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6年8月31日 星期四

想飛的小孩 幫貧童飛向幸福

Dscn1929 【李家如報導】「小明和他的新鄰居小美有個秘密基地,他們在這裡有個夢想,希望有天可以一起飛上天空…」為了幫助貧弱兒童,讓這些孩子心裡也擁有一個想飛的願望。財團法人世界慈善會與九歌兒童劇團合作,在八、九月於全省舉辦十一場「想飛的小孩」兒童戲劇慈善公演,為一千多位孩童籌措經費,幫助他們實現讀書的夢想。

國內弱勢的兒童越來越多,在每一雙童稚的眼底,藏著他們來自單親、隔代教養、低收入戶等家庭背景。有些父母為了賺錢,沒辦法在家照顧孩子、有些小孩只能在外公外婆的撫養下長大。在他們的眼裡,爸媽的形象是最遙不可及的距離。

由於家庭功能不足,世慈會公關部副組長劉彥慶表示,有些孩童的學習能力較為落後,甚至到了小學三年級,對注音符號還不太熟悉;有些小朋友則有情緒上的障礙,一但感受到壓力就不願意嘗試,甚至會用哭鬧來逃避問題。

為了讓這些孩童有更好的成長環境,世慈會在全省十七個縣市提供課後照顧、生活輔助以及就學基金,讓這些小朋友在放學後能有專人照顧。劉副組長說,曾經有一對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單親姐妹,罹患鼻咽癌的母親必須上晚班養活家庭,生活作息日夜顛倒,無法提供孩子放學後的照顧,讓兩姐妹晚上七八點常沒吃晚飯在外頭遊蕩。幸好有人發現兩姐妹的情況,將他們通報給世慈會,現在他們放學後,有了快樂的去處,還有充滿愛心的叔叔阿姨,陪他們做功課和玩耍。

世慈會輔導的兒童,雖然家庭的狀況並不好,但是都很善良。劉副組長表示,雖然他們對家裡有很多不快樂的記憶,但心裡卻很渴望有父母的關愛,也因為世慈會給了孩子家庭的感覺,有時這些小朋友還會纏著他撒嬌、抱著他叫「爸爸」。他說,現在的小孩自主性很高,這些小朋友還會自己訂班規,互相監督。劉副組長笑說,他們訂下最嚴重的處罰,就是不能來上課後輔導。這條規定雖然讓他哭笑不得,卻也表示這些孩子真的很喜歡這個地方。

「弱勢家庭不代表貧窮」劉副組長說,很多社會大眾以為捐錢是最好的辦法。其實這些孩子的基本生活並不欠缺,但因為家庭的影響,反而會產生心理的問題。若沒有適時給予輔導,長大後很容易成為社會的問題。他表示,心靈的輔導與知識的教育才能幫助他們脫離家庭的陰影,重新迎向陽光。這次「想飛的小孩」慈善公演,除了希望能為孩子募集更多的輔導經費,也邀請許多輔導的小朋友前往觀賞,讓每個孩子心中,都能保有一個想飛的夢想。

2006年8月30日 星期三

小小付出大大改變

【黎荷安導讀】連加恩是誰?六年五班,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2001年三月,放棄預官資格,參加台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抽中第一志願,來到遙遠的西非布吉納法索。在布吉納法­索的一年八個月,連加恩對外募集大量物資,改變當地環境、鑿井、興建孤兒院,並多次舉辦「用垃圾換舊衣」的活動。 

連加恩所寫的《愛呆西非連加恩》在2004年初版,受到矚目。國內偶像劇導演王小棣並將這個作品改拍為電視劇,遠赴西非拍攝,由藝人林佑威擔綱演出。透過電視劇的播映,到2006年一月­時,本書已出版42刷。 

作者身為一個外交替代役,來到離家鄉這麼遙遠的地方,生活上所遇到的文化衝擊,與家鄉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布吉納法索和非洲其他貧窮國家面臨一樣的問題:糧食短­缺、水源不足且衛生條件不夠、愛滋、瘧疾等公共衛生疾病肆虐。 

「我常常覺得,和我們宿舍一牆之隔的醫院,每天重複的故事,就是人世間所有負面的事,包括貧窮、疾病、死亡,和看到所愛的人離去的痛苦。牆的這面,我們有外國人­等級的生活,出門有司機,房間裡有冷氣,三餐有廚師煮飯,我上下班時,好像穿梭在天堂與地獄,心裡有很大的衝擊。有時候,從醫院回到我的房間,我發現心裡有一個­呼喊:『上帝啊!總是有一些事可以讓我做吧!總是有辦法可以改變一些什麼吧!』」 

從這裡,我們可以對作者在布吉納法索所舉辦的活動動機,了解一些。作者將他在布吉納法索一年八個月所遇到的人事物,及期間所舉辦的活動,以單元方式,陳述在書中­。正如書名,作者用樸實的文字,以手記的形式,把他的所見所聞化為文字。 

作者在書中提到很多外國人來到布吉納法索,根據作者的說法,多半是從事國際援助工作或義工。遠奔異鄉從事志工工作的人們,出發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幫助貧窮的第三世­界,也可能是為了自己。作者根據他所聽到、見到的故事,不僅描繪出當地義工的生活,也為他們的行為增加了註解。 

例如作者在布國所認識的一位日本太太跟他說,她所認識的義工當中,不一定都有所謂犧牲奉獻的精神,「有些人充其量只是想到一個離開日本的方法,或是離開父母的管­控範圍罷了」。 

同時進行多個幫助布國的活動計畫,忙得焦頭爛額,作者也曾經徬徨過:原本一個小小的念頭,當付諸實行時才發現實際操作面的困難性。然而就像所有幫助人群的善行者­,作者在書中寫出受幫助的布國人民歡喜的笑容及活動過程,以及自己如何沾染喜悅。 

如「垃圾換舊衣」的計畫,「最後公布遊戲規則,就是用三袋垃圾換一件衣服,到了一宣布活動開始『轟!』一聲,本來乖乖聽演講的所有孩子,又開始竄動起來,大家不­斷往前擠,深怕衣服不夠,有的人甚至開始打起架來。」「場面很壯觀,氣氛也很熱烈,我忍不住把相機丟給別人,跳下去幫忙,因為一手發禮物,一手收垃圾的感覺,真­的有一種很大的滿足感。」 

作者在這本書闡述當一名義工的心情,正如生活在都市的人們,人們會對與自己截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群產生好奇,也許這些人比都市人貧困很多,生活環境極差,使人興­起想幫助的念頭,但常常是「坐而言易,起而行難」,作者在這本書中寫出他曾遇到的困難,也說出自己的小付出可以換來對方喜悅的快樂。 

個人小小的付出究竟能換來多大的改變?人們常因看不到多大的「改變」而打退堂鼓,不過就像作者在本書後端,說他曾經聽到的一個故事:「在澳大利亞有一個有名的沙­灘,它聞名的地方在於每天的海浪潮汐帶來許多海星,當海星被留在沙灘上,就漸漸被太陽曬死,成千上萬的海星屍體變成為當地的奇景。有一天,沙灘上出現一個小男孩­在撿海星,然後一個個丟回海裡,一旁一位老先生看到了就對他說:『小弟弟,你看看這整個沙灘的海星,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並不會改變什麼?』小男孩指著手上的一­隻海星說:『是的,但是對這隻來說,就造成不同的命運。』說完便將它扔到海裡。」 

這本書以作者個人的經歷為本,靈活、生動地描述出離台灣飛程三十小時,遙遠西非國度布吉納法索的生活點滴,以及作者如何結合眾人之力推展環保活動、幫助在地人民­的過程,不僅讓讀者一窺非洲的面貌,也體會義工的善行及所能散發的影響力。

書名:愛呆西非連加恩


作者:連加恩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03.12.18

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感受罕病天使的世界

【李家如導讀】「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為的是要醫治別人。要醫治誰呢?要醫治什麼呢?我們拿什麼工具來醫治呢?後來,我從許多朋友的生命故事中,發現了上天賦予他們最神奇的兩­項醫治工具,那就是慈悲和寬恕。」〈自序(19)

