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結合客家與兒童 讓孩子更有自信

【記者李妘、林宜臻/台北市報導】在今年即將推出的年度大戲《吼!大路關有石獅公》中,戲偶子劇團團長邱豐榮深入屏東進行田野調查,將客家聚落大路關的歷史文化融入偶劇當中,把當地長久以來為避免天災而設立的守護神「石獅公」擬人化,同時以小孩的角度出發,一段結合責任、親情、友情的文化追尋之旅就此展開,期望能夠藉此鼓舞偏鄉地區孩童了解自身文化,並以此為傲。



捨棄虛擬框架 重拾傳統技藝
戲偶子劇團是台灣少數以推廣客家文化、為兒童與親子演出的客家偶劇團。輔大大傳系畢業的團長邱豐榮毅然決然從傳播業走向傳統表演藝術領域,除了不適傳播過程專業分工化與上下階層溝通的不順暢外,也是在從屏東北上求學的過程中,因為資訊管道豐富而感受到南北城鄉的文化差距。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收到朋友送他的一只布袋戲偶,不僅讓他想起兒時的休閒娛樂,也開啓了他與布袋戲的不解之緣。


一九九六年,邱豐榮參加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開設的研習班,從業餘跑龍套開始,憑藉著熱情與執著,十年內便成為西田社布袋戲團團長與咱兜布袋戲館藝術總監,他不僅負責規劃展館、遊客導覽,更在每次表演的過程中,吸取各種與觀眾互動的經驗,作為日後演出的基礎。


結合兒童與客家 走出特色
「表演藝術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充滿了『人的味道』。」喜歡與觀眾近距離接觸,透過互動得到及時回饋的邱豐榮,在二○○三年成立了戲偶子劇團。因為本身即為客家人,因此劇團以發揚「客家文化」為特色,而取名客語「小孩子」的諧音,希望能夠讓更多城市以外的孩子快樂看戲,同時在過程中了解到隱含其中的教育意義。

初創之時,邱豐榮也時常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只知道自己想要推廣客家文化,也喜歡孩子,而後透過一次次與其他劇場朋友的接觸與嘗試,以及針對演出後觀眾的回饋作出修正,才逐漸理出兒童劇場的頭緒,走出每年固定兩部新戲的規模,同時創立「移動故事堡」,深入全台超過五十個社區、學校或文化中心。

在經典劇目《桃子的節氣大冒險》中,主角小桃子在因緣際會下遇見山裡面掌管節氣的節氣神明,如「大寒神」、「驚蟄神」雷公、還有「清明神」等等,不料「驚蟄」節氣主神雷公打完雷之後,「春雷一聲響」,山裡面的蟲大王蟲二王甦醒,冬眠了一整季,蟲蟲們正想要好好的吸血以填飽肚子,桃子和繁牯正好成了他們的囊中物,一連串的冒險與挑戰就此展開⋯⋯,如此以客語演出,結合兒童冒險的角度,都是符合孩子喜好的劇情,更隱含文化推廣與教育意義。

與邱豐榮一同創立劇團的吳正德老師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可以接觸到的娛樂太多,持續演出布袋戲,甚至開始打入兒童市場,便是希望「布袋戲」這項傳統技藝不要被忘記,進一步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然而因為經費與演出的不確定性,整個劇團僅有邱豐榮團長一人全職,其他人則都是利用業餘時間,負責排練或演出,於是邱豐榮就像校長兼撞鐘一樣,一手負起劇本規劃、演出排程等的大小瑣事。

將兒童與布袋戲結合,是希望能夠在傳承客家文化之餘,也能夠有發展出劇團的特色,在一片傳統布袋戲洪流中,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問起邱豐榮如何看待「客家劇團」這個定位,他告訴我們「有堅持也要有寬容」,重點還是在偶劇本身要夠好看,夾雜國台客三語的演出方式推廣客家文化的用意才能奏效。


寓教於樂 學習以自身文化為傲
在籌備今年新戲《吼!大路關有石獅公》中,邱豐榮首度透過長期的駐村計劃,深入屏東客家聚落大路關進行田野調查,盡可能將完整歷史與文化融入偶劇當中,把當地長久以來的守護神「石獅公」與水妖擬人化,加入小女孩小玉的冒險故事,希望能夠藉此鼓舞偏鄉地區孩童多了解在地特有文化,並以此為榮。然而邱豐榮也說,不論劇情要呈現怎樣的微言大義,或是帶給觀眾多少體會,偶劇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兼具「好看和感動」,最終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益。

主要負責配音的團員鄭怡真說:「看到孩子們享受其中,或是有一些共鳴,我們就很開心了!」。藉著親子布袋戲偶劇近距離的演出與互動,觀眾可以感受到演出者的眼神、微笑與汗水,邱豐榮深信這樣真實而深刻的接觸,一定能帶給孩子更多生命的體悟。

他更期待,透過一次次的演出,能夠告訴孩子「自信」的重要,學會珍惜身邊的文化,也透過自身的經驗傳達給觀眾,不論什麼樣的職業,是傳統、亦或是創新,只要你有自信,都可以做得很快樂。





延伸閱讀

戲偶子劇團官方網站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布袋戲偶展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純粹的有機 水花園農夫市集

【記者黃涵逸、陳斯穎/台北市報導】身為公關公司總監的林柏虎,同時也是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的一員,在協會理事長王贊元的介紹下,他慢慢開始接觸到有機農業的議題,並開始認同有機農夫的理念。此後,他遇見了一群來自全台各地的有機農夫,便決定幫助這群有機小農在大台北地區成立一個純有機的市集。透過志工幫忙尋訪全台更多有機小農及承租場地,二○一二年六月底,台大公館商圈「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的成立,將純粹有機的概念給帶到大台北地區。



水花園農夫市集的成立
二○一二年六月,協會向自來水園區承租場地,並從二○一一年年底結束營運的台大有機農夫市集,找來擺攤的有機農夫,透過這些農友介紹更多的有機農夫一同參與成立一個「純有機」農夫市集。在這裡擺攤的農友,都必須通過有機認證機構的核准,除了有機認證之外,文化探索協會也會實地去拜訪農友們的農場,林柏虎說,要確定農夫真的使用有機方式種植的最好辦法,就是直接到農場觀察,因為土壤的品質就是最好的證明,只要抓起一把土壤聞一聞,好的土壤所散發出的芬芳,是現在受到過度施肥及噴灑農藥的土地所無法擁有的味道。

林柏虎說,在市集裡,有機的農作物不僅只是商品,而是堅持健康的標章,消費者也不僅只是消費者,而是支持小農種植健康農作物的支持者。約二十個攤位的有機農友,例如盛產鳳梨的鴻旗有機休閒農場、高雄燕巢種植有機芭樂的憨人有機農場,坪林世芳有機茗茶園等,用他們的雙手種出滿載堅持與真心的食材,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直接與農夫面對面交流,近而產生友誼與信任,而農友為了與那些珍惜健康及土地的消費者見面,經營與消費者互信的關係,他們每週六風雨無阻,從全台各地,像是苗栗、台南、南投等地方載著新鮮的蔬果到市集,這是市集對支持者的承諾,也是市集對於推廣有機蔬食理念的決心。


純有機市集 以食物建立友誼
水花園有機市集成為消費者生產者可以互動的一個平台,不僅讓一般民眾瞭解食物來源和種植方法,更讓農民的價值被大家看見。來到市集不再是冷冰冰的買賣關係,而是閱讀更多生命故事的機會。林柏虎表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天天吃下肚的蔬果從何而來,也因為對農業知識的缺乏,總選擇賣相較佳、較大顆的農作物,卻不知道把大量農藥給吞下肚,農友也因為被層層剝削所以不得不透過使用農藥來增加產量。

但來到有機市集,農友願意跟你分享他的種植方式,把自己細心培育出的作物交到你手上,有些老顧客也因為已經和農夫累積足夠的信賴感,常常會直接找農夫拿菜而非東挑西揀。水花園有機市集試圖以雙方互惠的方式建構另一種食物社會關係。

市集中,來自屏東縣高樹鄉的鴻旗有機農場,是由退休的老師許天來所開設的,最讓他驕傲的就是他的有機鳳梨,由於自己本身讀農校的經歷,讓他了解農藥不僅會危害人體的健康,更會傷害土地地力,因此在退休後,他開始積極地投入以有機的方式種植鳳梨。在市集中,他的兒子許哲榮熱情地告訴大家他們家的有機鳳梨漢一般鳳梨的不同,他說一般為求速成,只花六到八個月就賣到市場上,但有機栽種必須花一年半才能採收。雖然這只是一般的閒話家常,但卻讓民眾增長知識,並拉近與農友的距離。


有機小農的聚會 分享的美好
每週定期舉行的有機農夫市集,成為小農們每週的聚會,無論刮風下雨,抱著要來看一看好友的心態,大家聚集在此。在剛開始試營運的期間,市集結束後總會有多的蔬菜剩下來,有機小農們互相交換、一起分享。有些攤位人潮可能比較少,左鄰右舍便會幫忙宣傳、叫賣。也因為有機小農產出農產品大多少量但多樣,所以常常結合當季材料做出創意食品給大家現場品嚐。在市集內,大家把試吃稱為分享、品嚐,最有趣的是,小農會告訴你被蛀蟲啃食卻沒有死掉的蔬果是最鮮甜的,也因為純有機,買回去的菜不時會見到各種昆蟲攀附在上。

每個小農所使用的耕種方法都不同,他們也會互相討論,來自屏東縣佳冬鄉的莞翊有機農場最特別的就是他們的香蕉,農場主任戴進文對農耕方法有一定的堅持,他採用自然生態法,只進去播個種,就放任果樹自由生長,不除草也不施肥。不以人為方式干預農作物的生長,讓農作物與大自然共生的方式成長,所以農場常見野鳥啄食小蟲和果實被蟲蛀的景象。但戴進文表示,如果這些果實歷經蟲蛀後仍然還健康的活著,那這顆果實必定是最好吃的。雖然產量不多,但堅持自然生態的栽種方法所重出來的香蕉又香又甜、甚至連外皮都可以食用,也因為有他這份堅持,才能提供支持者安全又健康的水果。

市集志工程莞晶說,為了讓小朋友能對市集有更多的了解,他們還舉辦了英語營的活動,透過英語營,教導小朋友各種蔬菜的英文,學習各種與市集相關的生活用語,除了能增加他們英語的能力之外,也希望他們在逛市集時有更多的樂趣。





延伸閱讀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一針一線 老師傅的手工被

【記者廖苡嘉、陳玟如/新北市報導】在凡事都講求快速、效率的二十一世紀中,位於新莊小巷內的手工棉被老闆,卻與這樣的想法背道而馳。陳鴻銘希望透過他的雙手,將溫暖傳遞到每個人心中。




身兼數職 對抗不景氣的年代
六十五歲的老闆陳鴻銘,出生於彰化,國小畢業後在姊夫的介紹下,到了台北當起手工棉被的學徒。一開始從最基本的打掃工作做起,陳鴻銘邊看邊學,培養耐力、打穩基礎。兩年後慢慢接觸到技術,挑選棉花、牽紗、彈棉花,從無到有學了將近五年的時間。陳鴻銘說,棉花本身的品質要好,做出來的棉被才會蓋得溫暖、用得長久。

一九七四年,陳鴻銘透過媒妁之言,與徐秀嬌共結連理,但卻在結婚後不久,遇上了石油危機。當傳統的老技術遇上經濟不景氣的年代,陳鴻銘也只能咬牙硬撐。當時全球經濟下滑,陳鴻銘被工廠裁員,但結了婚有了家庭要照顧,陳鴻銘賣過肉圓、煮過麵線,也靠自己經營棉被事業。後來,陳鴻銘與老婆到新莊定居,早上賣豬肉,晚上做棉被,努力撐起整個家園。


五十年的手工堅持
挑選棉花到製作的過程,陳鴻銘都親自處理,騎著摩托車穿越在市區中,載一趟四十斤的棉花,平均能做上五件棉被。舖棉、桿平棉花、裝進被單、縫上固定點,一件棉被平均得花上兩到三個鐘頭,冬天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得趕三件,但到了夏天就得想點別的出路了。

以前陳鴻銘邊賣豬肉邊顧棉被事業,直到幾年前身體開始吃不消,便專心從事自己喜愛的棉被事業,好在小孩都大了,陳鴻銘也不用操心太多。問起有沒有想過改用機器製被,陳鴻銘只用淺淺的微笑帶過,但從他的眼神中,不難體會到那份長久以來的堅持與執著。

徐秀嬌說,陳鴻銘是個老實人,製作棉被的每個過程都不馬虎,隨著媒體報導,手工棉被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徐秀嬌除了覺得光榮外,也替陳鴻銘感到相當欣慰。


用心守候 傳統純手工棉被
陳鴻銘說,手工棉被花費的時間長、利潤低,還得忍受棉屑飛進呼吸道的不舒適,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踏入這個行業,家中的三個小孩也無心接手這樣傳統的手工行業。外甥林群山說,雖然坦然面對即將失傳的手工行業,但陳鴻銘的心中多少還是會有些遺憾。

