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2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王萍 流浪狗的守護者

【記者劉靜怡/生命力報導】住在新店山區的王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狗人士。十多年來,她幾乎每天都在為流浪狗奔波,家中養的十幾隻小型犬,其中一半都是流落街頭的流浪狗。就是這樣不忍的心情,王萍在山中租下狗舍,專門收容中大型流浪狗,每天到山中定點放置狗食,成為她每日最重要的課題。

王萍說,其實以前的她只是遠遠看到流浪狗就覺得髒、臭,根本就不敢靠近,不過,日前在經由同事的帶領下,王萍漸漸開始了解流浪狗,進而致力餵養流浪狗的事業。

王萍表示,其實台灣的愛狗人士很多,幾乎在每個流浪狗聚集的地方都會有人固定發放狗食,就是希望能讓狗狗吃飽,不要太常出來活動,也可藉此了解小區域的流浪狗數量,進一步將流浪狗送去醫院結紮,減少生育。不過,雖然他們都儘量挑人煙稀少的時間和地點來餵食,卻常引起許多抗議。她說,之前就曾有抗議民眾報警,讓她接獲不少罰單,內容竟是「亂丟鴨肉和麵包」,後來還被縣政府列入黑名單,不讓她再去領養流浪狗。

「其實流浪狗的本性是很溫馴的」王萍表示,雖然,日前不斷發生流浪狗咬傷人的事件,造成社會大眾對流浪狗的誤解,但是,其實流浪狗根本很少主動咬人,它們每天只希望能填飽肚子,只要吃飽根本就不會在街上亂晃。「流浪狗也許反而還比較懼怕人類」她說,路邊流浪狗只要看到人來,大多先夾著尾巴、低著頭跑走,真正會叫、會兇人的狗,反而是那些要保衛主人的家狗,但社會大眾卻普遍有所誤解,對流浪狗非常排斥。

「現在有許多人會覺得領養的流浪狗,會不比自己從小養的狗親近」王萍表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其實有些被丟棄的流浪狗,會因為自己是「被丟掉的」因而喪失自信心,反而會與人類更親近,更希望得到寵愛。不過,她也強調,如果不愛狗就不要養狗,養了就不要丟棄它,不要讓狗狗再次流落街頭。

長春里長陳錦川表示,雖然一直有居民向他抗議山上流浪狗太多,但基於人道立場,他希望能就近找塊空地成立收容所集中管理,不過,卻因政府沒有多餘的經費而暫時作罷,目前只希望能找到民間企業贊助一同推動這個計畫。 

就這樣沒有後盾、沒有組織,王萍靠著自己的力量和家人朋友的支持,默默守護流浪狗,現在的王萍,每天花四個小時去和熟識的商家收集剩餘食物到山中放置狗食,靠著磨練而來的淺顯醫術幫路邊的流浪狗打預防針,治療流浪狗的皮膚疾病,雖然每個月的支出高達四萬多元,她仍甘之如飴。「讓我中一次樂透就好」她笑著說,如此一來,就有經費可成立流浪狗訓練收容之家,不但可以還給這些狗兒一個容身之地,更能夠進一步訓練它們回饋社會。

心臟病病童 運動非夢事

【記者蔡宏杰/生命力報導】操場上,一群小朋友興高采烈的在陽光下跑跑跳跳;樹底下,一個身軀瘦小的孩子,露出羨慕的眼神,渴望與那群小朋友一同玩耍。這樣的畫面,大家一定不陌生。瘦小的身軀、蒼白的面容、不能從事劇烈運動,這是一般人對心臟病病童的認知。因為如此,心臟病兒童總是在備受呵護之下成長。

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學童患有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臟病的比例為千分之十八。由於心臟病是一種需要長期養護與治療的疾病,一般父母親甚至學校老師對於心臟病的認知並不正確,直覺的認為罹患心臟病的小朋友皮膚嘴唇一定會發黑發紫、身材瘦小、營養吸收不好,並且會影響智力發展;心臟病人無法懷孕生子,壽命不長……,種種錯誤的認知更造成了父母師長因為擔心,而盲目限制病童活動,禁止參加各類運動,妨礙了心臟病童正常的發育,甚至遭受同儕、社會、環境等排擠,失去互動的生活功能。

事實上,隨著醫學進步,心臟病童的存活率已大為增加,更可依心臟病的情況加以指導,給予適度運動量。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於去年舉辦第一屆的心臟病童運動會,就是希望透過活動來宣導正確的心臟病兒童運動準則,希望藉此讓病童及家長瞭解,心臟病病童也是可以正常從事體育活動,而不再只是站在樹底下看著其他小朋友開開心心的活動。

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成立三十一年,平常備有專業的心臟病醫師諮詢,每年亦提撥部分金份作為病童獎學金、定時進行全台及離島地區學生心臟病防治篩檢、協助教育部舉辦「心臟病學生體能活動指引」研討會等。

基金會秘書長呂鴻基說,心臟病固然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程度以及外界互動的能力,但是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許多父母往往會擔心小朋友的運動量是否太少而影響體能發展,或者過多而造成心臟負荷,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基金會特別邀請國立體育學院的專業教練,依照台灣兒童心臟病學會制訂的「心臟病學生活動強度分類建議表」,設計出適合心臟病童的體育活動。

國立體育學院洪得明教務長指出,目前設計的這套簡易運動可以讓所有的家長和老師更加了解,應如何正確的安排與指導罹患心臟病童作適度的運動,並給予簡單的技巧指導,以增加病童活(運)動機會,培養獨立勇敢的自信心與榮譽感。教育部司長吳仁宇說,教育部為了維護心臟病學生身心、社會的健全發展,並使心臟病學生能隨時上體育課,適度的參與運動,編印「心臟病學生體育課程活動強度指引」手冊至各個學校。

然而,很多體育老師對於心臟病學童的體育活動項目及範圍仍然存有疑義;因此教育部特別安排在今年運動會中配合一個小時的座談會,由體育界專家學者與學校體育老師就體育活動設計基準進行交流,並藉由實際參與心臟病童運動會的各項活動,增加實務經驗。

新聞辭典 心臟病學生活動強度分類建議表

家有心臟病患者的父母與老師,常常會擔心心臟病學童的運動是否過量。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指出,依心臟病學童的自覺症狀,父母與老師可以依此評估學童是否能夠繼續從事運(活)動。

學童自覺症狀可以區分為四級:心功能良好無症狀者屬第一級,重度運動財有症狀者屬第二級,中度及輕度運動時有症狀者屬第三級,日常生活及輕度運運動有症狀者屬第四級。

家長與老師除了根據學童自覺症狀,來判斷心臟病童可否從事運動之外,應請小兒心臟科醫生診斷,依心臟病之種類與程度,給予適當的活動建議。一般來說,醫生診斷為A級者,可不用限制活動量,診斷為B、C、D級者,則依序須限制重、中、輕度運動。至於診斷為E級者,則須限制所有活動,並在家臥床休息或是住院接受治療。

心臟病學生自覺症狀分級、活動建議及就醫追蹤分類表 自覺症狀分級
I 心功能良好無症狀者
II 重動運動才有症狀
III 中度及輕度運動時有症狀者
IV日常生活及輕度運動時也有症狀者