同是罕見疾病患者的楊玉欣,承受著身體上的苦痛,然而他卻不曾放棄。更懷著一顆慈悲與寬恕的心,讓自己從病痛的歷程中,體悟更多人生的道理。曾經有過的苦痛經歷­,讓他更能體驗飽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所面臨的困難與心情。《看見天堂十個罕見寶寶的故事》中,逐一道出罕病患者們對生命所進行的搏鬥與掙扎,以及生活中所面對的困境和因應的過人意志力。  

書中一位名為小乖的患者,由於一出生便罹患「先天性水皰症」,他的降臨不僅沒有受到家人的祝福,小乖的媽媽更因為家人的不諒解,一度帶著他住在廟裡,過著有家歸­不得的日子。〈頁35 這個疾病,使他全身上下很容易因為碰撞而破皮、撕裂,使表皮與真皮中產生水泡與血泡,以至於全身上下都是傷口,而且還像已潰爛的模樣。不過,社會大眾對於罕見疾­病的資訊得知甚少,甚至會對罕見疾病的患者給予嘲弄,讓病患承受身體上不適的同時,還必須面對外界異樣且嘲弄的眼光。


談起小乖未來的夢想,她的答案卻令人心疼,她說:她最想穿裙子。不管一年四季,都穿著長袖長褲的她,原來有一次非常慘痛的回憶:剛上國小的時候,她穿著短袖到學­校上課,露出的手臂卻被所有的小孩子指著她大喊:「異形!異形!」這個不愉快的經驗,不僅在她心中留下永遠無法抹滅的傷害,也讓她從此再也不敢被陌生人看到身體­的其他部分。〈頁38

其實,這個疾病雖然讓小乖的外表看起來有些嚇人,但小乖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都可以忘卻她外表那些潰爛、撕裂的的傷口,真正看到她內心中最善良、天真面貌。­許多罕見疾病的患者,何嘗不也和小乖一樣,希望更多社會上的人能真心的接納他們,真正看到他們被病痛所折磨的軀殼下,還保有的那顆最真摯善良的心。

還有一次,楊玉欣在一場他所主持的記者會上,見到一家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患者。書中寫道:「其中有搭救護車插著鼻管、躺在擔架上;有坐在輪椅上由兒子推著;還有走­路歪歪倒倒的獨自行走;其餘的是由家屬或社工攙扶進場的。記者會外面,有好幾輛救護車等在那兒,以備他們若發生緊急狀況,能趕在第一時間進行搶救和運送到醫院的­任務。」〈頁4

見到這樣的場景,即使已經接觸過不少罕病患者的楊玉欣也不由自主的被震懾了一下。然而這家人,卻希望讓大眾看到這個讓人看起來覺得悲慘的畫面,使罕見疾病患者獲­得安慰;使沒有遭遇過的人得到提醒。在那令人動容的時刻,這份無法用言語傳達的心意,不僅流露出一家人的慈悲,也是他們心中覺得人生最有意義的時刻。

還有好多令人感動的故事,藏在這本書中的每個角落。想呈現的不僅是罕病患者生活中的困難與無奈,也不忘訴說在他們面對各項艱困挑戰時,被激盪出來的堅忍與勇氣;­家人無悔的愛與關懷,更是支持病患們生活最溫暖厚實的臂膀。

楊玉欣細膩與感性的筆觸,訴說每一位天使最令人感動的故事與靈魂,希望讓讀者能對弱勢團體有更深入的認知與體悟,進而張開雙手,給予這些折翼天使最珍貴的愛與關­懷。

書名:看見天堂─十個罕見寶寶的故事

作者:楊玉欣

出版社:風杏子企業

出版日期:2002.07.01



從服刑少年筆中看世界

【楊景婷導讀】「有一件美麗的事物總是在我的生命中出現,那就是鳥。鳥類的美帶給我很多啟示,幾乎足以讓我發現活著有多麼美好。比方說被拿來當寵物的鳥,從來不自暴自棄,即使被關在籠子裡,牠們仍然快樂地歌唱著。牠們就像我們一樣被關起來,但牠們仍然像擁有自由的鳥般,享受牠們的生活。」(頁156)。

這段文章是來自維特的作品,如果不說,你可能沒有辦法相信他是個因為犯罪而被關進少年管訓班的孩子。《不良筆記》這本書收錄了許多這樣的文章,作者馬克‧索曼曾以《鐵與絲》進入普立茲非文學獎的決選,他在好友杜安的引薦下,在中央少年管訓班開授寫作課,並將平常跟服刑少年相處的經過以及他們的文章紀錄下來。

其實剛開始馬克並不願意開授寫作課,直到他參觀了好友杜安的授課情形,一位名叫小白的少年邊顫抖邊唸出自己的文章:「雲,只是一個字眼。是誰第一個把藍天上飄動的這些白色形體稱為雲呢?從這扇塗寫了一堆幫派名字的窗戶看出去,一朵可愛蓬鬆的雲正緩緩地飄過天空。這朵雲要到哪­裡去呢?它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它為什麼可以像一艘船完美地在天上漂流,底下卻沒有任何支柱?它有一定的目的地嗎?會不會有個我認識的人,也正看著這朵雲…」(頁­25)

作者為小白的文章感到震撼,決定參加這個名為「打開心理的盒子」計畫,開設寫作課,因為他認為,這些孩子只是希望自己對某人而言是重要的,他們想取悅大人,和周­遭人和諧相處,也想以心中崇拜的人為模範。只不過大部分的孩子都被洗腦了,認為自己無可救藥,沒有這種能力。(頁32)

剛開始馬克有三個學生,分別是阿杰、凱文跟法藍,後來又加入了不少學生,他寫實描寫了與他們之間的互動。最調皮的法藍擁有很好的寫作技巧,在〈天使和惡魔的衝突­〉一篇可以看到他以天使跟惡魔的合體形容自己。(頁61)有些少年也透過寫作將心中的不滿發洩出來,又或者描寫對父母親的感受與歉意。

例如:「這些人不了解來自單親家庭、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引導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他們也不能體會放學回家後沒有東西可吃的可悲情形。」(頁323~324) 又如:「這個人和我之間有一段距離,他跟我的身體其實非常接近,但我們的心總是相隔如此遙遠。……儘管我們之間有距離,我仍愛他,他是我的父親。」(頁71~7­2)

「日復一日,黑暗試著要遮蔽我真實的自己。黑暗中偶爾會路出一絲曙光,但這樣的機會很少發生,我很不快樂,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心中寂寞和憤恨的感覺就好像­多增加一分。但這不是我的天性,因為在獨處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到真正的自我,是個好人…。」(頁110) 還有一些人雖然表面上堅強,透過寫作卻可以發現他們內心的恐懼。他們的本性善良,只不過在生命中犯了一點小錯,卻只能在這個四周是牆壁的地方等著判決,等著被關­到更黑暗的監牢裡。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只想找機會離開禁閉室,出來透透氣的人,完全不把寫作班當一回事。作者也將這類文章節錄在書中,例如一位名叫荷西的作品:「如果沒有女人陪­我,我早上起來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生氣。但如果我的女朋友給了我特別服務,我就會覺得心情很好。有一次女朋友煮東西給我吃,他媽的實在好吃,我吃得很爽,就又跟­她親熱了一番。」(頁252)

透過書裡的描寫,我們可以多了解少年被監禁時的生活,管訓所的活動很多,有運動會、音樂會,還舉辦了寫作營,每次活動結束作者就會希望少年們在作文本上寫寫感想­,除了正面的活動,作者也描寫了因為鬧事而全體禁足的情形。(頁83)

由於這些少年都是在等待判刑的孩子,一旦判決結果出來,少年們就會被移往監獄受刑,所以寫作班的學生常常來來去去,有時候教室會不預警的少了兩、三個人。本書的­收尾,著重作者與凱文的互動上,凱文是個乖巧聰明的孩子,也是寫作班的「開朝元老」之一,不過卻因為一時的衝動,開槍殺了人。作者出席了他的判決聽證會,最終,­凱文被判了最重的二級謀殺罪,在進入監獄後的一年,凱文寫了一封信表達對作者的感謝之意。

「我的四周只有高塔和掛有倒刺的鐵絲網, 但無論我旅行到多遠的地方, 只要仰望天空,你就在那裡俯視著我。 有你這樣一位朋友真好。 你在我艱難的時候給了我最大的幫助。 …… 親愛的朋友, 你指引了我方向, 也讓我找到生命中,永恆的北極星。」(頁363~365)

