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身障者接受水療 兼顧復健與運動

【記者陳可嘉、黃桓瑜/台北市報導】划水、踢腳、換氣,這些是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游泳基本動作,但對身障朋友來說,都需要花一番心力才能完成。醫院中的泳池,並不是拿來給一般病人休閒娛樂之用,而是專門讓部分行動不便的病人復健。物理治療師武而謨投入水療已有三十餘年的時間,他每天幾乎都泡在水裡陪伴身障朋友,讓治療變成一項快樂的運動方式。



透過水療 進行復健
水療是一種在水中所做的復健治療,小兒麻痺、腦性麻痺、脊椎損傷等身心障礙者可以透過水的溫度、浮力、壓力、流速等特性來達到物理上的治療效果。由於身障者平時不像一般人一樣可以自由伸展四肢,但在水中他們的行動卻可以比起在陸地上來的自如。

行動不便的患者可以透過無障礙設施進入水療池,他們在水中藉由浮力來輔助無力的四肢活動。水療的病患並不求馬上可以學會游泳,他們可以在水中做簡單的伸展運動來拉筋,藉此訓練肌耐力、柔軟度及心肺耐力。水療池可以提供病患身體良好的支持及保護,除了可減輕活動的疼痛感外,還可以降低肌肉張力,達到復健的效果。


武而謨 投入水療十餘年
物理治療師武而謨從事水療已經有三十餘年的時間了,他於一九七七年開始在台北市振興醫院服務。振興醫院前身是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原本是針對小兒麻痺兒童提供復健的場所。但一九八○年代開始,小兒麻痺病情逐漸被控制,病患開始減少,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轉型為一間多元發展的綜合醫院,同時也開始著重水中療育的復健計畫。在當時,武而謨剛好本身也喜歡水上運動,便開始全心投入對身障朋友特別設計的水療服務項目。

武而謨幾乎天天都泡在水療池中,他笑說每當有人問他生肖問題,他都會回答自己是屬魚的。武而謨不只是水中的復健師,也是病患的好朋友。目前在振興醫院接受水療的病患還是以腦性麻痺居多,雖然腦性麻痺患者說話並不像一般人那樣地流暢,但武而謨都會耐心地聽完他們說的每句話,也會鼓勵患者要勇敢的下水練習。他說透過團體與個別的水療指導,可以針對不同病患的病情對症下藥。搭配泳圈等輔助工具與昇降椅這樣的無障礙設施,身障者或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比較不費力的進到水療池中中做治療。由於水壓可以促進血液回流,與陸上運動相比,在做治療性的游泳時,心臟負擔較小,對病患來說也是相對安全的一種運動。


循序漸進 水療不求快
今年四十六歲的游勝旭從一九九二年就開始跟著武而謨做水療復健,過去二十年間從不中斷。游勝旭說自己當年在天母街頭散步時,被熱心的武而謨撞見,便開始了他的水療人生。腦性麻痺的游勝旭在接受水療的初期相當害怕,由於平時都坐在輪椅上的他,突然開始要靠自己的力量活動而沒有安全感。在經過武而謨耐心的指導與細心的照料下,游勝旭漸漸地不怕下水,也喜歡上在水中運動的感覺。

在接受水療多年後,游勝旭在前幾個月前開始挑戰不用泳圈。一開始,他覺得又回到最初下水感到緊張的時期。雖然也因此嗆到水,但他抱著賭賭看的心情,與其他接受水療的朋友相互鼓勵,現在已經不那麼感到害怕,也對在水中的自己越來越有自信。他說自從接受水療後,腦性麻痺所導致的手腳肌肉張力已經有所改善,脊椎側彎惡化的速度也會趨緩,現在還可以自己把衣服穿好。透過水療,游勝旭說自己不但找到一個可以運動的方式,還與許多一同復健的大朋友小朋友成了忘年之交。而武而謨不僅是一位好長輩,更是他的好兄弟。


參與水療 給身障者機會
水中療育最重要的一點是水質管理,透過對水溫的監控,將溫度掌控在三十四度至三十七度間,原理在於溫水的熱效應對患者有全身熱療的效用。物理治療師劉宇菁說,標準的水療池目前只在醫院裡面設有,應該要開發更多可以設置水療池的地區,讓一般民眾也可以參加。因為水療的療效不只是身障者適用,一般人其實也能夠在運動時搭配物理治療的原理,促進身體健康。

身為物理治療的同事,劉宇菁說,武而謨可以稱得上是水療的國寶級人物。不論各個年紀或是各種疾病的患者,每個人一到武而謨手中就被訓練得服服貼貼。武而謨不只照顧患著的運動,也參與大家的日常生活,他把每個病患都當成他的朋友。而許多人不相信身心障礙朋友也可以游泳,武而謨則說:「就是不相信才要給他們機會,你沒有給他機會怎麼知道他不行。」




延伸閱讀

快樂的水中海豚

身心障礙者的活動空間,水療給他們一片天空!

身障兒學游泳 媽讚水療效果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