活動建議
A 不須治療、不須限制活動量
B 須限制重度運動
C 須限制中度運動
D 須限制輕度運動
E 須在家或住院治療及臥床休息

就醫追蹤
a 不須醫療追蹤
b 須做定期醫療追蹤
c 須做心內膜炎預防 父母須學習心肺復甦術

2002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傳學鬥 鬥陣監督媒體環境

【記者錢乃華/生命力報導】「傳播學生鬥陣」是由一群就讀傳播科系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組成的社運團體,簡稱為「傳學鬥」。他們以學生的立場,先後參加了「黨政軍退出三台運動」和「無線電視民主化」等媒體改造運動,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國內先後被政府、黨派或財團主導的傳播環境。

傳學鬥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當時自立報系正面臨改組,並且受到國民黨勢力的介入,因而引發新聞自主運動。一同參與這項活動的各校傳播科系學生,決定將力量集結起來,成立「進步傳播學生組織」,後來經過討論,才正式定名為「傳播學生鬥陣」。

「對於現在傳播產業惡質化,學生不應該置身事外。」傳學鬥現任召集人張時健說,雖然黨派、政府、軍方這三股勢力已逐漸淡出媒體,然而財團對媒體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甚至使媒體走向商業化。因此他說:「我們在學生時代就應該想辦法改善媒體現狀,畢竟以後要進入這個環境工作。」

去年初立法院進行有線廣播電視法修法時,將第十九條「家族持股限制」取消,使得財團得以大肆收購地方有線電視系統,造成壟斷。傳學鬥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將他們的主張整理成一份「有線電視修法政策建議說帖」,到立法院中向立委進行遊說,並且參加公聽會,同時也在網路上進行連署,希望立法院能重新修法。傳學鬥前任召集人盧永山說,雖然傳學鬥的意見最後幾乎都未獲得採用,但是這項活動讓所有成員都投身其中,為改造媒體環境盡一份心力。

今年八月,聯合報系在北美洲發行的「世界日報」工會代表團來到台灣,為他們在工作上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請願,希望能得到聯合報的善意回應。當時傳學鬥為他們舉辦了一場「跨國勞資糾紛與媒體工作權」座談會,邀請了學者以及工會代表等人,一同進行討論。傳學鬥後來也幫世界日報的工會代表安排和聯合報主管進行溝通,最後勞資雙方達成共識,為這件事畫上句點。

盧永山說:「進行社會運動,『媒體』所扮演的角色是不能忽視的。」傳學鬥早期曾在「寶島新聲電台」開設廣播節目,也曾和台灣立報合作、在其版面開闢專刊,針對當時的傳播議題進行探討和論述。目前傳學鬥主要以每週發行一次的電子報宣揚理念和主張,這份電子報創刊於二○○○年六月,起初只是試探性質。

「電子報可以凝聚成員的共識,也可以發表我們對媒體現象的看法。」盧永山表示,以營利為目標的主流媒體不會接受對於媒體環境的批評,所以傳學鬥必須以自己的方式發表意見。電子報內容主要分為「編輯室報告」、「本週媒大事」、和「傳學鬥論壇」三部份,傳學鬥每週會開會討論當週的媒體大事,擇一主題深入探討,並將看法發表在「編輯室報告」之中。

除了電子報的編輯室會議之外,傳學鬥還會舉辦讀書會來討論傳播議題,不只是針對成員舉行的內部讀書會,也會舉辦對外開放的讀書會,讓各校傳播科系的學生來參加。張時健說:「對外開放讀書會,一方面可以宣揚傳學鬥的理念,另一方面可以認識新朋友、召集新成員。」

傳學鬥曾在校園中辦過多場座談會,像是和「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合辦的「十萬青年救電視,全台校園走透透」巡迴座談會,以及本月和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大眾傳播工作聯合會合辦的「認清你的未來-傳播工作權校園巡迴座談會」,不僅為各校傳播科系學生灌輸新觀念,也是讓更多學生認識傳學鬥這個組織。

「雖然現在國內的學運活動不熱烈,可是傳學鬥還是保持著一定的熱情。」傳學鬥成員許立潔說,傳學鬥關注的不只限於傳播議題,他們同樣關心其他的社會議題,甚至會和其他社運團體結盟。例如傳學鬥曾參與反反盜版遊行、反核、反高學費等社會運動。對於未來,盧永山表示,傳學鬥希望能發揮並擴大影響力,同時讓更多人認識他們的理念。

一人吸兩人害 吸煙寶寶身體壞

【記者盧小輝/生命力報導】吸菸有害健康,對孕婦尤然,如果她們還不戒菸癮,不僅難以「一人吃,兩人補」,更會「一人吸,兩人害」,禍害心肝寶貝。台北市衛生局因而決定為「哈草族」的孕婦及其配偶開辦戒菸班,協助他們及下一代遠離菸害。

台北市立婦幼醫院是最早開辦準爸爸,準媽媽戒菸班的市立醫院,內容包括吸菸對孕婦及胎兒健康的影響、孕期如何戒菸、戒菸期的壓力調適、孕期戒菸的養生飲食指導及臨床方法幫助戒菸等,並邀請專科醫師一對一個別諮詢。

戒菸成功的李先生說,改變習慣不是容易的事,戒煙講求決心,「藥物和輔導課程都只是一種輔助。」他表示,常常想抽煙到不能控制的時候,就會參加醫院舉辦的一些戶外活動,跟與會人士聊聊天,轉移注意力,不僅可以多交一些朋友,還能藉此慢慢戒菸,一舉數得。

李先生說,要丟棄百弊而無一利的壞習慣,你只能自救,別無他法。為了自己、家人和周圍朋友的健康,請放下手中香煙。他說:「生命沒有Take2,後悔永遠嫌太遲。」

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優生保健科林陳立主任表示,懷孕過程中血容量會增加,心臟跳動量會增加二十五至五十百分比,其目的使胎兒與母親維持血液中足夠含氧血的灌流。若吸煙者吸入過多的一氧化碳,導致紅血球難以與氧氣結合,會造成母體與胎兒的缺氧。

陽明醫院黃賢正主任表示,女性在懷孕期抽菸,將使流產、早產、胎兒死亡、生產時危險的機率升高,胎兒出生後將容易造成低出生體重嬰兒、呼吸系統疾病、視力問題及智能發育延遲。男性抽菸將減慢生殖器官的反應、減少精蟲數量及活動力、容易出現性無能。

根據日本對不吸菸的婦女研究分析發現,對於丈夫每天吸一包菸的不吸菸婦女,罹患肺癌的機會是不吸二手菸婦女的兩倍。孕婦吸了二手菸後,會使胎兒受到傷害,胎兒出生後,生理及智力發育可能都有遲鈍的現象,亦可能成為先天性的癌病患者。

林陳立表示,吸菸孕婦生下缺陷兒機會較高,包括兔唇、顎裂、先天性心臟病等,早期破水、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也隨之上揚,產後期吸菸會使母乳分泌量減少。為了自己、也為了心肝寶貝著想,林陳立說:「有煙癮的孕婦至少在懷孕前三至六個月就開始戒菸。」

林陳立提供孕婦的戒菸處方,包括運動,意志力及親友的支持。他提醒有意戒菸的孕婦,吃完飯後,最好去運動一下,以免又習慣性地掏出菸來。一發現菸癮的孕婦,不妨到廚房洗洗碗筷,到客廳打打毛線,或動手準備寶寶未來要用的東西,把自己搞得越忙越好,以轉移注意力。