作者透過《不良筆記》這本書,將焦點落在這些服刑少年身上,經由他們的文章,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些被社會認定為「喪心病狂」、「沒有良­知」的少年。書中收錄的寫實作品,兼具洞察力、諷刺性和趣味性,每一頁都描寫出這些脆弱的年少心靈,如何學習調適與改變,克服沮喪以及接受失敗,而作者以細膩的­筆法,描寫他與這群少年間真情的互動,也讓讀者在閱讀過後別有一番感動。

書名:不良筆記

作者:馬克索曼
編/譯者:張慎修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2005.05.30

2006年8月27日 星期日

尋恩師 飛鷹人執行超級任務

【王鈞美報導】一間小小的辦公室、一個投影機、一台電腦主機、幾張椅子,組成了這一次的「恩師見面會」。由「飛鷹人」所發起的「飛鷹人超級任務之尋恩師活動」,目前已為兩位學生找到了失聯已久的老師,並透過這樣的一個見面活動,讓兩對師生能夠再度重逢。

在超級任務的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幕後功臣就是藏身在網路世界裡的「飛鷹人」,他們的真實身分其實是四肢癱瘓的身心障礙者,雖然看似行動不便,但卻靠著網路的方便性、普遍性、廣闊性與便利性,搜尋著委託人心中思思念念的老師,希望能為委託人一圓心中的夢。

代號「東方鷹」的謝美容表示,因為大家的行動都不是十分方便,所以在討論任務該如何進行時,都要在前一天先約好,這樣才能讓大家在相同的時間上網聚會討論。而在執行任務時,除了上網搜尋資料外,主要都是透過郵件的方式來聯繫對方,所以最為辛苦也最為煎熬的,莫過於等待回音的時刻。

委託人之一的江芷麗因為腦性麻痺不方便說話,也沒有勇氣打電話,而寄出去的郵件總是被退回,因此找上飛鷹人,希望他們能替她找到生命中的恩師任青松。當「希望鷹」王文發接到這樣的任務之後,便利用網路的資訊搜尋著,但以他的身體狀況而言,每天大約只能坐在電腦前二到三個小時,不過他沒有因此而輕言放棄,花費了兩個星期,終於替江芷麗找到了最想見到的任老師。

任青松也提到,前一陣子因為剛搬家,網路方面還沒有安裝好,所以讓「希望鷹」找的很辛苦,不過也很感謝他,如果下次有機會,希望能到「希望鷹」的家中親自拜訪他。除了感謝「希望鷹」之外,任青松與江芷麗這對師生也在見面會上互贈禮物,顯現出師生情深。

另一位委託人林靜萍表示,當初是因為認識「天使鷹」耿淑楣,進而知道這個活動,才想起那位一直很想再度向她說聲謝謝的盛紫嫣老師,不過當看到飛鷹人不畏身體的疾病所苦,努力的為他人圓夢的精神時,更深深的被這樣的精神所感動著。雖然盛紫嫣老師臨時無法出席,不過卻也因為這次的任務,讓盛紫嫣想起了影響她一生的恩師李寶菊,進而成為飛鷹人的第三名委託者。

飛鷹人的創辦者周二銘說:「結果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好、更棒。」像是一個循環鏈一樣,一個找一個,一個牽起一個,讓大家都能想起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恩師,尋找他,並親口對他說一聲「謝謝」。

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拒絕惡質媒體 球迷站出來

Dscf7073 【楊竣傑報導】「王建民,Go Go Go!爛媒體,Out Out Out!」一群支持王建民並關心媒體改革的球迷聚集在TVBS廣場前,大聲要求TVBS對侵犯王建民及其家人隱私的報導,向當事人和閱聽大眾道歉。TVBS公關部發言人葉毓君承認報導失當,正式表達歉意,承諾將在網站首頁刊出道歉啟事,並改善此類新聞的報導方式。

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由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和輔大大傳所研究生林靖堂發起的「822挺建民,嗆TV」行動,起因王建民的家人受到媒體不斷的騷擾,他在八月十七日透過公開信說明今後不再接受台灣媒體採訪。發起人認為這是長期經年累月劣質媒體文化中的個案,媒體生態若沒有改變,王建民和他的家人肯定不是最後一個「新聞公害」的受害者,所以他們要站出來表達閱聽大眾「支持王建民,拒看新聞台」的心聲。

林靖堂說,其他電視台也有侵犯人權的新聞,但會選擇TVBS開始,是因為「王建民為養子」,並不斷侵犯王建民家人隱私權的新聞,就是由TVBS開始的。李明璁則向現場的人表示,王建民只是個案,新聞媒體侵犯人權是長期以來的問題,他要求TVBS回應並道歉;他也帶著在場抗議的群眾大喊「TVBS下來,道歉」和「拒絕侵犯,尊重人權」。

這項活動有許多學生與教授,自發性的參加,並帶著自製的「要專業,麥唬爛」、「拒絕杜爛媒體,要求媒體自律」標語,向TVBS嗆聲,要求TVBS尊重受訪者,並對王建民道歉。活動中許多學生輪番上前表達意見,認為媒體枉顧專業,侵犯受訪者隱私;媒體早就該自律,這是媒體環境的問題,不是記者願意的,要改善就應該從高層做起。

「我會走出來,就是要表達閱聽人的不滿,希望王建民是最後一個個案。」台大歷史研究所學生表示,他看過太多相似的問題,製造假新聞或將拒受訪者妖魔化;而記者棒球專業不足,笑話百出,也是很大的問題。他希望媒體應該多報導王建民在球場的表現,少報一點八卦。「我會持續觀察媒體對這件事的反應,沒有改善,我們還會再來。」

約在十一點多,TVBS派出行政組組長和學生溝通,他表示訴求都有聽到,會轉述高層,但不被在場人士接受;李明璁要求,TVBS一定要道歉,否則將靜坐到TVBS派人出面道歉為止。活動也兩度遇到中正一分局員警舉牌警告,情況緊張,所幸在發起人與警方溝通後,靜坐抗議行動持續進行。在經過發起人與TVBS內部不斷溝通,TVBS仍然堅持由抗議學生派代表上樓對談,並不準攜帶錄影器材,令在場學生相當不滿。

在協調後,TVBS終於在下午一點多答應抗議學生的要求,由十個人上樓傳達訴求,在一輪發言後,TVBS公關部發言人葉毓君正式表達歉意,向王建民、他的家人、球迷和觀眾道歉;她也承諾會將道歉啟事刊在TVBS網站的首頁,並將訴求帶回新聞部,改善製作此類新聞的方式。世新廣電助理教授管中祥則提出,希望TVBS能夠在整點新聞時,向觀眾道歉。

「對我們這次的活動,至少他們肯承認錯誤,肯道歉,就算是成功的;但對於媒體環境的改革,這只是一小步。」李明璁說,TVBS若願意在整點新聞道歉,對媒體環境將建立新的指標;他也表示,這次的活動讓社會上的公民團體了解,無論是同志、婦女或兒童團體,只要媒體污名化或侵犯權益,都能夠以這種方式表達意見。

李明璁表示,他們還會持續監督媒體,未來若是沒有改善,他們還會用各種方法抗議。「今天絕對不是最後一次。」這次的行動,將延續到下一波更大的拒看行動,他將發起「關機運動」,向各大學週邊的商家遊說,不看新聞台,抵制惡質媒體。

延伸閱讀:

公共電視對「822挺建民,嗆TV」行動的報導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越南看護潘氏單在台灣

【林紋嬬報導】越南籍看護潘氏單來台從事居家看護已滿兩年,隨著雇主趙先生轉換三家醫院,二十四小時看護。她說:「雖然這工作很累,可是他需要我照顧,他就像我的大哥。」

三十六歲的潘氏單在越南家鄉有照顧行動不便的長輩的經驗,由於家境困難,決定來台灣打工。當仲介拿著雇主資料問她,要不要去台灣做看護,她毫不猶豫地簽了名字,並願意不休假,只想拼命賺錢,支持家裡經濟。

仲介安排她在越南上兩個月的語言班學中文,並每天撥出一小時學習照護技巧,例如如何幫病人洗澡、洗頭、刷牙、洗臉,抱病人上下床,換穿衣服,包尿布,推輪椅等等技巧。潘氏單說:「來台灣後卻覺得自己訓練不足,很害怕。」