不追求效率、不講求速度,細心為客人縫製出最舒適、溫暖的手工棉被,是老師傅陳鴻銘近五十年的堅持。

老師傅陳鴻銘將棉花裝進被單中





延伸閱讀

如何選購棉被?棉被材質的比較與介紹

棉被保暖原理

棉被可以水洗嗎?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線上資料庫 永續台灣生物多樣性

【記者劉潔萱、邱郁茹/新北市報導】為了讓下一代還看的到多樣性的台灣魚種,中研院生物多樣性資訊專題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建立「台灣魚類資料庫」,有系統的將台灣河海魚類分門別類、記錄保存,同時他也出版「海鮮選購指南」,宣導理想的海鮮購買概念,幫助民眾吃得安心,也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



生物多樣性研究專家 邵廣昭
邵廣昭,一九七六年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畢業之後,赴美研究生物系統分類。一九八五年開始魚類分類的研究,採集物種時發現魚的種類逐年減少,大部分的魚類在名稱上念法也不統一。於是萌生建立「台灣魚類資料庫」的念頭,統整台灣海域內的魚類資料。邵廣昭說二○○一年資料庫建立至今,囊括三千多種魚類資料,每種魚類都有詳盡的介紹和生態影片,民眾若是對魚類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網站上留言。

「台灣魚類資料庫」內詳盡的魚類介紹資料

除了魚類分類研究之外,生物多樣性一直是邵廣昭的研究重心,他也參與主持「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台灣物種名錄」「台灣生命大百科」的網站建立和資料維護等等。這些資料庫更巨觀的整合了台灣地區絕大部分生物的多樣性相關資訊,包括物種名稱、基本解說、圖片、特有種、等多元的生物多樣性文獻資料。除了民眾可以快速的獲取相關資料,資料庫也持續引進新的資訊技術,將數位化資訊保存與分享,並積極配合國際上從事相關研究的單位資料交換。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邵廣昭

海底探索未知奧秘
在研究物種的過程中,邵廣昭常常潛水到海底採集資料,「大部分的學者很少潛水做研究,剛好我會潛水也喜歡潛水,所以常常自己到海底採集資料。」在結合興趣和專長的潛水過程中,常常有不少驚喜的收穫,他說最令人興奮莫過於發現新物種的時刻。

在所有採集過程中,令邵廣昭印象最深刻就是和「台灣園鰻」(俗稱花園鰻)的相遇。他說,剛開始透過潛水鏡只看見海底有閃閃光點,更仔細的看才發現是一個個小洞,原來生性害羞的花園鰻正躲在裡頭。這樣的不期而遇,也為枯燥的研究過程增添了不少趣味。也就是這一次的相遇,邵廣昭首度發現了屬於台灣特有種的花園鰻,目前大眾都可以在國立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見到牠逗趣模樣。

邵廣昭的學生曾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新物種,目前有四種新魚種以他的名字命名,分別是邵氏裸胸鯙(Gymnothorax shaoi) 、邵氏蟾蜍角鮟鱇(Bufoceratias shaoi) 、 邵氏擬鱸(Parapercis shaoi)、邵氏雙線䲁(Enneapyerygius shaoi) 。

台灣圓鰻,學名為Gorgasia taiwanensis  。 (邵廣昭提供)

邵氏裸胸鯙Gymnothorax shaoi (台灣魚類資料庫提供)

邵氏擬鱸Parapercis shaoi  (台灣魚類資料庫提供)


推廣海洋保育 不辭辛勞
「魚類越來越少,海洋保育不做的話,你們未來都看不到魚,後代子孫也沒有海洋資源可以用了!」邵廣昭強調海洋保育的重要性不可輕忽,但台灣海洋保育觀念薄弱,他為了宣達海洋保育的概念,自行和片商洽談購買國際海洋生態紀錄片「魚線的盡頭」「壽司與全球漁獲」,並且予以推廣。對上面兩部紀錄片有興趣,只要發函到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即可索取,邵廣昭認為保育觀念必須從教育做起,希望能藉此傳遞和培養大眾的海洋保育觀念。

邵廣昭也發行「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小冊子,將平時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海鮮分成「建議食用」、「想清楚」、「避免食用」三大類,幫助民眾了解並選購海鮮。「建議食用」為養殖飼料來自天然或是植物性,野生資源量豐富,如文蛤、牡蠣、鮑魚、干貝、魷魚、龍蝦等;「想清楚」為養殖飼料來自魚粉或是下雜魚,捕撈管理尚未完善:紅蟳、鮭魚、鱈魚、海膽、鰻魚、黃魚等;「避免食用」則是因過度捕撈或是以破獲生態方式取得:烏賊、蘇美魚、圓鱈、黑鮪魚等。

海產店店長林君君表示,自己非常愛吃海鮮,也從來沒有想到保育的重要性,雖然知道海洋資源漸漸稀少,但是卻無法克制吃海鮮的慾望,也不會因此改變飲食喜好;民眾劉仁勝說,平時在選購海鮮上,會格外注意是否達到食物鏈的平衡,若是數量稀少的海鮮,他會避免食用。他說有了海鮮指南的幫助,讓他在選購海鮮前三思,吃的也更安心。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


資料建立大不易 海洋保育盡心力
資料庫用途多多,除了學術研究之外,在教育及潛水領域也廣泛應用。政府在進行環境評估、計畫政策之前,也會參考資料庫數據。為了確保資料的正確性,邵廣昭說資料庫的編纂資格有嚴格的限制,限定只有經過認證的專門研究人員、學者才能夠進行資料的建立及修改。

邵廣昭對於台灣物種的保育狀況十分關切,他總是馬不停蹄的計畫著下一個目標。他認為如果現在不做保育這些事,他不知道退休之後,會不會有人替他繼續做下去,所以現在能做多少是多少。此外,他也希望政府能拿出實際作為,落實保育政策,讓後代子孫可以繼續享用豐富的資源。





延伸閱讀

台灣魚類資料庫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海鮮指南相關報導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人文書舍 見證與傳遞牯嶺街歷史

【記者李明芸、陳柔瑜/台北市報導】一九六○、七○年代的牯嶺街,是舊書市場最繁榮的時期,人文書舍不但身在其中更延續至今。創辦人張銀昌因為愛書,將一條長巷化作舊書店,專賣經典、絕版或舊版本的書,現在的老闆孫玉山除了繼續經營實體店,也加入網路行銷,期許透過網路能讓更多人買到經典好書。


基於愛書而創立的舊書巷
中正區牯嶺街在日據時代,只有零星幾家賣日文書籍的店,戰後因日本人遣返,依規定只能帶一定的家當,剩下的就拿出來變賣,因此舊書攤漸漸興盛。參與過中日戰爭、國共內戰的張銀昌,退伍後原本在等待新工作,因為經濟壓力等不了,加上朋友的勸說及幫忙,愛看書的他集資了朋友和自己的書,一九六六年人文書舍在牯嶺街開張,滿滿的書堆疊在一條長巷裡,特別的是人文書舍沒有門,帆布蓋下就是打烊了。

人文書舍位於牯嶺街

張銀昌很投入這份工作,從書本裡獲得了很多知識,「知識就是財富」是張銀昌最常對女婿孫玉山說的話。當時牯嶺街舊書市場競爭大,為了確保貨源,張銀昌每天清晨就會沿著固定的路線去收書,希望能收到經典、有價值的好書,張銀昌也保存不少如于右任、陳誠等黨國大老的紀念集、回憶錄等,但他不藏好書,選擇放在架上讓有緣的人帶走,書流通了才有價值。現在牯嶺街的舊書市場不復以往,人文書舍是少數保留至今的舊書店。

整條長巷堆疊了許多舊書


女婿接手 延續經典好書


七年前,張銀昌的太太身體不適,為了好好照顧太太,人文書舍由女婿孫玉山接手。除了維持原本實體書店的經營,還會挑選競爭性較小、特殊性的書到網路拍賣,並非全都放上網路,像之前放了一本陳寅恪的書,十五分鐘就被買走。

人文書舍選書的特殊之處在於以文史哲為主,分成經典、小說及藝術三大類,以能夠長久保存、有永恆價值的書為主,如研究孔子、四書五經、穀梁傳、歷史類的書等。「我自己是比較偏好民國以後的人物傳記,像一些傳奇人物、軍閥、地方政治人物等。」孫玉山說。店內的書除了從過去日積月累的保存外,張銀昌或孫玉山每天固定會到資源回收場收書,甚至有小販會幫忙留意、提供相關舊書籍的資訊。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收到的書籍不像過去那麼經典、有故事性,像之前可能會有名人簽名的書,如羅家倫王雲五等人,但現在有時候客人要的書都收不到。


選書以文史哲為主

會來這邊買書的人通常就是對舊書有興趣,曾有一位客人買了六百本讀者文摘,大概是從一九五二年到二○○三年的,老顧客唐先生喜愛一九四○、五○年代的俠義小說,他說現在賣傳統小說的人很少,在這邊還可以找到,而且老闆不會亂開價,價格都很公道,有他需要的書老闆還會打電話通知。
張銀昌會拆掉破掉的書皮,自己寫上書名


珍惜時間 永續經營
「前幾天聽到趙少康先生提到,現代人的消費會隨著收入或景氣好壞而有一定額度,現在3C產品很多,很多人寧願去買3C產品而非書。」孫玉山有感而發,因此張銀昌也常跟孫玉山說要好好把握每個上門的客人。

「雖然書店場地有些克難,但也保留了四十年前舊書店的狀況,台灣較少有保持原始的舊書店。」這是人文書舍留在牯嶺街的原因之一。人文書舍經營四十七年來,累積不少名氣和老顧客,隔壁店家東石鱻的陳老闆談到人文書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很多人都會來這裡拍照。

孫玉山說,最感動的就是看到顧客認真看舊書的神情,這也激發了他想念更多書來增長知識,曾經還碰過一個顧客進來書店深吸一口氣,並說就是喜歡這樣老書的味道。也是因為這樣,人文書舍希望能永續經營,將更多的知識傳遞出去,孫玉山說,未來希望能邀請名人舉辦座談會,並成為專賣文史哲的書店。





延伸閱讀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脊髓損傷生活重建班 起動新人生

【記者陳郁雁/桃園縣報導】二○○七年,護士潘定華剛結束醫院的大夜班,卻不小心在路上與拖板車發生擦撞,送醫後診斷為脊髓損傷,下半身終生癱瘓。為了逃避外界的眼光,出院後,她回到家將自己關在二樓的房間長達四年,行動完全仰賴爸爸親自背她上、下樓。直到某天,她忽然發現爸爸背她下樓的腳步沒有以前那麼穩了,身子也變得瘦弱,臉上更是多出許多皺紋。她不禁開始想:「他這樣還能背我多久?」於是下定決心振作,不再自欺欺人。透過同事的介紹,她來到脊髓潛能發展中心參加生活重建班,從生活自理開始學習,重新找回自信。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 免費服務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是台灣唯一提供脊髓損傷者免費生活重建課程,以及職業訓練的民間社會福利機構。中心內無論是生活重建班的訓練員、各部門職員,也都是由脊髓損傷者擔任,彼此同甘共苦,具有強烈的革命情感。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主任林洋彬說,二十七歲時,他在工地還沒架設電梯的缺口,高達八樓的地方不小心摔進地下室,造成脊髓損傷;而中心董事長林進興,則是在就讀專科時,暑假到爸爸工作的礦坑裡打工,不幸被一塊砸下的大石頭壓斷背脊,必須終生乘坐輪椅。

林進興透過管道得知林洋彬脊髓受創,三番兩次試圖說服林洋彬加入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卻不斷被林洋彬拒絕。直到醫生委婉地讓林洋彬了解,自己永遠都必須倚賴輪椅生活之後,有一天,他看見同樣是脊髓損傷者的林進興居然能開車,讓他覺得很好奇,不禁開始思考:「搞不好我也可以跟他一樣。」在那之前,他從沒想過坐輪椅還能做什麼,後來他才慢慢接納、融入,接受這樣的自己,從悲傷中抽離,一起幫助更多傷者。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經費都來自捐款與募款,中心的樓層與空間配置主要有三個部分:一樓為職業訓練空間,以及與中心有直接企業合作關係的台灣大哥大客戶服務中心,由脊髓損傷者擔任客服人員。二樓是生活重建教室、辦公室。三、四樓則是學員與職員宿舍,共有五十二床。另外中心附近有添購三棟房子,作為社區居住訓練使用,是給具備汽、機車駕照的脊髓損傷者,重返職場前在外住宿的生活模擬空間,共可容納十一人。

二樓生活重建教室。

 三、四樓為中心宿舍,圖為三樓宿舍格局。


生活重建班 學習生活自理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目前共開設兩種生活重建班,一個是胸腰椎班,另一個是頸椎班,一班招收五到六人。林洋彬說,傷及胸腰椎者,手部功能還能使用,所以能夠學習完全的生活自理,課程約六至八週;傷及頸椎者,因為只剩下頭部功能,主要在於教導看護如何協助其生活需求,課程約十週。「胸腰椎班,經過六到八週受訓,幾乎百分之百可以達到完全的生活自理,但頸椎班可能只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訓練員潘定華說,當初來到生活重建班三個月後,不論是心境或態度都徹底改頭換面。因為她發現其他受傷部位比自己更嚴重的人,都能面帶微笑的跟自己說:「早安,你好。」相較於總是在家裡擺臭臉的自己,她覺得非常震撼:「他們為什麼可以生活得這麼開心?」漸漸地,她在這個環境裡釋懷,因為她發現自己比多數人幸運,「我可以做到的事已經比他們多很多了。」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公共關係處專員李珈妮說,國三那年因為無照騎乘機車,撞到旁邊的車輛摔倒,但卻傷到頸椎,導致她頭部以下癱瘓。她說,透過生活重建班,了解到原來這樣不幸的人不是只有自己,傷友之間的同儕作用影響很深,「讓我不再那麼感到獨立跟自卑。」因為受傷是永久性的,但心態上可以獲得更多的平靜。

