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鈞生/新北市報導】二○○八年李建誠與楊儒門創辦了248農學市集,主要理念是希望農幫助獨立農友,給農友一個獨立產銷的管道,藉此鼓勵青年返鄉農作的理念。李建誠說,政府許多農業計畫會教怎麼種,但常常在末端的產銷沒有徹底執行,加上農友在產地產品同質性高無競爭空間,農學團隊便應運而生。
漂鳥市集是由環球購物中心集主動提供農學市集使用,希望能創造一個輕鬆有活力的空間,讓購物中心周圍增添不一樣的氣息。於是連絡上有成功先例的248農學市集團隊,經過團隊討論後決定 由參加團隊已久的李建誠擔任漂鳥市集的負責人,在雙方合作架構下,漂鳥市集開始在購物中心旁的民有公園設立。
李建誠說:「剛開始的漂鳥攤位相當少,農友的來源,是農學團隊下鄉實地去檢視農作物與種植方式,其中農產品要經過政府得檢驗合格,一段時間後才能獲准擺設攤位,中間農學團隊會收取基本費以作為人事開銷的費用。」此外也會不定期與儒門和團隊開會,討論市集方向及農產品內容。
農學團隊目標是增加市集的擺設據點,並結合音樂、人文活動、休閒空間的擺設,讓漂鳥市集能吸引到更多客人的關注。長遠來看,漂鳥市集是想建立更多種管道的產銷,比方說將小農的產品直接銷售給固定的餐廳或是批發商,藉由市集的空間,在與客人聊天中,讓這種機會增加,也增加了小農的生存空間,藉此達到市集理念。
李建誠念書時便參與農學志工行列,對復育農業有自己的理想,他說:「主要是家人的支持,加上與儒門的合作,才能從無到有,市集甫創立時,不僅農友沒信心,連我們也沒信心。」另外,市集與價位需要與客人長期溝通後,了解農作物品質和認同農友的理念,才能放心購買的,這讓草創時期的市集發展困難。
李建誠與團隊曾在二○○九年時也曾在淡水八里種過稻米,他表示,除了勞作辛苦外,我們變得對環境與氣候非常敏感,尤其是秧苗前三個月都只是小草到幾個月後的結實纍纍,吃著自己種的米有種無法言喻的感動,有過這次經驗後,我現在非常鼓勵年輕人自耕,體驗不同的生活樂趣。
李建誠說:「從鼓勵青年返鄉務農的漂鳥營隊,到一個由農友組成的市集開始,從撒種到產銷,希望能為農業開創新活力和新空間,這是團隊的努力過程,更期待大家一起參與市集發展。」漂鳥市集農友蕭年呈表示,農學市集中最大的問題便在價錢,因為是使用無汙染種植的有機農業,於是我們便要主動與客人攀談,介紹自己的產品,等到買一次回去後,客人便容易回流,我們的核心價值是「生產過程不剝削土地,交易過程不剝削農民。」
延伸閱讀
綠農的家
環球漂鳥市集
248農學市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