林陳立表示,除了本身的意志力外,配偶及親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為此,這次戒菸班也將孕婦的另一半納入。所有準爸爸都承諾絕不在太太面前吸菸,六成甚至表示將趁太太懷孕的機會,將菸戒掉,回到無菸一身輕的快活日子。


延伸閱讀: 台北市衛生局

愛小孩 從重視兒童保健做起

【記者詹淑芬/生命力報導】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是健康的起步,健保局針對兒童預防保健服務,配合兒童健康手冊的使用,提供四歲以下幼童六次按照年齡時程免費接受健康檢查,並作為家長建立寶寶健康記錄及生長發育的資料,以供醫護人員參考。

健保局台北分局研考小組劉林義說,「服務項目包含健康檢查,是從外觀檢查判斷兒童是否有生長發育不良的情形,另外也有健康諮詢,像家長可能會問頭圍大小是否發育正常等問題。」身體檢查的詳細內容包含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視力、口腔檢查、生長發育評估等,而健康諮詢包括預防接種史查詢、營養、事故傷害預防及口腔保健等。  內政部兒童局為了使三歲以下兒童獲得適當的健康照顧,促進其身心正常發展,並減輕家庭負擔,於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一日開辦「三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計畫」,補助對象為出生日起至年滿三歲有參加全民健保的幼童,補助其門診及住院部分負擔費用。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九十一年七月底為止,共協助三歲以下兒童就醫七百八十九萬一千餘人次,減輕家長負擔約七億五千八百二十六萬六千餘元。

台北市衛生局為維護兒童身心健康,並促進兒童正常發展,推動許多兒童醫療補助。水痘疫苗一劑的注射費就高達一千五百元,因此特別給予部分年齡層兒童免費注射的福利。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第一科科員王小姐表示,「台北市政府特別提供注射水痘疫苗補助,由於自費注射的費用較高,因此申請補助的比例也蠻高的。」只要戶籍在台北市,領有台北市兒童醫療補助證,且在民國八十五年以後出生年滿一歲之兒童,或領有台北市兒童醫療補助證重字號的小朋友,都可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其餘疫苗施打情形,根據九十年度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生預防接種完成率調查結果顯示,預防接種的實施情形都有達九成五以上的完成率,像B型肝炎和卡介苗則是接近百分之百。

另外,自九十年二月一日起實施「六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補助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北市六歲以下兒童,且父母之一或監護人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滿兩年者﹔第二類為凡是設籍北市六歲以下兒童,具市政府社會局認定之低收入戶身分者,或經證明家境清寒確定無力負擔醫療費用,或十二歲以下符合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或領有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卡的兒童。

衛生局加強宣導符合「六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資格者申請補助,憑證可享有急診、住院之掛號費及部分負擔費用,及九次兒童健康檢查掛號費及健康諮詢費補助,尤其第二類符合資格者,可以獲得的補助內容有住院醫療費用自付額部分,扣除或免除健保部分負擔費用後之其它健保自付醫療費用,補助金額核實給付並以每人每日一千元、全年一萬四千元為上限。衛生局另一位科員表示,「目前每個月約有兩三千名符合條件的新生兒獲得補助,而累計至今衛生局已發出近二十六萬張補助證明。」

冬天氣溫下降後,為了預防小朋友感染流行性感冒,龍江診所小兒專科吳醫師提醒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讓小朋友揉眼睛,因為眼睛不像鼻子嘴巴有保護防衛的功能,揉眼睛的話容易造成病菌侵入。另外,六個月以上的小朋友還可以施打流感疫苗預防流行性感冒。」

肉麻可不有趣 盼建性騷擾防治法

【記者楊崴崴/生命力報導】張小姐在一家外商公司工作,當她工作表現不如主管預期的時候,有位男性主管總是語帶嘲諷地說:「幹麻啊!你大姨媽來啊?」如此隨口脫出的一句話,卻讓張小姐心裡非常不舒服,因為自己的性別,她老是有被歧視的感覺。

根據立委王昱婷上個月公布的一份網路民調顯示,在一千四百七十三位的上班族中,三成三受訪者表示自己或親友曾在職場上遭受性騷擾,其中有近四成三的性騷擾案件都是由老闆或主管伸出魔爪。多名立委也表示將聯手提案制訂「性騷擾防治法」,希望杜絕職場的鹹豬手。

就婦女團體的看法,任何人對他人要求與性有關的行為、具有帶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詞或行為,對他人造成敵意,侵犯或干擾了他人的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工作表現,就構成了性騷擾。這些定義,都是以受騷擾者的感覺為出發點,也就是說,只要受騷擾者感到不舒服,作出上述行為的人就應該受到懲處。

現行兩性工作平等法對性騷擾防治的規定,僱用三十人以上的雇主,必須訂定性騷擾的防治措施、申訴以及懲戒的辦法。現代婦女基金會的姚淑文說:「據我們的調查,依照兩性工作平等法的規定,在公立部門的部份中,有九成的單位,已經訂立了性騷擾的申訴和懲處制度。但是私人公司行號的執行情形,還沒有相關的統計,不過我相信落實的情形是不夠的。」

婦女救援基金會的企宣周憶如說:「很多的婦女朋友,在遇到性騷擾的時候,常常用消極逃避的態度去面對,她們不會、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處理!一般來說,我們會建議她們向各縣市的兩性工作平等委員會報告。除此之外,像婦女新知和現代婦女基金會這些團體,也都是可以提供她們協助的。」

周憶如表示,遭受性騷擾問題的多半以女性居多。當基金會接獲這類案件時,大多會轉介給專業的社工人員或團體,提供受害人心理、醫療或法律上的專業服務。

姚淑文也指出,雖然在民法、刑法和勞工法中,都有可以用來處理性騷擾的條例,但是性騷擾防治需要的是一個單獨的、完整的立法,所包含的領域也不光是職場,其他像教育、訓練或公共場所也都該涵括在內,性騷擾同時也涉及兩性平權和婦女人身安全的問題,牽涉的層面極廣。

姚淑文說:「性騷擾防治除了需要整合立法外,我們也希望有相關的監督機制被建立。不然,立法的成效和落實情形是很難去確立的!」

婦女新知諮詢熱線02)2502-8934


延伸閱讀: 性騷擾受害人的申訴困境與因應芻議 工作場所性騷擾答客問

2002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大樓美容師 原住民「洗」出未來

【記者洪槿楓/生命力報導】台北市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是由一群不分男女老少,也沒有年齡侷限,從深山部落遷居到都市的原住民朋友所組成清潔工作隊。他們靠自己的體力和人力,從事清潔服務的工作。他們從不認為清潔工作是卑微的工作,還覺得他們的工作是維護清潔的「大樓美容師」。

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以協助原住民就業為目標,希望可以成為原住民的一種指標。「我希望合作社在往後的日子,可以成為原住民朋友心中的『模特兒』,成為他們就業和創業的一種指標。」來自阿美族的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執行顧問陳美珠說。

多年以來,秉持著「只要做得好,別人看得見」這個觀念,合作社的清潔隊員默默耕耘的努力,不僅從清潔服務的實際工作中累積了專業的清潔知識和技能,更從工作中累積了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漠視的生存之道

。陳美珠表示,原住民朋友從單純的部落生活到大都會的資本主義生活,一定有不適應的地方。「原住民習慣了族群生活,來到大都會很難適應都會主流的思考邏輯,除了社會對原住民原本就有的有色眼光,這也和兩個文化的不一樣有關。」陳美珠說。