結訓後,中心主管希望能借助潘定華護理的專業背景,幫助其他傷友,因此她決定留任訓練員。潘定華說,生活重建班招收學員,首先會確認傷友受傷的部位,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而訓練員主要的工作則是替學員安排課程,包括體能、認知課程,以及社會適應或戶外活動等等,一天共八小時。上午以體能課程為主,訓練學員用雙手轉動輪椅快速前進,以此強化上臂的肌力和耐力。

生活重建班的主要目標就是生活自理,潘定華說,除了學習生活技巧,「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把自己的心打開,不要再依賴別人。」因為訓練員與學員同為傷友,所以更能體會彼此的不便、不舒服或困難點。雖然頸椎班可能無法達到要求,但希望至少胸腰椎班的學員都能做到。甚至若能擁有交通能力,中心也會協助學員考取汽、機車駕照,「你有交通能力,又能生活自理,那你就有機會可以工作。」


傷者年輕化 預防與課程重新規畫
林洋彬說,脊髓損傷者每年增加的人數比例相差不大,但卻有年齡層愈來愈年輕的現象。最近一、兩年來,中心也經常收容年輕的傷友,「十幾歲、二十幾歲初頭就受傷了,這代表他們坐在輪椅上的時間更長。」中心未來勢必針對年輕族群傷者規畫更合適的課程。

其他防治作業則包括預防傷害發生的校園、企業宣導,林洋彬說:「因為脊髓損傷多為車禍造成,例如酒後駕車、飆車,目前宣導作業已經執行約三、四年了。」中心也開放讓社會機關、團體參訪,了解如何預防脊髓損傷。

潘定華說,根據內政部統計,平均每拉拔一個傷友重建成功並推向職場,就可以減少兩千萬元的社會成本,「等於說一個脊髓損傷者要花社會成本約兩千萬元,所以我們希望能減少這些負擔。」讓他們不只是整天待在家裡,望著天花板與牆壁嘆氣,與家人爭吵,「你只是腳受傷了、脊髓受傷了,其實你的頭腦還是跟正常人一樣,所以你可以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若能將這些傷友積極推向職場,就能有效減少社會負擔。





延伸閱讀

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官方網站

Yahoo奇摩公益專案:飛輪愛無限

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臉書 

募書送書柬埔寨 構築夢想圖書館

【記者楊雯皓、張茗喧/台北市報導】二○一三年寒假,柬刀石頭BOOK團隊,用行李箱裝著為柬埔寨募集的六百卅一本書,前往位於柬埔寨吳哥窟的「安寇薩河畔(暫譯)」(Enkosa River)的一所語言學院,以當地現有的空間改造成一間圖書館,嘗試著成為當地學童養成閱讀習慣的啟蒙。這趟旅行的意義不只是募書、送書,他們希望讓更多人看見當地教育資源的貧瘠,反思並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資源。


柬刀石頭BOOK團隊從二○一二年八月開始計畫送書到柬埔寨,將近半年的準備時間,他們在二○一三年寒假前往柬埔寨,在當地停留三周。他們在偶然的機遇下認識了一個柬埔寨的男孩,透過交談介紹彼此,團員們被男孩的一句話深深觸動,男孩說:「柬埔寨只有三種人:有錢人、有點窮的人、很窮的人,所以我的夢想是改變柬埔寨。」期待改變柬埔寨的貧窮與教育資源落差,這個男孩的夢想同時也震盪著柬刀石頭BOOK團隊的心。

團隊成員共六人,許祐群及吳孟融是團隊發起人,都是澎湖人的他們,一同到台北求學,親身經歷了澎湖與台北教育資源分配的落差,他們開始對於教育有著不同的省思。許祐群說:「光是在台灣,澎湖離島地區及本島地區就有這樣的落差,何況是在柬埔寨呢?」他邀請大學同學張植康、高中好友曾宥輯以及弟弟許祐銘一同參與計畫,他們決定為柬埔寨募書,並用自己的行李箱裝書送到柬埔寨。而團員徐嘉彣原本是捐書人,因為想了解自己書的去向,積極與熱情的她最後成為團隊的一員。


募書 串聯台灣人的熱情
他們透過網路部落格、Facebook粉絲專頁等各種管道募書,為符合當地主要使用的語言,募書的類別以英文書為主,特別的是,他們手工製作書箱,放在校園裡,邀請大家一同響應募書活動,並且號召在北中南各地大學的好友們,成為各學校的募書窗口聯絡人,讓募書活動更加有效率。

柬刀石頭BOOK團隊總共帶了六百卅一本書去柬埔寨,為了節省額外的運書費用,他們將自己的行李箱裝滿書帶去當地。因為行李承重量的限制,還有不少書籍沒有帶過去。除了有效地整理及維護書籍之外,他們一些非英文系列的書籍,捐贈給公益慈善機構,不浪費任何一本書。為了向捐書者表達他們感謝的心意,團隊將自製的書籤與貼紙放在每一個書箱上,讓捐書人可以自行取用,從設計圖案到印刷製出,這張書籤有著代表他們為柬埔寨構築夢想圖書館的意涵,分享書籤,同時也是分享他們心中的期待與決心。

柬刀石頭BOOK團隊整理募來的書籍 曾宥輯提供)

然而在募書的過程中,曾經發現募書箱裡有不明人士將垃圾丟進去,或者破壞免費贈送的書籤與貼紙,成員吳孟融說:「一開始真的很生氣,可是換個方向思考,雖然有人不願意支持我們,但是有更多人願意支持我們,在書中夾著小紙條鼓勵我們,真的很感動。」


企劃 體認當地人的需要
他們積極參與許多計畫的文案競賽,以爭取經費來源,例如歐都納「夢想I can」計畫和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的企劃提案,更多人看見他們的決心。經過修正與審核後,他們也更確立了送書到柬埔寨的企劃方案。

從募書、運書到改造圖書館,在企劃的過程中他們不斷思考,什麼才是當地人最需要的,什麼是他們可以做的。許祐群表示,這個計畫主要目的有三項:帶越多越多的書越好、讓更多人看見柬埔寨的需要、讓柬埔寨的人認識台灣。
團隊與當地居民齊心協力共同整頓圖書館(曾宥輯提供)
為了要讓計畫能更順利進行,他們有系統地規畫整個計畫的運作,汲取前者的經驗以及自身參與服務學習的經歷,為增加計畫曝光率以及響應度,他們設立部落格、粉絲專頁、舉辦分享會、募書抽獎活動,也為計畫拍攝概念影片,記錄服務的點滴,分享每一個感動的時刻。


執行 結合當地使用習慣
成員張植康說:「我們在當地整理書籍的時候,思考著如何才能讓當地居民願意主動的利用這些資源,讓書籍發揮更大的價值。」他們與當地圖書館管理員討論後,決定以書的內容種類來編上書碼,讓居民能更快的找到他們想要讀的書。為了讓當地人都知道這些新的資源進駐,團隊更製作了招牌以及相關宣傳來吸引閱讀使用率。

與當地人共同討論構思圖書館概念(曾宥輯提供)
張植康說:「把一本一本的書放在書架上,我們的計畫目的看似好像已經告一段落,但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書發揮更大價值,放上書架就會有人去看了嗎?大家會知道這裡來了一批新的書嗎?」於是他們著手進行圖書館的改善延伸計畫,例如他們為圖書館製作招牌,讓附近的居民知道這裡的圖書館有了新的面貌。

他們也建立了一個讀書心得寫作計畫「學習與賺取計畫(暫譯)」(Learn and Earn Project),離開了柬埔寨之後,他們留下了一筆基金,作為計畫持續執行之用,這個計畫主要是希望能增加閱書率,希望讓學童們透過閱讀並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藉此能對於養成閱讀習慣有所助益,藉由報名徵稿、當地老師評選文章,獲選的作品可以獲得獎品與獎金,透過這個計畫,讓當地人願意去閱讀書籍,讓這些書本能被善加利用。

成員吳孟融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成熟懂事的他盡量在課業上有好的表現以獲得獎學金,減少家中負擔,這個計畫讓他感受到自己是獎學金發起人的一員時,心中的感動難以形容。

從眾多募集而來的書籍中再進行篩選(曾宥輯提供
反思 不只是旅行及服務
成員曾宥輯表示,在這次的旅行中他們不斷地思考,如何不要讓自己的好意造成當地人的困擾。他說:「這次的旅行不只是工作與服務,是我們與柬埔寨的文化交流之旅,我們是去當地學習,而不是在柬埔寨插上一支我們的國旗,宣示著我們來過。」他分享著在柬埔寨看見的經濟階級所造成的各種不公平,他們心中沉重、難過,卻也藉此警惕自己。

曾宥輯說:「有一次我們一群人來到了一個觀光的湖邊景點,湖水混濁不淨,卻有很多當地人浸著半身在湖裡,向著湖上看台伸手,看台上的觀光客來自許多國家,他們往水裡丟錢,並往湖裡頻繁地按下快門。」湖裡伸手要錢的景象對照著看台上嬉鬧聲與快門聲,這一幕幕都顯得格外刺眼。

成員徐嘉彣說:「這次的經驗讓我和柬埔寨有了連結,這趟旅行讓我能為當地做一些事情,而不只是拍照、旅遊,柬埔寨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地名。」從捐書人的角色轉變為親身參與者的她,當初透過許祐群瞭解計畫的運作,毅然加入團隊。作為團隊中唯一的女生,為了和已經出發到當地的團隊會合,不假思索地一個人隻身前往柬埔寨。

從看見需要、苦思企劃、執行企劃的過程中,他們的夢想一步步實現,對他們來說這不是一個工作,不是單向的貢獻與付出,而是一種文化交流,是建立情感的連結,柬埔寨讓他們反思自己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柬埔寨給他們的,比他們給柬埔寨的還要多更多。





延伸閱讀

送書到柬埔寨 - 種一個公平築夢圖書館 粉絲專頁

送書到柬埔寨 - 種一個公平築夢圖書館 概念影片

公益青年 - 送書到印度,帶愛回台灣 粉絲專頁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耕心蓮苑社區學校 紮根品德教育

【記者李奕霆、張詠絜/新北市報導】每天放學時間一到,位在新北市三重區萬全街一帶便出現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靨,並響起充滿朝氣的招呼聲。這裡是耕心蓮苑社區學校,至今已逾十多個年頭,以隨喜辦學的方式,致力推動在地人文素養以及品德倫理教育,造福無數因經濟弱勢無法上補習班的孩童。



發現在地需求 開創社區學校
二十多年前,耕心蓮苑社區學校創辦人之一余素華,來到三重區光榮國中擔任教師,在一次次的家庭訪問中,她發現許多學生的家中並沒有良好、安靜的讀書環境,或者許多經濟弱勢者因沒有能力上補習班,而逐漸與其他同學形成學習落差,有些學生甚至因此沉淪,課餘時間便在外頭遊蕩,最糟糕的情況便是組織幫派、打架鬧事。有鑑於此,余素華便和同為教育工作者的好友陳瑞珠開始思考,他們能為社區做些什麼?於是他們開始籌措資金,甚至不惜向銀行借貸,在一九九七年創立了耕心蓮苑社區學校。

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秘書處主任袁寶珠說,社區學校和一般學校與補習班不同的是,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因此首重品德教育的養成,以精神層面的教育來鼓勵學生,然而這點也成為社區學校創辦初期推動的最大障礙。陳瑞珠表示,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時代,家長關心的是學生畢業後能考上理想的學校,並在未來找到穩定的工作,「是生活面的思考,而非精神層面」。

因此社區學校轉變作法,除了品德教育外,同時加入課業輔導,並依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與意願,以自由贊助的方式辦學,對於經濟狀況困頓者,甚至不收取任何費用。然而此舉也招致社區內的許多補習班抨擊他們「以品德教育之名,行營利之實」。

面對社區內的種種誤解與質疑,社區學校向來秉持傳統五德「溫、良、恭、儉、讓」的回應態度,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並保持從最初就堅持的純淨、透明,如此一來隨著時間的證明,來自各界的阻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區隔學校教育 致力品德養成
不同於傳統學校教育或者坊間補習班所注重的課業加強、考試訓練,耕心蓮苑社區學校的老師以遊戲設計、創意互動等方式取代呆板、生硬的背誦、強記,引領學生閱讀中國傳統典籍,如三字經、弟子規等,訓練他們品德教育的養成,以及培養對自己負責的積極態度,進而誘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並輔以學科課業輔導。

袁寶珠說,一般人對於閱讀三字經的經驗可能只停留在默背、默寫等方式,但社區學校則採取分組接龍的方式,透過遊戲競賽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也能從過程中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一名國小、國中階段都參與社區學校,目前已在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學生說,回憶起耕心蓮苑所帶給她最大的改變,莫過於閱讀傳統典籍以及透過老師所施行的言教、身教而建立的道德觀,那種潛移默化、深植人心的力量,早已使品德教育實際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展現出高風亮節的舉止與氣度。

