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8日 星期四

中國痲瘋協會 關懷病人無所畏

【記者黃雅暖/生命力報導 在台灣談起痲瘋病,第一個令人聯想到的就是樂生療養院,但是隨著醫藥的進步,台灣痲瘋病的流行已經在控制之中,而且病人也明顯地減少。於是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兼中國痲瘋協會理事長谷寒松本著服務痲瘋病人的精神,他開始注意到中國還有三十二萬的痲瘋病人,面對這麼多的痲瘋病人,他知道不能只靠一己之力,於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動,終於在二○○○年十二月九日成立「中國痲瘋協會」谷寒松說,雖然是在台灣登記,但是卻取名中國,這是因為除了台灣以外,大陸有更多的痲瘋病人需要幫助。 

說到大陸的痲瘋病人,谷寒松雙手合十,皺著眉頭深思了好久才說,大陸的痲瘋病人比當年台灣的痲瘋病人還可憐,他們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多半生活在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和江西等南部省份的偏遠山區,因為生活環境的貧窮和衛生條件的落後,使得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痲瘋病,而且在感染之後根本無處可醫。後來在一九五二年時,中國政府頒布一則有關痲瘋病的全國性醫療政策,決定將痲瘋病人聚集在指定的痲瘋村裡生活,以執行妥當的控制措施和病例研究,但這也等於宣布痲瘋病人從此遠離人群的生活。

谷寒松說,直到今日,痲瘋病雖然已經可以有效地用藥物控制和治療,一部分的痲瘋病人也漸漸從痲瘋村走回社會,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多數的病患仍然被隔離在窮鄉僻野,乏人問津,他們過的是無水無電的原始生活,三餐無繼,房子也是斷垣殘壁,破爛不堪,環境之惡劣好比是人間的地獄。更嚴重的是那些肢體變形,無法行動的老弱痲瘋病人,生命的延續對他們來說就好像痛苦的延伸。另外,更令人憂心的是痲瘋病人的下一代,他們出生在與世隔絕的痲瘋村裡,和痲瘋病人生活在一起,沒有合法的身份,就等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更不用說上學讀書、寫字的教育問題了。

谷寒松在親眼目睹大陸痲瘋病人的現狀後,開始和位於澳門的「利瑪竇社會服務」還有位於香港的「中國痲瘋病人服務團」合作。三個團體一起做事,團結力量大,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整合彼此的力量,以避免重複或無謂的經濟開銷。他說:「我們並不想白白浪費那些善心人士的捐款。」

三個團體從改善痲瘋村的環境開始,以一個特定的縣市興建一所痲瘋康復院為概念,這類的痲瘋康復院,在設備上擁有一棟全新的住屋、一間普通的餐廳與廚房以及一間診療所,這間診療所還可以充當簡單的手術室和嚴重病患的住院區,稱得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教育問題更是刻不容緩,在痲瘋村裡的兒童,受過教育的可說是少之又少,因此需要一間可以同時涵蓋少年、青年、壯年三個學齡層的綜合學校。谷寒松說,「很感動的是,我們的努力受到很多人的肯定,連當地人都跑來幫忙。」他舉例像是有一位任教於四川大營盤小學的王文福老師,家裡雖然育有三個子女,但卻願意只領著每個月六十塊人民幣的微薄薪水來教書。

谷寒松表示,兩年以來,我們接觸過十六個省份,一百個痲瘋村,很多問題已經獲得改善,但是偏遠地區的交通工具、道路改善工程、供水系統和電力設施等,這些問題都還有待解決。雖然有很多外籍修女或神父在當地服務,但是人手卻還是不足,他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招募中國當地的修女,很令人高興的是,從協會成立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修女加入服務的工作。」

在大陸服務痲瘋病人光是有一股熱忱是不夠的,最需克服的困難是中國特殊的共產制度和複雜的行政架構,谷寒松說,「一般人是無法隨便進入痲瘋村的,像我第一次到中國去看痲瘋病人時就碰了釘子,後來才知道原來要進入痲瘋村是需要向政府申請的。」民間團體的愛心服務再加上政府機關的實質援助,才會是計畫得以成功的基礎。

最後,已經服務痲瘋病人二十餘年的谷寒松眼角泛著淚水說:「痲瘋病人是我靈修路上的導師,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忍耐,不怨天尤人。當他們說,谷神父是我們的神父時,是我最大的榮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