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4日 星期四

愛心關懷 讓精神病患過得自在

【記者陳敏慧/生命力報導】由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輔助下成立的家屬連絡網成立至今三年,辦過多場的家屬聯誼會。家屬與精神障礙者可以在家屬座談會中分享生活的經驗與困難,而康復之友協會也可藉此了解家屬們最需要哪些資源和給予幫助。

一位家裡有三位精神障礙者的王媽媽,多年來看著自己的親人與孩子紛紛發病後,有的被送到重度殘障的照護中心,她一個人挑起照顧的重擔,生活與經濟壓力愈來愈重,親戚朋友得知她家中有精神病患者,大多不相往來了。過去健保尚未將精神病患者的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曾經家境非常好的患者,為了治療費用,幾乎是瀕臨傾家蕩產的地步。大多數家屬遭遇過的挫折與困難不是一般人所能負荷的,這樣令人鼻酸的例子比比皆是。  

北縣心橋工作坊社工謝詩華說,當初成立家屬聯誼網的意義在於凝聚精神病患者家屬的向心力,北縣分為七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家屬連絡人,初期安排家屬連絡人一些專業訓練,訓練包括如何尋求社會資源、危機處理的技巧等。謝詩華說,家屬連絡人主要是電訪家中有精神障礙者的家庭,有些家屬接到電話的反應是負面的,甚至還會罵人,畢竟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病還是存在偏差的觀念,導致家屬覺得不光采。

據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的估計,台北縣的精神障礙者約有一萬多名,這些精神障礙者的復健資源相對不足。在台北縣地區,只有八里療養院與板橋心橋工作坊有社區性的復健場所。謝詩華表示,面對多數的病患以及社區復健中心不足的情況,多數輕微的精神病患無法在適當的場所作復健,導致病情愈惡化,又會形成另一個社會問題。

即使是許多病院已增設了日間留院的醫療資源,但也只是將病人留置在醫院,除非是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由專業的醫療資源照護,否則就應該是由社區復健中心來作復健的工作。讓病情控制得宜的精神障礙者能夠真正回歸於社會,而不是將他們聚集在醫院。

家屬綉香認為,精神障礙者的治療非常重要。「最近碰到一位家屬告訴我說,她的孩子信奉宗教有些走火入魔,最近又發病了」綉香表示,精神科醫師在診療過程的仔細與用心非常重要,曾經有位病友被醫師診斷為重度躁鬱症後,精神方面無法接受,病情反而更嚴重。這樣的個案代表醫學上的診斷及治療要考慮病人的病情。

家屬在照顧精神病患時,花費很大的心力。許多病患父母更擔心將來他們不在孩子身邊,孩子該由誰來照顧。媒體和社會對精神病認知不深,認為精神病患會傷害人,許多新聞曾出現「疑似精神病患犯罪」的報導,多年前北一女校門口潑硫酸事件,犯罪者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將責任歸於精神病患會傷害人,在社會上引起不安。其實,精神病患只要接受正確的醫療照護,是可以控制病情的,精神病患的犯罪行為是極少數的個案,不代表其他的病患。

心橋工作坊社工謝詩華說,台灣的精神衛生教育應該自校園開始作起,媒體的偏差報導很容易傷害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有些反應激動家屬看到對精神病患的負面報導,根本把電視關掉;有些家屬看到報紙說精神病患會傷害人,氣憤地打電話到報社抗議」謝詩華說。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