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0日 星期四

台大慈幼社 兒癌病童的陽光天使

【記者王元琳/生命力報導一群小朋友正觀賞著大哥大姊演出的偶劇,不時地還發出陣陣大笑聲,不同於一般孩子,他們頭髮稀疏、帶著口罩、掛著點滴,他們是罹患癌症的病童,但這似乎不影響他們此刻的心情。

這是台大慈幼會社會服務團兒童癌症營辦活動的情形。兒癌營的服務對象是臺大醫院兒童癌症病房的病童,服務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大型的、有主題性的活動,一學期辦三至四次,社員以活潑的方式來貫穿主題,例如,這一次活動的主題是「水果爭霸站-認識水果」,社員就設計了賓果遊戲、勞作、偶劇和帶動唱等活動來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兒癌營營主任廖翊君說,他們辦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病童忘卻病痛,利用團體活動的方式,帶給小朋友及家長一段快樂的時光。

另一種服務模式是「病房時間」,以二至三位社員為一組,準備各種故事書、拼圖、勞作、撲克牌和大富翁等靜態道具,於病房日下午,各組社員分別進入病房,與情況較佳的孩子進行活動,廖翊君表示,不同於大型活動,病房時間裡,孩子成了主導者,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想玩的遊戲,此外,除了可以陪伴病童外,同時也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另一位營主任江文凱表示,能夠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的病童,大多是當天身體狀況比較好的孩子,所以不如外界所想像的是一群病厭厭孩童無力參與任何遊戲,相反地,參與活動的兒癌病童,除了外觀與一般孩子不太一樣之外,他們也是用力地玩、用力地笑,並珍惜這難得的歡樂時光,廖翊君也說,當看見這些兒癌病童的反應時,她發現,孩子畢竟是孩子,只要有人陪他們玩,他們就會感到快樂且滿足,兒癌營的社員不奢求病童能在活動中獲得很多的知識,只願他們放鬆心情、玩得開心。

廖翊君表示,大部分的兒癌小朋友因生病的關係,思想都比較成熟,有時候聽他們用平靜的像是在說別人的事的口吻,敘說自己的病情,看他們乖乖地承受一天好幾次的打針吃藥,社員都感到非常心疼,卻也無奈。

江文凱表示,因服務的對象較特別,在新社員第一次服務前,營內都會安排「認識兒癌」的課程,讓他們對兒癌小朋友的身體狀況及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學習如何與兒癌小朋友相處,避免在服務過程中給孩子及家屬留下困擾。此外,兒癌營還安排了說故事技巧及欣賞兒童劇的課程,增進社員的表達能力,他們也會透過影片欣賞,談生死觀的問題。

廖翊君說,兒童癌症病房的病童流動率很高,雖然面對的常常是不一樣的孩子,但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卻擁有相同的感動,看到兒癌小朋友那麼努力地與病魔戰鬥、想要健康地活下去,讓廖翊君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實在沒資格抱怨任何事,她說,兒癌營實在幫不上病童什麼大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幫助兒癌小朋友活在當下、過得快樂。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