社區學校除了施行品德教育、課業輔導外,也相當重視孩童個人心靈成長。


多角化經營 增進社區一家親
目前社區學校的經營團隊人數約三十三位,其中教師共十五位;學生分佈則遍及國小、國中,人數共約二百六十多位,其中國中學生約佔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陳瑞珠說,令她非常驚喜的是,社區學校中有許多年輕師資的加入,背景並非僅侷限於教育專業,同時也有心理學、兒童與家庭學等專業師資投入,為教學環境注入了許多新血。

袁寶珠表示,由於志工所能投入的時間較為彈性,並不能完全掌握確切的排班時間,因此為顧及教學品質,社區學校中的教師多為支薪的職工。

社區學校除了提供教育資源外,同時也設立社區餐廳及社會企業,資助辦學的經費。余素華說,由於耕心蓮苑在社區中的長期經營,使得社區居民對其產生了日積月累的信任及支持,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社區中的阿公、阿嬤志願到耕心蓮苑的廚房幫忙挑菜、準備膳食。

社區餐廳不僅供應美食,更擔任社區居民情感交流的場所。

目前耕心蓮苑已從過去一間小小的社區學校,逐漸吸引到國際各大單位目光的關注與肯定,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參訪團、美國奧勒岡大學及北京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等,都曾親臨造訪。陳瑞珠表示,在未來期待耕心蓮苑社區學校的影響力不只在三重區,而是能夠將這般「社區一家親」的理念在全台灣開枝散葉,透過他們的成功經驗達成良好的經驗轉移,在台灣各個角落共譜更多動人的在地故事。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二女負債辦學 耕心蓮苑讓社區一家親

孩子,你讓我想當一個更好的人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行者義剪 愛心募款

【記者楊兆元、陳敬言/台北市報導】若是在街頭看到有一群留著長髮的年輕人,擺了幾張椅子、鏡子,拎了皮箱就在巷弄裡替人理髮,這是行者義剪團隊。行者義剪團隊起先由兩位年輕的造型設計師Morgan及Seven,利用休假空檔,走出髮廊到街頭上幫路人理髮,募款幫助育幼院及偏遠地區的兒童。後來越來越多人加入。設計師Xenter說義剪是希望透過這項行動傳達:「不一定要像我們身懷一技之長(理髮),只要想做,任何小事情都可以是善事。就像扶老人過馬路,雖然簡單,也是一件善事。」



上街頭義剪
Morgan說,其實最開始起源於二○一一年六月,那時單純是工作無聊,所以和同事Seven相約走出髮廊,到街頭幫路人理髮,順便練練技術,後來便經常拉同事一起,在休假時間到街頭、學校、育幼院等進行義剪募款,募集到的捐款都全數捐給育幼院或是災區。

行者成員為Seven、Xenter、Blue、Morgan、Carter等五人,一起持續四處舉辦義剪活動,希望能以自己的專業,回饋社會。行者於本月八日到世新大學進行義剪募款,吸引許多學生到場排隊理髮,募得款項捐到雅安地震的災區。


行者義剪團隊
由於突發奇想開始了義剪這項公益活動,行者幾乎很少做活動宣傳,利用休假時間找了幾個同事,尋找一個街頭巷弄開始進行義剪募款,當天變將募款捐給育幼院。之後又到台東為偏遠山區的孩童理剪。

Xenter說:「行者代表苦行僧的意思,希望跳脫原本的框架,嘗試做自己本來沒有做過的事。」所以在一連串的義剪活動後,他們五人辭去原本高級髮廊的工作,在安東街的巷弄中開設自己的工作空間,較能隨性的安排出外義剪。


最遠曾到蘭嶼綠島
Morgan表示,行者團隊目前走過台灣的北中南東地區,最遠甚至於去年六月到蘭嶼,替島上的兒童理髮。Xenter說:「幫島上的孩子剪髮時,看到孩子開心的笑容,其實自己同時也在接受孩子的回饋。」

他說:「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受到對方的幫助。」他表示,任何有需要的團體、育幼院均可聯絡安排義剪,需要捐款或是物資也可以向他們聯繫,因為孩子是未來國家的棟梁,所以他們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延伸閱讀

行者義剪團隊

蘭嶼義剪 “行者”蘭嶼行道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維護生態最優先 有機只是順便

【記者房業涵、廖芷庭/苗栗縣報導】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鴨耕米?吃過鴨耕米?這個米來源的其中之一,就是來自苗栗稻鴨庄,助苗的是隻鴨子,驅蟲是鴨子,施肥也是鴨子,鴨子這回當起農場主人,產出人們吃起來最乾淨的稻米。


回歸土地健康 用鴨子來耕田
走進宜蘭苑裡稻鴨庄,看見的,是一畝畝清淨的農田,矗立在田邊,卻聽到陣陣呱叫聲,純白豐厚的羽翼點綴青田,忽隱忽現,辛勤的游走在綠絨絨的大道。隨處拿網子,往水裡一撈,各類魚蝦、幼蟲,網裡如同燦星點綴珠水。

從事腳踏車零件二十年的李清彰,發現到自己家鄉的農田,被農藥和化肥工作破壞殆盡,人們的健康也逐漸受到威脅,二○○二年,李清彰結合社區的居民,成立了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希望能找回有魚有蝦,童年那種不受農藥和化肥汙染的自然環境。

要維護生態,首要之務是杜絕農藥,於是他們仿造日本的稻鴨工法,利用鴨來驅趕稻田裡的害蟲,主張「吃完蟲後,再給人吃。」庄主李清彰說:「其中最嚴重的害蟲就是福壽螺,要利用鴨子來克制福壽螺。」

利用食物鏈的方式,不僅讓作物得以健康生長,鴨子的排泄物,還能成為農田最好的肥料,另外鴨子的蹼不斷在水中拍打,更能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而稻鴨庄的生態池種植了許多的水生植物,作為淨水的控制源頭,長年下來,所產下的米,就叫做鴨耕米,而這塊地方,逐漸成為永續利用的生態環境。


結合社區力量 創造苗栗稻鴨庄
但到了二○○三年,是產銷的第一年,李清彰自掏腰包,從包裝、飼料通通自己出,包裝是人工包裝,請來的都是社區的婦女,秘書林翠蓮表示這些婦女因為媽媽們家中有老人家要照顧,所以選擇在這裡工作,而他們都很感謝有這份工作。

當年六分地產銷兩千多台斤,卻因為成本較高,又沒有客源,而銷售低靡。「如果你只想到要賺錢那你不用做了。」李清彰一群人,雖然失敗,但為了生態,沒有放棄的念頭,不斷在網路宣傳理念,也到各地演講、參展,逐漸受到關注,躍上台面,開始累積了固定客源,到了二○○五年,正式成立了苗栗稻鴨庄。


維護生態最優先 有機只是順便
「有機為其次,生態和土壤為主要。」鴨耕田執行長蕭明宏表示,長期以來,稻鴨庄的啟發點,都是為了生態,不希望環境就此被破壞,也「順便」創造了有機農業。

十多年以來的努力,到了現在,已經有的固定的客源,每年產出一年一萬公斤的米,通通都銷售一空,「味蕾會印證食材真正的好。」李清彰表示,目前到稻鴨庄還成為教育園區,讓許多的學生前來參訪,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造成生態負擔,每年都有限制團數。

還有提到永續經營的方向,李清彰笑著說:「你的生活要做到三件事,值得、意義又快樂。」而經營稻鴨庄對於李清彰來說,就是最值得、最有意義又最快樂的生活,他只想繼續的賣力下去。





延伸閱讀

苗栗稻鴨庄 官方網站

走讀台灣:稻鴨庄—稻鴨共作之逗趣田景

客家委員會 休閒產業館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寶島淨鄉團 一起揪團來淨鄉

【記者房業涵、廖芷庭/台北市報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他們卻把痕跡清的乾乾淨淨。寶島淨鄉團,成員來自七位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學生,因為看見生態壞境,長期被人類破壞,希望從自身出發,以「淨攤」的方式,愛護環境,在二○一三年的四月二十一日,完成了第六次淨攤活動,一年來,共號召了六百五十人參與行動,佈滿垃圾的沙灘,因為他們走過,變得乾淨了!




青年壯遊台灣 成立寶島淨鄉團
寶島淨鄉團,來自於七位師大生科系的學生,當時為了參與青輔會壯遊台灣的比賽,有著愛護環境精神的他們,身體力行,發想出海岸淨灘活動,而二○一二年成立的時候,他們都還是大四的學生,但他們集結民間力量,在社群網路上不斷號召民眾淨攤,名氣逐漸響亮起來。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二號,第一次的金沙灣淨灘,透過社群網站成功獲得六十二位朋友的支持,也順利結束行程。他們履行計畫,繼續淨灘。一年來,風雨無阻,到過淡水沙崙、高雄旗津港、台南的黃金海岸、金山水尾港等五大海灘。成群結隊的來淨灘,帶走大把大把的垃圾,原本髒兮兮的海灘,變得潔白無瑕。這樣的舉動,不僅在青輔會壯遊台灣比賽獲獎,更受邀到各大中學演講,這不僅給予他們行動的支持力量,更是他們延續理念的動力。


集結淨灘夢想 回到老梅石槽
如今寶島淨鄉團的學生們,早已畢業了、有工作了,但一份愛護環境的心卻仍在,排除了萬難,都要回到沙灘。團長林藝表示:「透過行動,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去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現在能做,我們不管如何都會做下去。」從籌備、規劃到號召,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二一號,是寶島淨鄉團第六次的淨攤行動,這一年間,他們七人,因為曾到各大中學演講,很多人默默被他們愛護環境的心給感動,透過網路的方式集結成功,當天兩點一到,浩浩蕩蕩,帶著垃圾袋,一百五十人準時抵達地點老梅石槽。

一抵達,大家開心見面但更是嚇傻了,沒有想過,表面看似白淨的沙灘,居然到處都是垃圾,唯一的辦法,就是「撿」,所有人彎下腰,不斷的撿、不斷的清,參與的民眾,運著堆積如山的垃圾,塑膠袋、破銅爛鐵、保麗龍,所有人把遊客隨意丟下了垃圾,小心翼翼的挖掘、收拾,兩個小時,清出了多達一百多公斤的垃圾,再累都要撿完,團長林藝,目前已經號召成功達六次,雖然過程有些辛苦,但她很肯定的說:「既然我們做得到,我們就應該做。」


步步邁「淨」 接「淨」環保夢想
不管這個大環境是否已被破壞怠盡,也不管他們的力量是否微小不足,寶島淨鄉團一年以來,就是把他們該做的做到好,很多的遊客也因為他們的行為,開始著手撿起垃圾,還有爸媽帶著小孩,開始教導他們要做環保,團員戴逸看了,直說︰「真的很感動!就是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可以感動別人,喚起他們的對環境的警覺心。」團長林藝說:「看到身邊許多的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不斷改變,真的很感動。」

團長林藝,目前在蘭嶼的中學,擔任理化老師,團員戴逸,也在基隆武崙國中擔任老師,這七人,在工作、在研究所,畢業以後分散台灣各地,相隔遙遠,卻可以再回來同一個地方做同一件事,不為什麼,只為環境需要他們。

而未來,團員溫怡婷表示:「未來要當老師的我們,會繼續把觀念融入課程教導未來的學生們,而且我們會繼續像去年一樣,完成五次淨灘活動,要繼續把永續海洋的觀念傳達給每一個人。」寶島淨鄉團,預計在未來號召更多的社會青年,激起更多社會青年的環保意識,不但為團體灌注新血,更為環境延續生命力。




延伸閱讀

寶島淨鄉團 臉書

2012青年壯遊台灣

世界地球日 寶島淨鄉團揪團淨灘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棄高薪創7AGE 綠能衣吹時尚風

【記者夏嘉翎、張文玠/台北市報導】溫和樸實的木質平台上擺放著針織衫、雪紡紗與簡單大方的圓領衫,青綠茂盛的小盆栽隨處坐落於商品展示台上,一整面帶有園林氣息的綠牆上大大釘上「7AGE」四個大字,這裡是由一個七年級生打造環保時尚品牌的夢想舞台。



青年創業 以回饋社會為中心思想
他是劉顥,三十歲不到就創立了一個結合資源再生與流行設計的時尚品牌──7AGE,然而在他成為設計師之前,其實是一個擁有美國專業執照的會計師,更曾經在國際知名的「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簡稱PwC)工作,協助兩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擁有人人稱羨的豐厚薪水與穩定生活。

劉顥在就讀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時,曾經與商學院同學研究了紅酒餐廳後,寫了兩百多頁的企劃書給當地政府,沒想到竟獲得政府的補助願意協助他們創業,然而與家人討論過後認為這是一個大膽的投資,而一同企畫的同學在畢業後紛紛找到工作而無法投入,這個紅酒餐廳的構想最後只能做罷,然而創業的夢深植他的心中,直到畢業後進入了會計師事務所仍舊無法忘懷。

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兩年半後,劉顥決定要自行創業,一圓從小喜愛設計的美夢,然而在思索要創立什麼樣的事業時,劉顥說:「我們在柏克萊,他們教我們說,你做任何商業就是一定要把社會成本考慮進去。」於是將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材質運用在衣物製作的原料上面,成了劉顥創立7AGE時的初衷,也是他回饋社會的具體實踐。

7AGE台北專櫃。(7AGE官方網站提供)

咖啡渣與寶特瓶 環保的創意結合
「第一次看到這裡衣服時,完全不會跟環保的東西聯想在一起。」在7AGE專櫃試衣的莊姓消費者說道。在許多人的觀念裡,環保衣料多與戶外休閒產品連結在一起,為了突破這個框架,劉顥潛心研究各種環保材質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二○一○年四月,劉顥從美國回到台灣創業,一來他看到了台灣在資源回收上的具體成果,二來他了解台灣在毛衣紗線的研發當中,具有許多創新與突破的成果,例如7AGE主打的咖啡渣布料就是一例。

