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4日 星期四

輪椅網球 重建殘障者的身心

【記者傅怡璇/生命力報導】台北市輪椅網球推廣協會是為了推廣殘障人士的休閒活動而成立,總幹事陳玉霖曾經和其它殘障人士一樣,體育課只能留在教室,不能到操場上課,直到有位剛從師院畢業的老師,堅持要他上體育課,同學考籃、排球,他也不例外。起初他認為自己一手要拄著柺杖,怎麼可能用一手打球,但老師親自示範,做得輕而易舉,他才明白只要熟練就做得到,這件事影響他很深,原來殘障人士也可以和平常人一樣,從事各種休閒運動。

輪椅網球是八十四年由國際裁判趙晉隸引進台灣,並在台北市成立第一支球隊,開始參加國際比賽,且得到不錯的成績,甚至獲得參加奧運的資格。當時一群選手,希望除了以比賽為目的外,輪椅網球能成為殘障人士的休閒運動,於是開始推廣輪椅網球,開設輪椅網球訓練班,並舉辦各種比賽,後來為作業方便,成立了台北市輪椅網球推廣協會,以全國巡迴示範推廣及舉辦常態性的比賽為主要任務。  

殘障人士坐在輪椅上,以推動輪椅代替跑步移位,所用的輪椅和一般輪椅不同,是特製三輪網球專用輪椅,輪椅沒有剎車裝置,必須用手指抓住輪椅框剎車,一般均與腰部等高,方便身體轉動。一手控制輪椅,一手打網球。其除了在規則上放寬為可著地彈跳兩次以外,與一般網球運動完全相同。身心障礙者坐在輪椅上打網球就是「輪椅網球」。剛開始要先學會控制輪椅,因為和普通輪椅不同,速度不好掌握,等到技術純熟後,就開始學打網球,打網球並不困難,困難的是要一手打網球,一手控制輪椅,這必須練習很久才會熟練,專用輪椅有防翻裝置,裝設在輪椅背後,為防止急速轉彎及倒退時後仰翻車。網球和其他運動相比,並不會太激烈,不易造成太大的體力負擔,且運動到上半身,對下半身殘障的人,是很好的幫助。每個人依程度不同,練習到熟練的時間不一定,若每個星期練習一次,大約三個月就可上手。

本身也是國手的陳玉霖表示,國內參與休閒運動的殘障人士,年齡以三十歲以上為主,可能是年輕時要背負很大的生計壓力,沒有餘力從事休閒運動,還有固有觀念的影響,認為殘障者應待在家裡,最好不要出去,除了工作外,鮮少與外界接觸,更加深與社會的距離,他們更輕忽運動的重要性,因此有些殘障者較易疲倦或生病。陳玉霖說,接觸輪椅網球,開始持續運動後,體力明顯變好了,更重要是心情的轉變,變得較開朗。傷健一家、身心重建,這是協會最大的目標,希望國內的殘障人士能勇敢走到戶外,嘗試休閒運動,只要克服心理障礙,每個人都做得到。他曾教過一個女生,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建立她的自信心,如今她已可以參與國際比賽。

協會只有幾名工作人員,沒有專屬的辦公室,每個人在外面都各有自己的工作,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都不一定。因為他們能申請的經費非常少,雖然體委會有經費,但要分給很多殘障運動機構,且這是屬於中央的部分,他們只能向台北市政府申請,申請到的經費很少,所以只能找企業贊助,或找自己的親戚朋友幫忙。經費都拿來辦活動,沒有行政費用的預算,也就是說他們不但沒薪水可領,還得自挑腰包。協會裡每個人都是憑著一股幫助別人的熱忱,無怨無悔的付出。

協會每年都會到各個縣市去,透過當地的殘障福利團體或學校,推廣輪椅網球,有些縣市意願不高,有些縣市則礙於沒有師資和設備,因輪椅網球需要的特殊輪椅,費用都不便宜,且普通的網球教練只能教你如何打網球,無法教你一手推輪椅,一手打網球,協會裡的教練剛開始的每個星期會坐飛機到南部教如何打輪椅網球,但無法長期,因此如果縣市裡培養一位輪椅網球的教練,加上有足夠的設備,輪椅網球就能長期推廣,其他的縣市若沒有足夠的設備,推廣活動就容易中斷,去年年底為止,除了台北市,已有台北縣、新竹市、彰化縣、台南市、宜蘭市已籌組輪椅網球隊,雖然如此但協會仍堅持繼續推廣,他們相信只要有做,即使是少數的人知道,但他們會去影響其他的人,慢慢就會普及。

協會和台北市政府合作,每個星期六晚上七點,在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辦輪椅網球訓練班。三月底會舉辦獅子盃第四屆國際輪椅網球公開賽,希望社會大眾也能加入他們的行列,當協會的義工,一起幫助殘障人士,達到「傷健一家、身心重建」的目標。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