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6日 星期三

短期職訓 應因材施教

【記者徐銘穗/生命力報導經濟結構改變,加上科技日新月異,百分之八的失業者因自身技能不足,而無法再就業。短期職訓是為了協助失業勞工再就業,或是轉業而產生的,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認為短期職訓要發揮功效,就必須因材施教。

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年四月發表的勞動統計月報調查統計,向就業服務中心登記求職,卻未能推介就業者,九十年三月共有四萬四千五百七十七人,與求職者本身條件不合佔百分之十六點九,其中,技術不合的部分佔百分之八點三四。

為了降低失業者因自身條件、技能不足而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勞委會職業訓練局推出短期職業訓練,主要訓練對象為失業勞工、負擔家計的中高齡者、身心障礙者、生活扶助戶、原住民等,增加失業者的就業競爭力,促使其再就業或轉業,以安定生活。其中失業者的條件,必須是有一固定雇主,非自願性失業,或參加職業工會之勞保被保險人之失業者。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公共訓練組副組長桂正權表示,全台十二所公立的職訓中心,目前共有一百多種課程可供民眾選擇,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具有就業意願,參加政府舉辦的短期職業訓練一律免費,並且可以領取求職生活津貼。

桂正權指出,短期職訓已開辦五、六年之久,九十年為因應失業率高漲而擴大辦理,結合民間的職訓機構的力量,預計可提供三萬五到四萬的名額,職訓局目前也與事業單位合作,針對事業單位的人力需求做訓練,參加短期職訓結訓學員,再就業的比例約為五成到六成左右。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表示,失業的原因,除了是整個經濟環境的問題外,勞工自身技能不足也是主要因素,職業訓練是解決失業問題很重要的一個方法,也是最根本要處理的議題,然而,每個人的特質不同,需要也不同,因此職業訓練應該要因材施教,才能有所成效,政府也應調整在職業訓練中所扮演的角色,將權力下放,讓民間辦理職業訓練,這也是創造就業機會的一種方法。

然而短期職業訓練的成效如何?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張烽益說,台灣的職業訓練一開始就不是為解決失業問題而設,其受訓者大都為尚未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儲備軍,因此其訓練課程,也跟著變調成為另類的職業學校,此外,訓練職類過於傳統無法與外在社會發展配合,也是無法符合失業者需求,造成失業者利用公共職訓資源意願低落的原因。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失業研究室召集人何燕堂表示,政府釋放訊息的管道不是很暢通,很多勞工朋友都不清楚自身的權益,職業訓練固然是增加自身競爭力的方法,但是叫一位歐巴桑來學電腦程式設計,所得到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針對上述批評,桂正權表示,短期職訓具備一定功效,傳統職業訓練,即公共訓練,在台灣經濟成長前扮演著提升整體技術層面的角色,而短期職訓的課程設計與規劃,除了利用現有設備外,也配合著社會的潮流,例如泰山職訓中心推出的「自雇型創業(SOHO族)輔導訓練」,此外,職訓局整合政府以及民間的職業訓練資訊,預計將於今年六月、七月上網,歡迎民眾多家利用。

再過幾天,新的失業率統計即將出爐,面臨日趨嚴重的失業問題,成之約指出,解決失業問題,治本的方法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然而台灣目前產業競爭力消退、外移,固然與大環境的不景氣的有關,投資的意願與信心的喪失,才是最主要的問題,政府的當務之急應該致力於總體經濟環境的改善。


延伸閱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台灣勞工陣線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