談起咖啡渣,劉顥說:「咖啡是全球第二大的交易商品,全世界每天喝掉多少杯咖啡,就會有多少咖啡渣的產生,然而這些東西除了變成垃圾之外,還有許多可以利用的地方。」首先,使用過的潮濕咖啡渣需要先炒乾避免發霉,烘乾後再跟回收寶特瓶融在一起,最後再從液態融和物中抽出紗線織成布料,融合了咖啡渣與寶特瓶纖維的布料不僅能吸濕排汗,咖啡渣更有除臭、抗UV等效果。主打環保概念與時尚元素,劉顥希望消費者在購買衣服的同時,不僅能注意到美觀與實用性,還能傾聽到每件衣服背後所堅持的環保故事,這就是7AGE的初衷。


永不放棄 堅持對的事情
從會計師轉行做環保時尚品牌,劉顥全部都要從頭學習,從跑工廠了解衣料的製作過程、學習設計、畫版型以及溝通等,一切都歷歷在目。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習慣了美國單刀直入的溝通方式,劉顥剛回到台灣創業時,時常聽不懂客戶或廠商的暗示而吃虧。例如有些人會透過一兩個故事暗示他應該怎麼做,但劉顥還真的當故事來聽而不以為意,最後在有成衣經驗的媽媽提醒下,才開始學習該如何應對。目前7AGE在台北、桃園、台中與高雄開設分店,團隊裡主要的七位工作夥伴,不僅協助劉顥快速熟悉台灣產業環境,也秉持著做出友善環境的時尚產品而持續努力著。

除了創業初期的應對進退外,7AGE在二○一一年駐點開店時,因為當時咖啡渣環保衣的概念還未盛行,讓許多消費者無法理解它的意義,7AGE台北專櫃的店員笑說:「每當介紹到咖啡渣環保衣時,許多顧客共同的反應就是拿起來聞看看有沒有咖啡味。」但是劉顥認為這正是需要開店的原因,透過讓消費者親身體驗試穿過後,真心感受到環保材質的舒適與設計感,並透過駐點營運的過程裡,不斷分享環保材質的故事。

7AGE自創立以來,不斷嘗試新穎的環保材質,除了咖啡渣、寶特瓶、竹炭與椰子纖維外,近期更大膽嘗試奈米礦物纖維,從去年百分之三十的成長率看來,7AGE的方向是正確的。回想起兩年來的創業點滴,劉顥說:「不管任何事情,不能因為現在看不到成果就放棄。」正是因為走在環保時尚領域的前端,而會比一般同業還辛苦,但只要是對的事情,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他堅信十年、二十年後,這就會是大家所共同維護的主流。




延伸閱讀

7AGE

台灣環保紡織品推廣與服務網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團體輔導受暴婦女 革命情感相伴

【記者陳郁雁/台北市報導】小紅(化名)今年五十五歲,丈夫過去對她的行蹤嚴格管控,甚至不讓她看書、故意逼她吃不喜歡的食物,或在她睡著後要她起床煮東西給自己吃。過去,小紅的丈夫曾一度抓著她的頭拳打腳踢,從那之後,小紅對丈夫的管教唯命是從,不敢有其他意見,所以只能靠自殘和選擇性失憶讓自己不那麼痛苦;但這也導致小紅的記憶變得零碎、片段,並且反應麻木,甚至連孩子也因為常被丈夫痛罵「笨、呆」,使學習發展更加困難,出現突然呆滯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後來,小紅發現丈夫外遇,也意識到丈夫的行為將使孩子受到更多傷害,終於透過婦幼專線求助,轉介到現代婦女基金會旗下接受輔導。 


小紅的決定 離開施暴的丈夫
小紅向社工陳述自身經歷時,出乎一般人對家暴婦女精神控制想像的程度。現代婦女基金會家庭暴力防治組社工林婉如說,小紅有一天晚上煮晚餐時,要用電鍋煮白飯,但丈夫有規定必須固定加幾杯水、到電鍋哪個刻度;然而那天她稍微疏忽了,少放了一點水,並未到達丈夫規定的標準,當時她覺得如果被發現就完蛋了,因此非常戰戰兢兢。丈夫回來後,她盛了一碗飯給他,只見丈夫眼神一變,並未多說什麼,但小紅卻突然覺得這件事已經被發現了,於是馬上跑到陽台去罰跪。

林婉如說,小紅沒有流血或滿身傷痕,但她無時無刻不受暴,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她都必須隨時處於備戰狀態,應付丈夫的刁鑽和蠻橫要求。直到她發現丈夫與自己的女性朋友外遇,讓她萌生了「不能再待在這裡了」的想法。但最後促使小紅下定決心離開丈夫的原因則是孩子,孩子長期在父親辱罵的壓力下成長,在學校已經完全無法專心唸書,總是出現呆滯的狀況,精神無法負荷。她認為唯有帶著孩子離開這個家,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因此趁丈夫不在家時向外求援。

一開始,社工釐清小紅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是「離開」,但不知如何下手,因此現代婦女基金會開始協助小紅找房子。考量到她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搬家,社工也幫忙規畫如何在不被丈夫發現的狀況下,能夠一點一滴地將東西搬移到新住所。最後也透過法律協助,讓小紅與丈夫離婚,並且得到監護權,丈夫每個月必須支付贍養費。

雖然小紅搬家後,丈夫不知道她與孩子的住處,但仍會透過到學校找孩子探聽的方式,想打聽小紅的各種消息。於是社工與校方商量,希望能讓孩子在離校時混在人群裡不被爸爸跟蹤。林婉如說,小紅的丈夫不管是打電話,或是想到學校問孩子,「都還是被我們策略性的方法閃掉了。」離婚後,小紅與丈夫目前是完全斷絕聯繫的狀態。


團體輔導的優點 矯正錯誤觀念
現代婦女基金會的服務項目包括婦幼保護、人身安全防治、法律協助……屬於社會工作類,不收取費用,輔導管道包括個案、團體和社區三個面向。林婉如說,以台北地區來說,所有通報的案件都會透過家暴中心分派到不同單位,而現代婦女基金會主要處理文山區與大安區的婚姻暴力個案,但光是這兩區,一年就有約一千多件案例。

林婉如說,雖然多數人可能以為婚姻暴力的受暴者通常都會以個案形式進行協助,但團體輔導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不過若要以團體的形式進行輔導,必須先確定課程的主軸內容。例如小紅所參與的團體輔導是以幫助「無論結束婚姻關係與否,仍受到施暴者影響」的婦女為主。因為透過社工一人無法形成如此大的效果,因而採行團體輔導的方法。

團體輔導的優勢在於,一方面透過資深老師的帶領,可以達到課程解說和吸收的目的。另一方面,團體內的成員們彼此會互相激勵,並且有共同經驗的分享。林婉如表示,「那個力量是大過於我們一些專業人員的,因為她們會覺得『我們是同道人』,或有些經驗當成員一講,彼此會有一種更親密的心靈接觸和力量。」透過團體,可以讓協助個案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周書尹說,婦女們不敢告訴他人的秘密,終於有安全的地方可以訴說,不被批評及指責,這個過程就帶來療育。

團體輔導課程照片。(現代婦女基金會家庭暴力防治組社工林婉如提供

小紅的團體課程,首先會讓個案述說自己的婚姻故事,再教育她們暴力的權力控制應該是什麼模樣。當婦女了解到丈夫的暴力和控制是錯誤的行為,就可以鬆動她們的認知,進而矯正思想。也就是說,社工首先會與個案會談,理解現階段最主要的需求,再把所有遭遇類似狀況的個案集結,共同接受團體輔導,使她們不再受丈夫影響、騷擾。

林婉如說,基金會舉辦的團體課程有各種性質,不只是小紅她們所參加的安全計畫團體輔導,其他還有像是親子教育或冒險等等,可以讓婦女對自己有更多肯定、增強自信心,並且擁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團體輔導基本上就是設定一個主題,並且讓適合這個主題的個案們參加,通常會有八次課程,每周一堂,為期兩個月;或集中在週末兩天,連續一至二週內密集上完課程。


姊妹革命情感 團體輔導後續發展
受暴婦女參加團體輔導之後,接受度普遍很高,因為她們感受到支持的力量,甚至把團體當作「娘家」。林婉如說,團體輔導結束後,可以明顯看出成員煥然一新的改變,除了心靈的成長,外表也都更漂亮、更有自信。「她們回應和對應的方式都變得簡潔有力,也慢慢對事情有自我主見。」甚至勇於嘗試過去不敢做的事情。

小紅最大的變化則在於「甦醒」。林婉如說,小紅為了應付丈夫的要求,許多回憶都是透過遺忘的方式讓自己不那麼痛苦。因此,她用「冬眠」來形容自己,她覺得參加團體輔導之後,好像是從冬眠的過程中慢慢甦醒,找回一些失落的記憶,可以開啟另一種人生。她其實沒有真的忘記,可是因為必須與施暴者共存,只能選擇這樣的方法讓自己遠離痛苦。記憶回流之後,小紅將它們重新拼湊,跟過去說再見。

團體輔導的課程尾聲,都會讓團員討論彼此下一步的行動。如果婦女這時候能說出接下來要做什麼,例如離開丈夫、帶著孩子一起過怎樣的生活、繼續和丈夫生活,或等到什麼時候將離開丈夫……就代表她們已經準備好了。婦女可以藉此重新定位自己,也可以擁有一段沒有壓力、不受控制的完整時段,好好思考下階段的人生目標規畫。林婉如說:「這就是團體最大的一個影響力和功能。」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侯宜伶也說,婦女透過參與團體,增加了自己的資源網絡,並且能夠互相扶持,透過課程,也幫助對自我的了解,且有能力面對。

團體輔導課程完整落幕後,現代婦女基金會仍會與婦女們保持聯繫,或邀請她們回來分享過來人的經驗、一起參加活動。又或者有其他適合婦女的課程,社工們也會推薦婦女回來參加。林婉如說,雖然離開了暴力,「還是有很多人生問題要面對。」因此召集參與過團體輔導的婦女成立了「現代女人俱樂部」,經由邀請婦女回來參加俱樂部每個月的主題活動,讓她們有一種「女人幫助女人」的概念,不讓大家在團體輔導一結束後就各自分道揚鑣,「讓她們有一個娘家可以回的感覺。」

團體輔導課程照片。(現代婦女基金會家庭暴力防治組社工林婉如提供




延伸閱讀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重拾廢耕農田 造國際溼地藝術節

【記者李奕霆、張詠絜/雲林縣報導】排列整齊的烏魚子沐浴在寂靜的鄉間午後,吸飽金黃的和煦陽光;空氣中除了能感受到海風的鹹黏,還有一絲曬著蝦乾的微腥;在漁塭轟隆的馬達聲背後,若細心聆聽,還有幾聲候鳥的啁啾。這裡是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散發著濃厚的漁村景致。然而自二○一○年起,這裡多了幾張「一年一度」的異國臉孔,以「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嶄新姿態,為這塊土地創造迷人的人文地景。



候鳥揭開藝術節序幕
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村,原本村民以旱田耕作為生,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進行灌溉。然而隨著愈來愈多的養殖業者加入抽取地下水的行列,再加上北邊興建了六輕之後,使得成龍村地層下陷的情形急速加劇,甚至引發海水倒灌,造成多數農田沉入水中,形成廢耕。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高鹽份的農田反倒與村中的埤塘、漁塭、沼澤及溝渠等形成了候鳥過境的中繼站,也正是今日所見的成龍溼地。

在面積逾一百七十公頃的成龍溼地中,經常可見高蹺鴴、綠頭鴨等候鳥在上頭遊憩。近年來,隨著政府對於生態保育議題的重視,林務局於二○一○年委託致力於環境教育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成龍村,為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拉開序幕。


使環境意識向下紮根
「我們希望透過藝術節喚起村民對於環境議題的覺知」,觀樹教育基金會營運長王昭湄點出了計劃核心,她表示藝術可以讓溼地不單只是溼地,使村民藉此學會欣賞與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

二○一○年,基金會邀請美籍自然裝置藝術家艾婕音擔任第一屆藝術節的策展人,以她過去曾為關渡自然公園策劃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經驗,為成龍村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藝術節至今已邁入第四個年頭,每年仍然以全新的主題與藝術創作,向世人傳達溼地的生態之美與環境保育的重要性。艾婕音說,成龍溼地並非典型的自然溼地,而是起因於人為過度開發而誕生的自然悲歌,「我希望藝術為村民所帶來的是對於生態意識的警覺以及對於溼地正面層次的欣賞,而不是拘泥於過去對於自然造成的傷害。」

除了藝術節之外,基金會也透過與村中的成龍國小合作,將成龍溼地定位為環境學習的公共場域,兼具研究、自然保育、環境教育及休憩等功能。基金會靠著長期深耕成龍村與進行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累積豐富人文與自然的資料,形成環境教育的資料庫;成龍國小則利用每周一次的海洋課程,讓孩童實際用雙腳踩進溼地的軟泥,使大自然成了絕佳的教室。兩者透過彼此間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對於成龍村中的孩童來說,環境保育意識早已是每個未來的主人翁中根深蒂固的核心概念。


