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張耀仁獨角戲 抓住青春找回勇氣

【記者陳葦庭/台北報導】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個夢想並期望能趁著青春年少時完成,可能是成為一個畫家;可能是成為一個歌手,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有勇氣抓住夢想,實現青春呢?外表坊時驗劇團即將推出的作品「張耀仁的獨角戲」,將讓觀眾重新找回實現青春夢想的勇氣。

「張耀仁的獨角戲」故事內容以「時間」為主軸,演出的一開始由張耀仁扮演一個老人,表示時間流逝的快速,接著跳回二十幾歲的年紀,以張耀仁自己的故事為主要劇情內容,例如一邊單車環島旅行一邊靠吉他的自彈自唱籌措旅費,透過串聯起一個又一個熱血青春的故事劇情,讓觀眾回憶起曾有過的熱血青春。

「張耀仁的獨角戲」顧名思義是以獨角戲的形式呈現,有別於一般劇場的形式,只有一個演員在舞台上表演,因此難度相對的較高,要如何在觀眾面前呈現出劇情的張力是很有挑戰的一件事。

演員張耀仁表示:「獨角戲是給我自己的一個挑戰,因為獨角戲不像一般戲劇有人可以對話表現劇情,所以要如何讓觀眾理解我想表達的事需要花更多心思。」張耀仁舉了這次演出的一個橋段,是他想將大學時在士林夜市的地下道自彈自唱表演時所遇到的人、事、物表現在舞台上,但是由於獨角戲的限制,他必須一個人扮演每一個角色。

為什麼會想要推出這樣議題的作品,張耀仁表示:「青春是種狀態,人生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等到回過頭來就會發現自己錯過了青春,錯過很多完成夢想的機會。有個人可能夢想著要當畫家,但因為現實的壓力選擇念會計,放棄自己的夢想是很可惜的。」他希望每個觀眾在走出劇場之後能帶走一個想法,一個勇敢的想法,趁著青春還掌握在自己手中時盡力完成夢想,或是開始思考自己錯過了什麼,然後盡力補救。

導演洪千涵也說:「我們的口號就是『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如果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希望觀眾在看完我們的演出後能夠找回自己的勇氣,想到什麼;看到什麼就鼓起勇氣去說去做,用青春熱血的方式去完成自己內心的想法。」

即日起至一月九日,「張耀仁的獨角戲」將在外表坊363小劇場演出,並舉行演後座談會。


《張耀仁的獨角戲》2010 預告片。外表坊時驗劇團/提供


《張耀仁的獨角戲》2010 預告片。外表坊時驗劇團/提供


延伸閱讀

外表坊時驗劇團

張耀人走唱環島 獨角演出(大學報)

張耀仁無名網誌 走唱少年

蛹之生 燒傷者展翅重生

【記者郭歡萱/台北報導】「蛹之生」是由陽光基金會建立的網站,獲得二○一○年金鼎獎最佳公益數位媒體獎,陽光基金會業務督導李憶琦說:「網站主要再介紹陽光重建中心,想讓更多人認識他們, 又不希望他們被參觀,所以架設網站呈現。」

「蛹之生」花了一年多時間完成,整個網站從文字、攝影、架站都由基金會內部成員自行包辦,網站建置的過程中,經過許多次的討論,讓工作人員們達到共識,李憶琦說:「連我們的執行長都親身擔任網頁的文字督導!」網站中的感人故事,陽光基金會將定期更新,由於人力不足,目前考慮一個月更新一次。

透過網站可以看到一些傷友的親身故事或心情分享,辛酸卻充滿勇氣,在架站時工作人員用影像記錄了傷友們一整天的復健過程,蛹之生的復健日誌寫道,燒燙傷的傷友離開待了一個多月的加護病房,子女怯怯地靠近變了容顏的父親,對於一個身為父親的人這是何等難過,許多傷友由南部北上進行復健,住在重建中心提供的宿舍,只希望能夠早點復建完成,讓生活回到正軌早點回去和家人團聚。

復健的傷友每天醒來,重新學習自己穿衣服,為了能順利進食,每天用擴嘴器撐開燒傷的最角,僵硬的手肘若能再多彎一點,就可靠著特製的長柄湯匙,順利吃到每一口飯,晚上回到宿舍後還得練習寫字,只要能夠拿筆寫字,就可以學會自己拿牙刷刷牙,這麼日復一日的練習,每天在極限中不斷突破,都是希望燒傷而僵硬的雙臂,可以早一天緊緊擁抱他們最愛的家人,藉由網站讓人了解到傷友們做復健的辛苦,社工人員也經過家庭訪問及和傷友訪談的過程中,得知每個傷友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一一被放在網站中,希望看到「蛹之生」的人能得到一些鼓勵和啟發。

蛹之生的網站中分享到,一個叫世明的傷友,在一次瓦斯氣爆的意外中,造成全身四分之三重度燒燙傷,臉及四肢重度燒使得日常基本的作息變得相當困難,寫字、吃飯、上下樓梯、買東西都得重新學起,網站上有一段故事是這樣:世明說,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回在大賣場買東西時,一位媽媽看到他的臉後,馬上抱起小孩落荒而逃。世明能瞭解這個媽媽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所以不會責怪她,不過這也意謂著,仍有很多人對燒傷朋友關懷接納的常識不足。

「蛹之生」除了是一個介紹陽光重建中心的平台外,更是一個給予傷友關懷與幫助的平台,在網頁中設有網友的留言區,看到蛹之生的人可以給予傷友鼓勵,讓他們在復健過程中更有勇氣。


蛹之生簡報。郭歡萱/製作


延伸閱讀

蛹之生

陽光基金會

數位出版金鼎獎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通用設計競賽 「住居」仍是未來重點

【記者吳怡萱/台北報導】什麼樣的住家能從在地上爬行的嬰兒,一直住到成為頭髮花白的老人,都不需要改建裝修呢?像是旋轉後會自動斷電的插座、腳部附有伸縮性滾輪的座椅,甚至是可將樓梯變成坡道的板子,這些都是第五屆通用設計競賽的得獎作品。此次比賽主題為「住居」,將通用設計與住家日常生活情境做連結,即使年齡漸增,一樣能住得安全又便利。

主辦單位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表示,擁有一個安定、安全、安心的家是每個人都不會拒絕的。加上台灣正面臨人口結構改變,老年化是一大問題,住家導入通用設計不但可以省下將來因年老或意外所需進行改建的費用,還可讓政府政策有個依循,並刺激相關產業提升,讓台灣業者瞭解到原來居家安全也能帶來商機。「因此未來一、二年內主題還是會以住居去做延伸。」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系畢業的梁立新以「啟動插座」,拿下本次通用設計競賽冠軍獎座。考量到省電與使用的便利性,「啟動插座」在將插頭插上並轉動之後才會通電,而且旋轉後的插座內有卡榫,不容易拔出,不必擔心兒童因誤觸而觸電;當不需使用時只要將插座轉回即會斷電,即使將插頭留在插座上也不會帶來電量消耗。

梁立新說,這是第一次參加大型設計比賽獲得較好的成績,同時也讓自己較有自信。而獎金十五萬元將會作為當完兵後出國繼續攻讀設計的基金。

第二名「chare貼心餐椅」由國立交通大學碩士生陳新翰所設計,考量到市售座椅仍略顯沈重,家中老弱婦孺不易搬運,因此將椅子的四個腳加設伸縮性滾輪,移動時可節省許多力氣,若要坐下用餐的話,只要椅子承受人體十五公斤以上的重量,滾輪就會縮回椅腳,固定在原地。

第三名則是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張芷庭所設計的「樓梯坡」,由於生活空間愈來愈擁擠,一般家庭沒有多於空間放置無障礙設施,而「樓梯坡」最大好處便是平時可像地毯一樣舖在階梯上節省空間,當需要使用時只要拉開板子,背後的支架便會卡進階梯變成可通行的斜坡。


第五屆通用設計決選作品。吳怡萱/製作

擔任評審之一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意總監黃巾倪表示,雖然此次入圍決賽的作品都很有創意,模型做工也很精緻,但比較可惜的是普遍都憑直覺去創作,考量並不完整,而且選擇的都是輕鬆小巧的題材,看不見較大器的作品。

唐峰正說,通用設計是和人的行為息息相關、有溫度的設計,但走訪了台灣十多所大學的設計系,卻發現老師授課時並不注重通用設計概念,導致學生也無法習得相關知識;因此明年基金會將會在台灣各地積極推動通用設計營,鼓勵老師和學生一齊投入通用設計的創作。

此次參賽作品共有八百一十一件,十四件優秀作品入圍決賽,頒獎典禮將會在明年一月十三日於台北市政府舉行。


參賽隊伍「好洗翻」上台介紹作品。吳怡萱/拍攝


延伸閱讀

第五屆通用設計競賽

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伊甸住宅改造王競賽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黃哲斌:買賣新聞等於控制了新聞自由

DSC_0919
如果,報紙不如一份超商的DM!黃哲斌十二月二十二日於輔仁大學演講,向台下觀眾解釋何謂置入性行銷。
綦守鈺/攝影



【記者綦守鈺/台北報導】 「如果有一天,強調言論、民主自由的報紙變成了超商的商品傳單,民調新聞分析出來的民調其實是政治人物買下的廣告,消費者該如何分辨什麼是真實。」在輔仁大學的演講中,黃哲斌用自己的經驗與台下學生分享業配新聞的嚴重性。

黃哲斌於一九九四年考進《中國時報》二○○○年調任《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創辦中時部落格、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二○○八年辭去副總編輯一職轉任調查採訪室記者,製作「我的小革命」,二○一○年因反新聞置入性行銷離職,在《中國時報》任職十六年又五個月的他表示,記者要對看不見的讀者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於是決定發動連署抵制政府購買新聞。

對於為何針對政府發動連署,黃哲斌解釋,其實業配新聞的買主很多很難一次打擊,但是他認為要先從政府開始,因為「政治置入行銷」萬萬不可,政府不該成為帶頭犯罪的人,他希望能夠連署反對政府收買媒體,以「置入性行銷」欺瞞人民 ,訂定相關的廣告預算法,當然也希望媒體能夠自律,就像是綁架案的報導,媒體已經有共識等找到受害者後再統一報導,那媒體對於業配新聞也可以訂定相關的道德規範。

自從黃哲斌發表文章反對業配新聞後,連署團體已經有一百一十一個,個人五千二百二十一位參與。傳播學界、媒體改造團體、傳播業界、公視「有話好說」和亞洲週刊、美國之音、自由亞洲等國際媒體也紛紛報導此現象,台灣傳播學界召開聯合記者會,共有四十一所系所、一百三十一名學者連署反對「政府置入性行銷」。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監委吳豐山,也對政府新聞置入性行銷及中國置入性行銷廣告提出調查報告及糾正案。目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對因為廣告與節目區隔不清、置入性行銷嚴重且未作改善的電視台決議予以撤照並開罰。總統馬英九目前也公開表示,政府不得進行含有政治目的的置入性行銷,但仍有進行政令宣導的需要「應標明為廣告」,並從政府自律著手,研究相關法規配套。

黃哲斌表示「報紙、雜誌、通訊社等媒體是免徵營業稅的,那是因為媒體還是有一定地位與公信力,如果一個老人因為相信報紙上面房價大漲的新聞而花了自己的大半輩子賺的退休金買了房產投資失利,新聞媒體是不是該負一些責任。」新聞內容不該因為收了錢就寫好的報導,讓消費者相信並購買。

以前的廣告主與媒體之間是互不干涉的,但是現在卻是廣告主影響媒體,黃哲斌解釋「以前的報紙是廣告歸廣告部管理並且在獨立的版面上,但是現在的業配新聞卻是一字不刪的出現在各個版面上,甚至會因為『新聞』太多請記者回家什麼都不用做,因為光是業配新聞就放不下了。」

甚至還因此出現了「幽靈記者」一職,只要是業配新聞都是這位不知道是否存在的記者所寫出來的,黃哲斌表示當第三隻手伸進編輯台,以前戒嚴時代,新聞發布與內容控管由新聞局掌管但現在卻是「新台幣取代新聞局」,「只要付了錢就一定會有新聞,花了大錢就一定可以把新聞做大。」

「花博就是一個典型的政府業配新聞, 當一個外國人步出桃園機場,他不知道沿路會看到多少花博的宣傳,搞不好他還以為台灣跟北韓一樣是極權主義國家。」黃哲斌幽默的說,「有一位負責寫花博業配 新聞的記者,現在幾乎住在花博裡面,也為了補滿業配新聞的版面,寫到不知道要寫什麼了,必須每天找一棵不一樣的樹來介紹。」