為了讓清潔隊的隊員更能適應主流社會的生活和思考模式,陳美珠會為加入清潔勞動合作社的原住民員工提供心理輔導和觀念上的教育訓練。經濟景氣的時候,原住民朋友曾經用同樣的勞力領過較高的薪資;不景氣的時代,他們在面臨失業、轉業和底薪的過程,心理難免無法調適。陳美珠說:「我常用『與其坐在家裡等錢,不如用勞動換錢』的觀念來調整他們的心態。」她更以「部落工作的收穫是農作物,都會工作的收穫是薪資」的比喻來灌輸原住民的工作觀念。

除了原住民外,陳美珠也聘用三分之一的漢人員工。她說,籍由與漢人的互動,除了可以彼此刺激外,更可以讓原住民從這些漢人身上認識並學習與主流社會中的漢人的相處之道。「我希望可以從這個合作社開始,創造與漢人的對話,讓兩個不同文化的族群互相認識,從中創造更多合作的優勢。」陳美珠深信,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有色眼光和排斥,不僅是主流社會,包括原住民本身都有責任。

清潔勞動合作社員工之一的李小姐除了對合作社表示認同外,之前零星的工作經驗,更讓她體驗到,原住民其實一直生活在小型社會中,所以自己一定要學習更多的技術、自我充實,才能跟得上主流社會的腳步。

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以來,從開始零零星星的工作機會,到現在重新整合再步入軌道,突飛猛進的業務,讓他們相信漢人做到的,原住民也可以做到。雖然合作社是由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等公家單位輔導並促成成立的,但是他們堅持不允許任何民代的介入,除了不想要成為民代的傀儡外,他們更相信自己。「我們是靠自己做,而不是靠公部門的補助而成功的。」陳美珠自信的說。

值得一提的是,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的「新馬力棒壘球隊」,是全台灣唯一一支從教練到球員,都是原住民朋友所組成的球隊。他們希望球隊可以成為原住民朋友工作之餘的休閒活動,也期望可以透過球隊「以球會友」,和社會不同階層的人交流,認識彼此的文化。


延伸閱讀:

1.台北市原住民清潔勞動合作社

2.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山地輔導營 原住民小孩不寂寞

【記者田芸佳/生命力報導】參加山地暑期輔導原住民小朋友活動的張恩欣說,當時她忽然有一種很深的感觸,她的成長背景跟眼前的原住民小男孩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參加這個活動,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因為這個活動,她所得到的遠甚於她所付出的。張恩欣說:「明年,我一定也不會缺席!」

真耶穌教會在每年的暑假都會招募教會裡的大專生,為原住民小朋友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山地暑期輔導活動。活動負責人李小姐表示,這個活動已經延續有十幾年的歷史了。

李小姐說,當初是因為考慮到很多原住民父母都到外地工作,有些甚至從事遠洋捕魚的行業,更是半年到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就算留在家鄉,大都也是從事勞動階級的工作,像是果農等等,每天都非常的忙碌。平常孩子們上學還有老師們的管束,生活上或功課上有什麼問題也可以請教老師。

不過,一旦放暑假,家裡就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小朋友,而爺爺奶奶都只會聽講母語,但這一代的小孩對母語都已經不熟悉了,所以除了代溝之外,和祖父母之間更有言語上的隔閡。以至於原住民小孩在暑假這段真空的時期面臨無人照料,甚至無所是事、荒廢學業的情況。

有鑑於此,教會特地在全省開了七個班輔導原住民的小朋友,分別在大溪、東勢、埔里、成功、碧侯、新山和山里,並且今年還為了平地的原住民小朋友在南崁加開了一班,招收國小五六年級到國三的原住民小朋友。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在一個月的時間都必須住在教會裡。

就讀東吳大學三年級的張恩欣今年已經是第二年參與這個活動了,她表示,教會在每年寒假就會為山地暑期輔導招生,歡迎有熱誠的大專同學們報名,但報了名不一定就能參與,接下來還需要通過一連串的筆試面試還有試教,才能擔任老師參與暑假輔導原住民小朋友的活動。

張恩欣說,她被分配到台東成功,和其他九位老師一起輔導原住民小朋友。每天早上老師們會幫原住民小朋友預習學校的功課。接著是母語教學,因為現在的原住民小朋友很少會說自己的母語,為了保存原住民的母語文化,教會特別請當地人來幫小朋友上課。由於成功當地的原住民都是阿美族的,所以每天早上的母語課程就是教阿美語,張恩欣驕傲的說:「我現在阿美語的程度可不輸很多的原住民小朋友呢!」

下午的課程就類似小學的社團,原住民小朋友依自己的興趣分組,張恩欣說,共分為野外求生、紙雕、還有由她自己負責的美勞三組,希望可以教導小朋友學會其他的才藝。除此之外,還有小朋友們最愛的聯課活動時間,他們可以自由的打球、下棋和玩耍。而晚上的聚會時間,除了教小朋友們唱詩歌以外,還會不定期的辦一些專題講座,像是「兩性教育」和「族群文化的認識」,還有像是「升學之路」,他們這些老師也會分享自己的經驗,鼓勵原住民的孩子升學。

「我們的活動,其實就像是一個小型學校的縮影。」張恩欣表示,參加活動的孩子們會在每個禮拜五的中午回家,到禮拜天的晚上再回來,在這期間,老師們就會到小朋友的家裡作家庭訪問,實際了解每個小朋友的狀況。到了活動末期,還會舉辦運動會和親子日,邀請家長們來教會親師懇談,同時也驗收孩子們學習的成果。

提到會來參加這個活動的原因,張恩欣回憶,第一年參加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聚會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不知道為了什麼哭了起來,她帶小男孩到外面聊了很久,小男孩慢慢停止哭泣,後來兩個人坐在草地上,她抬起頭發現滿天的星星,她驚喜的對者小男孩大喊:「你看!滿天的星星,好美喔!」沒想到小男孩卻一臉不解,笑著對張恩欣說:「這有什麼稀奇,每天都看得到啊。」

張恩欣說,當時她忽然有一種很深的感觸,她的成長背景跟眼前的原住民小男孩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參加這個活動,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但現在他們卻坐在一起看星星,這是生命中難得的經驗。因為這個活動,認識了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認識的人,還能跟他們一起成長,她認為她得到的遠甚於她所付出的。張恩欣說:「明年,我一定也不會缺席!」


延伸閱讀:

1.真耶穌教會

2.原住民族資訊網

靖娟基金會 兒童交通安全保母

【記者張貴婷/生命力報導】一九九二年健康幼稚園的一場火燒車意外,奪走二十三條寶貴生命,捨身救人的林靖娟便是其中之一。她壯烈的犧牲感動社會大眾,於是立委林志嘉等善心人士與罹難者家屬共同成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教宣組組長詹于慧說,「預防重於治療」,靖娟基金會的主旨是宣導兒童安全、提供民眾傷害事件的救助與法律諮詢,並協助相關單位建立安全制度,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在初期以文宣或講座宣傳基金會,增加知名度;現在則是積極舉辦遊戲活動,讓家長孩子能從同樂中獲得安全知識。

「悲劇到底要重複多少次才能讓人痛定思痛?」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說,看到尊龍意外的照片,讓人想起十一年前健康幼稚園的火燒車。但是現在,遊覽車設計越來越豪華,但是基本安全品質監督卻毫無改善。幸好這次意外引起政府主管機關對遊覽車安全的高度關切,在事後立刻進行修法,規定明年起不能在安全門上面加裝坐椅,阻擋逃生路線,車內也應設計可活動式的窗戶取代固定式窗戶,以利乘客逃生。