用藝術揭示環保概念
二○一三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主題為「餐桌上」,延續去年的藝術節主題「誰來晚餐?」,皆在探討成龍地區的養殖與環境間的議題。「這個主題將使民眾更加意識到野生生物和環境是如何被我們擺放在餐桌上的食物所影響」,艾婕音說,「on the table」這個英文片語除了字面上「餐桌上」的原意之外,還有將一件事提出來公開討論之意。

義大利藝術家Giorgio Tessadri的作品「元素」,同時以陸上、水上以及溼地賞鳥屋等三種型態呈現,傳達生態系統間各環境元素的相互關連及環環相扣的關係;來自荷蘭的藝術家Johan Sietzema則利用竹子及蘆葦等天然素材,編織出飄揚在溼地上空的魚及魚籠組合「食物足跡」,表現水中恣意游移的魚群。美國藝術家Michele Brody利用兩噸的蚵殼創作出「水餐桌茶坊」,以親身經歷去年桑迪颶風癱瘓紐約市區之苦,闡述沿海地區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危機。

荷蘭藝術家Johan Sietzema的作品「食物足跡」,表現水中恣意游移的魚群。(Timothy S. Allen提供)

義大利藝術家Giorgio Tessadri正在為作品「元素」進行創作。

美國藝術家Michele Brody利用兩噸的蚵殼創作出「水餐桌茶坊」。(Timothy S. Allen提供)

台灣藝術家邱國峻及德國藝術家Michael Rofka則皆選用了「一條魚」的意象來表達環保概念:邱國峻的作品「年年有魚」靈感來自中國古諺「年年有餘」,將原意延伸為強調珍惜資源的重要性,如此才能使來年不虞匱乏,與自然平衡共生;Michael Rofka利用成龍地區最普遍養殖的魚種──虱目魚作為主體,創作出大型的自然裝置藝術品供民眾進入其中,以魚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

德國藝術家Michael Rofka以竹子打造作品「虱目魚」的骨幹

台灣藝術家邱國峻的作品「年年有魚」在夕陽的映照下,和溼地產生和諧的美感。(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

台灣藝術家康雅筑的作品「訂位」,利用特殊的氰版攝影技術,以陽光的顯影方式在棉布上創作出當地村民的傳統飲食方式。作品中,還增添了當地孩童利用心愛的玩具所創作出的圖像,極具與民眾之間的互動性。

台灣藝術家康雅筑的作品「訂位」。(Timothy S. Allen提供)

當地孩童將自己心愛的玩具運用在版攝影術的創作中。


以工作假期招募志工
基金會以「來去鄉下住一個月」為號召招募志工,在創作期間以成龍村內的民宅作為住宿接待,並提供當地社區媽媽以在地有機食材所烹調的家常美食。此種以擔任志工來換取食宿的「工作假期」,吸引了全台來自不同背景的志工前來參與。有的人從事電影創作相關工作;有的人是設計專業背景的學生;有的人所學甚至和藝術八竿子打不著,像是生命科學、心理諮商與化學等。

藝術節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仰賴藝術家以及志工們合力完成。

「當初來報名志工是想體驗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適應原本嚮往的簡樸生活」,來自台北的志工韓允祥說,參加藝術節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鄉下的生活方式,甚至打算結束之後便要辭去原本在台北的工作,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還在就讀大學四年級的志工王怡雯說,擔任志工帶給她最大的啟發是看到許多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為了追求理想而放下手邊的事物,「來到這裡之後,讓我思考我是不是也要去做一些我想要做的事,而不是遵循別人給自己設定好的未來方向。」

不論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藝術家、為了暫別原有生活而來到這裡的志工們,或者任何有目的性與不經意拜訪成龍溼地的旅人,每個人都似乎從這裡帶走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故事,就如同溼地上那些過境的候鳥一樣。





延伸閱讀

成龍溼地三代班

口湖成龍村溼地 化身「水上藝術村」

二○一三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待用善心 展現社會溫情

【記者楊兆元、陳敬言/新北市報導】「待用咖啡」台灣版最近在全台各地店家陸續開始響應,一些餐廳陸續推出待用餐點的活動。台灣版「待用餐」最早起源於板橋區青翠市場的一家小麵攤,其實母子兩人在「待用麵」開始前便已開始做善事了,老闆娘從前便常會請附近撿資源回收物的婆婆吃麵,小老闆則是在社群網站上募集物資,親自分送到全台各地的育幼院、教養院或是災區。



待用麵構想源自義大利
「待用咖啡」的構想來自義大利那不勒斯,一般人可以在享用完自己的咖啡後,可以額外支付咖啡的費用,提供需要的人一杯溫暖。

待用麵攤老闆娘顏林蔭的兒子顏維勳,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活動後,認為母親顏林蔭也可以效法「待用咖啡」這個方式,剛好自家就是開麵店,於是建議母親可以效法推出待用什錦麵,提供民眾可以先支付費用,讓需要的人也能享用熱騰騰的麵,目前於二零一三年初推出,領用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從外縣市慕名而來捐待用麵。


神明託夢開始行善
麵攤老闆娘顏林蔭說:「兒子小時候經常蹺課翹家,半夜常接到警局的電話,往往是兒子又闖禍了。」顏維勳過去是紋身師,兩年前曾因為一些官司的糾紛而坐牢。因為神明託夢告訴他,必須要多做善事才能化解這些麻煩。

於是他開始在網路上號召,把需要的家電、家具、民生用品等放在網路上,網友看到後會一起幫忙募集資金,通常都能在短時間內募集到所有物資,交給他統一送去需要的地區。顏維勳表示最近他將要帶物資到蘭嶼。


成立協會
顏維勳說:「希望能在今年成立協會。他認為一般的協會行政程序過於繁複,需要經過很多流程才能撥經費下來,往往已經延誤很多時間。」

他說未來這個協會只要接到通知哪邊需要幫助,不需要評估馬上就會送需要的物資過去。未來協會將在台灣北中南部設立據點,透過志工分工快速將物資送達需要的地方。


來者不拒
他和母親分別都說了同一句話:「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來者不拒。」顏維勳表示,曾經有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從新莊搭車來麵攤吃麵,卻被一個阿婆指指點點,後來細問之下才發現這個男子領有殘障手冊,家中還有九十多歲的母親。

顏維勳說:「我們不知道一個人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我們不必提出什麼證明,來了就煮麵給他吃就對了!」顏維勳表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來這裡吃麵要登記,之後他們會後續追蹤拜訪這個人,看是否有困難,他們再幫忙解決。





延伸閱讀

從待用咖啡看社會福利機制

待用咖啡網站

顏林蔭行善麵店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人生如戲 花媽的花田厝

【記者房業涵、廖芷庭/宜蘭縣報導】她,有著跟歌仔戲當紅女星一樣響亮的名字,游麗花,大家都叫她花媽,是個農夫,卻人生如戲。曾經爬山登頂、曾經鐵馬環台、曾經是電視工作者,但生活多采多姿的花媽,其實最愛的是種田。幾次的務農,讓她找回最真誠的人生,而她心中的一畝田,就叫做花田厝。


走進田間,總看到一個渾圓的背影埋頭苦幹,花媽。曾經在電視台業務部工作,但是他熱愛自然,不願安於現狀,爬山、騎車她樣樣來,卻在二○○八那年,因朋友介紹,接觸了農田。第一次他接觸的是梨子園,種的當下,花媽對農田萌生熱情,便開始他半農半X的生活,所謂的半農半X ,就是一邊做原本的工作,一邊就從事務農行業,而花媽平常在電視公司,假日就待在梨園。

每當花媽到田裡做事,她的愛犬就會跟著她一起下田。有時後自己在旁邊找樂子玩,有時候就像這樣在旁邊靜靜的守護著她


半農轉全農 花媽的農田夢
「原來人可以用這種方式接觸環境」,從小就生活在台北的花媽,從沒下過田,卻對土地萌生強烈熱情,從梨子到稻米再到雜糧,她越做越有興趣,想了很久,終於在二○一○年七月,搬到宜蘭內城,租下幾分地,成為全職農夫。因為她的住處,有花、有田、又有厝,便把她的住處,取名為花田厝。

來到花田厝,第一眼看到的是它樸實的外觀,沒有多餘的油漆或壁紙,只有親手提上的三個字「花田厝」

一開始,父母強烈反對,但是花媽卻認為「種田,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人總認為種田是很低下的工作,但是這才是我們祖先最根本的方式。」花媽自給自足,靠著自己種出的雜糧穀物,維持生計,專於友善農耕的她,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不再過著高效率、高收益的媒體生活,卻過得比以前還要快樂知足。


請你跟我 一起共享花田厝
穩定生活之後,她想讓更多人了解種田的喜悅,她開始結合打工換宿的方式,讓都市人來花田厝學習種田。但種田,可不是這麼容易的,光是要學會拿鋤頭,就必須花上四個月,遠從香港來到花田厝的志工何同學耕了好久才挖不到五公尺,她汗流浹背的說:「真的很辛苦,但是很有趣,我除了學習耕田,更是學花媽的生活態度。」



灑下一排排黑豆是今天的功課,從香港來的何同學也從原本的一竅不通,學習到了各種種田技巧

當年豆子收成不好,她便休耕,轉向別種作物,吃的菜,永遠是從田間採收的,一直陪伴她的,是她的狗和貓,每到收成時,她就帶著她種出的黃豆、大豆,做好雜糧、豆花,來到市集販賣,花媽認為,農業已經成為產業主流,但花媽不求高收益,依然活得開心,活得喜悅。

如同花田厝外觀一樣樸實的廚房,花媽都在這裡親手將自己種出的作物變成一樣樣可口的美食,像是手工豆花、花生醬等

走進花田厝的牆邊,就可以看到花媽親手寫下的字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也給旅客更給自己,看著字句,同時看見花媽努力讓更多都市人去喜愛土地,一起享受她曾經半農半X的人生體驗。



花媽將自己的人生哲學寫在牆上,也希望來到這裡的每個人可以一起共享這份大自然給我們最棒的禮物



延伸閱讀

花田厝 臉書

大宅院友善市集

遊歷花田厝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下鄉宜蘭 年輕人種出一片天

【記者房業涵、廖芷庭/宜蘭縣報導】二一一年的年底,一群年輕人在台灣農村陣線的引導下,來到了宜蘭,這些人來自研究所、大學、在職,他們對農業有興趣,卻不是鑽研農業的學術領域,對實際的務農更是一概不知,卻到宜蘭下鄉種田,從農夫賴青松分租兩分地,他們把這塊地取為宜蘭小田田,從育苗、插秧到收割,到一年賣出將近六百公斤的有機米,為老田灌入全新的生命力。



江昺崙,二十六歲,就讀政大台灣文學所,小時候回鄉看爺爺種田,看了習慣卻從沒種過,一開始對農業有興趣,來自於一部紀錄片「無米樂」,看完這部片的時候,他開始決定為土地做事,更結識了一群對於農業有熱情的人。

章思偉,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畢業,在他鑽研社區營造時,曾看見國光石化重創農業用地,看著農民走上街頭抗爭,「就算不斷的上街頭自己是不能夠了解農漁村民的痛苦。」他感慨萬千,希望自己除了走上街頭更能為農業做點事。這些社會新鮮人,一直想對農業奉獻心力,於是在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的引領之下,認識了在宜蘭的農夫賴青松,決定直接下鄉種田。


都市人農夫心 下鄉種田
賴青松,是一個大「榖」東,因為鄉下勞力流失,許多的老農夫也已年邁,沒有多餘體力耕種大塊的田地,並將土地以休耕的價格租給賴青松,他不希望土地就此白白荒廢掉,一人也無法耕作五甲地,於是賴青松認識了蔡培慧,更找到了一群願意為土地奉獻的年輕人。

七個年輕人,每個星期就搭著客運來回地跑,開始了在台北與宜蘭往返的農耕生活。一早九點興致滿滿到達宜蘭,卻發現別的農夫都已經把事情都做完了,而他們卻才正要拿著一堆工具下田工作,曾經還被一個阿伯笑說「你們這麼多人是要打架嗎?五個人可以種十幾甲地了。」

從賴青松分到的這兩分地,他們取名為宜蘭小田田,七個年輕人要耕出兩分地,看似容易,實際上卻是難上加難,因為他們什麼也不會,從育苗、插秧開始學,光是除草就要彎下腰一根根慢慢除,江昺崙笑說「每次都想說為何不拿農藥灑一灑就算了?」但農藥對土地本身有害,大量農產並非目的,重出有機稻米才是理想。

談起務農的過程,章思偉認為務農並沒有想像的辛苦,辛苦的在於行銷,他們種的稻米,比照的是有機的種植法,成本較高產量少,不適用一般稻米的行銷通路,年輕人們時常聚集起來思考另類的行銷通路,於是他們在包裝上加上巧思,並且不斷的和有機市場合作,當初他們把米做成飯糰分送出去頗獲好評,宜蘭小田田逐漸的展開了知名度,順利的在一個月以內,把六百公斤的米全部賣完。


克服自己更獲得肯定
這些地,從原本疏於照顧的雜菜田,成為遍地的秧苗,這些年輕人在田裡從早曬到晚上,一搭上回程的車,每個人都攤在椅子上,休息一晚再次回到冰冷的辦公室。江昺崙平日就在立法院擔任行政助理的工作,一到假日就回到宜蘭擔起農務,「一開始只是好玩嘛!沒想到一做就做了快要一年。」