業配新聞影響的不只是新聞媒體,黃哲斌表示他很意外在部落格中,收到許多來自於公關廣告公司的迴響,「因為當廣告主知道他可以用購買新聞的方式來曝光,他們就不需要辦好活動、花腦筋想好的口號或者是各種行銷方式。」

監委吳豐山說:「新聞自由的可貴,就是因為新聞內容可以自由的採訪、編輯。」黃哲斌說,一開始他只能適當的拒絕寫業配新聞,後來關門吵架、拍桌表達他對業配新聞的不滿,甚至覺得可以多寫其它好的新聞來補償,但是這幾年來新聞專業與業配新聞抵抗的防線卻慢慢消失,甚至於政府也加入了戰場,成為最大的買主。「買賣新聞等於控制了新聞自由,最後記者被奪走的是發聲權與大眾對新聞媒體工作者的尊重。」

其實黃哲斌並不是第一位因不滿置入性行銷而離職的新聞從業人員,像是今年卓越新聞獎暨曾虛白新聞獎的得主,朱淑娟曾任職於《聯合報》現為獨立媒體工作者,架有「環境報導」部落格。二○○九年在《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一文中,提到過去媒體對置入性行銷還能掌握基本分寸,多半只接受「歌功頌德」式的合作案,比方說是座談會或花藝大賽,但如今的置入性行銷卻進展到「政策辯護」。還有中視前主播劉蕙苓,因為不是個「專業」的業配新聞工作者,而被長官斥責不專業,便向任職媒體提出辭呈。

黃哲斌也指出消費者的力量很大,因為廣告主的目標便是消費者的荷包,只要有越多人知道什麼是業配新聞,做好媒體識讀的功課,「當宣傳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廣告主便會考慮是不是不該購買新聞,」黃哲斌表示要自己放棄喜歡的記者工作是很困難的決定,但是因為這個狀況越來越嚴重,他毅然決然決定辭職不受任職公司的限制,讓更多人知道企業和政府購買業配新聞的狀況,希望藉由公民的力量加入連署活動反對新聞買賣。


什麼是業配新聞?綦守鈺/製作


延伸閱讀

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

如何開始獨立媒體(二)

學界:記者非業務員 政府不應帶頭買新聞

反對政府收買媒體,以「置入性行銷」欺瞞人民

各大學傳播系所連署名單

黃哲斌事件發酵 劉蕙苓嘆大選驗票也業配

原來我這麼「不專業」?!∼就這樣我離開了電視新聞界

吳豐山:置入行銷是政府花錢買掌聲

置入行銷 馬總統:標明廣告 研究法規

朱淑娟 開拓獨立媒體先鋒

5240884182_a9cd8e6222
朱淑娟獲頒卓新獎與曾虛白新聞獎。照片引自環境報導
【記者曾文萱/台北報導】獨立媒體人朱淑娟,二○○九年離開主流媒體後,就全心全力轉型成為完全獨立,沒有媒體集團撐腰的公民記者,而「環境報導」這個部落格,便是呈現自己文章的交流平台。

二○一○年的卓越新聞獎暨曾虛白新聞獎,朱淑娟便獲得三個獎項,分別是以「中科三期.環評與司法的論戰」專題,拿下曾虛白公共服務報導獎、卓新獎平面媒體即時新聞獎,並以在公視參與製作的「水的難題」系列報導,獲得電視類專題新聞獎,創下一人同獲三獎的紀錄。「這是我成為記者後,第一次拿自己的作品去報名,儘管是帶有些許的信心來角逐,但還是很驚訝,就這樣中獎了。」朱淑娟高興地說。

「其實記者本來就要有心理準備隨時會換線或是挑戰不同領域,因為主管的一時調動,就讓我從此進入環境保護這個領域了。」在《聯合報》的後八年,朱淑娟無論面對各種環境議題,都是抱著深入調查與小心求證的精神去做每一篇報導,例如「中油三輕」、「中科三期」、「國光石化」、「土地徵收」等。

然而,主流媒體畢竟仍是以商業為導向,媒體主管必須考慮到現今多數讀者的喜好,朱淑娟希望將新聞的來龍去脈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不是只用一小角版面的幾行字來解決這些重要議題;另一方面主流媒體對記者有較多的約束,無論在報導的立場與內容,往往牽涉到重要政府單位時,必須考慮到上層主管以及公司立場,這樣讓朱淑娟覺得無法自由發揮,因此從二○○九年四月開始,便萌生退初主流媒體之意。

身為公民記者,最大的不同便是薪水多寡,她曾經有過一個月只領兩千元,也曾經一個月領數萬元,起起伏伏,變化很大,所以有志成為公民媒體的人,必須要經得起薪水不固定的考驗。正是因為沒有主流媒體的支持,朱淑娟必須單打獨鬥主動出擊,「也就是說,不是接了案子才去採訪、報導,而是『主動報導』。而且要求自己跟過去在報社一樣,持續站在新聞第一線追蹤議題;同時要求『報導時效』,當天新聞盡量當天發,占了網路的優勢,我的報導通常比其他報紙更搶先曝光。」其次,努力接案子,與相關環境保護的團體機構合作,如:和低碳部落格合作,彼此交換文章曝光;抑或是與環境資訊中心等機構會從旁協助,讓朱淑娟可以順利去採訪製作深度報導。最後,和同業一起合作,例如:與公視合作拍攝「水的難題」、「我們的島」等系列報導。

部落格開辦至今,總是獲得許多不同迴響,讓她最驚訝的是,有許多忠實的讀者是政府相關環保單位的官員,他們透過部落格來了解目前每個環境議題的最新動態。雖然朱淑娟不再是位主流媒體裡的記者,但是過往的資歷,使她在環境保護這領域堪稱權威,因此她的文章極受矚目,例如:部落格文章若是出現批評環保署的政策,或是指出哪裡沒做好時,隔天環保署官網便會出現署長本人親自公開回應的文章。另外,朱淑娟提到,部落格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時間」是她進行所有事情的最大動力,分分秒秒做好時間管理,所以她不敢輕忽這群讀者,近乎是天天都有新文章出現,深怕一怠慢,讀者就無法看到最新的文章了。

朱淑娟認為,台灣在獨立媒體及公民媒體的發展上是有潛力的,除了記者本身要付出努力之外,是不是政府也可以制定相關政策來幫助,因為沒有明確的身分證件,讓公民記者在外採訪處處碰壁,「雖然我頗有名氣了,但我退出主流媒體後,依然也碰到這樣的問題。」

對她本人而言,獲得三個獎項後,生活依然是戰戰兢兢,反而更要致力於做好公民記者的本分,因為又有更多人看到了朱淑娟,一點也馬虎不得。對台灣新聞界來說,這是一項創舉,也是莫大的鼓舞,有位評審說:「這是台灣新新媒體一個成功的案例。」朱淑娟認為,今天她獲得這些獎,令許多同業精神振奮不少,傳播科系的老師與學生也開心不已,這代表台灣在獨立媒體的運作是有可能,是有未來的,只要大家堅信自己的初衷,一直努力下去。


朱淑娟-PeoPo客座總編輯。影片摘自Peopo公民新聞平台


延伸閱讀

環境報導

2010卓越新聞獎即時新聞獎作品

2010曾虛白公共服務報導獎作品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河岸留言 推動原創音樂的一隻手

DSC02691
河岸留言位於一條小巷子內,招牌不大卻醒目。
項庭儀/攝影
【記者項庭儀/台北報導】河岸留言位於台電大樓旁的一條小巷弄內,門口貼著節目單,板子上寫著今日的演出節目,走下樓梯到達地下一樓,樓梯間貼滿了一張張的海報以及樂團演出的照片。河岸留言成立於二○○○年,之後陸續於二○○八年成立了西門紅樓展演館、音樂深造學院。從成立至今的十年來,河岸留言在獨立音樂界一直扮演了要角,對於原創音樂的推動也是不遺餘力。

河岸留言的老闆林正如,是國內著名的吉他大師,曾就讀美國M.I.音樂學院,寫過許多樂評,平時除了在河岸留言之外,也從事音樂的教學。說到一開始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林正如有了開辦河岸留言的想法,這一切就要追溯到他在美國洛杉磯求學的時候,「當初在洛杉磯聽到一些當地樂手的演出,深受感動,也激發了我,相較於台灣的PUB,主要的商品是酒水,音樂只是配角,這也讓我想要做一些改變。」林正如說道。也就這樣,種下了林正如開辦河岸留言的決心。

因此,河岸留言從二○○○年成立至今一直都是以賣門票為主,音樂是他們的主要商品。林正如投入大量的心血在打造河岸留言,他認為硬體要好,樂手才有展現的空間。這不只是他的一個夢想,同時他也希望能為台灣的音樂做些什麼,林正如說道:「希望河岸留言成為一個平台,記錄各種樂團並促進音樂成長。」事實上,從二○○○年至今,河岸留言已經累積了七千場以上的表演,這個數量是很龐大的,因為一個月三十天,每天的節目都不重複。

DSC02694
往地下一樓走去,樓梯間貼滿了海報與照片。項庭儀/攝影


然而,面對這龐大的演出需求,來到河岸留言的樂團或樂手有什麼樣的篩選條件嗎?「我提倡的是原創音樂,表演者只要具備可塑性和企圖心就OK,並且要有建立起氛眾的決心,也就是要建立出一群屬於自己的聽眾,不能只是來領表演費,應該對表演充滿熱情。」林正如說道。也就如此,來河岸留言演出的樂團、樂手可能來自四面八方,範圍很廣,因為林正如不排斥各種類型,不吝嗇給新人機會。「我們給樂團機會,其實也是樂團給我們機會,我認為這是相輔相成的。」

談到獨立音樂這個圈子,林正如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覺得音樂不需分流行或非流行,另類或非另類,地下或非地下,這些都是以運作方式來區分的,其實只要用自己的想法、姿態、美學及意志去運作出的音樂皆可以說是獨立音樂。」

河岸留言從成立至今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對於原創音樂及這個圈子的推進始終堅持,林正如也自比河岸留言為獨立音樂的推手,帶給不同音樂類型一個出口。


河岸留言。項庭儀/製作


延伸閱讀

河岸留言

河岸留言音樂深造學苑

美國M.I.音樂學院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好奇阿嬤 學電腦也要「朝九晚五」

【記者李婉婷/台北報導】上網查抓圖片、經營部落格、下載喜歡聽的歌曲,對於時下年輕一輩及在有電腦環境成長的人來說,這些似乎不是什麼難事。但對一路成長都與電腦無緣接觸的三、四年級生而言,電腦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情。小玉阿嬤今年六十三歲,從去年暑假才開始有機會接觸電腦,學習到現在的小玉阿嬤已經有好幾個屬於自己的部落格,經常上網蒐集資訊分享給好朋友。自從知道致理技術學院裡,有一個免費借用電腦及網路的數位希望據點後,每天都會到這裡借電腦使用,這個借用電腦學習的動力,開啟了小玉阿嬤「朝九晚五」的數位學習生活。

數位希望據點目前是台北縣政府中華系統整合一起推動的計劃,共有二十九個數位希望據點分散在台北縣各鄉鎮,民眾可以到據點免費借用電腦與網路使用。自從二○○九年開辦以來,吸引許多附近民眾前來上網、學習電腦。而小玉阿嬤就是在台北縣政府服務民眾美意之下,有機會來到據點使用電腦,開始每天經營部落格的生活。


李婉婷/製作

小玉阿嬤自從學習電腦到現在也只有一年多的時間,當初因為好奇心使然,就向台北縣政府報名免費學電腦的課程,才發現原來電腦這麼好玩,於是每天勤練習、做筆記,開始試著經營部落格。無論是將相片美化做成剪報、在部落格上放音樂、加入部落格語法...等,都難不倒她。

小玉阿嬤表示,以前去圖書館都在看人家在用電腦,剛開始學電腦的時候滑鼠都不知道怎麼按。現在,她每天都會到致理技術學院數位希望據點來使用電腦,從早上用到下午,從不缺席,小玉阿嬤開玩笑說:「據點專員上班我就上班,她下班我就跟著下班。」小玉阿嬤連學電腦也這麼勤勞,跟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規律的上網。

