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8日 星期四

虛擬的網路世界 真實的文化殿堂

【記者徐郁芬/生命力報導】帶動學習e化新趨勢的文建會網路學院「CASE」(Culture Affairs, School of E-learning)開學囉!CASE第一期的課程以「社區營造」為主題,多面向的遠距教學內容,結合了科技與人文,讓醞釀文化藝術的環境變得更廣闊了。依照行政院文建會的施政重點─「社區總體營造」所設計的專業化課程,以文化推廣為主要目的,一來保存本土文化,二來步入國際。

CASE於三月十五號正式開站,僅只有短短三週的宣傳,剛開站便有一千多人註冊,反應熱烈,接受度高,第二期在四月十五日截止報名。文建會網路學院CASE的成立是與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共同合作,採用文大的網路教學平台,這項遠距教學的操作系統完善,只要學員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網上提供的課程資訊,豐富多元,可隨興趣選修。文化大學推廣部創新發展處的王怡芳認為,E-learning具有學習上的指標性,報名人數比預期中多,是很非常令人高興的一件事,目前約有一千六百多位學員註冊,系統負荷及維護方面的負擔確實變大,但是本著對文化的執著與貢獻,相信這些付出是值得的。

CASE目前推出「社區營造」的課程分為核心以及選修。核心課程包括「社區營造總論」、「社區空間營造的理念與實務」,而選修課程則包括「文化產業與社區商圈」、「地方環境改造與社區美學」,每門有六個小時的專業課程。線上不但提供授課的影音畫面,還搭配了相關教材並設公共討論區,加強師生對話空間,有線上老師專門負責解惑,也有助提昇學習動機。CASE在社區文化課程上的設計,透過學理、政策面與社區工作者的實際需求三個層次而制定,授課的老師也都是這方面的專家,結合理論與實務,課程的專業性高,要修完課程不單要上課,考試、發言次數、交作業,樣樣都馬虎不得。

王怡芳表示,大眾對E-learning的接受度比預期中的高很多,網上學習其實沒有什麼門檻限制,基本配備是一台可上網的電腦,只要會簡單的操作,就沒什麼大問題。E-learning可以將學習資源遍灑全台灣,使人人都可以享用。她說:「CASE下一步將走向國際化,台灣在社區營造方面的水準是很高的,很多社區工作者都很優秀,也很用心在做,跟中國大陸比起來,說領先個二十年並不為過。」而CASE不僅是一個「教學媒體」而已,更是一個「教學活動」,透過互動性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會更好。現在電腦硬體市場成熟,上網速度也越來越快,正是推行E-learning的好時機,而最主要的困難仍在使用者的習慣問題。

王怡芳說:「很多人因為心理障礙,認為電腦很難,就卻步了。」所以首要工作必須突破使用者的心防,改變其使用習慣,只要操作習慣了,其他方面應該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許多在職的民眾,往往因為時間、交通或是種種不可抗拒之因素,以致於打消了再進修的念頭,E-learning就可以解決這方面的難題,不僅能妥善利用零碎的時間,省掉浪費在交通的時間與體力,更不受地區性及時間性的限制,依照自己的學習步調學習,就有興趣的議題鑽研。E-learning尚且提供了終身學習的管道,一方面可以發揚本土文化,另一方面E-learning也開啟了個人參與全球化教育更多的管道。

王怡芳指出,以往文建會為了做文化的推廣,或是相關課程的培訓,都是透過研習會舉行,三天的研習會下來,要花大約兩百萬,只有一百多人受惠。而透過網際網路,可以將其效果拉大,人數多了,開銷少了,文化也會加速傳遞,E-learning的確是一個推廣文化藝術的好工具。現在電腦族越來越多,可以藉此開拓文化建設的版圖。

CASE的學員大致可分為三類,包括學生、老師及公務員,王怡芳欣慰地說,有許多銀髮族像退休老人等,都抱持著終身學習的態度來參與;在始業式時,也有從屏東特地上來台北參加的朋友,都讓她很感動,她很佩服這些網路學習的先鋒,希望他們繼續努力,堅持到最後。透過CASE簡便又多元的學習機制,將文化藝術的種子散佈到各個角落,期待民眾的加入。


延伸閱讀

文建會網路學院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