一年來,這些年輕人除了克服自己的能力,更要考驗別人的眼光,原本家人總是反對的章思偉,努力了快一年回到家,媽媽看了他說,「如果你阿公在世,看到你在做這件事情一定會很高興。」章思偉很高興自己的家人肯定了,「我的阿公種了一輩子卻也窮了一輩子,我從沒看過阿公,但我卻透過種田看到了我阿公對土地奉獻的心。」


青年進鄉 走出新主流之路 
從原本的兩分地到現在的承租七分地,這群年輕人不斷的努力,希望別人看見年輕人也可做田,「除了主流之路,我們難道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嗎?」提到未來會不會繼續耕田,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猛點頭。江昺崙表示雖然先在小田田才剛起步,但是他們一定會繼續努力下去。

這群年輕人的努力,參與小田田的人數也持續增加到三十幾人,也把兩分地分成一百四十股,目前也以每股兩千塊的方式,開放股東入股,越來越多人支持宜蘭小田田。台灣農陣的發言人蔡培慧也說「我們會帶領更多的青年進鄉」,讓這些青年與老農拜師學藝,自行育種,手工插秧,學習傳統農法並傳承老農智慧。




延伸閱讀

宜蘭小田田臉書

彎腰農夫市集

台灣農村陣線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阿福的夢想書店 兒童快樂閱讀

【記者陳敬言、楊兆元/新北市報導】阿福書店是一間位於蘆洲空中大學斜對面、從門外看起來極為平凡的傳統書店,然而一走進書店裡便會發現,天花板上全是一幅幅小朋友們的繪畫作品,牆上掛滿來自不同地區的感謝狀,地上擺了幾張長凳供人坐下讀書,深入店裡更會發現有一間親子閱讀室,這是蕭文福所開設的書店,為建立閱讀基金會目標的第一步。



貧窮困苦的童年
蕭文福出生於嘉義一級貧戶家庭,五歲那年隨著父母北上來到三重,生活過的十分貧困,一家人還曾住在豬圈裡。蕭文福從小學開始每天三點起床摘茉莉花。由於家中貧困,導致他小學畢業無法繼續升學,語文能力只有國小程度。直到當兵時才體悟到閱讀及認字的重要性,於是開始學習認字,終於在最後幹訓班結訓時,以第四名的成績畢業。

退伍後他先找到了第一份水餃工廠的工作,雖然薪水一個月有三萬三千元,在當時算是不低的薪資,使他有了終於可以脫離貧窮的想法,但他一心想回到學校進修,最後決定放棄工作,到補校繼續進修讀書,白天則到圖書公司當送書員,一個月只能領九千六百元。


捐書堅持不中斷
雖然薪水變少,但是他仍然會每個月買書捐書到各個地方的學校,當時他發現蘆洲雖然有地方圖書館,但是藏書非常少,當時他二話不說,一口氣捐出上萬冊的書。他從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五年開始捐書,雖然中間歷經許多經濟上的困難,但是卻從未停止關心偏遠地區孩童,他說:「希望能讓這些家境貧窮的兒童,能夠和一般小孩一樣,擁有閱讀的權力。」直到今日,蕭文福以自己每月的薪水及積蓄,共已經捐了超過十萬冊以上的書。對於丈夫的善舉雖然對家中經濟造成不小的壓力,太太楊雪惠始終表示支持,一路默默陪伴蕭文福走過許多艱難的時刻。

一九九五年至二○○○年這段期間,蕭文福走訪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三千家書店,他發現經營兒童書店的店家居然不到一百間,他從一個經營兒童書店的老闆口中得知,原因是兒童書店利潤不高,因此蕭文福立志要自己開一間兒童書店,並且舉辦讀書會。此後,每週都有許多小朋友來到蕭文福的書店,擠在五坪大的閱讀室聽故事。

二○○五年的一個颱風天,老闆蕭文福身心都非常疲倦再加上書店資金問題難以支撐,本來要在當晚宣布關門的消息,但卻因為一位小朋友,即使重感冒仍要來參加讀書會。蕭老闆語帶哽咽的說,連小朋友都願意不惜身體病痛來參加,他怎麼可以忍心剝奪孩童閱讀的機會。於是決定咬牙堅持下去直到今日。


蓋一座閱讀城堡
蕭文福說,他的夢想是成立閱讀基金會,讓每個兒童都有平等閱讀的機會,他計畫蓋一座城堡書店。城堡書店其實是一個為了不需倚靠募款,能夠自給自足維持基金會,以書店的營利來支撐這個基金會。

曾有一位老婆婆用包袱背著一百萬現金親自來到書店,希望能幫助蕭文福,更有台商願意提供兩億給他蓋城堡書店,面對如此接近夢想的機會,蕭文福都拒絕了,他說:「雖然我非常需要錢,但是更需要社會大眾的心。」他認為台灣社會有一個普遍的現象:新聞報出哪裡需要幫助,社會大眾就會一窩蜂地捐錢,然而在捐完錢便不再關心這件事。他認為社會大眾長期的支持,比起捐錢更重要。

蕭文福說,成立基金會是他的目標,城堡書店只是一個構想,他希望能靠城堡書店的收入,來支撐這個閱讀基金會的運作,達到永續經營、自給自足。在各個鄉鎮成立愛心閱讀小站,讓台灣偏遠地區也能有平等的閱讀的機會。

蕭文福說,目前阿福書店的收入不高,所以他決定若是在八年內無法成立基金會,可能就會選擇接受捐款。他的目標是要導正在社會邊緣的孩子,他說:「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救被別人放棄的孩子。」





延伸閱讀

阿福的書店

提升偏鄉閱讀 阿福捐書行善

最愛推廣讀書會的里長〉蘆洲 蕭文福 七年來,為4萬人次說故事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婚暴三部曲 影片紀錄家暴故事

【記者武冠華、楊敦皓/新北市報導】從家庭暴力中的女性角色觀點,到相對的男性角色觀點,再至家暴家庭中孩童的角度,紀錄片導演郭笑芸,以三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家庭暴力的議題中拍攝紀錄片,以五年時間完成了婚暴三部曲,就是希望能讓家暴問題相關的社工們更看到,用更理解家暴家庭的心態去輔導受暴家庭。



與對象溝通 進入她的家庭中
導演郭笑芸,資深紀錄片工作者,早期與草創全景映像工作室的一群伙伴共同摸索紀錄片創作的道路,製作、編導多部非主流人物與議題的作品;深信紀錄片不僅是影像創作的一種類型,也是改變世界觀念的利器,往往以參與觀察式的拍攝為主要創作形式。現為獨立影像製作人與編導。二○○七年起,拍攝焦點置於台灣社會事件發生率始終居高不下的家庭暴力問題,二○○八年女性受害者觀點『最遙遠的愛』、二○一○年男性視角的『與愛無關』之後,最終以二○一二年家暴目睹兒之『愛的黑海』,完成歷經多年對於家內衝突的探索紀錄。

在當初準備拍攝家暴三部曲中第一部《最遙遠的愛》時,原本想說對象是女性,同為女性的自己要進入對方的心理很簡單,「結果不是,到現場發現,那種長期在家庭暴力陰影下的被害人,其實是很難信任人的」。結果郭笑芸在拍這部片時,就花了三個半月的時間才進入家庭中,而且這期間每天至少花三小時與對象聊天交談。

而因對象是女性,當要進入到家庭中時,不是女性同意就可,還可能遭到男方加害人的反對,認為為何要讓一個外人來我家拍攝東西。為此,郭笑芸在這部《最遙遠的愛》拍攝期間,是跟拍攝對象家庭中的男性,說是研究生拍攝作業而已,以減輕其敵意。

而《最遙遠的愛》的女主角,曾經在被老公毆打後,直接騎車衝回花蓮老家,邊騎邊流淚,甚至難過的表示,好像婚姻最後只有三個選擇:自己瘋掉、殺掉對方跟離婚。


不同角度出發 紀錄其他觀點
郭笑芸在之前拍攝別的紀錄片時,有一次的拍攝對象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青少年,後來才知道,這些青少年都是家暴環境下的小朋友,後來都一起住在同個地方。也就是那次經驗,讓郭笑芸想用紀錄片展現家暴的議題。

在拍攝《最遙遠的愛》後,導演郭笑芸發現說:「我現在一直站在女性(被害人)的角度來看,但我在拍的過程中其實聽到非常多男性的聲音」。他們也告訴郭笑芸說:「其實在他們動手以前的生活,另一半在言語上是有很多的衝突的」,就像第二部《與愛無關》紀錄片中的其中一位男主角,他說:「老婆這樣幫我生小孩,我會打她,自己也是很後悔的。」因此郭笑芸發現家暴好像不是那麼的單純,也應該回頭看看被害人對立的那一面,或許不是所有的家暴都像報章雜誌寫的那樣,永遠都是男方的錯。而郭笑芸也因此決定拍攝從加害人角度出發的故事,也就是第二部《與愛無關》例如其中有位先生,每當吵架完後,便要求要性交,思考完全遵從床頭吵,床尾和的邏輯,認為這麼一來,其實什麼事都可以解決了,。

而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愛的黑海》,則是以郭笑芸最初最想做的角度,家暴中的小孩,也就是最無辜的旁觀者的角度做紀錄片的切入點。「明明就有事,明明就不開心,卻還是硬要說這是一個和樂的家庭。」故事中的小海,會在睡夢中被一陣吵雜的聲音吵醒,爸爸又在摔桌子,砸東西,他只能窩在床裡發抖,想著:「媽媽呢?媽媽的聲音怎麼不見了?」


不以利潤為主 盼專業人士注意
而郭笑芸拍出的婚暴三部曲,只有在女性影展等一些場合播放,郭笑芸說:「其實當初自己的設定,就是希望給一些家暴相關的社工人士看到,讓實際要去家暴現場的第一線工作人員,透過影片後知道實際要面對的是什麼情況。我覺得這樣比給一般大眾去知道還要更重要」。她認為,如果專業人士能透過影片了解情況後,形成政策改變的機會就更大,而這樣的成效,對她來講意義是比給一般民眾去觀看還要大的。

而影片不出版的做法,也讓受訪者及受訪家庭在接受拍攝時,不會怕自己的故事或樣貌在一般大眾間流傳,使得被拍攝者更信賴導演郭笑芸,更能將最自然的一面表現出來。而郭笑芸為了這個要求向委託單位花蓮法律扶助基金會做了非常大的爭取,「因為沒有一個委託單位希望拍了成果出來但不讓大眾看到」。而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後,委託單位也決定信任郭笑芸,使她得以完成這三部影片。而花蓮法律扶助基金會也表示,在與郭笑芸溝通後,也認可她以成效及對社會幫助較大的方式拍攝這些紀錄片。




延伸閱讀

誰是家庭關係裡的怪獸? 郭笑芸的婚暴三部曲| [POTS]

郭笑芸- 臺灣電影網Taiwan Cinema

家庭暴力防治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愛滋病患與家屬 愛現幫現身說法

【記者陳郁雁/台北市報導】「一條人命三個月就不見了,當他走了我才真的懂愛滋病。」二○○六年,惜惜(化名)的丈夫因愛滋病發過世。她曾以為自己這輩子不會和愛滋病有任何關係,雖然丈夫過去交往複雜,但夫妻倆對愛滋病有所誤解,以為沒有任何症狀的潛伏期是健康的表現,最終招致遺憾。從失去摯愛的痛苦中站起來後,她思考許久,決心要把這件事情說出來,於是加入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愛現幫」專案,在全台各地巡迴演講,推廣愛滋病防治。




愛現幫源起 全台校園巡迴演講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成立於二○○五年,著重於愛滋病防治與知識教育。近年來,愛滋病感染者年齡層大幅下降,十五歲至二十四歲的年輕病患大增。為了從根本導正青少年觀念、協助愛滋病患找到工作,二○○七年,基金會實行「愛現幫」計畫,走進校園,從教育宣導開始。「希望感染者能用自己見證生命的感動分享給青少年」,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兼台北芙蓉扶輪社愛滋防治委員會主委洪林瓊照說,「愛滋感染者與家屬的現身說法,幫忙愛滋防治工作,簡稱為『愛現幫』。」

基金會招募愛滋病感染者與家屬參與愛現幫,洪林瓊照說,基金會以僱用講師的形式,鼓勵愛滋感染者與家屬投入教育宣導。講師薪資以場次計酬,每場一千六百元。首先,基金會安排愛滋感染者和家屬參加為期兩天的培訓班,若確定願意擔任講師,則進入固定訓練程序,最後才設計個人的培訓。加強演講技巧後,愛現幫講師會從聽眾數較少的初階訪談開始,且基金會人員會全程陪同。

目前愛現幫一年約五百場演講,現在雖然有三十多人受過訓練,但因私人顧慮,只有十位講師願意到全台各地校園公開演講。洪林瓊照說,感染者的故事讓基金會看見台灣這個歧視愛滋病的社會,忽略許多正確觀念的傳遞;希望藉由感染者或家屬親身經歷的事件,讓民眾看見漠視愛滋病所帶來的社會成本,包括龐大的醫療成本和性觀念扭曲問題。因此基金會協助願意站出來,推廣愛滋防治教育,用自己生命故事說服社會大眾的愛現幫,「不要歧視愛滋,要認識愛滋。」