小玉阿嬤非常喜歡聽蕭敬騰的歌,因此在部落格上放很多蕭敬騰的音樂,還將自己去追星時拍的照片上傳到電腦並製作成一張張投影片。她也常常將學到的東西分享給其他來據點的民眾,也會幫朋友上網找資料,並將搜尋的東西放在部落格上讓她朋友看,像是朋友想去看花博,小玉阿嬤便上網搜尋花博的資料和照片,製作成投影片,還因此讓她朋友對電腦產生了興趣。

小小的據點空間裡常常坐滿了來使用電腦的民眾,有人為了找工作來學習電腦;有人想要藉由學電腦來打進孩子們的世界;有人期待能透過視訊與遠方的家人連繫。來到數位希望據點大家互相學習如何上網、如何使用一些軟體,致理技術學院數位希望據點專員陳玉惠表示,學校與縣府合作成立此數位希望據點,是希望能藉由這個據點帶動與附近社區民眾間的交流,讓據點就像一個大家庭,生活充滿更多希望,在附近居民來到這裡用電腦的同時,也能相互分享生活上的點滴,更拓展新的視野與人際關係。


李婉婷/製作



延伸閱讀

台北縣數位希望據點

無線上網—臺北縣數位希望據點創意影片競賽成果發表會

無線上網真方便,數位希望據點服務鄉親好周到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街頭圖書館 陪伴貧困孩童成長的約定

【記者劉乃瑋/台北報導】每個週六下午在特定的社區,會看到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坐在鋪著草蓆的路邊,專心的聽著志工哥哥、姐姐們說故事,或開心的一起玩遊戲。這是恩加貧困家庭協會的志工們,深入低收入社區或原住民部落所進行的「街頭圖書館」服務。

街頭圖書館是每週六下午由志工哥哥、姐姐帶著六十本左右的圖書,深入特定的低收入社區,在路邊就地鋪上草蓆,和小朋友們一對一看書,很有「街頭」的感覺。而 為了陪伴不同特性及不同需求的小朋友,也會以書中內容為主題,發展出動手做、說故事及遊戲等活動。參加的小朋友們流動性較大、較不固定,但多以年齡二、三 歲到國小三、四年級為主,「偶爾也會有長大的小朋友回來和我們打招呼」,志工蕭聖穎語帶欣慰的說。

蕭聖穎說道,在街頭圖書館服務期間,曾經和同一個二、三歲的小女孩一起看書好幾個禮拜,某次小女孩突然轉過頭對他說:「蕭哥哥,我好愛你哦!」害羞的他急忙補充說:「這應該是她這個禮拜新學到的話吧!」

志工吳仁傑在讀書時就有參加志願服務性質的社團,但是以前接觸到的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在恩加服務,第一次接觸貧困家庭的孩子讓他倍感衝擊,當中某些孩子因 為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不當等種種原因使行為產生偏差,必須以正面行為提醒,進而一步步導正,服務超過十年的他說:「長期陪伴真的很重要。」

活動中仔細傾聽每個小朋友的聲音、觀察他們的表情,並對他們做出回應,以及對每個小朋友都要尊重,是志工們認為在服務中最需要注意的部分,他們也不忘時時提醒自己要做到這些。

恩加貧困家庭協會主要服務對象為貧困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期望藉由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陪伴。其主要服務項目有單親家庭成長團體、家庭書香、街頭圖書館、社區彩虹圖書站、社區課輔團體、百工藝能工作坊及家庭服務等。

吳仁傑說,服務久了,本來不是那麼熟識的孩子,後來一見面就撲過來抱他,因為取得了彼此間的信任;居民們也對他們很親切,並且放心的把孩子交給志工們,「所以要繼續服務,因為這是我和孩子們的約定。」


街頭圖書館服務實況。劉乃瑋/製作


延伸閱讀

恩加貧困家庭協會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臺北市大玩偶失親關懷協會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單親之愛不簡單 「帶子苟熊」好辛酸

【記者張嘉栩/台北報導】他們不是帶子英雄,而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帶子苟熊」-苟延殘喘的熊爸爸。一個外表看似堅強的單親爸爸,所肩負的單親家庭的重擔究竟有多重?由導演張烈東執導及「第二屆用影像改變世界培訓營」工作團隊所拍攝的紀錄片《不單單的愛》(《Single Father》),將單親爸爸的心路歷程真實呈現。

《不單單的愛》以寫實的拍攝手法,紀錄一位來自寮國的單親爸爸-阿貴。單親爸爸阿貴的人生歷程中,經歷了家庭、婚姻、經濟、健康等各方面的壓力,一切都是從妻子的離家開始。

阿貴在擁有八年的婚姻生活後,妻子毅然決然離開家庭,留下兩個孩子-哥哥Eric和妹妹Sarah。「一個母親在花了十個月的襁褓後,為什麼還能離開孩子?」前妻選擇將母愛收回,讓阿貴對孩子無限的歉疚,「母愛是我一直不能給孩子的部分,想到這裡,我就會很愧疚。」說著,阿貴紅了眼眶。

阿貴小時後,父親娶了小姨子,母親用無盡的母愛背負獨自撫育三個孩子的重擔;然而,前妻卻時常拿這件事對阿貴做毫無理由的指控:「你爸爸這樣拋棄你媽媽,你也會跟他一樣啦!」承受著這樣無謂的指控,阿貴只有不解和無奈,「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為什麼要拿我跟我爸做比較?」他說,從小的家庭背景讓妻子對他更加不信任。

成為單親爸爸的五年後,阿貴面臨中年失業,經濟狀況一度無法負荷有兩個孩子的家庭開支,他啜泣道:「過了今天,是賺了今天;過了明天,是賺了明天啊!」難以承受的身心壓力,使他罹患憂鬱症,數年來不曾停止服藥,嚴重時曾經連續好幾天不能飲食、不能睡覺。白天的他,還勉強可以硬起身子去找工作,但每當夜深人靜時,面對浪潮般襲來的各種壓力,又會陷入憂鬱的深淵。「每次在路上看到全家人一起出遊的景象,我就崩潰了。」阿貴覺得自己對不起孩子,不能給孩子完整的家庭。

直到五年前,阿貴開始參與各種社會團體所舉辦的單親家庭交流活動,漸漸接觸到與自己情境相似的單親父母,他才發現,自己不是孤獨的,原來有這麼多人和他一樣,一個人扛著一個家。透過社會團體的輔導和協助,一直停留在負面情緒中的阿貴終於走出單親黑洞,見證了社會溫暖的臂膀。

現在的阿貴,比以前更加堅強,對於孩子的教育培養也不落人後,他強調:「再怎麼辛苦,也要培養孩子的專長。」雖然經濟狀況比別人艱困,阿貴卻不准自己怠惰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哥哥Eric擁有美術的天分,妹妹Sarah則有音樂的素養,對於支持孩子的專長和興趣,阿貴不遺餘力,他說,自己辛苦一點沒關係,自己的孩子要跟別人的孩子一樣優秀才行。

二○○九年十月「第一屆用影像改變世界培訓營」,拍出感人肺腑的六支紀錄短片;二○一○年,「第二屆用影像改變世界培訓營」再次用六支紀錄短片將小人物的生命故事攤在陽光下,期待喚起大眾對弱勢的共鳴和關懷。

第二屆培訓營,女性影像學會招收了十來位有興趣拍攝紀錄片的社工,邀請資深紀錄片導演簡偉斯及曾文珍擔任導師,經歷三個月的專業訓練,完成六支紀錄片,內容皆以關懷社會弱勢為宗旨。


延伸閱讀

苦勞網   

單親爸爸俱樂部

台灣女性影像學會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楊儒門 掌握農民市集成本概念

【記者王騰毅/台北報導】台北市忠孝東路二四八巷內,一個堅持無毒、安全、友善的農學市集,從提供健康的食物,直接把消費者和生產者連結起來,到推廣「從『心』開始吃」的理念,已經兩年又五個月。二四八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表示,創業之初沒有經驗就開始辦市集,所以市集常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況,靠著逐一檢視市集的成本收支,減少非必要的支出,渡過創辦之初第四、五個月時農友及消費者減少的困境,市集目前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二四八農學市集從二○○八年七月開始營運,成為台北第一個常態性舉辦的農民市集。市集提供符合無毒生產,對維護友善環境有共同理念的小農一個販售農產的平台。「農學市集除了要賣農產,更要建立農產品牌」,楊儒門說,例如市集商品「在叢紅果醬」,當時從一個鍋子慢慢熬煮起家,現在可以從台灣賣到香港,甚至歐洲,足見品牌的重要。相對於現在的成功,市集在創立之初,也曾因經驗不足導致經營狀況不佳。

楊儒門回憶,「那時候剩八個合作農友,從二十幾個變成八個。」當時真的有停掉市集的念頭,因為遇到合作農友及消費者減少的情況,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於是楊儒門打了第一通電話給其中一位農友,農友聽到他想要結束市集的想法,遲疑了一下,便跟他說,「再堅持看看好不好?」,楊儒門就決定再撐撐看。

但堅持必須有方法來改善現狀,而不是什麼都不變的苦撐,那也沒用。楊儒門說,當時沒有經驗,也不知道怎麼經營,在做不下去的節骨眼,一位從商友人告訴他,「要有成本概念」,如果沒有成本概念,不論資助你一次或十次市集最後都還是會倒。於是他開始詳細紀錄農學市集的現行收支情形,節省非必要性的花費,一面思考未來收支預期、以及確定未來想將市集做到什麼程度,確實做到這三件事,兩個禮拜後,市集的損益就平衡了。

很多人對楊儒門的第一印象,往往停留在「白米炸彈客」事件,或者是那位推廣二四八農學市集的年輕人,但不一定知道除了推廣農學市集外楊儒門還有其他工作,那就是演講、教書、當顧問。楊儒門說,「要用資本主義的態度去經營社會運動」,掌握成本概念,只要撐過一開始的難關,之後就會很順利了。

楊儒門表示,搞社會運動需要長期的資金贊助,舉辦農民市集也是社會運動的一種。他自嘲不是「伸手牌」的個性,所以沒辦法拉下臉去要求補助,因此除了舉辦農學市集外,他本身也會利用替企業當顧問以及演講的方式來賺取生活所需經費,早期甚至需要將所賺的錢用來填補市集的虧損。

除了最早創立的二四八農學市集,還有簡單市集、天母農學園以及剛成立的環球漂流鳥市集等四個農民市集,楊儒門希望未來達到在台北市每個行政區都有兩個農民市集。


延伸閱讀

248農學市集

漂流鳥市集一日遊

合樸農學市集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廢墟變成瑰寶 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

【記者高欣妤/台北報導】位於板橋的四三五藝文特區,曾經是一片荒煙蔓草,人們厭惡的灰色地帶,現在,這裡不僅擁有令人讚嘆的巴洛克式建築,更是個充滿藝術氣息的藝文特區。

四三五藝文特區主要分為前後廣場、中正堂還有國際藝術村三個區塊。前廣場上地面鋪滿白沙,中央有一座噴水池,常常有許多人到這邊來拍婚紗取景,而中正堂裡有一個坊橋大戲院,每個月都會有兩場電影假日時在這裡播放,例如近期的《聽說》、《十月圍城》、《攻其不備》等等。這裡也常常會有表演活動,例如從八月起就結合了板橋音樂文化節,板橋地區各學校的樂團或舞團週末時會輪流在這裡演出。

中正堂一樓兩側各有三間展覽室,不定期會有個人畫展,或是許多學生的創作,例如台灣藝術大學的畢業展覽在這邊展出,二樓則是市公所文化課辦公室。

位於角落的國際藝術村,每年都會招收六位駐村藝術家在這裡進行三個月的創作,今年甚至有來自太平洋小島國家吉里巴斯的藝術家在這裡駐村,今年六七月,在中正堂內展出他們的成果,從繪畫、裝置藝術、複合媒材雕塑、新媒體到錄像互動藝術等,題材豐富多元。

今年十二月四號,由板橋市公所主辦的板橋集團婚禮將在四三五藝文特區舉辦,到時候會結合台灣玩具博物館,設計童話故事結合婚禮,像是灰姑娘中的玻璃鞋求婚,或者睡美人故事中的親吻魔法,讓三十對設籍在板橋的新人在這舉行婚禮。

關於四三五藝術特區的歷史發展,早期是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教育訓練中心,專門培植退伍軍人擁有第二專長,但由於土地權屬於台北市政府,因此在一九九八年,便將土地收回,教育訓練中心也就搬回退輔會本部。