原來在越南的訓練,設備不充足,連練習也是雙人一組,互相模擬。她表示:「健康的人與病人差很多,一不小心就會弄傷病人,剛來的時候壓力很大。」再加上語言不通,使她更覺得沒信心。雇主趙先生便慢慢教她,由認識物品開始,再進階到日常對話,潘氏單笑著說:「多虧他幫我,不然我真不知怎麼熬下去。」

由於本身沒受過專業照護訓練,與本國看護須受一百五十個小時的訓練課程,且到安養機構實習才能拿到證照的制度相比,潘氏單很清楚自己只能做什麼樣的工作。她每天固定幫趙先生換藥、讓他準時吃飯和吃藥、觀察病人的心情與身體狀況、幫忙量血壓、血糖與體溫等等基礎看護工作。

但她並不認為自己的照護品質比台灣看護差,曾經有一次趙先生在洗腎時,潘氏單發現他的臉色很怪,叫他也沒有反應,呼吸非常微弱,同時血壓一直在下降,便趕緊向醫生呼救,馬上急救才脫離危險。

潘氏單認為在與病人的互動上,她比台灣看護還要熱情。更因為長時間相處,他們的感情非常深厚,有次隔壁床的台灣看護欺負潘氏單是外國人,把私人物品佔據病房裡的公共空間,潘氏單出聲制止,但那名台灣看護卻辱罵她。潘氏單說:「我老闆那時候很生氣的回罵,他說,你怎麼可以欺負我的看護?她是我的看護,不許你罵她!」

潘氏單說:「身體很不舒服、心情不好,自己都要排解。」由於在家鄉有照顧長輩的經驗,使她能很有耐心地處理病人的脾氣。就算趙先生不說原因,她也能觀察了解。她說:「每次他兒子來看他,他就會一直掉眼淚,我知道其實他心裡很高興,有一些話他沒跟他家人說,都會跟我講。」

潘氏單坦言二十四小時看護非常累,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休息,她說:「我怕一睡下去,老闆就出事了。」同時也出現胸悶、腰酸的身體不適症狀。

潘氏單一直戰戰兢兢的工作,非常想回家,每天都會打電話回去和兩個女兒說話。她的薪水從第一年第一個月扣到只有兩千元,到現在有一萬三千元的情況,感到有些氣憤,她說:「越南仲介扣、台灣仲介也扣,還要繳給越南政府錢,錢變得好少。」並表示,如果當初再多懂點中文,她就看得懂薪資單上寫什麼,不會傻呼呼地埋頭苦幹。

2006年8月13日 星期日

伊甸志工泰北送愛心

【陳繪如報導】「因為想多看、多學、增廣視野,我來到了泰北,」文化大學森林資源保育系的呂芳千表示,來到這裡,才發現原來自己擁有得比想像中還多。

呂芳千表示,兩年前伊甸剛開始從事海外服務,由於缺乏海外經驗,因此跟晨曦會合作,互補不足。伊甸提供人力,晨曦會則提供經驗。他參與了伊甸第一次的泰北服務與最早的行前探勘及規劃。

二OO四年的夏天,呂芳千和伊甸志工來到泰國北部的青淶,到當地教小朋友中文,並關懷住在當地晨曦會的「兄弟」(晨曦會的服務對象,晨曦會幫助他們戒毒戒賭),到附近居民家中做訪問,了解當地狀況、文化背景,並與當地人分享台灣經驗。

初到泰北,呂芳千發現當地人生活辛苦,大部分的人每天要在高低起伏約一至兩百公尺的小丘陵間行走;由於當地水資源珍貴,大多只能栽植玉米等旱作;衛生環境不太好,只能直接飲用未過濾的地下水;住家方面以草屋、泥土地居多,能住水泥屋的多是家中有人到曼谷等大都市工作,寄錢回來,但也多是家徒四壁,空無一物。

呂芳千表示,剛到這裡感覺「就像是到了老一輩人口中三、四十年前的眷村」,但實際上仍有些不同。這裡的人多是從外地逃來的移民,因為原來的國家動亂而鄰近的泰國較安定,因此遷徙到泰北邊境,呂芳千表示,這些移民第一代最小的五、六歲,大部分是青壯年,來此安居後部份的人會再將家鄉的其他親戚接過來。

當地治安不錯,因為移民多是為了能有個安居樂業之所,此處地大人少,移民有空間發展生計,全心為改善下一代生活而努力,不太有人會去偷去搶,因為作姦犯科就會被趕出這個生活空間。當地人生活單純,但相對也枯燥乏味,呂芳千表示,將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告訴他們,對當地人來說也是一種娛樂。

到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女孩家中拜訪時令呂芳千印象深刻,小女孩的母親是身障者,父親則因誤踩地雷瘸腿,原本從事搬磚工作的他,月薪只剩一半,生活困頓。雖然小女孩總是全校第一名,也愛念書,但家中有五個小孩,身為長女的她必須照顧弟妹,有時因此不能按時去上學,她說,她不知道她能讀到哪一天,因此很珍惜能讀書的日子。呂芳千表示,這次拜訪「第一次讓我有了想捐款幫助的念頭。」

呂芳千表示,剛到小女孩家時,映入他眼簾的是一位約莫九歲的女孩,在草屋門前照顧比她小的孩子,門前有個舊架子,上面蓋著破布像是要丟掉的廢棄物,和小女孩聊天時,架子忽然搖動,小女孩急忙上前安撫破布底下的嬰兒,呂芳千才驚覺「原來這是嬰兒車」,這個衝擊讓他深切感受到環境的差距。

由於當地物資缺乏,呂芳千表示,到泰北服務會有種「給不完」的感覺,他們什麼都缺,缺紙、缺筆、缺課本,因此在服務期間最感困難的就是時間有限,所以給的有限。他說,就連資訊分享也是當地平時所缺乏的,他將在台灣的所見所聞告訴當地人,他們也聽得津津有味,而部分較新穎的知識,也對他們生活能有所助益。呂芳千認為,作一個訊息或經驗的「中介者」,希望能帶很多東西給他們。

「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所以要多接觸人,才能挖掘自己不同的一面。」呂芳千表示,服務過程讓他變得更穩定、有耐心、懂得傾聽,體會了長輩從前要他努力念書的勸告。在服務中也看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也決定回到台灣後要多加強語言、英文等能力。

從前在救國團服務、帶營隊、辦活動什麼都要比人氣比效率、服務變得狹隘且功利,到伊甸服務弱勢、身障者,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需要幫助與關懷的人,也發現服務能讓人心變的寬廣且溫暖。

當地小朋友最少要學四種語言很辛苦,白天要學泰文、英文、原住民語,晚上要念中文。呂芳千表示,當地高中畢業就能當中文老師,那裡的老師鄉音重,在解釋課文時也只挑自己懂的部分教,呂芳千說,能讓小朋友覺得學中文也能這麼有趣,讓他很有成就感。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志工發展中心外展組組長張雅琍表示,志工到泰北去其實是一種「喘息服務」,以教中文來說,當地的老師可以休息,看志工們用不同的方式教學也是充電的一種。小朋友們則可以體驗用另一種方法學中文,比起一直使用相同方式學習,吸收力也會比較高。

有些人認為海外服務常會對原本當地生活造成一種干擾,張雅琍表示,其實它必然會帶來相當的刺激,但是當地人看到一群來自遠方的人,願意無所求地只為了來看看他們、陪伴他們和他們生活一段時間,關懷他們的生活,其實對他們心靈上也是一種很大的鼓勵。

2006年8月10日 星期四

小小皮影戲偶 演出大大世界

Aug17_ 【陳凱隆報導】皮影戲,在過去農村生活被視為最簡便的娛樂,皮影戲師傅林振森也用戲偶,道出古今中外許多故事。近年來,林師傅將皮影戲結合時事,如九一一事件、侏儸紀公園、明牌樂等,並加入許多特效,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趣味感。

台灣的皮影戲原先是從中國北方傳到廣東省潮州一帶,唱腔稱為「潮調」,當時鄭成功遷台時,部隊中有些來自福建、廣東的人,就將皮影藝術傳至台灣,所以現今台灣的皮影戲大多為潮調皮影戲。

