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1日 星期四

對「自我保護」 抗網路不當資訊

【記者徐郁芬/生命力報導】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個人電腦與上網功能幾乎是每一個家庭必備的設施,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大量的資訊夾帶的不單純只有智慧結晶,它帶給了人們前所未有無垠的想像馳騁空間。但對於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而言,要能準確判別網路的虛虛實實,免受不當資訊帶來的影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網路色情帶來的價值觀扭曲,對兒童人格發展有潛在的影響。

教育部與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有鑑於網路使用率有升高的趨勢,為提倡兒童在網路上的心靈安全,以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免受不良網站及不當資訊影響,推廣宣導防治的工作,在北中南東四區,分別舉辦「如何實施兒童網路自我保護教育」研習會,主要讓家長與學校老師們注意到這個潛在問題,進而教導兒童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由輔大推廣部協辦的北區「如何實施兒童網路自我保護教育」研習會,於三月二十號在輔大舉辦,主講人為輔大圖書資訊系毛慶禎副教授,會中對不當資訊的防治提出詳細說明,其校方及家長能有效地了解及杜絕孩子受不當網路的影響。

毛慶禎在演講一個實際例子開頭,敘述他的兒子向他詢問「什麼是塑膠炸彈?」而且告訴他,「我會做塑膠炸彈喔!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如此令人驚愕的童稚言語中,頓時點醒了父母親正視網路所引發的問題,孩童在網路使用上的自我保護程度到底有多少?毛慶禎的演講透露出現時下e世代的年輕人,對網路的接受度很高,在家庭中,孩子使用網路的時數及純熟度都比家長還要高,網路資訊的開放流通,讓兒童能更輕易地接收到網上的不當資訊,要掌握孩子使用網路的情況著時不事件容易的事,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必須要有『撇步』,採以主動及被動的管制,做適當的保護教育」。

主動的管制包括學生自覺與同儕壓力﹔而被動的管制包括使用過濾軟體、時段管制、位置管制等方式,避免兒童與不當資訊的接觸。前者是花費最少且效果最好的,不過比較難以掌控,是故必須藉由後者的配合,以達成目的。

根據資策會今年一月底的調查報告指出,我國上網人口達七百八十二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成長至百分之三十五,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人使用網際網路,上網即將成為全民運動﹔並就台北市議會的網路民調統計,全球有八萬二千個英文色情網站,八百個以上中文色情站台。且八成五的青少年普遍知悉網路上存在色情網站,而且在知道網路色情後還上網瀏覽的比例相當高,約有四成。對於網路色情無國界、無孔不入地氾濫於大眾網路,國人早已憂心將對青少年造成嚴重的衝擊與影響。

毛慶禎並表示,青少年為未成年人,父母親對於青少年的行為必須負完全的責任,國內的法規並未對網路資訊做明確規範,像色情資訊,只要到入口網站搜尋,往往是垂手可得,而其對兒童的影響,是不言可喻的。採用過濾軟體是必要阻絕不良資訊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如國外還有推行所謂網路資訊分級的制度,可以在個人電腦帳號上做設定,過濾出不適宜兒童觀看的網站,但國內在這方面尚未做的很好。

不過,他強調,採用這些管制手段都是為了輔助父母親及老師監控孩子上網的情形,既然管制,就會有負面影響,孩子的創造力也會因此慢慢地被侷限了。所以說,最好的方式是成年人要多花時間對子女灌輸正確的觀念,教導其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自我保護的方式,以因果關係耐心的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一昧的禁止並不能讓青少年完全免於接收不當資訊的危險。


延伸閱讀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台灣展翅協會〈原終止童妓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