土地收回後,台北市政府沒有做出任何舉動,讓這裡變成無人管轄的荒廢地區,也因此成為治安死角。值錢的銅門鋁窗通通被拆下偷走,而剩下來的空間就正好是流浪漢定腳的溫床,造成附近住民人心惶惶,紛紛迴避經過這個區域。一直到最近幾年,板橋市公所發現了這裡,才和台北市政府簽約,把這裡打造成藝文特區。

藝文特區導覽志工表示,四三五藝文特區無法廣為流傳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和宣傳不足,導致能接觸的人不多,很可惜。加上附近居民多半上了年紀,很少會來這邊觀賞藝術,他認為市公所應該多加宣傳,才能讓這個充滿藝術的地方被大家發現。


板橋435藝文特區。高欣妤/製作


延伸閱讀

板橋435藝文特區

巴洛克建築

Now news:童話場景 板橋集團婚禮搞浪漫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島國悲歌 《大水來臨前:吐瓦魯》

【記者朱璟柔/台北報導】 信義誠品店與CNEX合作,播映「明日/家園?」系列紀錄片。《大水來臨前:吐瓦魯》,藉由吐瓦魯這個即將被海水湮滅的小國,帶出全球溫室效應日趨嚴重的問題。在這個海平面不超過三公尺的小島國,海水將侵蝕他們的土地、剝奪他們的文化。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表示,台灣與吐瓦魯同為島國,加上天災頻傳,更應該重視氣候變遷為台灣所帶來的影響。

吐瓦魯位於西南太平洋上,是人口僅次於梵蒂岡、地勢低平的南洋島國。全島以九個環狀珊瑚礁組成,島上沒有山川河流,最高處不超出海平面四公尺,海岸經常遭海水侵蝕,土地面積日益減少。二○○一年,由於溫室效應影響加深、海平面上升,吐瓦魯政府計畫將該島民撤出群島,鄰國紐西蘭同意每年接受固定配額的撤離者,澳大利亞對於吐瓦魯政府的請求卻沒有正面回應。

吐瓦魯近年來飽受溫室效應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土地面積逐漸減少。他們的排碳量很少,卻要承受先進國家巨量的碳排放量所帶來海平面上升的巨大惡果。片中的吐瓦魯政治人物對著鏡頭表示:「氣候變遷對我們而言不是政治或經濟的問題,而是攸關生死。」島民也不解,為什麼要由他們來負擔先進國家的氣候債?

《京都議定書》的簽署是吐瓦魯政治人物認為唯一拯救吐瓦魯免於持續被海水侵蝕的方案,為了能參與聯署,吐瓦魯政府無所不用其極的籌取聯合國入會費爭取一席之地,甚至賣出吐瓦魯的領空權。但是簽定結果卻是不盡人意,世界第一大汙染源的美國雖為參與國之一,卻以「對美國經濟產生嚴重的危害」為由拒絕簽署。

吐瓦魯島民貝尼圖斯說:「我不知道若時候到了,我們該去哪裡,只知道我要是沒有錢,我會和吐瓦魯一起沉入海底。」吐瓦魯為了經濟,仍持續開發島上的綠地,這不僅影響到島上的水源凝聚,也間接影響氣候。但是不開發就沒有錢、沒有錢就無法搬離吐瓦魯。

李偉文說,台灣一樣是個島,吐瓦魯的危機在台灣很容易可以看到,但是台灣卻不正視。「台灣比起吐瓦魯,包含了所有的天災,最危險。」海平面危機對台灣來說,或許是五六十年後的事情,但氣候上的影響卻是立即且極端的。


大水來臨前:吐瓦魯。朱璟柔/製作



延伸閱讀

荒野保護協會

誠品信義店:紀錄/現場

YOUTUBE延伸影片:吐瓦魯的巨潮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遊戲治療 玩出兒童的內心世界

14cc4f1618220a
陳意文老師上課情形。圖片引用自台北張老師天空部落格
【記者許文綺/台北報導】什麼是遊戲治療?現任北市家暴中心特約諮商師的陳意文說:「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與習慣,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心理層面,也可以去學習、探索,達到自我療癒的功能。」

多半曾遭遇重大事故的孩子他們都不敢或不能去做選擇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陳意文說:「但在遊戲中,他們是主控者,擁有主導權,可以藉由遊戲將現實中無法處理的情況或情緒轉化為可控制的,進而宣洩情緒或做些潤飾平衡心理。」遊戲治療大部分都使用在兒童的身上,主要原因是兒童玩的比說的好,相對於其他的治療,遊戲治療提供那些不會說、不能說或是不知道怎麼說的兒童表達的機會。

兒童在玩遊戲時,藉由治療師的引導,會不知不絕的透露出內在或外在、顯明或隱藏的訊息。治療師便是利用這點,去做適當的處理,讓兒童的情緒可以釋放。因為母親跳樓自殺而被安排接受治療的小明(化名),到遊戲室都選擇娃娃屋玩。治療師在陪伴的過程中發現,剛開始他就跟一般的兒童在玩扮家家酒一樣,但在重複了幾次後,小明開始了找屋頂跳樓的情節。他手中飾演媽媽角色的娃娃,開始尋找屋頂,並且作勢要跳下去,而扮演自己的娃娃,則會緊接著上屋頂,並且勸告媽媽,要阻止他跳樓。

藉由這個遊戲中,小明反映了生活中的經驗,而治療師也透過遊戲,查覺到小明透露出的訊息。陳意文說:「從小明做的這些潤飾中反映出了他的心理,他會覺得當初自己應該要勸說媽媽的。」真實的情況是,小明的媽媽跳樓當時,他根本沒有在屋頂,也沒有勸導媽媽。查覺到小明這樣的內心想法,治療師適時的在遊戲中加入醫療人員的角色,把跳樓後的媽媽送去醫院,並且告訴他會好好照顧媽媽,不要擔心。藉由不斷的經驗重復與修飾,讓小明能夠去面對、去宣洩出此事附加給他的負面影響。

進行遊戲治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與個案建立關係。陳意文說,曾經有接觸過一個與母親分開的小孩,為了與他建立起關係,從治療開始的每一次見面,第一件事情就是幫她梳頭髮,並且給他一把專屬的梳子。藉由這種方式表達對他的關心和重視,個案也就逐漸卸下心防,與治療師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唯有先建立好關係,才能進一步的解決問題。

當進入輔導的過程時,「說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在遊戲治療過程中,兒童的想法與方向才是主導治療的重點,治療師應該保持著關心、了解、聆聽的態度,讓兒童知道他們的想法與意見是被尊重和接受的,這樣他們才會放心的表達出自己。


延伸閱讀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

兒童遊戲治療室-世界和平會兒少關懷中心部落格

美和科技大學遊戲治療室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持續溝通行動 留下經驗給災民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其實我們都容易從外來者的角度來討論部落觀點。」方瑜揚站在講台前向大家說到。

參與嘉義縣社區災後文化復健服務團和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營造專業團隊的方瑜揚,是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的研究生,自去年莫拉克風災後,就隨著團隊進入阿里山鄒族的來吉部落協助重建。藉著這次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在十月份會員大會的論壇,方瑜揚不吝地將他在來吉部落的經驗與來自各方關心莫拉克重建議題的人分享。

團隊在來吉部落的嚴重災情中發現,並非第一時間的人員傷亡或財產的損失,而是部落發展中早已潛伏的問題具體浮上檯面。由產業與觀光發展中長期忽略的生態營造,到宗教與人文發展中持續失落的傳統文化,才是來吉部落成為嚴重災區的主因。

「中立是種態度,但是我的做法更重要!」方瑜揚表示,在持續一年多來的重建過程中,團隊遭遇了許多來自部落的批評,尤其是在心態的部分,原住民認為外來團隊的他們沒有將心比心,重建工作遲遲不得人心。因此方瑜揚的團隊提出三個口號:有效的溝通、我們一起、部落成為主體。

「在這磨合的過程中,漸漸地原住民終於將我們視為朋友,也會一起大聲聊天。」方瑜揚的團隊在重建過程的一開始,是希望以幫助部落提出願景,來達到重建社區、整合經濟的效果,但最後他們體認到:討論與行動應跳脫安遷與重建兩大中心價值,重建事務應先由部落本身開始。於是團隊開始協助原住民農友自我經營農產加工,並幫忙發展合作組織,打開多元的經濟通路。

「不管是到什麼樣的災區,只要是外來的團體駐入重建,希望他們只把經驗留給當地居民,而不是要『創造』一個本身不是屬於這災區的東西。」方瑜揚說,體貼的做法比起草率的中立標準來說,對部落重建的幫助更大。「透過持續地溝通與行動,團隊與部落的互信關係才可能被建立,也才能發揮我們協助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協助。」


鄧桂芬/製作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大會

八八重建報

台大「八八水災」援助行動報導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新移民 說台語

【記者傅紹宇/北市報導】「來!跟著我念一遍,這是絲瓜,台語是『菜歸』」,每個星期四的晚上,總是可以在中崙高中裡的教室聽到一聲聲道地的台語教學,這是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針對新移民們所設立的課程,授課老師王仁盟說:「這堂課所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希望他們能藉由台語,深入台灣內部社會,找到認同感。」

近年來受到國際化的影響,使得移民台灣的外國人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國內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是跨國婚姻,松山社大鑒於此,設立台語課程,希望能幫助這些外來的新移民,提供一個終身學習的平台,好融入台灣環境,對於為什麼是學台語而不是國語,王仁盟老師表示,台語對台灣人來說,是除了共通語以外的一種地方的語言-在地的聲音,如果學會了台語,就更可以自由自在地體會台灣的風土民情。

在教學上會運用拼音來幫忙學生們記住單字,同時也會帶實體的東西來一起搭配著當天上課的內容,王老師表示,台語最有特色的地方就在於形容詞,他希望學生們能夠在上完這堂課後,可以輕鬆地運用台語形容詞在日常生活上,透過生動且豐富的台語,可以拉近他們與台灣的距離。

來自於大陸湖北的李蔚說到:「老師會用拼音幫助我們記憶,這樣一來我們回家以後會比較記得住。」,同樣也是來自大陸的張馨予也說:「老師上課會帶實物給我們看,看得到,自然也就記的快,生活化的教學使我們收穫良多。」

上課至今,王老師欣慰地表示學生們都蠻有興趣的,也吸收的很快,但眉頭一皺,也說出了當初所遇到的困難 ,王老師說:「對學國語來說, 學員的程度差異很大,每人需求不同,要顧全體也要輔導個別, 加上是免費課程,沒有約束力,因此流動率太高,學生數量很不穩定,導致教學起來相當辛苦。」然而台語課學員程度從零開始, 教法反而統一按進度進行,配合實物和拼音,教起來駕輕就熟沒有負擔,教台語反而更專業。

對於這堂課未來的發展,王老師還是一再強調,希望新移民們能把台語當成工具使用,台語能消除他們與台灣之間的隔閡,透過學習,可以培養在台生活的適應能力。


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新移民台語課程上課情形。傅紹宇/拍攝


延伸閱讀


松山社區大學


認識新移民

新移民與台灣社會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嗷》讓我們一起牛步前進

01
《嗷網路雜誌》的書法題字。吳易澄/提供
【記者曾文萱/台北報導】《嗷網路雜誌》有感於台灣政治的紛擾以及許多空泛的論述,因此在二○○八年六月成立這樣的平台,藉由十多個志同道合的編輯群們,用細水長流的方式敘說歷史文化,關心社會正義,報導和紀錄複雜深刻的生命故事。

「嗷」,讀音【ㄠˊ】,但在這裡讀作【ㄠˋ】,取自交工樂隊的歌名,原意為「農夫趕牛前進時發出的喝聲」。希望繼承民間樸實認真的精神,讓它凝聚為一股可以期待的力量。

嗷網路雜誌大約有十多個編輯群們都有一個共通點,「我們在高中或是大學時代都曾經參加過『台灣文學社』以及『賴和文學營』,有了這樣的共同基因,使我們在許多事情上的認同感更加一致。」吳易澄編輯說。

在「嗷專欄」中,一共有九個主題,包含:嗷副刊、給台灣的繪葉書、小人物等。內容概括富有文學性質及可讀性高的文章、海外留學生的心聲、刻劃民間小人物的默默付出等。字裡行間都是用最真誠的心去寫,娓娓道來最真實的關於台灣這塊寶島的故事給大家。