林振森,又名林阿三,是目前台灣皮影戲中,十分有名氣的師傅。一九六一年,林阿三十四歲,當時社會中存在「父母無卸世,生子去學戲,那無效啦」的觀念,但從小對偶戲(皮影戲、布袋戲等)有興趣的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離家、跟著戲班上山下海地學習偶戲,也曾拜過黃俊雄的父親黃海岱為師。提到比較困難的地方,林師傅說:「颱風天,車子沒辦法到對岸,就要靠人力把少說也有幾十公斤的道具、戲臺背上山去。」

一九七一年,林阿三從雲林土庫到台北縣三重市發展,成立「華洲園布袋戲劇團」,一九八七年,林阿三原本專演布袋戲,後來他發現自己靈活的雙手可以運用在皮影戲,於是和妻子吳彩雲、三個子女,一起到中國內地學習皮影戲製作和操縱演出的技巧,在接觸到現代劇場的舞臺燈光、音響技術後,也帶給林阿三不少衝擊。一九九三年林阿三成立「華洲園皮影戲團」,兩、三年前則遷到內灣。

要製作一個皮影戲偶,一開始必須先有構想,接著找圖片資料,將人物在紙上描繪,而後雕刻至牛皮,將手腳等關節分組組裝後,再用水彩上色,壓在玻璃下自然烘乾。林師傅說:「一個戲偶至少都可以保存幾十年,而且不會褪色。」

從前都是使用人工戲臺搭景為主,一九九六年林阿三買了一輛大貨車以增加機動性,去年為了節省成本,將貨櫃車換成一個停車格就可容納的油壓型行動貨車,一按開關就能自動搭成皮影戲戲臺,林阿三說:「如果遇到垃圾車,有行動車就可以移動,如果是傳統搭台演皮影戲,阻擋到垃圾車進出,全村的人會罵死你。」

提到今昔皮影戲的異同時,林阿三說到,過去使用的油燈,一九七一年被日光燈所取代;俗稱的窗影,也就是演出的布幕,因為布可以清洗和耐用,取代了紙糊,這幾年也開始研發強化玻璃的窗影。而過去皮影戲戲偶都使用牛皮,現在雖然有塑膠製作,但牛皮有耐用、保存久的特性,所以未被取代。

皮影戲會依照不同的的地方,演出不同的故事、配樂,如果對象是原住民,就會說原住民的故事,搭配原住民音樂。而隨著流行的趨勢,皮影戲也加入許多流行樂,林阿三說:「以前都是坐在大樹下,三五個人用三弦、古箏等樂器來演皮影戲,現在流行「脫掉、脫掉」的音樂,麥可傑克森的霹靂舞都加進皮影戲。」

林阿三表示,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水滸傳都是固定的戲碼,美國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後,林阿三則演出了「抓不到的賓拉登」,除了自己製作賓拉登的戲偶外,也做出雙子星大樓的道具。另外林師傅也將檳榔西施、明牌熱的時事融入皮影戲中,林阿三驕傲地說:「我們在侏儸紀還沒有拍之前,就做出七呎(大約兩百一三公分)的恐龍」、「我們也製作了超過一千個戲偶,什麼航空母艦、波音七四七客機,我們都做過。」

一九九八年,林阿三的皮影戲和韋瓦第的四季在國家音樂廳結合,這也是戲劇在音樂廳演出的先例,在劇中,林阿三用皮影戲演出了冬天打獵、夏天喝咖啡的音樂情境,打雷、烏雲密佈、海浪水景的效果,也是皮影戲的重頭戲,他說:「這些都是頭腦想出來的創意。」這也是林阿三皮影戲的特色。

林阿三曾到許多國家表演,國外的藝術家也稱皮影戲比金子還值錢,林師傅說:「我之前到義大利表演,那裡的藝術家稱皮影戲為『有立體感、會動地、美麗的畫』。」但提到經費,他則說:「荷蘭政府有百分之九十的補助,日本則將傳統藝術工作者當作公務員給予薪水,台灣就沒有。」

雖然林阿三的子女,從小就加入了華洲園皮影戲團的傳承行列,但皮影戲傳統藝術仍走向式微、沒落,林師傅感嘆地說:「現在沒什麼人要學這個,因為太苦了,這個領域也沒有所謂的畢業,一直要學習,除了要有好的記憶力、唐詩等內涵外,身體健康也很重要。現在時機不好,就只有一些講座和演出,繼續過下去。」

2006年8月9日 星期三

國際藝術村 文化無邊界

【萬彥伶報導】有別於市區的喧鬧,位於台北車站附近這棟黃白相間的四層樓建築─台北國際藝術村,讓人有身處異國的新鮮感。效法歐美進行多年的「駐市」概念,讓視覺、聽覺、文學、音樂、影像、舞蹈表演等各種領域的藝術有機會能跨領域融合在一起,透過不同國籍的文化衝擊,為台北注入豐富多元的文化色彩。

「駐市」的概念起於十九世紀的西方,藉由四處旅行來激發創作靈感。參與的城市提供藝術家居住地點及一段時間,讓來自外地的藝術家吸收本地文化並分享其特別構想,希望不同國籍、不同領域的文化特色能夠彼此交換心得,創造新的生命力。台灣從二十一世紀開始引起這樣的概念,二○○一年,台北國際藝術村成立,師法歐美進行「駐市」計劃,給予藝術家金錢補助及住所來進行創作。

為什麼選擇「台北」進行這個計劃呢?台北國際藝術村執行長蘇瑤華表示,台北市政府欲推廣台北成為國際都市,想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所要成長的不僅是經濟貿易,更應該擴展到文化層面,台北在這些方面的條件較有優勢。蘇瑤華也說,許多國外藝術家認為台北是個觀念開放且包容性強的大都市,因此選擇居留在台北進行創作,還紛紛提出不少心目中多元的台北計劃,希望利用「人」這項廣大的寶貴資產,在互動之間推動台灣活力。

「駐市」概念,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轉變成「駐村」企劃,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村內比鄰而居,就像視覺藝術家與舞蹈家住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換心得後,視覺藝術家的作品就可融合動感,而舞蹈家表演也能添加感官色彩。

台北國際藝術村的活動,除了靜態展覽外,表演動態活動更是豐富,每季有兩日的工作室開放日,讓民眾能貼近參觀藝術家的生活,不只是看見成品,更能了解創意進行的過程。今年三月到四月駐村表演的舞蹈家裘瑪娜‧慕拉德,在工作室開放日就邀請民眾一起跳舞,大家可以坐在旁邊靜靜地觀賞,也可以一起分享舞動的快感,讓民眾有機會做互動創意性的參與。

蘇瑤華表示,希望藉由多元藝文活動,以台北為據點,成為有國際視野的創新都市。除了每個月主題性展演活動、DIY藝術課程舉行之外,藝術推廣的範圍也擴張至校園,讓駐村藝術家到大專院校進行演說及示範教學,未來將深入偏遠地區。「不侷限定點,希望達成移動藝術村的概念。」蘇瑤華說,跨越文化藩籬,激發國人創意是主要目標。

「我們除了學習國外文化之外,更應該讓國外也了解台灣的藝術。」蘇瑤華說,每年都會進行藝術家徵選,與外國做交換計劃,目前已經有六十多位台灣本土自由藝術家,前往國際各藝術村進行創作及展演,將台灣特有的文化傳播到世界眾多角落,希望藉由文化的外交,讓這塊土地更為發揚光大。

延伸閱讀:

國際藝術村

2006年8月8日 星期二

逗點創意劇團 用戲劇來玩社區

【韋宣均報導】逗點創意劇團為了向外推廣戲劇,增加和人群的接觸,計畫深入到全台各社區表演社區劇場,戲劇將由劇團和觀眾一同參與,呈現與以往不同的表演方式,增加和民眾的互動性,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逗點劇團預計第一場社區劇場在五月中於新竹的社區開演。

「平時劇團就會到其他地方做戲劇訓練,然後在當地的公共場合,例如醫院、公園等做表演。」逗點劇團團長,兼任公寓大廈社區文藝人才培訓講師陳嬿靜表示,「這類的社區表演,能夠藉由觀眾的直接反應來修飾我們的演出方式,不但可以向外接觸人群,還可以充實自己,再加上閱讀『石頭湯』的故事繪本產生了社區劇場的靈感。」