詹于慧說,一般民眾在搭乘或是承租車輛時,也要特別留心,譬如車齡是否過老、滅火器是否過期、逃生門是否暢通等等問題。若是在出發前加以注意,能大大減低意外發生的機率。像台北市教育局就有針對交通安全方面,頒佈一套詳細的國小校外教學要點規範,內容極為詳盡,有需要的民眾可多加利用參考。至於車禍中劫後餘生的孩子,在心裡上一定受到極大驚嚇衝擊,靖娟兒童基金會也為了這些小朋友成立兒童創傷服務,主動派遣專業心理諮商老師進入校園,經由創傷篩檢表等工具治療孩子們受傷的心靈,帶給他們溫暖的安慰。

目前基金會所舉辦的大型活動-「小紅帽安全劇團」,把兒童安全知識融入到輕鬆活潑的戲劇裡,主要是表演給幼稚園與國小的小孩子看,希望藉由戲劇方式引導教育小朋友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地點並不限於台北,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團體邀請,劇團就會去表演。尤其是台東等等一些資訊不流通的地方,更是需要他們帶來這些知識。而觀賞的小朋友也都很能融入劇情,像有一次在台中,一位在劇中扮演壞人賓拉登的演員,在事後還被太入戲的小朋友給偷打了呢。詹于慧說,這個活動很有意義,但目前基金會實在能力有限,還不能大規模的在全台演出,但未來目標希望能籌措到更多款項,幫助所有需要的小朋友。「這已經變成我的使命了,如果不再繼續做下去,會覺得於心有愧。」

2002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輪椅網球 揮出殘障者的自信

【記者吳華/生命力報導】最早推動台灣殘障運動的振興醫院物理治療師武而謨說,運動對殘障朋友來說是一種復建的延伸,這種觀念源自德國所推動的「運動治療」。在輪椅上打網球不僅可以鍛練手部、肩部、腰部和脊椎,更可以藉著揮拍建立自尊自信,達到身體和心理上的平衡。

現在是台灣輪椅網球的國手也身兼教練的陳玉霖,是一位從小行動不方便的肢體殘障者,這幾年和台北市輪椅網球推廣協會的成員們一起推廣網球運動,讓肢體殘障者認識到:不是只有正常人才能打球,肢體有障礙的朋友們一樣也可以做得到。

陳玉霖說,下肢有障礙的人士,不管是小兒麻痺患者、腿部肌肉萎縮者、甚至是沒有雙腿的人都可以坐在輪椅上打網球。他們必須一手拿著與正常人無異的球拍,一手推著為了打網球而特殊設計的輪椅。

陳玉霖指出,殘障朋友打網球最困難的地方是必須要朝球飛過來的方向用一隻手快速轉動輪椅,而另一隻手則要靈活揮拍。在初學時期,很多人兩手不能同時靈活運用,常常記得要揮拍但是卻忘了要轉動輪椅。他說一般殘障朋友需要花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越過這條門檻,能熟練地雙手並用。  
很多初學者因為無法順利地一手轉動輪椅,一手打球,而放棄這項運動。陳玉霖表示,雖然坐著打球多半是用上半身的力氣,但其實還需要一點腳的力量支撐在輪椅上。如此一來,殘障者對平常少用的腿部肌肉做了復建。

肢體殘障者有很多都因為心理上有陰霾而足不出戶,長期缺乏運動只會使身體更不健康和導致肥胖。最早推動台灣殘障運動的振興醫院物理治療師武而謨說,運動對殘障朋友來說是一種復建的延伸,這種觀念源自德國所推動的「運動治療」。在輪椅上打網球不僅可以鍛練手部、肩部、腰部和脊椎,更可以藉著揮拍建立自尊自信,達到身體和心理上的平衡。

台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的總幹事王挽華說,每年都會舉辦的「國際城市盃輪椅運動會」,和四年一次的亞運會能讓國內外的殘障選手有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輪網不僅讓殘障者活絡筋骨,更可以拓展社交圈。藉著團體練習互相鼓勵的力量,殘障著能更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

陳玉霖指出,政府編列的經費主要是用來培育輪網國手、為國爭光,並不是用來宣導輪網這個運動。陳玉霖說:「輪網應該只是一種肢障人士的休閒活動,而不是政府花錢刻意培育出的競技。」競技之中會有輸贏的壓力,殘障朋友們應該是以輕鬆的心情來打網球,一味地競爭只會造成更多心理上的負擔。

台北市輪椅網球推廣協會就是希望以民間的力量,將輪網推廣成為肢體殘障者的普遍化運動。陳玉霖說,目前協會的教練每週六固定在台北市立體育場的網球場教殘障人士打球。未來,協會不僅會多在中南部辦說明會,也會將輪網的比賽移到中南部,以期讓更多的人接觸認識輪網。

創業協會 幫身障者自力更生

【記者陳香妤/生命力報導】台北市身心障礙者自力更生創業協會理事長劉天富認為,一般身心障礙者對自己比較沒有信心,於是才決定站出來成立這個協會,希望能幫助更多身心障礙的朋友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身體上的障礙不是真的障礙,心理、觀念上的障礙才是真正的障礙。」台北市身心障礙者自力更生創業協會理事長劉天富說,大部分的身心障礙者都對自己沒有信心,於是決定站出來成立協會,希望幫助更多身心障礙的朋友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協會成立兩年多來,舉辦過自立更生創意成果博覽嘉年華會、全國身心障礙人工藝術創作聯展、全國身心障礙人士模範家庭表揚等活動,也會開課程以供身心障礙朋友學習,課程內容包括了經營管理、浮雕創作、編織等,另外也有職業訓練,讓身心障礙朋友除了學習某項技能外,還能多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

自己也是重度殘障者的劉天富表示,跟很多身心障礙朋友一樣,之前他也在街頭賣抹布、面紙,但是後來覺得身心有障礙的人,不一定只能做這樣的工作,只要有足夠的勇氣、願意改變自己的形象,一樣可以有很好的事業。協會成立之後,也曾經面臨許多的困難,劉天富說,也許因為是年輕的組織,沒有知名度,所以必須更加努力,讓政府單位和企業團體知道協會真的有在做事,才能夠得到協助。

劉天富說,協會一直在尋求和企業組織的結盟,這樣企業組織可以創造企業形象,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學習到專業,同時還能創造職場,讓訓、用合一,不致流於空談理論。他說,協會目前要加強的,是身心障礙者本身的基礎訓練,先讓自己有好的條件,才會有企業主動來找協會合作。

與萬視通出租連鎖策略聯盟的合作,是協會與企業合作的第一個例子。萬視通萬華門市裡的員工,全部都是身心障礙的朋友,他們必須經過基礎的職業訓練,先學習基本的行銷概念及萬視通的職場訓練,還要參加成長團體、經過評分後,才能成為門市裡的一員。

萬視通萬華門市店長,同時也是協會理事的陳碧蓮表示,在錄影帶出租店裡工作,可以學著面對、接觸人群,算是邊做邊學。門市店員阮正中則認為,現在的工作讓他感覺很好,很喜歡這份工作。陳碧蓮說,目前店裡的狀況已經步上軌道,只需要多注意員工的身體狀況,調配好員工的休息時間,她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好好管理經營這協會的第一家店,讓更多身心障礙的朋友有更多機會,也能擁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延伸閱讀:
台北市身心障礙者自力更生創業協會