02
《嗷網路雜誌》的書法題字。
圖片擷取自《嗷》官網


在給台灣繪葉書當中的《英國的仙度瑞拉日記》是由一位到英國留學的女學生所寫,內容描述作者自己隻身前往英國倫敦,儘管自己身為研究生,但是為了學費與生活費,不得不努力打零工,忍受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雖然這趟求學中缺少了遊玩的經歷,可是卻在「研究生」與「勞工」之中,得到難忘的回憶與書中求不得的寶貴經驗。

而「嗷特刊」,則是因應時事的潮流,針對近來受到廣泛討論的議題去開闢一個特刊,像是最近政府為了提高生育率,徵求一句口號來吸引民眾努力生產報國,因此嗷特別開了「給孩子的信」特刊,邀請好友寫稿給自己的小孩或是未來的生命。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寫了一篇給女兒的信--《給小農農的一封信》,文章中描述因為女兒的誕生成長,讓作者自己在生活上有了明顯的改變,以及對於女兒的未來甚至是愛情等,都已經開始煩惱與打算,處處可見做人父母的焦慮與細心呵護。

在《嗷》網站上所看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利用邀稿制所邀來的。目前《嗷》的文章來源是編輯群內部自行私下邀稿或自行寫稿,沒有公開的平台告知大眾目前需要怎樣的稿件;之所以不公開是因為,在進行寫稿前,邀稿人都會和寫手進行溝通,互相討論出一個關於這篇文章的共識,所以不希望開放民眾投稿,避免成為報紙上的民意論壇般,沒有一個共同的方向。

「當然我們一直希望能夠發稿費,可是我們礙於經費不足,因此每一篇文章都是處於積欠稿費的狀態,但是寫手不會因為是否有酬勞,大家都是熱情幫忙。」吳易澄編輯說。編輯群的每一位本身都有自己主要的工作,《嗷》就像是無酬的副業般,常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可是彼此之間有一股莫名的默契,認真地繼續撐下去。

《嗷》的編輯群們抱著拋磚引玉的想法,將一篇篇的文章慢慢累積起來,期盼有更多的有緣人光顧,等到閱讀流量更多時,相信台灣又會有一批默默的讀者受到影響,就像漣漪般,繼續把這股「牛精神」傳播出去。


延伸閱讀

嗷網路雜誌

交工樂隊

友好農產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大坪國小音樂課 啟發孩子未來潛能

【記者陳柏睿/新竹報導】「讓孩子從被動轉為主動的學習,正是我們推動特色教育的理念。」新竹縣大坪國小教務主任溫清欽表示,學校致力推行的多元智能概念實驗課程,主要是透過藝術教育的相關活動,提升孩子們的自信心以及人文關懷。

大坪國小的實驗課程中以藝術與人文為主軸,音樂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各年級都有音樂必修課,低年級的小朋友需要上小提琴,而中高年級可以有多項選擇,除了可以繼續學小提琴外,更可參加其他社團的課程,例如二胡、揚琴,甚至是嗩吶等樂器的學習。

溫欽清說,學校不僅免費提供小提琴給所有低年級學生使用,一堂課還動用三位老師,除了音樂老師負責鋼琴伴奏,另外聘請兩位老師指導小提琴。而讓低年級從小提琴開始學,是由於小提琴有很多不同尺寸,可以配合小朋友的身材找到適合自己大小,而提琴類的樂器需要調音,也能幫助學生發展音感,另外若讓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音樂,能進而培養他們專注及和諧的能力。

音樂方面除了樂器上的訓練之外,大坪國小每三年定期會舉辦一次大型的兒童歌劇展演,低年級到高年級都各自需要準備戲劇表演,從劇本的編寫到場地布置、道具製作、主持,甚至是化妝等,小朋友能發揮自己的創意,與老師和家長一起相互合作,在公演的時候展現自己努力的成果。

「學習不能只是制式化的注重成績,孩子們的多元學習才是重要的。」溫清欽表示,多元智能的課程以三種架構做規劃,分別是關聯、和諧同工以及改變。從人文主軸發展這樣的特色教育,將生活藝術化,培養學生在藝術及創意方面的能力,多元的課程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強勢領域,可以啟發更多的潛能,也開拓國際觀,增進互動關係。





延伸閱讀

新竹縣大坪國小網站

大坪快樂學園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日本食品「摸摸」你就知

【記者吳怡萱/台北市報導】是否想過視障人士如何在超商選購食品?一般食品包裝都是透過視覺傳達商品資訊,但對於失去雙眼的人來說,雙手便取代了雙眼。但什麼樣的包裝能夠用手觸摸得到資訊呢?日本的食品包裝不但設有點字,而且加入凹槽或刻橫,讓視障人士能用手碰清楚、摸明白。

由於牛奶的保存期限很短,所以在日本,只要是紙盒包裝的牛奶,開封處上方一定會設計一個凹槽,凹槽的設計可讓視障人士在超商選購飲料時,很快就能以觸覺分辨購買的是牛奶,提醒他們必須盡快喝完。

含酒精成分的飲料也有類似的處理方式,由於酒類屬於特殊飲品,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飲用,因此在瓶罐開口處附近,都會印製點字,讓視障人士能清楚知道自己所購買的是酒類。

而日本的洗髮精則會在瓶身側邊或是壓頭上方設立刻橫,以區別和潤髮乳的不同。因為大部分民眾在清洗頭髮時,眼睛是閉著的,只能以觸摸的方式分辨洗髮精和潤髮乳,為了避免拿錯兩者的情形發生,洗髮精會加入刻橫設計,潤髮乳則是平整光滑的。


考量到視障人士的通用設計包裝。吳怡萱/製作

曾赴日本觀摩通用設計推廣成效的《愛。通用設計》部落格版主余虹儀表示,洗髮精瓶身設立刻橫,最初是日本花王公司的構想,當發現這樣的方式可以確實幫助消費者之後,為了避免其他公司做反,把刻橫設在潤髮乳上,便和其他公司協商統一做法,由於實施成果頗為理想,日本政府便頒布相關法令並強制執行。

余虹儀又說,通用設計包裝除了必須符合好開、省力、不借用工具的原則之外,在視覺上,產品資訊必須清楚正確,警語的部分要善用特殊色增強對比度,台灣的商品普遍說明文字都很小,保存期限更是時常讓人找不到。

而日本食品包裝上的產品資訊則標示得非常清楚,在重要、需特別注意的部分會將文字套入不同顏色或加入色塊以增加對比度,讓文字更顯眼,像是果凍食品一律會在包裝上以放大加粗的字體警告孩童和老年人勿食用。

另外,在糖果餅乾等平面包裝的開封處,會加入小小的缺口並以顏色示意此處為開口,不但使包裝能更輕易被找到、撕開外,視障人士只要將手順著包裝邊緣觸摸,就能尋找到開封處。

余虹儀表示,由於日本高齡化問題很嚴重,因此很早就引進通用設計的概念,除了政府提倡外,民間企業重視企業責任,會相互競爭與交流,讓通用設計的技術更加成熟;反觀台灣,政府認為推行通用設計看不到立即效益,再加上找不到相關領域的專家指導,以至於通用設計的概念在台灣無法蓬勃發展。


資訊清楚的通用設計包裝。吳怡萱/製作


延伸閱讀

具UD觀念的瓶瓶罐罐

通用設計的七項原則

貼心的食品包裝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年輕雅博客 拓展二手書的可能

【記者陳中勳/台北報導】台北市「溫羅汀」地區書店林立,每家獨立書店皆有各自的個性和特色陳列,所吸引的目標讀者群也互不相同,但在近期卻有另一種書店廣受各年齡層的歡迎,試圖擺脫以往給人雜亂無章、擁擠陰暗的印象,慢慢形成現今典雅大方的風格局面。這類書店便是所謂的「大眾二手書店」,其中剛歡度二歲生日的雅博客二手書店更是年輕的代表。

04
雅博客近期剛度過第二個周年慶,書店的布置充滿年輕意
象。陳中勳/攝影


雅博客二○○七年原本還只是家網路書店,為了實際解決虛擬介面無法辨別書況的不足,於去年六月選定台灣大學旁的小巷開設實體書店,不過在實際選擇書店形式的過程中,卻也籌備了長達三個多月,期間不僅四處探訪各家小型獨立書店,老闆還曾親自跑到圖書館借閱了近百本的設計叢書參考。

「這就是從某本雜誌的照片中所得到的靈感。」雅博客行銷總監劉光起指著書店的落地窗空間說,由於聘請設計師的費用太過昂貴,便想著手開設一家「如果是我們會怎麼做」的特色書店。他表示,雅博客採用橘色作為主要視覺,以傳達活潑、歡樂的年輕意念,搭配明亮的燈光安排讓夜晚的雅博客看起來更溫馨親切,引誘路過的行人不由自主地上門遊覽。

雅博客成功架設起店內的二手書搜尋網站,是書店另一項引以為傲的特點,在早期還一度達到「虛實整合」的功能,方便網路消費者可以在網站上搜尋到書店販售的書籍,只不過最後因為礙於實體店面容量有限,索性取消兩介面之間的連結,放手讓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各自獨立運作。

面對未來網路二手書新興市場的崛起,劉光起仍然充滿信心的說:「我們不擔心競爭者進來,反而擔心市場太小。」他指出,現今依然有許多人不知道二手書店已從傳統的「秤斤計價」改成「以本計價」,假如二手書店的蓬勃可以造成民眾用書習慣的改變,使得大家不再隨意劃書折書、以換取往後賣書的好價錢,如此一來二手書店也將持續收到更多的好書,達成知識與資源間的良性循環。

05
博客二手書店的空間設計,提升「書籍流通」與「二手環
保」等概念的可行性。陳中勳/攝影


雖然大眾二手書店比起獨立書店,較為缺乏明確的人文訴求,多了幾分銀貨兩訖的商業意味,不過雅博客所主張的「二手書護地球」,卻已是草創初期賴以維繫的企業理念。只要書店每販售出一百六十六本書,網站上就會新增一顆拯救樹木的數字,等到未來累積達一千顆後,雅博客甚至打算策劃活動回饋給社會。

望著書櫃成排的書籍,劉光起沉重地述說假如這些書沒有二手書店中介,可能都要送進回收場製成再生紙的,對書籍壽命及知識流通而言都是十分可惜的地方。他提醒,再生紙的製作裡有一道手續涉及使用化學藥劑脫墨打漿,反而讓整個過程蒙上環境污染的疑慮,因此雅博客寄望在平凡的交易中,可以實際做出能夠幫助地球的行為。

雅博客做為一家年輕的大眾二手書店,已熟練地運用部落格、噗浪、Facebook與線上網友互動,劉光起表示,未來會計畫串連民間小劇團和獨立音樂,以拓展大眾二手書店更多的可能性;網路書店也開始釋出二手書估價系統與寄賣制度,預計將於今年底實施。

談及網路社群的使用經驗,劉光起說有一次看見網友在Facebook上的留言,請求代為搜尋一本相當古老的書籍,不過搜尋了將近一兩個禮拜都還是找不到;幸運的是,這本書最後竟奇蹟似地在業務處得到消息,網友在收到書以後也感到非常開心。「做二手書,最快樂的就是在這個時候了。」劉光起微笑的說。


陳中勳/製作


延伸閱讀


雅博客二手書店

雅博客部落格

人間福報:書的便利店 雅博客

一間書店的誕生─雅博客二手書店

聯合報:實體二手書店 不擔心被「讀冊生活」影響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原住民團體進監獄 教誨傳愛

04
瑪亞.鄔茂及其辦公室一景。蔡宜倩/攝影
【記者蔡宜倩/宜蘭報導】「他們是我見過最活潑的一群教誨團體!」一位資深的監獄服務人員表示。一個月為期一次的教誨服務,讓這群泰雅族的羅蘭教會原住民教友在進行服務前,緊鑼密鼓地練習詩歌以及準備教誨內容。對於教誨受刑人,身為羅蘭教會牧師的教誨師瑪亞.鄔茂表示:「這些受刑人需要的是愛和人生的盼望。」

瑪亞.鄔茂帶領教友進行教誨服務已屆滿一年,當初是受到宜蘭更生團契的邀請,才於二○○九年九月開始進行教誨服務。教誨受刑人只有一年的瑪亞.鄔茂說:「去年第一次進去教區服務時,男監有些排斥。但久了,他們便產生信任,將需要告訴我們,心也變得柔軟。」