愛現幫講師惜惜 「白事兩件」
愛現幫講師惜惜並非愛滋感染者,但二○○六年卻因丈夫愛滋病發過世,而決意投身愛滋防治宣導,加入愛現幫,徹底身體力行。惜惜說,她的個人故事收錄在《這,之後──H的故事》一書裡,篇名為「白事兩件」。一件是弟弟的死亡,另一件,就是死於愛滋病的第二任丈夫。

惜惜經歷過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在結婚三年後以協議離婚告終,之後她便與三歲的兒子相依為命。兩年後,二○○○年,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當時已四十四歲卻從未結過婚的第二任丈夫雲鵬(化名)。因為好奇雲鵬過去的人生背景,惜惜單刀直入的問他:「這些年來,你自己一個人,如果受不了,想要『解放』的時候怎麼辦?」雲鵬老實回答說:「我是做建築業的,去應酬的機會很多,所以三不五時就會去『找小姐』。」

聽見雲鵬的答案,惜惜不禁為雲鵬的健康掛心,擔心他因此染上性病。但雲鵬說自己很聰明,「都找固定的小姐。」但保險套想戴才戴。然而剛好那些年來,他未曾得過重大疾病,因此雲鵬自以為這樣很安全。後來雲鵬對惜惜展開熱烈追求,兩人正式交往。發生關係當晚,惜惜以為任何性病都有肉眼可見的病徵,因此誤以為雲鵬非常健康,殊不知愛滋病只有透過抽血才能檢驗,並且有長達五到十年的潛伏期。

二○○五年底,雲鵬健康檢查驗出粟粒性肺結核,隔離住院後,兩週內病情急轉直下。醫生懷疑病情不單純,建議抽血篩檢愛滋病,但在檢驗報告出來之前,雲鵬陸續出現癲癇、講話不清楚、理解力下降等症狀,之後甚至臥床,最後陷入昏迷,必須插管治療。醫生告知惜惜,愛滋病檢驗報告結果呈現陽性,這一切的病情都是起因於愛滋病發病。

不忍雲鵬承受這樣大的痛苦,惜惜萌生拔管的念頭,但雲鵬卻醒了,雖然全身只剩下眼球能移動。惜惜向雲鵬解釋,因為他過去的不小心,染上愛滋病,才導致此刻的狀況。雲鵬無聲的哭泣,但惜惜卻說:「我們結婚吧。」因為對前夫兒子的責任,惜惜原本希望等孩子長大再與雲鵬結婚,但她知道雲鵬已經等不及了。為了完成彼此的心願,隔天在雙方家人的祝福下,兩人於台北和平醫院病房內結婚。完婚三週後,雲鵬病逝。惜惜說:「我是這樣認識愛滋病的。」


克服心理障礙 愛滋病去歧視化
「我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愛滋病的真相,重點不是我的故事,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惜惜從不介意別人的眼光,因為雲鵬的關係,她終於了解到原來愛滋病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喪夫的經歷太過痛苦,許多人曾問她:「這麼痛苦的事情你怎麼捨得天天說?」但個性使然,她說自己喜歡行俠仗義、打抱不平,每演講一場,從聽眾、學生和老師的臉上看見他們發現「原來愛滋病是這樣」的那種感覺,感謝自己願意把真相說出來,這樣就足夠了。

惜惜說,自己始終堅持單一交往,然而卻因為丈夫的關係而與愛滋病有所接觸。「這突破很多人覺得愛滋病要交往很複雜才會有的觀念。」這也是促使她投身愛現幫巡迴演講的原因之一,「我的故事裡面有太多理所當然,可是事實上都有危機在內。單一不代表安全,複雜也不見得絕對危險。」

洪林瓊照說,台灣對愛滋病的歧視愈少,愛滋病防治的成效則愈好。目前為止,惜惜已經演講超過五百場,她認為自己有那樣的社會責任,也喜歡上愛現幫的工作。「演講時,感受到她被社會看重,她可以影響大家」,被聽眾鼓勵的力量成為一股動力。所以愛現幫講師更能走出心理障礙,增加自信。去歧視化、關懷愛滋,是愛現幫最顯著的成效。

維持愛現幫運作是基金會重要的課題,目前也積極發展網路功能。洪林瓊照說,希望藉由愛現幫計畫的推動,提升愛滋病患者和家屬的力量,使他們能夠獨立生活,同時幫助愛滋防治。未來期望能培育出更多講師,增加更多場次,建立國人正確觀念。





延伸閱讀

愛現幫官方網站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官方網站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即時新聞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記者李奕霆、張詠絜/台北市報導】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台灣藝術家羅懿君以竹製羽毛的意像象徵候鳥來到關渡社區,凸顯環境、候鳥與人類的連結,以社區互動消弭藝術與人們的距離感,直接走進社區居民的生活之中。




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由關渡自然公園主辦,自二○○六年起邀請來自全球知名的藝術家親臨關渡,以取材自大自然的創作手法,至今已累積二十二國四十八位藝術家共五十一件的作品,並以議題式的思考訂定每年的藝術季主題,傳達「用藝術關懷地球」的核心概念。藝術季中的每一樣作品,皆由藝術家以及關渡當地的社區居民、學生與志工合力完成。

作品「風之翼」與關渡老街上的民宅互相結合。(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入園人數下降 催發藝術季的誕生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匯流處,其溼地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候鳥、彈塗魚、青蛙及各式蝦蟹貝類等生物的棲息天堂。自二○○一年開園以來,入園的人數一直呈現穩定與成長的狀態。然而,二○○六年隨著禽流感疫情爆發,政府機關發文建議民眾應避免與禽類動物接觸以及涉入相關場所,因此造成民眾恐慌,並使入園人數急遽下降。





韓國藝術家朴俸伎於二○一一年藝術季所創作的作品「呼吸」,運用園區內天然淤積的黏性土,打造與自然融合的蛋型眺望台。
於是關渡自然公園便開始發想,要如何以新的議題來吸引人潮回流。當時恰逢享譽國際的美籍裝置藝術家艾婕音來台舉辦個展,至園區參觀時,發現其地景樣貌以及溼地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都相當適合自然裝置藝術季的發展。以天然媒材創作的自然裝置藝術雖在歐美地區已行之有年,但反觀在台灣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艾婕音決定親自擔任策展人,開啟了第一屆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序曲。二○一一年起,則由園區企劃部組長吳金玲接任策展人,負責藝術季前期的作品徵件與社區接洽、中期的藝術家在台事宜,以及後期的延伸性活動,如導覽、親子藝術DIY等。


議題設定 用藝術關懷地球
二○一二年藝術季主題為「候鳥來了」,目的在於彰顯關渡地區作為候鳥過渡之處的重要性,以及關渡自然公園自開園以來對於候鳥維護的使命,使人們意識到自身所處的環境正因氣候變遷以及人為因素一點一點地改變。然而自然裝置藝術品之於環境,似乎也意味著某種共生的概念。

在關渡老街一處不起眼的水泥牆上,設置了數十個大小不一、五彩繽紛的小型鳥屋,每座鳥屋都連接著圓滾的柱狀木條,彷彿隨時等候著過境的候鳥在此停歇。這是德國藝術家蘇珊‧洛夫的作品「中途站」,她將候鳥的主題帶進社區,使得途經此地的民眾都能在觀賞作品的同時,思考「人類與自然」或是「藝術」、「自然」與「城市」三方的連結。

作品「中途站」形成了關渡社區中的可愛風景。
關渡地區地處水路交界的地帶,孕育出的豐富溼地資源,不僅提供候鳥重要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成為候鳥絕佳的棲息地,然而候鳥也因對於環境的改變相當敏感,因此溼地生態的汙染與破壞,都可能對候鳥造成生存威脅。藝術季以議題設定的方式,成功讓參與者透過親身的感官體驗,增加對於環境的了解以及危機意識的建立。

傍晚時分進入關渡自然公園,從園區內的木橋可遠眺夕陽餘暉灑在一座由蘆葦編織而成的鳥型藝術裝置,其高度足足有約三層樓那麼高,然而看似如此壯觀的作品若再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其實鳥型軀體上佈滿了千瘡百孔。韓國藝術家朴俸伎以作品「呼吸」,揭示了「假使有一天環境惡化到連鳥類都無法居住,不久也將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概念,他的作品名稱不僅代表鳥的呼吸,更象徵人類的呼吸。

朴俸伎'承接去年的作品主題「呼吸」,持續以創作關心環保議題。
長期致力提升社區居民對於全球暖化、和平與環境等議題意識的羅傑‧堤彭,透過他的作品「候鳥旅程」,以孩童乘坐在候鳥背上的意象表示人與自然間的共生關係,展現其和諧互利的重要性,同時也象徵關渡自然公園利用許多饒富趣味的活動,將環境教育融入當地居民和外來參觀遊客生活中;立陶宛藝術家的作品「蛋殼居」則巧妙利用樹枝編織成一個蛋型空間,使得觀賞的民眾可以親身進入「蛋殼」之中,享受如候鳥休憩的安逸氛圍。

菲律賓藝術家羅傑‧堤彭和志工們合力完成竹編。

阿維達斯‧愛力山卡的作品「蛋殼居」與大自然環境相互融合。
多方合作 使參與者「做中學」
在每一屆藝術季為期兩周的創作期中,每天早晨便可看見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的志工們魚貫進入關渡自然公園。有的人是在學學生,有的人是藝術治療師,也有人是退休的銀行高階主管。他們皆有志一同、無怨無悔地與藝術家投身戶外的自然裝置藝術創作。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著墨於應用美術及自然環境的結合,由藝術行動及了解大自然的方式,使參與的社區居民、學生與志工和藝術家一起,將創意巧思注入在作品中,一點一滴地從零構築出自然裝置藝術品的誕生。

戴著粗布工作手套,專心地將竹子削成等分的竹條,參與藝術季的志工陳泳辰說,一開始在網路上看到志工招募資訊便興沖沖地報名,「與藝術品的互動儘管辛苦,但是學習到的遠比想像更多」,當藝術創作完成的那一刻,內心莫名地激起某種真實的感動;另一頭,耐心地為作品上漆的志工林欣蓓,正用德文與來自德國的藝術家蘇珊‧洛夫聊天,她表示擔任志工不僅僅是和國際藝術家相遇的難得經驗,更可貴的是因共同理想而聚集於此的志工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我生命當中這段閃閃發光記憶裡,那不可或缺的一小塊拼圖。」

志工們各自專注地進行手邊的工作
吳金玲說,短期記憶使參與者在協助創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習態度;長期記憶則是讓參與者產生對於整體創作的成就感與心得回顧。在應用美術及自然環境結合的架構下,她也提出建構藝術季的四大要點:對於環境的感受,指參與者與大自然的連結;美感的呈現,指參與者在與藝術家經歷創作的過程中,藉由藝術品的從無到有,體驗美學的經驗;參與的行動力,指參與者在創作的團隊建立中,感受到合作與溝通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指參與者在創作遇到困難之處時,習得解決之道,並和自身的生活經驗連結,創造延續性的價值。


藝術品進入社區 增加居民互動
二○一二年,是藝術季將部份作品移向社區展出的首度嘗試,分別是羅懿君的作品「風之翼」,以及蘇珊‧洛夫的作品「中途站」。在關渡老街的創作期間,社區居民皆好奇的駐足流連,張大著眼睛觀望社區中的「新客」。還有民眾貼心地為藝術家及志工貼心地遞上茶水,為炙熱的酷暑注入一股沁涼。吳金玲說,雖然有很多關渡社區的居民進入園區擔任志工,園區也開放民眾進入晨運及免費入園參觀,但園區與社區居民的情感仍然較為薄弱,因此期待藉由自然裝置藝術品可被觸摸及不汙染環境的特性,能夠進入社區被當地居民看見。

起初吳金玲擔心藝術品放置在園區外維護上的困難,以及社區居民提供自家住宅裝置藝術品的意願,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在她挨家挨戶地拜訪社區居民,並作詳細的溝通後,許多民眾竟相當熱情地答應,並且表示無償出借。待藝術品完成後,甚至有居民說「為什麼不選我家?」,表達未來希望能夠和園區合作的可能性。而展期結束,作品要搬離社區時,更有民眾大呼「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我還沒來拍照呢!」吳金玲說,因為是首度進入社區的嚐試,因此只是「試水溫」,測試民眾參與的意願,幸好最後她起先的顧慮都只是庸人自擾。

藝術季也與社區中的關渡國中合作,由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園區擔任志工,與國際藝術家一同進行自然裝置藝術的創作。頂著酷暑艷陽,腳踩著泥濘,參與的學生只是笑著說,「很好玩!下次還要再來!」

關渡國中的學生協助德國藝術家蘇珊‧洛夫進行作品的上漆工作。(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二○一三年 「種子」發芽
二○一三年,藝術季將以「種子」為概念、「孕藝」作為主題,表達過去孕育了七年的養份,是時候開始發揮它的影響力,因此本屆藝術季預計將觸手延伸至社區中的醫院與學校,強化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吳金玲說,醫院給人的印象,不應只是藥水的氣味與診間的號碼,而是它療癒人心的角色;學校的定位,也不應只是老師與學生、上課及下課。藝術的特別之處,在於營造社區居民情感的投射,意即以藝術品的進入,喚起民眾與公共場域之間的情懷。

在未來的十年發展計畫當中,關渡將建立環境藝術發展中心,整合社區周遭包含台北藝術大學及關渡宮等在地文化資源,成為關渡地區的營造及發展特色。

藝術季促進與藝術家的國際交流,更喚起社區居民對於土地的關心。(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延伸閱讀

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

關渡自然公園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