2002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義工鄭干溫美 搭起醫病橋樑

【記者邱韻珈/生命力報導】不選擇做一個平凡但生活悠閒的家庭主婦,鄭干溫美選擇到醫院做志工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除了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以外,他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到醫院做志工能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覺得自己活的很有意義。」鄭干溫美說。生活環境不錯的他,是三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到振興醫院去當志工。跟別人所想的不同,在人生到了中年之後,他不是選擇過更輕鬆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到醫院當志工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以前因為身體不好,鄭干溫美常常跑醫院,「醫院簡直成為我的第二個家了,不過也因為如此,讓我結交到不少醫生護士朋友。」從這些醫生護士口中,聽到關於醫護人員的心聲。

鄭干溫美認為,不管是醫療方面的問題或是態度不好的病患的處理,沒有一個醫生或護士不想把病人醫好、照顧好;同樣的也沒有病患在正常情況下不想痊癒,但是因為彼此之間缺乏溝通的橋樑,導致醫護人員覺得某些病人難搞,而病人覺得某些醫護人員缺乏愛心與耐心。「如果可以由一個局外人來關心,傾聽兩邊的心聲,幫他們傳達彼此真正的想法,說不定就可以解決這個溝通不良的問題。」之後藉著朋友的介紹,鄭干溫美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開始到醫院當志工,當起他心目中病患和醫護人員中間的那座橋樑。

「譬如給病患止痛藥,醫療人員習慣按照規定多久給幾顆,可是對某些病人而言,不管是病情因素或是本身忍痛力比較弱,需要縮短給藥的時間,這些病患不應該被當作壞病人。」鄭干溫美說,志工幫助醫療人員了解病患的想法,讓他們了解病患病不是想找麻煩;也讓病患知道,醫療人員有時候因為工作太繁雜沒辦法照顧好全部病患的每一個需求。

「有些年紀比較大的病患,態度會比較兇,一方面是由於他們不了解現在的醫療制度或醫療政策,一方面身體上的病痛讓他們的情緒比較容易不穩定,這些情況我們都會試著去了解,並且安撫他們的情緒。」鄭干溫美說。另外,有些久病住院的病患,雖然住在昂貴的病房裡,可是家人朋友卻很少來探視他,志工們也會組成特別的團隊,以類似看護的方式,給予這些病患特別的關心和照顧。

「其實來當志工的人,意外的很多都是家庭環境很好的人。」鄭干溫美表示,他們放棄輕鬆悠閒的生活選擇到醫院當志工,憑的就是「愛心」,而且在醫院裡,他們對所有病患一視同仁,絶不因為病患的身分不同給予不同待遇。志工們彼此的感情也很好,很多人也是自己做得很快樂就介紹親朋好友一起來加入志工的行列。

鄭干溫美說,醫院志工的工作除了協助醫院內部行政性和醫療性的工作外,還會不定期的在附近的社區,舉辦慈善性質的服務,「我們最喜歡這種活動,除了可以將我們的愛心傳播到更廣大的地區,還可以認識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我們能看到一些病童們天真無邪的笑容,那份感動更是值得一輩子回憶。」

「當志工當久了,除了有一股使命感推著自己來工作之外,我也很樂在其中。」鄭干溫美說,想到來醫院就是來做善事、來幫助人,心情就會很愉快,「而且在醫院看久了,就會覺得人還是保持健康的身體最好,真的。」

姊妹電台 讓女人暢所欲言

【記者錢乃華/生命力報導】「姊妹電台」是台灣第一個專為女性發聲的廣播電台,除了提供女性感興趣的生活、消費資訊之外,更不時在節目中推廣兩性平等、性別認同等觀念,並且以女性的角度出發,重新解讀受到男性觀點扭曲的社會事件。設立在雲林的姊妹電台,目前以雲嘉南地區作為主要收聽範圍,她們以性別、區域雙重弱勢的角色,挑戰長久被都會區和男性主導的主流媒體。

創辦姊妹電台的前立委王麗萍長期關注女性議題,過去便曾在故鄉創辦「雲林縣女性權益促進會」。選擇在雲林縣創辦,除了這是王麗萍的故鄉,她也希望在偏僻的鄉鎮,幫助女性重視自身權益。「鄉鎮的女性身處『邊陲中的邊陲』,」姊妹電台企劃部人員梁瓊丹說,在傳統、保守的環境下,鄉鎮中的女性比都市中的女性更趨於弱勢,所以姊妹電台設立在雲林縣,會比設立在台北市更能發揮功能。

目前姊妹電台所製作的節目種類,除了女性較感興趣的健康、音樂、消費等資訊性節目之外,有些節目則是在進行性別教育、介紹兩性平等的觀念,並且與婦運團體進行電話連線。每逢整點,會播報姊妹電台認為女性聽眾應該知道,或是想要知道的「姊妹新聞」。

其中,引起廣大迴響的「姊妹大小聲」是以女性角度解讀時事的節目,主持人會在節目中以女性觀點詮釋並且批判受到父權思想曲解的新聞事件,並且進行討論,例如檳榔西施是否擁有服裝自由。「姊妹電台不只是一個為女性發聲的媒體,也是媒體的監督者,」梁瓊丹說,姊妹電台正在監督大眾媒體是否以扭曲的觀點看待女性。

姊妹電台不只提供女性專屬的廣播節目,還將電台內部空間做了全方位的規劃,包括姊妹藝廊、女書店分店、販賣女性情趣商品的「夏娃的棒棒糖」等,為的就是營造一個讓女性自在無負擔的環境。

由二○○二年四月開始試播的姊妹電台,頻率為FM一○五點七,目前收聽範圍以雲嘉南、中彰投大部分地區為主。姊妹電台即將在二○○三年三月八日正式開台,屆時可望開放線上收聽,讓全省的聽眾都能藉由網路收聽節目。此外,姊妹電台也將加入「One World Radio」這個國際性的廣播交換平台,這個交換平台網羅了世界各地具有特色的主題性電台,能讓全球聽眾同時收聽。在不久的將來,不只全台灣,全世界的聽眾都將聽見為女性發聲的姊妹電台。


延伸閱讀:
姊妹電台

2002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國際交流 輪網選手開眼界

【記者吳華/生命力報導】澳門和香港的幾位輪網選手們一致認為台北人很熱心,也對台北的球場和無障礙空間的規劃表示肯定。澳門選手何樹榮說:「對殘障朋友來說,台北的捷運系統非常地周到方便。」

「國際城市盃輪椅運動會」於週末在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行,來自亞洲各國的輪椅選手來台北參加兩天的比賽。台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總幹事王挽華說,這是國際間的友誼賽,對各國殘障的選手們來說,是一個互相交流和拓展視野的好機會。

這個國際比賽每年固定由台北、香港、澳門和廣州輪流舉辦。澳門輪椅網球選手何樹榮說,這是他第三次來台灣,每年不僅有國際城市盃運動會可以出國比賽以外,還有由日商NEC主辦的世界巡迴賽(NECTOUR),讓各國的殘障朋友有機會到世界各地交流。」

何樹榮笑著表示:「自己曾經因為是殘障而不喜歡出門,但開始練網球、有同好之後,連自己都覺得變得開朗了起來。」殘障朋友們一般都怕麻煩而不出遠門,但何樹榮說,透過協會,平均一年有兩次去亞洲各國比賽的機會,殘障選手可藉此到國外認識新朋友、並看看這個世界。協會會細心安排選手的食宿和交通問題,團體出國也比一個人來得方便有照應。