「石頭湯」的故事是三個和尚來到了一個村莊,那裡的居民互相不信任,非常冷漠且不快樂。和尚們藉著煮石頭湯的噱頭來吸引村民,當村民發現石頭湯裡沒有什麼食材,開始主動拿出家裡的蔥或蒜一起煮湯,在這過程中,村民懂得施與捨,了解付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想要獲得快樂,就像撿石頭、煮石頭一樣簡單。

現在許多都會型社區就像故事裡的村莊一樣,居民之間的互動性比較不高,所以社區有重要事務要向居民宣傳,可以透過逗點劇團的社區劇場來吸引民眾參與。陳嬿靜說:「我們的社區劇場『石頭湯』必須搭配社區活動,像是資源回收日等,或是社區其他資訊消息想向社區居民交流,也可以透過煮『石頭湯』時來達到宣傳效果。雖然不能說對社區有所幫助,但社區邀請我們劇團表演,至少能達到宣導效果,在社區凝聚上就是一個開端。」

在演出「石頭湯」故事的同時,現場觀眾也要一起煮石頭湯,也就是說,這鍋湯將由表演者引導現場觀眾協助完成,而考量各住家距離的問題,食材會先由社區和劇團作準備,再分發給觀眾。在烹煮的過程中還有精采的小丑表演和其他說唱演出,最後由演員與現場觀眾一起分享這一鍋充滿人情味的石頭湯。在煮湯的過程也能讓觀眾參與戲劇,和演出者做雙面的互動,不是只有單方面接受的管道,這就是逗點的社區戲劇和在演藝廳看戲的最大不同點。

陳嬿靜表示,逗點劇團到社區表演主要是服務性質,除了向社區索取基本的車馬費、住宿費和演出所用的食材,可說是幾乎沒有演出費,如果經費不足的社區,考慮在演出時向大家募款。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社區申請合作社區,將戲劇推廣出去,未來逗點劇團還會和新店市立圖書館合作,舉行劇場表演活動。

延伸閱讀:

申請合作社區

「在中寮相遇」紀錄九二一重建

【韋宣均報導】在台灣大學第二活動中心蘇格拉底會議廳內,觀眾們隨著影片時而哭,時而笑,完全融入紀錄片的情景中。「在中寮相遇」自從放映以來受到觀眾歡迎,所以特別增加兩場,台北場次於三月十八日在台大,當日導演和工作人員,加上影片中人物李慶忠和楊肇瑞都前來觀看,讓現場觀眾感到驚喜。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有許多人志願到災區幫忙,像「果然文化工作室」的馮小非在中寮辦起社區報,建立了社區網絡,並將技能傳授給當地人,讓中寮人將來能夠經營自己的社區報;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喻肇青和團隊在地震發生後,就馬上幫助當地人做重建計劃,雖然喩肇青不懂台語,和居民開會溝通過程中都需要口譯,仍不阻止他想幫忙的決心。

在外來志工不求回報的付出和關懷,讓中寮人的心裡除了感恩,也起了改革的念頭。像在地青年廖學堂和李義忠,心中早就對一些事情與制度感到不滿,卻從沒對外有任何行動和言論,一場地震促使這些青年想要改善自己的家鄉,讓未來子孫能有美好的生活環境。

地震摧毀了許多人的家,無奈當時沒有相關法令可參考,重建計劃和資金也沒能在第一時間協助中寮居民,再加上政府上層嚴重脫離當地進度,下層公務員也不敢有任何動作,所有公文都是以龜速來行駛,許多人直接違建鐵皮屋,或是乾脆搬到外地,使得原本老化的村落更快速蕭條。引述片中一名婦女的話:「這文件用走的也早該送到了,但是過了一個多月卻沒有任何消息。」

一名志工建築師楊瑞禎描述公務員,「法令明文規定不能做的就不能做,沒寫到的可以自由發揮,但公務員則認為沒寫到的也不能做。」公務員制度明顯跟不上建設的進度,讓居民無家可歸,沒有一個安全的遮蔽物,最後許多人直接在外地購新屋,或是請人搭起鐵皮屋,結果中寮的人力一直向外流失,人口加速老化,要讓中寮再度繁榮起來是困難重重。

當初為了照顧獨居的父親,而從台北調職回中寮鄉公所的在地青年廖學堂,重建過程中不但替當地人辦理申請和爭取應有的權利,協助喻肇青和居民溝通。他感到中寮的人口嚴重向外流失,決定要做改革,用永續經營的概念,想挖通日據時代的舊水圳,於是到處申請挖掘水圳經費的著落,廖學堂說:「有了水,將來這些土地才有機會耕種其他作物,而且還可以吸引人前來觀光。」

招來許多耆老指引和挖掘,雖然剛開始很辛苦,也不被大家看好,後來大家因為挖掘水圳而凝聚力量和社區意思,等到水圳真的挖通後,一切都值得。參與挖掘工程的人表示,雖然工資微薄,可是愈投入愈有趣。黃淑梅表示,一開始聽到廖學堂的想法時,她跟水利局的人都認為他是瘋子,哪裡知道最後廖學堂真的把水圳挖通了。就如同喻肇青所說的:「這水圳凝聚了大家的力量。」

因為福盛村長不做事,眼看土石流來卻沒有組合屋可暫時安頓,一名村婦感嘆說:「窮人娶不到老婆,這是沒辦法的事!」居民李義忠帶頭抗爭,廖學堂幫忙他向鄉長申請組合屋事宜。另外,馮小非在當地積極宣導住家離開危險區,並且在當地開設社區教學;李義忠本來就對攝影有興趣,於是參加這些課程,向馮小非他們學習這些技能。

被大家稱為「憨忠」的他,想要為他的子女們留下家鄉的紀錄,以後若有相同的事情發生的話,也有紀錄可循,重建的效率會更快。當他的照片被登在社區報時,許多鄉親不敢相信的說:「怎麼可能!這照片是憨忠照的!」現在他正在學習怎麼寫稿,剛開始他寫出來的稿就像政府公文一樣,馮小非笑說:「阿忠大概這輩子所看過的文章都是這類的吧。」

地震發生後就到達災區去幫忙的喻肇青表示,他只捐三個睡袋而已,但是他會貢獻他的時間精力去幫助居民重建家園。不黯台語的他,在和民眾開會協調時,廖學堂在旁做翻譯,居民時常搞不清楚,喻肇青團隊是要來協助他們規劃重建家園,更時常誤會他們是政府部門,而對他們破口大罵,表達不滿。面對中寮鄉長的蠻橫霸道,為了居民的福利,喻肇青還居中協調。

問馮小非為什麼要來到中寮來幫助居民?她說:「如果我的人生沒有經歷過這些,那我會很後悔。」身為記者的她將本身擁有的技能,在中寮興辦了一份社區報,彙整各路消息來源,並且結識喻肇青、李義忠、廖學堂、以及紀錄片導演黃淑梅。她協助村民向鄉長做溝通,在雨季、土石流來臨前,向民眾宣導驅離危險區域。

為了讓中寮人經營自己的報紙,她開辦社區教學,教導民眾攝影和電腦技術,她認為這樣人人都可以替自己的家鄉做紀錄,現在她所辦的社區報還持續經營下去,繼續為中寮鄉留下許多紀錄。

地震發生後十日,導演就立刻聯繫全景公司的工作團隊和紀錄片學員們,分成七組到災區做田野,鎖定特定地點和人物之後,以台中做為中心點租一個工作站,在中寮搭帳篷,台北總公司則處理行政事務,一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來拍攝,紀錄片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全國災後重建聯盟九二一重建聯盟。

不顧自身安全,面對土石流也是向前衝的全景紀錄片的拍攝團隊,每天工作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一點,扛著攝影機到處去拍攝中寮的重建過程,導演黃淑梅說:「有時候面對問題時,真的很無力,因為背後的結構問題已經大到無法改變了。在土石流發生時或是鄉長的專制無理的情形下,那時候我們真的覺得攝影機根本就毫無用武之地。」

黃淑梅表示,拍攝的過程並不順利,體力負荷、自身安全問題、災區秩序瓦解等,但最困難的還是在地田野,尋找有特質的人物和確定拍攝目標。事前要做功課也是一大挑戰,要去了解都市更新的計畫、內容和相關的法令,以及當地的文化特色。這些生澀難懂的法令條文,就連高知識份子都很難理解,更何況當地收災戶和鄉公所公務人員。