瑪亞.鄔茂志工團隊進行教誨服務時,通常是透過唱詩歌感化受刑人的心,也以歌舞帶動唱為他們帶來歡樂,並以熱情的招呼方式拉近彼此的距離;另外,也藉由分享小短片引起他們的興趣,更教導人生的道理與指示生命的智慧,也帶領受刑人讀聖經和禱告,以給予受刑人安慰,期盼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正確的認識。瑪亞.鄔茂認為,花時間陪伴學員就是就是他們團隊所能給予最大的禮物。

社會大眾對受刑人的觀感多為負面的印象,但今年十月第一次參與教誨服務的廣秀花卻因此改觀。「沒來之前,覺得裡面很嚴肅。但看見裡面多元化的教導,以及與他們輕鬆的接觸方式,改變了我對他們的看法。」廣秀花興奮地說著。而參與教誨服務一年的江明禮則表示:「每次進行教誨服務時很喜樂!大家熱烈的反應就像一家人一樣沒有距離!」

「他們和我們一般人一樣,不一樣在於他們的朋友和環境,使得他們在遭遇困難時所選擇的解決方式錯了。」瑪亞.鄔茂說。因此,對於遭受大眾異樣眼光看待的受刑人的需要,瑪亞.鄔茂表示:「較弱勢的團體,需要較多的陪伴和娛樂。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和肯定。」而社會大眾也需要以新的眼光接納和鼓勵他們。

未來,瑪亞.鄔茂團隊將持續進行教誨服務,繼續以活潑的方式與受刑人互動。瑪亞.鄔茂說,他們團隊受到宜蘭更生團契與獄方的肯定,今年十一月起,將增加教誨服務的時間;除原本一個月最後一週的星期五外,更增加每個月第一週的星期五,進行教誨服務。她也歡迎有相同志趣者與她聯繫。


蔡宜倩/製作


延伸閱讀

台灣宜蘭監獄

羅蘭教會

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藝術家組工會 替自己爭取工作權益

【記者胡乃文/台北報導】要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符合我們對工作的定義?藝術家在目前顯然並不符合工作的社會化定義,因此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發起人湯皇珍,希望藉由這個工會替自己爭取合理的工作條件,也澄清過去群眾對於藝術家的錯誤認知。

藝術家始終不被視為一項法定職業,沒有勞保、也沒有職業保險,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更有保障、也為了向社會宣稱自己的職業與專業,湯皇珍於二○○九年發起了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運動,她說「成立這個職業工會,是藝術家像社會請求身分認同的社會機制」。他們挺身而出爭取工作條件,透過遊行以及展覽的方法,向社會大眾與政府發出他們的聲音,主張能擁有屬於創作者的醫療、職災、退休金的保險,也希望喚起社會對於創作者的重視,讓群眾知道藝術家並不是無所事事的一群人。

湯皇珍說「一直以來社會對於工作的定義都和藝術創作沒有關聯」,這或許是因為在東方文化的思想中,把藝術創作視為一種休閒活動,而非工作,以致於藝術家被認為是游手好閒、沒有在工作的一群人;從另一方面來說,一般有形的工作可經由計算時數、檢查工作量等來進行審查,因此藝術家在有形的方面也很難被社會化的工作分類或定義所包容。

「因為語言的詞不達意以致於產生了哀隱的想法」,湯皇珍將這種想法運用在藝術家身上,藝術家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藝術到底是什麼」也同樣有著詞不達意、有口難言的哀隱。然而對於一個人是否為藝術家也沒有具體的定義,但湯皇珍認為藝術家是具有藝術上的天份、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遇到困難也不會放棄的堅定意志。

他們組織起來藉由這個工會,以群體的力量面對社會對他們的不認同,不再像過去被動的等待,而是主動去創造像國外對待藝術家的環境與機制,像是在日本或是法國等國家都有屬於藝術家的工會組織,德國更是早在一九八三年就已經有了藝術家保險,認定藝術家是一份法定職業,反觀台灣的工會法並沒有任何有關於創作者的相關規定,因此未來也將繼續以各種方式爭取藝術家該有的權益。


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胡乃文/製作


延伸閱讀

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facebook

藝術創作者職業工論壇

種植藝術行動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善行基金會 提倡愛與關懷

【記者劉家儀/馬來西亞報導】「很感激上天願意給我機會把差點放棄人生的兒子拉回身邊。」盧忠鎂曾經因為忙於自己的生意,而忽略了自己的小兒子。小兒子自暴自棄,想要放棄自己的人生,這在她心裡造成很大的震撼,因此她想和小兒子好好溝通,但是,她發現自己的溝通技巧有限,不曉得自己的小兒子在想什麼,應該聊什麼話題。

盧忠鎂決定暫時將手上的生意,交給別人處理,到處參與有關青少年課程,想辦法充實自己。在她成功將小兒子從放棄邊緣拉回身邊以後,她在二○○五年成立善行基金會,希望鼓勵更多邊緣青少年走回正途。

盧忠鎂表示,善行基金會成立至今已經五年了,曾舉辦多項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舉辦中小學生活營、青少年激勵課程、協助其他團體籌辦活動以及探訪孤兒院及老人院。這些活動背後的意義是將關懷與愛帶給我們身邊的人。

二○○六年,善行基金會舉辦題為「心中有夢,雙手實現」中學生生活營,盧忠鎂說,這是善行基金會辦的第一次生活營,他們在森林裡搭帳篷睡覺,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她認為這對現今的青少年來說,是一個不同的體驗。

二○○七年,善行基金會舉行主題為「自我成長,快樂飛翔」小學生生活營;二○○八年,善行基金會提供機會給清寒家庭的孩子參與題為「I'm Super Kid」小學生生活營,盧忠鎂表示,清寒家庭的孩子的生活營費用由善行基金會負責。她希望貧困的孩子也有機會參加生活營,並且從中學習獨立及學會感恩。

善行基金會也有自己的志工團隊,強調的是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裝備好自己以及服務人群。盧忠鎂說,只要年滿十三歲或以上的人,皆可報名成爲志工。善行基金會的人力有限,所以,她希望更多的熱心加入志工,和他們一起參與社區服務,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充滿溫情。

成功加入善行志工隊之後,就必須參加志工培訓營。盧忠鎂表示,目前為止,善行基金會舉辦過兩次志工培訓營。他們希望能透過該訓練營來讓志工成長,除了了解自己之外,還能學習到如何關懷別人。

善行志工隊曾探訪孤兒院。盧忠鎂說,二○○七年,善行志工隊曾探訪過位於馬來西亞芙蓉的「日輝之家」,志工們會與孤兒們一起玩遊戲,也會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被人疼愛的溫暖。盧忠鎂笑說:「孩子們的笑聲像天使般溫暖我們的心。」

現今父母太重視孩子的是學業成績,孩子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標準答案,孩子的創意日漸消失。盧忠鎂說:「我覺得父母不可以抹殺孩子的創意」,決定成立結合創意和慈善的創意活動展,讓孩子在發揮創意的同時,也能為慈善盡一份力。

盧忠鎂認為,我們應該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灌輸他們環保的重要性,教導他們善用地球資源,所以,善行基金會在今年十二月十七日至十九日,舉辦小學生的創意環保營。


劉家儀/製作


善行基金會宣傳影片。善行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

善行基金會官網

善行基金會Facebook

孤兒院日輝之家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戲點子工作坊 中國青衣與西方女僕的對話

【記者陳葦庭/台北報導】改編自法國戲劇家尚˙惹內的作品「女僕」,戲點子工作坊將中國傳統京劇元素融入演出當中,實驗跨文化形式,打造中西合璧的戲劇前衛視野,帶給觀眾更多不一樣的劇場體驗。

故事描述一對在豪門幫傭的姐妹,每天做著成為豪門夫人的美夢,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滿足自己對豪門夫人的幻想,但追求了越多卻導致更多的不滿足,為了貫徹自己慾望,他們決定謀殺夫人,但卻失敗,最後他們決定實現幻想中最崇高的死亡儀式,妹妹換上夫人的華服最後一次扮演夫人的角色,並接過姊姊手上的毒酒,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

導演張旭南表示,這齣戲探討了女性受壓抑的心理,在無法抒發的情形下,將女性推向瘋狂的邊緣。由於中國傳統女性與西方相較,是更加壓抑且受束縛的,因此,她特別將西方的劇本改編,以中國傳統京劇的方式呈現出劇本中角色的心理狀態,讓台灣的觀眾在看戲時,對於女性的束縛與壓力可以有更多的理解與共鳴。

除此之外,張旭南認為女僕與古代青衣的角色是相當衝突的,女僕在現代社會中是相當外放的腳色,而古代青衣則是相當嚴謹,選擇這樣的題材,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元素,能夠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中國京劇,也希望培養觀眾在未來能夠對這樣的戲曲表演模式與題材更加接受。


戲點子工作坊作品「女僕」。陳葦庭/製作


延伸閱讀

挪亞的方舟上還有一個美麗的男孩叫惹內

戲點子作工坊

我看尚‧惹內的《兩女僕》與《女侍/侍女》劇場表演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七年級的厲害女生 有專利的大象

【記者陳怡安/台北報導】創意市集的商品大多數都很可愛,有的甚至讓人覺得被盜版也不意外,但是當這些擺創意市集的人真的遇到被盜版的時候,選擇挺身而出不息事寧人的人相當少,而張瑋詩anber就是一個選擇站出來的人。

從小喜歡畫畫的張瑋詩,課本總是充斥著滿滿的塗鴉,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看了一本叫《拉拉與我》的童書,書裡的主角和伙伴們開了一間跳蚤市場,讓她覺得很有趣,她說這是她一開始會想做創意市集的主要原因而現在成為商品專利的大象就是在大學時的隨手塗鴉。

就讀大學期間,她便已經開始將自己設計的插圖手繪在皮夾、包包上,再拿到創意市集去賣,幾乎每個看過她創作商品的客人,都對她的手作創意愛不釋手。

台灣有一陣子都在風靡創意市集,但是好景不常,再加上創意市集太多類似的東西,造成創意市集逐漸退流行。於是張瑋詩就逐漸將主力轉到網路,並架設了「Anber’s Shop」這個部落格。

當張瑋詩發現被盜版的時候,七年級的她決定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權益,單槍匹馬的上法院按鈴控告批發商,上演「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戲碼。

發現被盜用對張瑋詩來說反而是件好事,因為本來都在網路商店賣作品的她,很希望能拓展自己的實體通路,可是卻苦無門路,現在有人願意拿她的作品出來賣,從另一個方向說,這也代表對方認可她的創作是有商機的,所以她乾脆就要求廠商讓她正式上架。

幸運的是,因為張瑋詩在做每件作品的時候她都有詳細的記錄下來,所以對方也自知理虧,無話反駁。張瑋詩說:「因為我都一件一件的有照片證明,對方的態度也還算和善,一直不停的道歉。」經過她的努力,終於和對方達成庭外和解,因為還在檢察署的階段,所以處理起來也比較簡單。

最後皆大歡喜的結果就是批發商不再批發盜版貨,直接和張瑋詩簽約成為她的通路之一,這也幫了張瑋詩一把,讓她拓展了自創品牌的商機。

經過這件事,讓張瑋詩學聰明也學乖了,打完官司後馬上趕緊將「Anber’s Shop」的名字和原創的可愛大象圖案申請商標,朝「品牌經營」邁進。她說:「雖然這些事都讓我很累然後心又很慌,但這都是個難得的經驗,而且也好險對方態度很好沒有硬把黑的說成白的。」

現在張瑋詩靠著自己努力的一家一家簽約,已經有了十五家的實品據點,她開心的說:「相信不用再過多久,全台灣都可以看到我的心血結晶了。」


陳怡安/製作


延伸閱讀

anber's shop無名

Udn報導

張瑋詩介紹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竹教心諮系 到榮家散播溫暖

【記者何宜真/新竹報導】在榮民之家的爺爺們,常常會有意無意的透露出自己再活也不久了,所以不用吃太好、過得太好、也不需要有什麼人生目標,字字句句都顯示出他們對生命的消極態度。就讀新竹教育大學的學生吳亭萱說:「每次聽到爺爺們這麼說,心裡都會覺得很痛。」

竹教大的教育心理與諮商系的志願服務課程,讓學生們在上課外,也能去當地的榮民之家服務,體驗與長者相處的經驗。在榮民之家的爺爺們,大部份都有自己的親人,只是因為某些原因,被安置在這裡。在服務的過程中吳亭萱也發現,雖然榮家裡面有許多同齡的爺爺,但大部份的人都還是很想回到自己家。