香港輪網選手郭永貴、林燕玲表示,香港固然網球場很多,但香港本身舉辦的輪網比賽卻很少。林燕玲表示,在台北已經有好幾個因為比賽而認識的朋友,所以來台北不僅可以和同好互相切磋,也可以順便到處玩玩走走,開開眼界。來台的的幾位選手們一致認為台北人很熱心,也對台北的球場和無障礙空間的規劃表示肯定。何樹榮說:「對殘障朋友來說,台北的捷運系統非常地周到方便。」

但國外的選手們也表示,一般出國比賽,在地主辦單位會準備殘障專用的巴士,這種巴士在車門前附一個小型的升降梯,殘障者可以坐在輪椅上直接上車。但這次的交通工具有部分是普通的巴士,在接泊時出現了讓殘障選手們被正常人揹上車、下車的窘境。

台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總幹事王挽華表示,今年政府有撥較多的經費給體委會來辦這個比賽,因此來台選手們的食宿和交通都比往年的好,總體來說是一大進步。但是這次沒有全部租到殘障專用巴士為一大缺失,需要加強檢討。

王挽華也感慨地表示:「外國選手用的輪椅通常都比較先進、設備也比較好,反觀台北為自家選手準備的輪椅,設備較差、且不敷使用。」王挽華說,雖然台灣和亞洲各國一起舉辦的輪網比賽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但是台灣還是需要民間的力量來推廣輪網,使輪椅網球成為殘障朋友普遍都可以接觸到的運動。


延伸閱讀:

台北市肢體殘障運動協會
行無礙輪椅網球網
台灣殘障桌球網

2002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淡水紅樹林 漸漸茁壯

【記者萬親杰/生命力報導】淡水的紅樹林生長在在淡水河口海河交會處形成的溼地,屬於「關渡自然保留區」的範圍。紅樹林生態主要由水筆仔、紅樹林和一些潮間帶生物,如水鳥、彈塗魚等所組成。台北野鳥學會研究保育人士何一先表示,經過多年的保育,現在紅樹林的生長情形愈來愈好、數量也愈來愈多了。

何一先表示,目前淡水的紅樹林生長情況很良好,而且擴張的速度也很快,和過去相比,紅樹林在淡水河口的生長範圍愈來愈大,而且也逐漸向上游擴展了。

至於紅樹林遭受到的人為破壞,何一先則表示,其實情況不是很嚴重,因為那些浮流在水上或漂至沼澤上的垃圾和污染物,並不都是在紅樹林生態區內造成的,而是在淡水河上游所漂流下來的。所以就目前紅樹林的生態環境是良好的,並沒有遭到一些人為方面的破壞、干擾。

淡水河口紅樹林是一處天然的生態區,政府本來要將這裡的紅樹林生態開發興建國宅,引起了保育人士的反對,何一先表示,「像這就是人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件事引起保育人士、團體的關注,也起而與當時的政府做溝通、協調。

何一先說:「對紅樹林的保育,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放著讓水筆仔自己生長、繁殖,盡量不去影響它,什麼都不做,其實就是最好的保育方法。另外,也要盡量避免讓民眾去侵害紅樹林生態。

「紅樹林有防洪的功能,還有漁產的保護等,」何一先說,紅樹林提供一個很好的棲息場所給魚蝦、蟹貝等水生生物讓其覓食、孵育。另一方面,紅樹林也可以吸收洪水、調節河川的水位。

目前淡水地區的紅樹林在數量上繁殖得很成功,而且迅速,情況似乎相當良好。但是何一先也說:「任何的物種如果數量太多也是不好的,還是需要做一些人為的控制。」他說,如果紅樹林在淡水河口的範圍擴張太大,反而會影響到淡水河,使其河道縮小,最後紅樹林不但失去了其原有的防洪功能,還有可能造成水災。


延伸閱讀:

1.淡水鎮生態保育協會

2.中華民國濕地保護聯盟

2002年11月7日 星期四

厝邊好醫師 社區健康守護者

【記者盧小輝/生命力報導】這群充滿理想的「厝邊好醫生聯誼會」成員,目前經常聚會者雖只有十位,不過卻已佔全北投地區總數約卅位的開業醫師的三分之一;而且各成員主治科目卻琳瑯滿目,從家醫科、牙科、小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一應俱全。

你聽過「厝邊好醫師」嗎?或許你並不清楚這是什麼組織,但你一定聽過有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及重視個人的衛生方有健康的身體。台北市北投地區有十幾位志同道合醫生,在一九九六年共組一個叫「厝邊好醫生」的聯誼會,不但每月固定聚會連絡感情、交換執業經驗及互通資訊,現在他們更參與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辦理的「社區健康營造」,分工合作,整合社區醫療資源,深入社區各角落,以回饋社區。

這群充滿理想的「厝邊好醫生聯誼會」成員,目前經常聚會者雖只有十位,不過卻已佔全北投地區總數約卅位的開業醫師的三分之一;而且各成員主治科目卻琳瑯滿目,從家醫科、牙科、小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一應俱全。

聯誼會成員之一的衛生署台北醫院城區院區婦產科主任王漢州說:「我們其實並沒有刻意要組織聯誼會,只是近年來大家共同參與地方史蹟保存、重建文化特色,進而促成以醫療專業回饋社會共識。」另一位成員眼科王炳元醫師則認為:「現代人做什麼事情都以目的、收穫為考量,其實,投入社區營造大家都受益,自己本應照顧自己的家園。」

王漢州說,其實大家常聯絡、交流,「受益最大的還是自己。」因為透過交談、討論,不但彼此增進了解,對許多新興的醫界話題和現象也相互有個商量。加上大家經常抽空參加一些社區公益活動,散播醫療保健常識或協助病患轉診,迅速治好疾病,也常可享受到助人樂趣。

由於活動力強,近年來「厝邊好醫師」的名號在北投地區國中、小學校園,甚至在許多社區內慢慢傳開來,不少北投師生、民眾,往往都因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厝邊好醫師」聯誼會成員熱心參與公益活動,而改變對醫師「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楊伯伯說:「這些先生、先生娘都非常親切,且樂意助人,常常會關心我們這些老人家。」

王炳元表示,健康是很難買的東西,雖然預防保健很重要,但健康的人並不能體會健康的重要,沒有病痛的民眾,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麼醫療需求;民眾不瞭解自己的需求,尋求保健的動機就很差。他說:「社區健康營造正是預防保健的開始,誘使民眾從社區中得到健康照護,讓身體更健康。」

這一群熱情的專業志工們為鼓勵民眾「健康DIY」,會透過各項活動來相互鼓勵與指導、相互扶持與關懷,健康營造DIY,分享經驗與成果,共創健康社區新願景。且全力配合衛生署推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宣揚六大健康議題——健康飲食、健康體能、防制菸害、防制檳榔危害健康、個人衛生、安全用藥,鼓勵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癌篩檢。

2002年11月6日 星期三

服務婚暴婦女 康芸樂觀前進

【記者楊崴崴/生命力報導】從事婚暴輔導工作的康芸,曾經在善牧基金會和現代婦女基金會等社福機構服務。後來,抱著幫助受害婦女在司法上順利前進的理想,她來到了士林法院的家暴聯合服務處,開始從司法體系中著手,希望能夠加熱家暴服務的熱度。