「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認識山下的人,但是紀錄片在中寮鄉播映之後,竟然串聯了當地居民。」黃淑梅說。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出台灣人的堅強韌性,喻肇青學會了台語,廖學堂最後把水圳挖通了,李義忠的攝影技術持續進步,馮小非創辦的社區報繼續經營下去。

全景公司將「在中寮相遇」的所有權捐給公共電視,將來也會有新作品上映,導演黃淑梅說:「片名還未想到,是有關中寮山間村落想遷移到平地的遷村過程紀錄。」

2006年8月7日 星期一

小小方寸大大學問 郵政博物館

Aug8 【萬彥伶報導】可能我們沒有集過郵,不過一定寄過信,從票面圖案開始,一直到整個龐大的郵政系統,小小方寸背後,藏著大大學問。

一枚郵票的誕生和透露的訊息?為什麼郵差會被稱為「綠衣天使」?看似再自然也不過的問題,卻顯少有人知道答案,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在重慶南路的「郵政博物館」都可以一探究竟,從古到今郵務演變過程,從我國到世界郵票文化,不但記錄著歷史,也帶我們看見世界。

被稱為「國家的名片」,郵票能透露出一個國家的歷史背景、風土民情及文化政經。郵票也是種可保值的有價證券,因此每張郵票的誕生都必須非常審慎,從設計開始,印製及發行都必須經過重重關卡。很多人喜歡收藏郵票,郵政博物館展覽科管理員康遠說,集郵的三個好處就是「怡情」、「益智」、「交朋友」,不但可以在收藏郵票間,了解到各種文化知識,更可以藉此陶冶身心、培養興趣,以郵會友,好處多多。

郵政博物館展示將近八萬枚,來自一百二十多個國家的特色郵票,不丹的立體3D郵票、非洲地區的金箔郵票、水晶郵票與我國的三角形和橢圓郵票,各國因為政策和文化的不同,做出各樣材質及多采多姿的圖樣郵票,我們都可以從這小小珍品中窺見全世界。

還有許多珍貴的文物,例如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出現在一八四○年的英國,而我國第一套郵票是光緒年間海關通商使用的「大龍郵票」。所謂物以稀為貴,還有由一名小男孩意外發現,世界僅存一枚的八角郵票,連當初誤印蓋反的郵票也變成價值連城的寶貝,增添不少收藏趣聞。

在精美小巧的郵票背後,還有個龐大的郵政系統。我國從周朝開始已有民間郵遞文化,一直到清光緒年間才受國外影響成立官方新式郵政。交通工具不斷在演進,郵政效率也是一直進步,展館中記錄了這些歷史,從書簡公文開始,郵筒、自助郵亭、磅秤和銷票機等等已經不再使用的器材,還有交通工具的革新,讓我們見識到進步的軌跡,另外也有各國的郵徽及制服的演化,都可顯示文化的差異。

常常可以看見身著莊嚴草綠色制服的郵差穿梭在大街小巷,至於為什麼會選擇綠色這個顏色呢?展館副管理員林團真說,新式郵政成立之初,我國相關事務多半由外國人士籌劃推廣,其中一位法國的帛黎先生,其家鄉郵差就是身著綠衣,所以就將這套標準傳入中國,進而變成整個郵政印象色。不過還有另個比較中國式的說法,就是以吉祥話「竹報平安」為意,希望傳遞的都是好消息,才取竹子的綠色為郵政工作主要顏色。

「成立博物館是一個讓大眾認識中華郵政系統的窗口。」康遠表示,提供「信用、可靠」的印象給民眾,讓民眾多了解分佈在住家附近「好鄰居」服務的項目是主要目標。中華郵政服務的項目除了寄送物品外還包括儲匯、簡易壽險等等,「服務的項目越多,困難越高,不過再困難的工作也要百分之百做好。」

郵務人士的敬業精神還有不少感人的小故事,一九七三年台東一名郵差溫勇男先生,因颱風來襲通行橋斷裂,擔心沒辦法準時送達郵件,挺身游泳渡河不幸殉職,溫勇男在被沖走前還奮力將郵包擲到岸上,捨身護郵的精神傳為一段佳話。

中華郵政一九六五年在新店創設了郵政博物館,因道路拓寬計劃及原場地偏遠狹小不敷使用,轉至重慶南路,於一九八十四年落成啟用新館的郵政博物館共有十層樓,除了提供歷史展品之外,也定期舉辦特展活動,三月剛結束的寵物郵票特展,即是融合了現代時尚流行的特別企劃,而四月將開始的兒童郵展,更希望把郵票之美傳達給小朋友,配合動態拼圖賓果遊戲及塗鴉創作,希望激發小朋友的靈感。

康遠表示,成立郵政博物館是非營利事業,博物館所收的五元門票也是為了管制出入人口及維持展館品質,來看特展更是不加收費用。支持繼續辦活動展覽的動力,就是希望國人能學習多樣文化,從小小方寸間中了解多方知識,並能藉此認識中華郵政可靠、便利的精神。

延伸閱讀:

郵政博物館

2006年8月4日 星期五

松興戲劇團 客家戲曲音繚繞

【張君瑋報導】位於北埔竹東地區的「松興戲劇團」,成立於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六十七年次的團主林興松,是目前各客家戲班中,年紀最輕的的團長,也繼承了北埔地區「客家戲劇」傳承的重任。

林興松小時候,就常常到戲棚下看戲,也因此對「客家戲曲」有了深厚的興趣;高中到華岡藝校主修國劇身段,高二開始接觸傳統戲曲,先後待過「一心」、「陳美雲」、「勝珠」、以及「楊梅新永光」歌仔戲班。在「楊梅新永光」中,林興松學習到很多演出技巧,家人以及劇團夥伴也大力鼓吹他自立門戶,所以林興松便成立了「松興戲劇團」。

「松興戲劇團」目前在全省的廟宇前搭戲台,做巡迴的演出。演出分為兩部分,除了演出正統的亂彈或是西皮,還有像「採茶郎」這種關於客家傳統生活方式的戲曲,另外一部分,就是比較受歡迎,經過後人改編過的戲曲「胡撇仔」;林興松說:「我們會在『胡撇仔』裡面,依照劇情,加上一些台語的流行歌曲,讓我們的戲曲表演更生動。」;若是在閩南人比較多的地區,如苗栗後龍地區,「松興戲劇團」就會將原本是客語的台詞改為閩南語演出,「但是,這樣我們客家人演起來,感覺還挺不『輪轉』的。」林興松笑著說。

另外,在每年的農曆大月(一、二、七、八、九、十、十一月),「松興戲劇團」也會隨農曆節日表演應景節目,如在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演出,農曆九月、十月慶祝豐收的「收冬戲」,另外也會表演一些關於媽祖和客家主要信仰之土地公的戲曲。

「目前關於推廣客家戲曲,最大的困難就是經費和人才的問題。」林興松說,政府對客家戲曲的補助費用,其實並不太夠用,雖然目前多了個「客家電視台」,有更多的表演空間,但是對於經營客家劇團,幫助還是有限;在廟宇的演出部份,很多時候,碰到比較不重視這種「廟口戲曲」演出的廟宇,認為只要有個團在那邊敲敲打打,吵熱氣氛就可以,對於酬勞也是能省則省,這樣對於比較注重演出品質的「松興戲劇團」來說,在爭取演出的方面,就比較居於弱勢。

而人才部分,林興松說,在團裡,身為團長的他,反而是整團裡面最年輕的,林興松說:「因為有心經營這種客家戲曲的人,通常都是那種已經四、五十歲的人,所以傳承方面,就有很大的斷層。」這方面,林興松也是相當憂心,並且希望自己能夠繼續推廣「客家傳統戲曲」下去。

2006年8月3日 星期四

投身工運不悔 黃莉珺望勞工團結

【林紋嬬報導】目前在全國自主勞工聯盟擔任執行長的黃莉珺說:「我想做這工作,讓我更確立生命的目標吧。」從事勞工運動已邁入第四個年頭,薪水只有兩萬出頭,生活勉強可以溫飽。但她認為這工作可以看到社會結構面,幫助社會改變。

雖然是念傳播出身,但她認為現在的傳播環境太差,選擇做個逃兵,黃莉珺說:「我也有想過要當個記者,在小時候的幻想裡,記者就是個無冕王,可是看現在媒體的發展,新聞一下就過了,深度報導越來越少,快沒有發展的空間。」

