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23日 星期三

士林社區大學 課程融入鄉土情懷

【記者邱士峰/生命力報導士林社區大學主任秘書蕭道弘表示倡導終身學習,提昇市民的素養,是士林社區大學的基本教育理念。課程方面,有分人文學課程、社會科學課程、和自然科學課程等,其中人文學課程中又包含了,中國繪畫分析、河洛漢詩、精采的台灣傳奇等,這些課程都是一些著名的課程。

國畫班的學生邱彩鳳說:「在社區大學學國畫,跟外面的感覺大不相同,外面國畫班的教法,偏重要求你學習老師的畫法,而社區大學裡國畫班,能夠讓你更自由的發揮,且外面的國畫班,會限定你用哪個牌子的器具,但社區大學的國畫班不會,只要是國畫用的用具都可以。」

邱彩鳳表示,國畫班的老師原本就任職士林文昌國小,除了教國畫之外,也有開書法的班,而國畫班大概有三十幾人,每位同學間感情都還算不錯,上課的方式是,學生畫完一個作品後,在拿到講台前給老師改,老師很少會到台下改作業的。

「在社區大學裡上課,另一個好處是,學費比外面便宜很多,在外面的才藝班上課,一個月可能就要好幾千,而在這裡上課,一學期只要兩千多元就夠了,而且老師教的也很好,真是經濟又划算」邱彩鳳說。

邱彩鳳也說,有了社區大學讓家庭主婦在工作之餘,還能夠重回學校當學生,吸收新知,感覺真的很棒,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工作太累而沒去,但只要是體力還支撐的住,她一定會去上課。

士林社區大學,除了學術性課程與生活藝能課程之外,更提供了社團活動的課程,蕭道弘說:「我們社區大學裡的社團,都是由學生自己籌辦組成的,組成後再由學校幫社團聘請老師回來,所以說,校內的社團是很自主的。」而其中較著名的社團有芝山岩文化研究社、士林官邸文化研究社、士林夜市文化研究社等,藉由這些社團能夠了解自己社區內的鄉土人情,以培養社區居民的鄉土情懷,將個人的生活融入社區環境之中,也符合社區大學的教育目標。

其中芝山岩文化研究社的指導老師施孫鍊表示,此社研究的對象是士林區的古蹟,而剛好士林有很多古蹟又集中在芝山岩,所以才會稱為芝山岩文化研究社,其實並不只是研究芝山岩而已。

「芝山岩文化研究社的前身是士林國小的鄉土教材館。」施孫鍊表示,他會想研究士林古蹟的原因是,他的曾祖父是清朝的舉人,而他的祖父又中秀才,所以家中有不少古物在,而他不想讓那些古物變成私家的收藏,所以他才把古物拿出來,成立了鄉土教材館。

施孫鍊指出,在他的研究中,有很多研究的重點著重在廟宇的考察。他說:「古時候廟是人民的精神寄託,所以廟自然而然成為一個重要的據點,進而有很多的居民在廟的四周圍擺攤做生意,慢慢地才形成市集,士林夜市也是這樣來的。」

而施孫鍊表示,他研究士林的古物已經二十多年了,他覺得把這種知識傳給下一代子孫是很重要的事,所以將來要在士林區公所舊址的地方,建立一個士林古蹟的展覽,讓更多人了解到士林文化的歷史。只要是年滿十八歲,有心向學者,就能報名參加社區大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