族人越來越少,擁有黥面技術的人又大都是長者,因此黥面這項技能現在首要之務,便是要有肯學的青年人來傳承。而因為泰雅族的人對原本是很重要的黥面儀式變得不重視起來,這是否代表著族的認同感正消弱中?達利對於此,他以自己有黥面這件事,表示他對泰雅的認同,也希望黥面能夠再度受到廣大族人們的重視。


延伸閱讀
仁愛鄉部落資訊網 泰雅族之黥面藝術

林睿康(第三代記者):採訪礦工 仰仗翻譯

採訪過程:

由於更生人這條線快被採完了,幸好峻妮在網路上看到這消息(敬仁中心關懷礦工),讓我這期的稿又生的出來。這次所要採訪的,就是敬仁中心針對勞委會所頒布的勞保工作給付所舉辦的一個說明會。

由於這些礦工只會說台語,因此對於我這台語白痴來說,採訪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又請了祥得和建男,擔任這次採訪的翻譯人員。除了要收集這次敬仁辦這次活動的目的之外,還要聽聽這些礦工們的心聲,但是,這次採訪的過程當中,有三大缺點是我看不過去的。第一,就是這些礦工在開會時心不在焉,幫他們爭取福利,他們卻隨隨便便,現場高談闊論,絲毫不理會敬仁工作人員的講解。第二,是敬仁中心的處理誠意,是要幫他們爭取權益,但是當這些礦工決定要在向上抗爭時,敬仁反而是採取迴避的態度,告訴他們這樣是要走上街頭喔,會很累喔。第三,由於當時是快到選舉期間,因此有羅明才的競選幹部來這裡拉票,說得天花亂墜,讓原本應該是個很溫馨的說明會,變成了政治角力的場所。

寫作過程:

由於資料齊全,且也訪問了現場的礦工朋友,使得整個報導更有說服力,但是對於我觀察的這三大弊端,卻不知要不要報導出來,由於考量到生命力是報導社會的光明面,因此而作罷。

改稿過程:

這次的寫作很明顯的不受到改稿者的青睞,因此大改了很多地方。不過整個結構和主題仍是原先的想法,讓我還不致有很大的挫折感。



感想:

由這次採訪,讓我知道語言的重要,尤其現在提倡本土主義,台語可以說是一定要會的語言。在此感謝小腹三人組另外兩人的鼎力相助,讓我這次訪問能圓滿的完成,不過這三大弊端的發生,更讓我感觸良多。(「敬仁中心 關懷礦工不遺餘力」發表於一九九八年十月廿八日)

2005年2月2日 星期三

社會環境問題多 導盲任務不輕鬆

生命力記者/劉冠妏報導


導盲犬在台灣發展約有十年的歷史,從剛開始使用者四處碰壁,到現在已有身心障礙者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通過,導盲犬已經可以自由進出公共場所。在法律上,導盲犬已有基本的保障,但在整個社會環境上,導盲犬其實還面臨了許多問題。

盲人重建院教務主任柯明期表示,導盲犬雖然經過嚴格的訓練,有能力面對工作時的突發狀況。但台灣社會環境有太多問題可能導致導盲犬在工作時受到干擾,最大的問題是街頭有太多的流浪狗。柯明期所使用的第一隻導盲犬Aggie,因為生性比較膽小,遇到兇猛的流浪狗時都相當的害怕。流浪狗不僅可能會攻擊導盲犬,也可能會傳染疾病給導盲犬。

地面上丟棄的垃圾也會影響導盲犬的專心度。路上常常會有民眾還未吃完就丟棄的食物,雖然導盲犬經過訓練是不能撿食路上的食物,但是牠們可能會受到食物的吸引而影響其專心度。柯明期表示,不僅是街上的垃圾影響導盲犬,甚至還有一些民眾明明就跟他們說明不能隨便餵食導盲犬,他們還是硬把食物塞到導盲犬的嘴中,遇到這種情形,柯明期也只能勸導他們不要餵食。

台灣的交通也是問題之一。最可能造成視障者與導盲犬受傷的原因,是在無號誌的巷弄中的機車。視障者是透過聽覺來下達指令,當視障者判斷可以走時,卻可能有機車突然之間衝出來。導盲犬雖有自我應變的能力,但還是無法完全應付這種狀況。有些導盲犬是在紐西蘭、日本、美國受訓,在國外的街道上沒有那麼多車輛,因此帶回台灣的導盲犬必須要適應台灣的交通環境才能夠正式的工作。

台灣導盲犬協會宣導主任李政忠表示,年輕一代認識導盲犬,但沒有深入了解導盲犬的功能和對待牠們應有的態度。不了解該如何對待導盲犬的民眾,往往會造成視障者的困擾,也會影響導盲犬工作時的專心度。

台灣已經開始在培育本土的導盲犬,惠光導盲犬中心及台灣導盲犬協會都已有訓練中的幼犬,因此台灣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導盲犬執行工作,必須要讓社會大眾了解該如何去對待牠們。

柯明期表示,應該要加強宣導導盲犬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藉由媒體的宣傳,讓更多民眾知道導盲犬的功能,了解該如何對待牠們。也希望能夠在國小課本中加入有關導盲犬的教學課程,課程主要是包含了導盲犬的培訓過程,以及教導如何對待導盲犬的相關知識,讓推廣導盲犬知識從小紮根。而要讓整個社會環境適合導盲犬工作的路程還很漫長,需要相關單位以及民眾的配合,才能夠讓導盲犬順利的完成每天的導盲任務。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