黃莉珺坦言做這工作很難有快樂的時候,在不斷接觸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勞工中,發現許多問題,例如在法律與勞資雙方等。她認為無力感是各國都有的現象,在八○年代,勞工運動蓬勃發展,只要有要求,資方的讓步空間比現在還大。至今全球化,資本家基於比較利益將產業外移,勞工抗爭的實得成果不多,所以他們也在探討現今勞工運動沉寂的原因。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夜間部畢業後,黃莉珺考上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進去的第一年就碰上九二一大地震。她說:「那時候所裡的老師學生都投下去了,協助災區的重建和紀錄,我跑新莊博士的家做訪問紀錄,那時候大概就開啟我想走這條路的方向吧。」

除了工作上的壓力,家人起初也不甚諒解。黃莉珺說:「我爸一直很希望我能找個『正當職業』,從以前就很反對,不過現在他們的轉變很有趣,我爸有時候看到電視還會揶揄我,什麼時候要搞抗爭啊?老爸扛著鋤頭跟你一起去。」研究所畢業後她先到勞工服務中心從事社會關懷的工作,她認為如果要做這類工作養活自己,會比較順遂,但那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她笑著說:「這和我『勇於改變』的人生觀不一樣。」

黃莉珺接過不少勞資爭議的案子,隨經驗累積,在調解過程中,便可預測勞工大概能爭取到多少權益,也看著不少勞工在過程中轉變。她表示,在調解過程中看到很多社會結構面的問題,許多時候被裁員的勞工根本就是「小蝦米對大鯨魚」。她舉例,如財稅中心的勞資爭議,立法院當初廢除的組織精簡行政命令,行政部門卻不遵守,到後來這些勞工「只是要爭一口氣。」黃莉珺又說:「很多勞工到最後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們?』」

在這一行工作,也發現許多資方對勞方的恐嚇與無理,她說:「有些案子就很誇張,資方帶著同事和主管圍攻一個抗議員工,不停的用言語羞辱她,想強迫她簽契約,那名員工被搞到差點精神崩潰。」黃莉珺認為,因為身邊有這麼多需要關心的人事物,她已經習慣用比較大的角度去思考,較少關注自己的情感層面。她說:「我會提醒自己看比較大的東西,不要只關注眼前的東西。」

日前香港世貿抗議全球化行動,她也飛去參加,對外國的工運組織相當佩服。她說:「他們真的很有組織紀律,像韓國,他們一罷工就是全部產業一起。我們台灣的工會比較零散,不知道是不是民族性的問題。」黃莉珺發現,台灣人會期待一個犧牲的英雄,就如她的朋友對於她的工作,反應往往是「你好厲害!好好加油!」,他們都在期待一個英雄,「我覺得大家都忽視集體的力量。」黃莉珺很希望,大家一起來搞運動,讓大家都成為「英雄」。

2006年8月2日 星期三

環保「超先鋒」 盡做環保事

【高林壕報導】不管是鄉村還是都市、大街還是小巷,都可以看到資源回收的標語以及回收車的廣播宣導。資源回收已經是現在社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也是政府極力推廣的政策;但在這之前,就有人把資源回收的垃圾當作是寶,並默默地維護我們的環境。住在深坑鄉的阿柑阿嬤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從十年前開始從事資源回收。

近年來,資源回收才開始正式受到重視,在之前,大部分的人都把能資源回收的垃圾和不能資源回收的垃圾混在一起丟,只有少部份人在當時就把能資源回收的垃圾當作是寶,把大家所丟的垃圾收集、分類,阿柑阿嬤就是利用每天下午和附近的鄰居或是商家收取可回收的垃圾,持續超過十年。

阿柑阿嬤和她先生每個月可以領老人津貼共一萬元,但是阿柑阿嬤還是天天去做資源回收,她認為不但可以貼補家用,也可以多運動。阿柑阿嬤的鄰居黃啟華表示,阿柑阿嬤和她先生雖然有一小塊農地,但是隨著年紀增長,他們也沒有體力種田,而且兒女也沒有扶養兩老。「阿柑阿嬤都是撿資源回收的東西去換,雖然有老人津貼的補助,但是阿柑阿嬤還是每天去撿。」黃啟華說。

阿柑阿嬤說:「那些垃圾都是別人不要的,我都在別人丟垃圾的地方定時去拿,這些都可以換錢,紙用秤的,瓶子一個一塊,玻璃瓶一個兩塊。」她也說:「很久以前,鄰居有很多小孩,有時會有很多書要丟,他們有一次在我家附近的空地燒,我在家覺得很臭就出去看,我發現就跟他們說,以後紙的東西給她就可以,之後鄰居都會把可以回收的東西都給我。」

住在附近的許順華表示:「阿柑都在每天下午的時候來撿,旁邊都會跟著一隻只有三支腳的狗。」她也說:「我記得有一天,阿柑沒來,就覺得怪怪的,就去阿柑家看看,才知道她昨天去撿回收時滑倒腳扭到,聽到她先生叫不要去,但她還是硬要下床穿鞋,我看到阿柑的腳腫得像木瓜一樣,鞋子也因為腳腫起來塞不進去,我也叫她不要去,但她就是不聽。」

阿柑阿嬤認為,可回收的東西是寶、是有價值的。她說:「現在年輕人都不知節儉,一罐二十元的飲料我要走好幾家才撿得到,應該讓年輕人撿撿看,知道賺錢的辛苦。」她也說:「她會一直做下去,不只因為它是寶,也因為要愛惜這個環境」。

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公園號酸梅湯 保存老台北人回憶

Aug7_1 【陳凱隆報導】在朱天心的小說「擊壤歌」裡,就有寫到北一女學生放學後,經常踱到一家「公園號酸梅湯」。四、五十年前,當時二二八紀念公園還叫新公園,每到下午就會有很多人潮,而當時的飲料只有黑松沙士,附近也很少雜貨店,所以在二二八旁邊的「公園號酸梅湯」生意十分興隆。

位於台北市遼寧街和衡陽路口的公園號酸梅湯,外觀保有紅磚造的日式建築,上頭還掛著五十年歷史的招牌,老闆娘歐太太從親戚手中接下公園號酸梅湯,已經經營了三十五年,她表示,酸梅湯也是親戚自己研發的。

製作酸梅湯的過程是將山渣、甘草、烏梅和桂花用小火煮沸騰後,熬兩個小時再用紗布過濾擰乾,最後加上砂糖。老闆娘風趣地說:「沒有什麼困難的,只要別被燙到就好了。」當然也要注意各種材料的用量,不要太酸也不要太甜。

老顧客鄒永祥從小在附近長大,外公則在這裡開雜貨店。他表示,十幾歲時就會來公園號吃冰淇淋、喝酸梅湯,三十歲搬家後,如果到二二八附近看書,也都會來這裡回味一下。他說:「很好喝啊!我每次路過新公園都會來喝。」

藝人陳莎莉、孫芸芸、鄒美儀和立法委員李慶華等人都曾光顧過酸梅湯店,也有很多一女中的校友都會來喝。記憶中比較好玩的客人,歐太太說:「小虎隊也曾來過,一來他們就端著杯子,各自散開,害怕被別人發現。」

歐太太也表示,因為很多雜誌和媒體前來採訪,所以淡水的酸梅湯幾乎都是學他們的,有些酸梅湯還只是用梅子泡的,不是用煮的。

在還沒做酸梅湯前,這裡原本租借給別人賣字畫、古董,後來改賣酸梅湯和冰淇淋,西元一九七一年,兼賣炸雞和快餐,老闆娘表示,當時一杯賣一塊或是兩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工作十八個小時,可以賣到七、八千塊。十年前租給朋友賣糕餅,酸梅湯則縮到店面的角落,繼續經營。

因為公園的人潮變少,便利超商的出現,飲料也越來越多樣化,所以現在的小孩一般會選擇泡沫飲品或是咖啡。面對傳承的問題,歐太太說,現在能賣多少算多少,也因為酸梅湯必須現煮現喝,所以不能用網路宅配。

一包二十元的酸梅湯,傳統方式熬煮、塑膠袋包裝,儘管是小小的店面,但還是保存了許多台北人的回憶。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