在和老爺爺們的溝通中會發現,他們其實很常會把生老病死的議題放在嘴邊。吳亭萱說,聽到的時候,會不知道要回應什麼話。但後來想想,如果想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助人者,就必須要正視這個事情,像是主動的去關心他們所想要的,或他們內心所期待的。其他像是比平常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還有能仔細觀察他人的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另外在談話時,自己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和心情,並且用平等的語氣溝通,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

另外,學生們也安排了許多活動,像是下棋、打麻將、寫書法、做熱塑吊飾等。吳亭萱說,爺爺們的下棋功力都很厲害,而她都會在快要輸的時候,用撒嬌的聲音要爺爺們讓她,或是找別的爺爺幫忙。

由於服務的課程持續了一整年的時間,同學們和老榮民們之間互相都建立起情感。但在服務的學生要離開時,老榮民們卻表現的很冷淡。後來問學姊們才知道,每次的離別都意味著另一批學生要來,榮民爺爺們因為捨不得同學們離開,才會表現出不在乎的樣子。吳亭萱說:「聽到的當下,真的覺得這些老爺爺們好可愛又好令人心疼。」

每次來榮家服務都是一種新的體驗,珍惜每次的付出與收穫,更喜歡爺爺們給的回饋。吳亭萱表示,每和他們談一次話,都覺得自己受益良多,也從談話中了解到老人們的需求和心情,進而回應他們。她也希望自己付出的關懷,能安撫他們的心。


新竹榮民之家。何宜真/製作


延伸閱讀

新竹榮譽國民之家

老人諮詢服務中心

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服務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胡思公館開店 用留白表現情懷

【記者陳中勳/台北報導】場景是平時人來人往的羅斯福路及新生南路交會點,該處大樓上方日前悄悄豎立一塊巨大的胡思書店招牌,與其它商業店家並列,於夜晚時分顯得格外耀眼。偶爾有一些死忠的書友受到招牌的感召興奮衝向前,卻在招牌下方驚覺「不得其門而入」,經詢問以後才發現:原來書店的門口躲在大樓背面。如果第一次進入胡思公館店之前,你也有類似「胡」里糊塗的經驗,千萬不要感到太意外。

胡思二手書店老闆娘蔡能寶對此靦腆地笑說,雖然老顧客走過一遭便能牢牢記住書店的方位,但是為了怕造成新進讀者的不方便,她開始積極安排書店店員在招牌底下廣發宣傳單,讓正確通往書店的道路能在公館書店圈內口耳相傳。

01
公館店的書櫃承襲自天母店,讓許多眼尖的老顧客一下子便認了出來。陳中勳/攝影


胡思是一家發跡於二○○二年的天母二手書店,在士林亦設有分店,素以豐富的外文舊書聞名外界,不過今年九月底,卻傳出天母店在歡度週年慶的同時也將要結束營業的消息,引發許多人的惋惜與錯愕,所幸天母的店面事後只是停下腳步,其精神另外轉移他處;旋即不到兩個月後,胡思在公館地區重新開幕,依舊維持著兩家實體介面的書店。 

「天母適合當住宅區,但在那裡做生意會比較辛苦。」老闆娘蔡能寶如此解釋道。近年來受到大環境景氣的低迷,居住在該地的外國人紛紛以退休或者工作告一段落的理由搬回母國,加上台北市捷運並未通往天母,導致天母的人口逐漸外移。而生意連帶受到影響的胡思,也因此展開了遷移的旅程。

02
二樓咖啡座的窗外,可以俯瞰整條新生南路的繁忙。
陳中勳/攝影


有些老顧客擔心一旦離開天母地區,胡思的外文書源還能支撐多久?蔡能寶說,由於天母的外國人及本地人對胡思還是比較熟悉,往往都很願意將家裡不要的舊書主動送來,使得新書店的外文專櫃依然保有一定的比例,她還樂觀地指著書店的角落說:「前幾天還有個外國人來我們這邊賣了好幾箱的書。」

自從胡思重新開幕後,蔡能寶幾乎每天忙碌地往返於公館店及士林店之間,但是對她而言,書店的硬體設備容易解決,整體氛圍的創造才是最困難的部分。她希望她的客人不管是在瀏覽書店或者是與店員互動,都可以感受到同等的輕鬆自在,而這一份理想表現在書店的空間設計上,便是「留白」的概念:寬暢的動線,以及舒適愉悅的咖啡座。


03
書店閱讀氛圍的創造,來自老闆娘蔡能寶的「留白」哲學。
陳中勳/攝影
蔡能寶認為,當在一片空白之內只放入一塊東西,那其實才是最有力量的。雖然當初在開幕的時候,就有老顧客建議她某某處應該要再多放一些書、太占空間的咖啡座又沒人坐,應該要裁撤掉,不過對於服務的價值觀念,卻使得她反過來思考:在這樣一個不擁擠的書店環境內,有個地方可以舒服地坐下來閱讀不是更好嗎?

「當你有一個自己喜歡的書店,然後又有一些想法在裡面,並且可以把這個想法實現與他人分享,那和當一名純粹的讀者是完全不同的成就。」回憶最初開書店的夢想,蔡能寶笑著說雖然家中的老一輩就是在經營書店,但是小時候望著小小的擁擠空間總覺得有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於是這個想法便一直放在她的心中沒有放棄,到最後,也真的開出一家氣質、簡潔,並且「甜蜜得難以負荷」的胡思二手書店了。


陳中勳/製作


延伸閱讀

胡思二手書店

《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

傅月庵:Whose Books?胡思二手書店

大學報:找二手書 來胡思亂想

天下雜誌:胡思-客戶當家人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脫離公司保護傘 mr.mu找出自己的路

Mrmu
原本當工程師的mr.mu,辭職之後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
活方式。mr.mu/提供
【記者江品璇/桃園報導】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部落格不只是抒發心情的地方,更是他們與客戶工作之間的平台,利用網路就可以進行接案、溝通等所有工作,同時部落格文章也能成為免費廣告。現為自由工作者的mr.mu會將合作過的作品放在部落格上,除了展現專業度和負責態度,還能讓客戶產生信賴感。

原本在科技公司當工程師的mr.mu,有不錯的薪水和福利,每年還有特休,但是常常都要工作到接近凌晨才能回家,將近十小時的長時間工作壓力再加上同事之間的競爭,讓他喘不過氣,所以他開始思考:「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幾番深思之後,他決定辭職,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選擇架設部落格成立個人工作室自行接案。

部落格上的文章以網站設計為主,除了敎讀者有關於架設網站的知識以外,他也會放上合作過的設計案,當成工作筆記和宣傳自己的管道之一。當個人工作者之後,可以自由安排時間,所以對於周休二日的觀念已趨模糊,但這同時也是最大的好處,不必拘束於公司,mr.mu表示:「如果我今天突然想去看場電影,馬上就可以出發,沒有什麼顧忌。」

目前mr.mu主要的收入來源以個人接案,幫客戶設置網站及設計為主。此外,他也在大學兼課,今年還和朋友合夥創立科技公司,開設部落格至今已兩年多的時間,收入也趨穩定。他表示:「因為才剛架部落格沒多久,知名度不高,所以最初都是親友介紹客戶為主」,但一年之後,部落格就開始發揮很大的作用,客戶看到部落格的文章之後,會主動寄信跟他洽談。

為了讓部落格的文章受到注意,mr.mu會去奇摩知識家幫忙回答有關於網站設計方面的問題,給予網友專業建議,「建立自己專業的形象,別人才會對自己產生信賴感。」除此之外,他也會翻譯國外的專業相關文章放在部落格上。同時利用搜尋引擎最佳化的概念,網友在搜尋關鍵字的時候,文章很容易就排到前面一點的位置。相對知名度就會提升。


搜尋引擎最佳化的簡單原則。江品璇/製作

090123_1
mr.mu與父親幫觀音媽打造專屬佛帽。mr.mu/提供
除了網站設計以外,在部落格裡也可以看到很多關於金屬工藝、飾品保養這類的文章。他對此表示,是因為父親以前是從事有關於金工方面的工作,台灣這方面的文化近來已經漸漸沒落,所以他才開始學習金工,想要保留這項傳統技術。現在除了在部落格發表自己和父親的作品,也接受網路訂單。二○○八年與父親一起為桃園知名的三級古蹟廟宇嶺頂壽山嚴觀音寺的觀音媽製作佛帽,mr.mu說:「當時我和父親還一起去幫觀音媽量頭圍,是很特殊的經驗。」

mr.mu說:「大公司固然就像是一頂保護傘,不必甚麼事都要自己來,自己接案後,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也因此得到很多不同經驗」,不只需要本身的專業知識,就連業務、公關等工作都要會一點,但正因為是要一個人處理很多事,所以反而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因為收入不穩定,常常這個月只有賺三萬,下個月也許二十萬,所以更要做好自己的財務管理。


延伸閱讀

mr.mu設計工作室

金工設計五方佛帽

關於mr.mu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國語實小射箭隊 地下室劃出的彩虹弧線

002
謝育臻教練在每次練習,都會趁著小朋友在做熱身操時檢
查弓,調整好後再讓他們安心練習。余承翰/攝影
【記者余承翰/台北報導】在俠盜羅賓漢的故事中,男主角羅賓漢是個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綠林英雄,而他百步穿楊、箭無虛發的神射手形象更是深植人心。國語實小射箭隊的小朋友們第一次聽到射箭時,也都紛紛驚呼:「好酷!」六年級的林宣戎就說,射箭感覺很帥,從此一玩上癮後更是勤於練習,一點都不覺得無聊。

其實國語實小的射箭隊成立時間僅短短不到五年,但在近年各大大小小賽事中,卻不斷繳出驚人的成績,在各項賽事中均能拿到前三名的佳績,去年的美國射箭錦標賽中,更奪下金牌和銀牌。對於一個北市狹小國小中剛創立的射箭隊,竟能在短期內獲獎連連,引起各界關注,然而教練謝育臻卻謙虛地說:「比賽時運氣好,剛好那天都比較準啦!」。

國語實小的射箭隊在剛創立時,原本只是個社團,當初擔任班導師的謝育臻一心想要創立個社團,而射箭只需要三、四個人就可以一起練習,於是他便帶著當時班上的學生一起去永和的射箭場學射箭。然而在這之前,謝育臻也從未接觸過射箭,因此他比學生更認真,每到假日就自己去射箭場報到,向那邊的教練施照洋學習。

提起施教練,他可以說是國語實小射箭隊的啟蒙老師,當時射箭場一個小時的收費要一百五十元,但施教練只收一百五就讓小朋友們練習三個小時,此外他只要一有空也親自下場指導,對於剛創立還缺乏設備和資源的國語實小射箭隊來說,著實是不小的幫助,甚至在後來射箭場關閉後,施教練還大方地把部分設備送給國語實小,而一直到了成立的一年後,射箭隊才有了自己的練習場地。


001
國語實小射箭隊小朋友平時雖只能在地下室練習,
但練習時專注的態度也是毫不含糊。余承翰/攝影
在台北市擁有射箭隊的學校並不多,雖然國語實小近幾年的成績,已讓他們被列為北市的射箭訓練站,但他們平常練習的場地卻是狹小的地下室,在課後的放學時間,只見射箭隊的小朋友們肩並肩的站成一直排,對著六、七個靶一起練習,只有在假日的時候才能將靶搬到操場上,做遠距離的練習。

雖然射箭的練習很枯燥乏味,只是不停地重複同樣的動作練習,但射箭隊的小朋友們卻樂在其中,每當練習時都可以聽見他們的笑鬧聲,黃威綸的媽媽就笑說,原本小朋友也不是很有興趣,射箭的成績也不理想,但他卻漸漸玩出興趣來,現在想叫他不要練了,他仍然停不下來。

現在小學生在放學後的活動,往往是去補習班報到,一個星期光補習的時間就有三、四天,謝育臻說希望藉著射箭這項運動,能讓學生們在補習外有另一種休閒活動,他表示射箭這項運動是很容易迷上的,希望在課業之餘培養學生另一種興趣,且藉由練習射箭更能培養出沉著冷靜的特質。

此外射箭隊的小朋友們成績可都相當優異,不少學生都是資優班的,更曾經有一屆的射箭隊畢業生,三十人中有七人拿市長獎,這樣的成績也讓學校的師長們都很放心。或許是練習射箭培養出的沉著個性,讓學生們在唸書時也能更專注,於是家長們也更樂於鼓勵小朋友參加這樣的活動。


余承翰/製作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射箭協會

台灣射箭論壇

射箭好手袁叔琪 釜山成名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溯溪螢火蟲體驗 有木國小生態教學