在高中時期被當成問題學生的康芸,對於自己後來走入社工輔導的工作,一點也不意外。她說:「其實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當成問題學生,輔導的老師常常只是把我叫到輔導室坐坐,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問過我的想法,也從沒有來了解我到底在想什麼。我開始想,為什麼從沒有人試著去了解青少年的想法?為什麼不真正地去傾聽他們的聲音?所以後來,我選擇投入青少年的輔導工作。」

一心想從事青少年的輔導工作,卻加入了婦女的輔導領域,康芸笑著說:「當初其實是誤打誤撞,本來想走青少年的輔導工作,可是在善牧基金會接觸了一些家暴的個案後,開始覺得,其實走婦女服務和自己的興趣差距也不大,婦女的領域也是很需要人力資源的!」

在善牧基金會服務的期間,她曾經碰到一個個案,她沉重的說:「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婦女,他的先生晚上常常在廚房磨刀,然後冷冷地叫他太太小心一點。那個太太長期面臨這種精神壓力,永遠不知道她先生會在她熟睡後對她做什麼,也不知道那些刀子什麼時候會刺進她的身體!」

康芸表示,這樣的個案在法律上卻常常站不住腳,因為沒有具體的證據,除非那個太太可以錄到磨刀子的聲音,或者是她先生磨刀子時的照片。她說:「要被害人去蒐集證據是很難的事,這是我們覺得很無力的部分!」

康芸認為,一般受害婦女需要的幫助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外在的部分,是一些社福單位容易去處理的事情,像是醫療協助或法律訴訟程序等;另一個是內在心理層面的重建部份,她覺得現階段來說,台灣對婚暴婦女的幫助較多是集中在外在的部分,對於事件過後婦女們後續的心理照顧是沒有的。

她說:「被害婦女會經歷一段心理適應的過程,在過程中,她們很需要別人去聽聽她們的聲音,去鼓勵她們。可是除非她們主動向社福單位求助,否則,目前系統中沒有這樣的追蹤輔導制度,但是這部分卻是很重要的。」

對於家暴服務系統上的運作,康芸認為大部分來說,都還是各個體系在單獨運行。在警政的部分,她和她的夥伴都想主動地建立良好的聯繫,可惜成效都不是很好。一來警政單位要處理的案件很多,不光是家庭暴力;再來,雖然每個分局有家暴官,但是當她們和他建立了相當的溝通基礎後,家暴官可能又換人了,她們必須重新和新任的家暴官取得共識。

「我記得,在我剛開始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家庭暴力防治法根本還沒實施,我陪著一個太太到警察局報案,我去停車,請她先進去,幾分鐘後我看見她哭著走出來說不報案了,我走進去問員警發生什麼事了,他們只說:『每個夫妻都會吵架阿,你們這樣每個都來報案那我們還要做什麼事阿!』其實到了現在,這樣的事在某些地方還是會發生。」她無奈地說。

雖說如此,康芸還是笑著說,她們的工作每天都是挫折,只是看她們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而她選擇的,是把它們當成前進的動力。

2002年11月5日 星期二

飛不走的蝴蝶 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記者王春雅/生命力報導】系統性紅斑性狼瘡,又名思樂醫(SLE),它是屬於人體自體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種。而「系統性」意謂身體各種不同的器官均可能被波及,此病會導致「發炎反應」侵犯人體的關節,肌肉及免疫系統外,還會破壞皮膚、腎臟、神經系統、肺臟、心臟及血液相關的器官。

此病多發於二、 三十歲的年輕女性,但各種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目前醫學界還不知道正確病因,但多數發病者家族病史中多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會產生皮疹,皮疹可能出現在臉、頸和手臂,當它出現在鼻子及臉頰時,看起來像隻蝴蝶,因而稱之為「蝴蝶斑」。

關節痛也是系統性紅斑性狼瘡早期的症狀之一,因為關節會有紅腫熱痛的現象,患者多半會服用類固醇止痛,而服用類固醇的副作用就是會產生水腫現象。台灣大學附屬醫院由紅斑性狼瘡患者所組成的蝴蝶聯誼會會長,本身也是患友的蔡月秋,指著自己的臉、肩膀和肚子自嘲地說:「我對自己的外貌很清楚,身體關節因長期疼痛不堪,有時連起床都爬不起來,所以醫生會建議服用類固醇,結果變成我現在『月亮臉、水牛肩、青蛙肚』的外貌。」 

而系統性紅斑性狼瘡不只表現在身體外貌上,也產生許多婚姻、家庭、人際關係和工作的問題。蔡月秋表示,許多病友在婚前身體健康,卻因為婚後環境改變,侍奉公婆壓力過大而發病。多數病友還會被公婆認為是故意隱瞞病情,堅決要求離婚,病況較好的病友即使是懷孕,結果還是不被祝福的。蔡月秋說:「看到身旁病友的婚姻大多不幸福,這讓我感到害怕。」

蔡月秋舉例,一位謝姓病友在十八歲時,就發現自己患有紅斑性狼瘡,但男友卻不在意,表示願意照顧她一輩子,感動的謝姓病友最後嫁給了男友。然而丈夫是家中獨子,公婆急著抱孫子,她也就傻傻的懷了孕。但根據美國風濕病學會一九八二年的研究結果顯示,紅斑性狼瘡孕婦和正常人的懷孕機會是相同的,不過卻容易流產、早產、死產以及胎盤鈣化導致胎兒生長呆滯。

可想而知,謝姓病友在懷孕的過程中,不斷的出血住院。就在她懷孕的第八個月,醫生診斷出孕婦胎盤鈣化,但公婆丈夫仍堅持生下孩子,最後生下了一個不斷流口水的唐氏症患者。期望落空的丈夫,對還在做月子的妻子和新生兒不聞不問,也不負責養育孩子,公婆甚至把孩子送到教養院,將媳婦和孫子視為一種恥辱。而住院二個月,苦苦等候丈夫的謝姓病友終於心碎,她前往教養院接孩子,發現到丈夫不但沒有來探望孩子,還積欠教養院費用,死心的她最後和丈夫離婚,獨自照顧孩子。

躺在床上洗腎的蔡月秋笑著說:「不是每個病友家庭都是悲慘的,也有許多病友丈夫是每天無微不至地在身旁照顧。」她表示,雖然自己也很想有家庭,想要結婚,但是害怕會拖累丈夫,生下不健全的孩子。

由於紅斑性狼瘡患者需要避免日曬,因此原本在幼稚園工作的蔡月秋,改行在家中做托嬰照顧的工作,且因為腎臟喪失過濾血液功能,她必須定期到醫院洗腎。即使如此,蔡月秋仍然樂觀面對自己的人生,她說:「雖然治療過程很痛苦,但我相信人活著就是要面對許多困難,只有不斷克服,人生才能活的有意義。」 她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多數無法接受患病的事實,她曾見過許多病友因恐懼死亡,情緒無法控制,也有的病友因不肯接受治療,病毒入侵腦部,產生幻聽幻覺的現象使病情更加嚴重。她坦白自己也曾經無法走出恐懼,但她現在覺得自己已經算是很幸運了,能正常工作,病情也日趨穩定。且對紅斑性狼瘡患者而言,只有穩定的心情才能控制病情。因此她希望,所有的紅斑性狼瘡病友,能多善待自己一點,接受治療穩定病情,畢竟人活著就有希望。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