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8日 星期四

兒童情緒方程式 需父母用心解答

【記者陳敏慧/生命力報導】「我的孩子最近會偷東西,我生氣之下打他罵他,可是他還是無動於衷,怎麼辦?」「最近我的孩子不喜歡上學了,我不知道他在學校發生什麼事,該怎麼辦呢?」以上都是平常父母們在照顧孩子時常見的問題。在現代繁忙的社會中,兒童情緒困擾個案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這意味父母親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下,對自己孩子的照護顯得力不從心,當他們開始發覺孩子行為開始脫軌後,才發現自己長期疏於管教,而悔不當初。

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於日前舉辦「從兒童發展看情緒困擾的孩子」講座中,邀請台北市立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林亮吟,來告訴參與座談會的父母親們瞭解孩子情緒困擾的問題,以及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成長過程會碰見的難題。

林亮吟表示,人的情緒總共分為四大類,分別為:愉快、難過、憤怒與恐懼。兒童的情緒發展開始於出生後的第六週,首先是表現愉悅,這代表生理上已經有食物填飽肚子的愉悅感。當孩子成長至第三十二週後,會開始發展其他三類–難過、憤怒、恐懼的負面情緒。

影響兒童的情緒發展的因素包含:孩子天生的性格、家庭的教育方式、隨著年齡增長後的性格轉換、生活在何種社會與文化環境下、學校的同儕環境等。兒童在家庭環境下的情緒困擾,最常見是兄弟姊妹間的「手足競爭」。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父母往往給他最好的呵護,但是當有第二個孩子降臨時,老大開始產生嫉妒感,因為他感覺到父母沒有給自己昔日的注意力和呵護時,會將嫉妒與憤怒轉移到老二。

另外,長期生活在婚姻失和家庭中的孩子,心理上容易產生不安全感,會認為父母的爭吵是因為自己不乖,往往壓抑自己情緒,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憂鬱、驚恐的情緒。而在家庭暴力下成長的孩子,在情緒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極端的情緒反應或是情緒發展遲緩的現象。他們在情緒的表達上,比起發展正常的孩子會顯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心中的感受。

在場的一位家長憂心地說,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處罰,連續被處罰了兩個星期,孩子在情緒上有很大的反彈,甚至討厭上學。面對這樣的個案,林亮吟表示,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環境下,也會產生情緒困擾的問題。不論是在同儕相處情境、學校老師的教育方式等,都會影響兒童心理成長。孩子與同學的相處中可能會產生焦慮不安的反應,害怕自己不受歡迎。老師的教育方式好壞與否,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意願。

面對情緒困擾的孩子,要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呢?林亮吟表示,家長應該面對事實,用幫助孩子的心情告訴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困難,爸爸媽媽可以幫他想辦法。以鼓勵和支持的方式,傳達父母對他的關心。千萬不能用很急躁心急的態度去面對孩子,如果以這樣的方式解決方法,會使孩子的自尊心低落,使得他更不願意更改他的錯誤了。

「我的孩子今年才四歲,頑皮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處罰他,該怎麼做?」一位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林亮吟建議,當孩子頑皮、做錯事後,家長應該耐心的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假如孩子倔強地爭吵不休,父母盡量不要對孩子表現怒氣,應該讓彼此有個空間冷靜,父母應該婉轉的告訴孩子:「我跟你現在不要討論這個問題,我與你都該想想問題該如何解決,等你冷靜下來了,再跟我討論好嗎?」

林亮吟建議家長們,與孩子相處不要有不耐煩的態度,而是要耐心的聽聽孩子的想法,才能和孩子相處愉快,一旦他們有情緒困擾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得恰到好處。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