【記者陳柏睿/台北報導】有沒有想過上學也能體驗大自然?位於台北縣三峽鎮的有木國小為培養學生多元觀念,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發展出配合在地發展的生態主題課程,擔任總務主任的吳政謀說:「生態教育能讓孩子體驗大自然的奧秘,也讓他們對自己更有自信心。」

有木國小的生態課程中以溯溪課程為主,吳政謀說,每年一到畢業季時,有木國小就會舉辦溯溪等畢業系列活動,讓畢業學生在最後能享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並感受家鄉自然生態之美,也為自己的小學生活增添深刻的回憶。溯溪考驗學生的體力和耐力,要在湍急河流及大石頭間走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前的裝備要做的完善,也有橋梁垂降及過溪的訓練,溯溪並不只是在玩水,更是一種培養技術的戶外活動。

溯溪活動也考驗了學生彼此間的團隊合作,在過程中互相加油打氣,具體的將互助化為行動。溯溪除了讓學生體驗到溪流的生態,順便也給孩子注入環保生態的概念,愛自然也愛地球。

吳政謀表示,校園遼闊且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態,隨處可見許多的動植物及昆蟲,因此非常適合發展生態的特色教育,藉由讓學校生態加以課程化,帶給學生多元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親自與大自然做接觸,也深入認識自己所在的學習環境。

生態特色課程還包括了螢火蟲生態體驗,學校每年也會培訓螢火蟲的種子解說員,在螢火蟲祭的時候向遊客解說正確的賞螢觀念,賞螢過程中學生能夠融入體驗到應該尊重昆蟲生命,而更加愛護及關懷牠們。另外還有觀察蜜蜂生態,紀錄蜜蜂的生活特性等,甚至有結合社區資源推動的童稻計畫,學生可以從中學習插秧和收割,體驗農夫辛勤的工作。

有木國小也會舉辦特色學校的研習和校際交流,讓各校老師同學自由報名參加,除了有特色學校的經驗分享,甚至也會讓他們親身參與校園生態踏查和溯溪的實作體驗,校際交流也讓別校的孩子一同感受這樣特別的教學。吳政謀表示,這是為了讓特色教育的核心價值更加發揚光大,也進而提升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讓教育品質更優質也更多元。


延伸閱讀

有木國小網站

有木國小藝術與人文素養網

教育部資訊網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輔大偏鄉遠距課輔 互惠大小學生

【記者郭恩汝/台北報導】「因為有這群輔仁大學的大哥哥、大姊姊的陪伴,部落小孩除了成績方面有顯著的進步,連品格也提升了。」羅浮高坡策略聯盟校長陳榮基開心的說。輔仁大學偏鄉遠距課業輔導服務計畫是個互惠平台,除了讓小朋友的學習更充實,也提供課輔老師不同的服務經驗。

輔仁大學於二○○七年加入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以「偏鄉遠距課業輔導」為發展目標。其宗旨為「用生命陪伴生命,用生活教導生活」,目的在於讓大學生在服務部落小孩的過程中,能夠發揮同理心,並使小朋友在課業及生活上都能獲得照顧。
屏東縣獅子鄉楓林教會,雖是第一年加入輔大偏鄉遠距課輔的學校,卻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見證了這個計畫的成效。「我們教會有個國一的同學,因為課業跟不上,在參加這個計畫以前,已經自我放棄了,」楓林教會薛牧師說,「但我們硬拉他來參加課輔,而學生很痛苦,過了八個禮拜,我們才發現真正的原因。」原來,該生看不懂國字,更遑論英文及數學了,因此,在一開始,學生選擇刻意不和老師合作。之後,薛牧師將該生的電腦座位與其他學生隔離,讓他不會產生和同儕比較的壓力,至目前為止,此學生已經會唸英文了。

除此之外,參加遠距課輔的孩子在成績上的進步,也讓人刮目相看。「有位有能力供孩子補習的家長,其孩子的課業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所以沒有參加課輔,」薛牧師說,「而這位家長親口對我說,他的孩子看到班上同學參加課輔後,成績都大幅提升。」薛牧師表示,部落學童的進步受到家長的見證,除了在課業方面,因為對自我的肯定,品格也有明顯的提升,這也逐漸縮小部落的水平落差。

每周兩次的遠距課輔,除了幫助部落學童做好時間管理,也提供他們可以請教課業的對象,「最重要的是,大學生們為部落小孩樹立一個楷模。」陳榮基說。在教學的過程中,孩童看到不一樣的典範,也對未來充滿想像,他們會立定上大學目標,就為了和他們眼前的哥哥姐姐們一樣,長大後也能夠幫助別人。

「其實原住民小孩和都市小孩的差別不在於基因,而是機會。」陳榮基表示,因他們的家人往往無法提供足夠的資源,也就造成部落學童缺乏學習的機會,而學校有義務尋找各式的契機,讓他們能從這些學習過程中,增強自信心。「因此,我們會持續和輔大進行偏鄉遠距課輔計畫。」

對參與遠距課輔的大學生,每周兩次的電腦遠距教學,是他們抒壓的方式。「像我們會計系,平常課業很重,總是在算題目,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會計三黃佩萱說,「但在教小朋友的過程,反而是我最放鬆的時刻。」雖然每次上課前都要備課,也得依據小朋友的吸收能力進行課程調整,但這些都不會和系上課業衝突,反而讓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有更深刻的學習。

每個星期二、四晚上,教與學的兩端分別在各自學校的電腦教室上網,大學端的老師運用視訊,進行網路教學,學習端的小朋友看著課輔老師的指導進行學習。每個學期,學校雙方都會舉辦相見歡,讓課輔老師及小朋友有機會面對面互動。而輔仁大學因應八十五週年校慶,特別請到《紙風車劇團》至校演出,並邀請偏鄉遠距課程輔導的小朋友共襄盛舉,此次受邀的有七美國小、楓林教會、六龜天主堂、花園國小、羅浮高坡、有木國小及善牧基金會。


十一月三十日《紙風車劇團》至輔仁大學演出,邀請偏鄉遠距課程輔導的小朋友共襄盛舉。郭恩汝/製作


延伸閱讀

輔大偏鄉遠距課輔

輔仁大學偏鄉遠距課輔團隊

輔大遠距教學 拉近偏鄉教育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拉子成家交流會 甘苦共分享

【記者張嘉栩/台北報導】睽違兩年,《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新書發表會陸續在各家藝文空間舉行,於晶晶書庫發表當天,邀請主編陳亮君、拉媽代表Angel和兒子勳、電台節目《拉子三缺一》主持人何思瑩、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同家會)的吳小波分享女同志的成家和生孩子的經驗。

主編陳亮君表示,相較於西方世界,華人對於同志成家的接受度是很低的,此書為華人第一本同志育兒手冊,追趕國外腳步,提供各國實例資訊,讀者群不只鎖定同志家庭,也提供給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對特殊家庭的小孩,是教育工作者必須學習的。」她強調。

孩子勳三個月大時就和伴侶分手了,拉媽Angel說,拉媽成家壓力非比尋常,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自己本來也會擔心獨自教育小孩的瓶頸,直到有一天,她的想法轉彎,認為自己和普通的單親媽媽一樣,只要多一分愛與責任,也可以是個稱職的好媽媽,「給自己戴有色眼鏡,才會懷疑別人的眼光。」她鼓勵大家先突破自己的想法。

Angel表示,在拉子家庭裡,勳一樣過得很快樂,也很適應媽媽的同志朋友,「未來你們可以來幫我見證勳的成長!」Angel笑著說。身為「繼父」角色的吳小波亦分享道,成家後的某一天,伴侶和前夫的孩子突然叫自己一聲「爸比」,她的心中頓時無限感動,「這是孩子的選擇,我們的位置是隨著孩子的角度轉動的。」

同家會的聽眾朋友表示,孩子自己會觀察媽媽最親近的「貼身伴侶」,並用最特別的方式稱呼她,鼓勵拉媽們不必擔心孩子適應不良,孩子是能夠自然而然去接受和融入的。

男同志聽眾Yamaha分享道,本來會擔心孩子和同儕之間會因特殊的家庭背景而有所摩擦,這時候家庭一定要給予更大的支持和教育力量,陪同孩子勇於面對社會。

同志權益的爭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努力,這本書是實踐同志伴侶擁有孩子的夢想的第一步,何思瑩說,現在同家會和各個同志團體正在逐步推動兩項同志權利,一是同性婚姻權,一是伴侶權。她說,台灣法律對於同志醫療、賦稅、財產等權益的保障薄弱,同志成家的願望更是大受阻礙。





延伸閱讀

台灣同志大遊行

拉子三缺一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同家會)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台師大屋頂農園 自給自足的綠色空間

【記者吳岱穎/台北報導】永續的概念要怎麼融入生活?走進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頂樓就可以找到答案。那裡除了有提供瓜果爬藤、花卉時蔬生長的農園之外,還設有太陽能的淋浴間及廚房。就如同環教所永續校園小組成員們所說的,這個充滿綠色概念的空間「就像一個家」。

在頂樓種植農作物也許已經不是件新鮮事,但在師大屋頂農園裡,土壤是平鋪在地面上的,而非我們常見的一個個盆栽,讓植物有更大的生長空間。另外,他們將土地劃分成幾個小區域開放外界認養,提供場地讓更多人可以享受「都市農夫」的樂趣,也拉近了土地與人的關係。

1479211d206b18
屋頂農園處處是驚喜。圖片引自師大永續俱樂部


屋頂農園的落葉、果皮都會放到堆肥箱中,透過自然發酵形成有機堆肥,灌溉用水也是源自蒐集而來的雨水,從植物的栽種到收成幾乎都不浪費任何資源。而透過大家用心的經營維護,得到的收穫往往不只是農作物實質上收成多少。

「當你種出比超市大好幾倍的絲瓜,就知道什麼是成就感」,永續校園小組組員方志豪表示,有時候在屋頂農園走走,會發現還沒採收的蔬果旁掛上「已預訂,祝某某生日快樂」的吊牌,他說:「送給朋友自己種的東西,真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P1020862
太陽能鍋運用旁邊的反光板,聚光至中間玻璃內空間加溫
烹煮食物。吳岱穎/攝影




屋頂農園的中央用做廚房使用,其中的太陽能鍋是一個可以視陽光方向移動的裝置。如果陽光充足,太陽直射下透過三片反光板及玻璃的聚熱,烹煮的溫度可以超過一百度以上。「聽說學長姐做的迷迭香羊排也會熟」永續校園小組組員高苡甄說:「這是一個很方便的設計,上課前只要把位置調好、食物放進去,下課就可以吃了。」

一般聚會只是吃完就結束,但他們從食材的栽種、照顧就開始全程參與。方志豪說:「比起大家叫比薩來吃完就散,我們自己種、自己煮,獲得的成就感和參與感更多,也更好玩。」因為減少許多運送食材的食物里程,無形中也減少了許多碳量的排放。

「原本頂樓應該只有修水塔和天線的工人才會上去吧!」方志豪說:「還沒改建之前樓上只有水塔和天線,一般人根本不會想上去,反而浪費了那裡充足的陽光。」但自從改建成屋頂農園之後,頂樓變成教研所師生們休息、討論的好去處。屋頂農園成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也加深小組成員的向心力。

高苡甄說:「有時候早上還會看到有人來這裡做早操,樓下在郵局上班的阿姨們也常在中午時間,拿著便當上來一邊吃飯,一邊吹吹風、看看花草,這邊已經變成一個友善的、也屬於大家的生存空間。」

除此之外,加裝在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和熱水器也充分利用頂樓的陽光。高苡甄表示,浴室除了他們使用之外,有一位老師每次騎完腳踏車都會來這邊沖澡,十分方便。而太陽能板所產生的電力會顯示在交誼廳中的儀表板上,提供頂樓抽風、電燈的輔助電源。

二○○四年教育部永續校園計畫補助許多學校,但因為持續維護不易,師大的屋頂農園是少部分運作至今的永續校園示範地;也是許多學校、國內外機關團體的參訪地點。

高苡甄說:「很多小學生來這裡一起整理花圃都很興奮,畢竟這是許多都市小孩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永續校園小組透過舉辦環教週、預約解說等活動歡迎大家參觀,將永續生活的概念傳遞給所有人。


吳岱穎/製作


延伸閱讀

師大永續俱樂部

太陽能燜燒鍋原理應用

Permaculture:一場寧靜的革命~比爾‧默立森先生專訪
師大永續校園廣告短片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