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10日 星期四

板橋社區家庭模式 照顧智障兒

【記者張方怡/生命力報導「自助人助,權力非施捨,尊重非同情」,教導智障兒施比受更有福,理事長鍾明允認為這是所有的成員共同的理念。

成立於民國八十五年的台北縣板橋市關懷心智障礙者協會,一直以來都以「社區家庭模式」去推動發展社區照顧智障兒服務,以落實福利社會化,減輕家庭負擔與壓力,大幅降底社會成本。

理事長鍾明允指出,板橋市人口六十多萬,就有約五千多個智障兒,然而在八十五年之前,智障者家長在板橋沒辦法找到任何機構團體求助,這就是協會堅持在板橋辦服務的原因,這樣板橋市的智障兒和家長就不用往外跑。

協會聯絡人陳淑芬表示,協會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重度智障兒及其家長,普遍家長們都屬於中下收入階層。鍾明允指出,協會因此致力推動社區照顧,除了可以照顧智障兒外,亦可顧及獨居老人,可節省社會資源,同時達到服務之效。

鍾明允表示,這樣的社區照顧已經在協會所在的三民社區切實地執行,有相當的成效,例如該社區的人跟智障兒相處非常融洽,他們把智障兒都當作自己的小孩般疼愛。

鍾明允進一步指出,協會是「協助」功能,是橋樑,幫助家長維持家庭,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幫助智障兒自我成長,不會成為家庭負擔。所以他說:「智障家長家屬要認定這是我的小孩。」家長先要踏出這第一步,認定自己的智障小孩並非負擔,這樣智障兒就有更大的學習空間。

鍾明允表示,錢對於智障兒來說並不重要,他所渴望的是人的重視、被人尊重。陳淑芬認為智障兒其實也很聰明,只是學習能力較弱,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教,只要幫助他們去學,沒有東西不能學,不把他們當智障的來教,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懂。陳淑芬說,他們懂得待人接物,人家給東西不一定收,因為這是規距、是禮儀,要是跟他說「收」他還會說「謝謝」。

鍾明允表示,協會注重機會教育,例如進出門的社儀,適應隨時都有。他說協會從來都不刻意去請老師,但是透過社區互動,社區眾人互相影響學習,就是機會教育。鍾明允也表示,他們的教育盡量讓智障兒學習獨立,協會主旨是「自助人助,權力非施捨,尊重非同情」,因為「施比受更有福」,所以都教他們當「施」的角色,不會造成障礙。

除了社區家庭模式,協會另有兩個附屬設施,一個是「甜心夢幻舞集」,另一個便是職能養成工作站。工作站成立於民國八六年七月,貫徹協會的綜旨,與社區連結的生活化照顧,讓智障兒於自然環境中能充分學習到生活技能訓練、職能技訓練與休閒技能培養,並培養工作人格、工作倫理和工作責任。

智障兒的職能訓練,大多會聯想到庇護工場。庇護工場是專門為心智障礙者而設的職能訓練中心,在裡們智障兒都可以學到簡單的職能技巧,增加工作能力。不過鍾明允認為庇護工場有它存在的必要,但不是一個最理想的方式,因為它的持久性不夠,尤其是對於有多重障礙的智障兒來說,庇護工場只能發揮「讓他們有事情做」的功能,並沒有多方面的訓練,所以智障兒會排斥。

鍾明允希望政府能夠設基金,這樣那筆錢可以讓所有智障兒使用,這樣才有能力照顧以後的小孩,長期下來才不會造成社會負擔。鍾允明表示希望能夠早日落實社區照顧,早日達到福利社區化,將之推廣至全國,營造一個溫暖國家。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