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原住民記者 雲豹的傳人

第一屆雲豹新聞獎。
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陳佩儀/台北市報導】「雲豹新聞獎」,以雲豹為名,代表一種不畏艱難與勇往直前的精神。雲豹是魯凱族神話傳說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牠雖然是一個動物,但是牠有一個很明確的特徵是:很快、很聰明、在傳說中牠帶領魯凱族族人建立新部落,因而改變魯凱族的命運。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執行長舞賽‧古拉斯說,而媒體工作者其實也是這樣的角色,動作很快、很聰明,也可以改變這個社會,他們的形象是不謀而合的,所以就採用雲豹這個名字,一方面去彰顯原住民的文化,一方面去凸顯記者跟雲豹一樣是有這樣的特質。

雲豹新聞獎於二○一○年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成立,設立的目的是希望改變媒體工作者,更多的去報導正向原住民的新聞,更進一步去展現具有原住民觀點的新聞,透過比賽的形式,去建構出具有原住民觀點的新聞框架,展現他的價值出來。舞賽‧古拉斯指出這是台灣傳播學界過去一直沒有討論過,但在多元文化裡面其實都有提到,台灣一直沒有去實踐,雲豹新聞獎的設置就是想要去實踐這塊,也期望能透過這個獎項,能夠激勵原住民的朋友能夠來從事新聞報導的工作,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能夠影響到整個社會。

舞賽‧古拉斯說,她本身也是記者出身,很清楚整個媒體市場裡面是怎樣報導原住民,例如:原住民喝酒、好逸惡勞或偷竊等新聞,所以在去年開始辦雲豹新聞獎的時候,就提出媒體經常對原住民有一些錯誤的報導,包括刻板化的印象及扭曲原住民的形象的內容,讓媒體可以正確的報導原住民形象,甚至更進一步的表現出具有原住民觀點的新聞。

雲豹新聞獎主要分成平面媒體、廣播類、電視類、網路類以及評審團獎。平面媒體內獲得專題報導雲豹獎的趙瑜婷,在國語日報原鄉兒童大未來系列報導中,以台灣第一本【原住民教育政策白皮書】初稿擬定,正在各地舉辦公聽會,從課程編排到師資培訓,是要被漢人同化?還是保有民族自決?或是形成獨立的教育體制?原住民文化傳承時,常會遇到兩難,是要固守傳統?還是呼應時代的改變?的議題獲獎。

又如電視類中獲得族語新聞播報雲豹獎的達少瓦旦,他針對雪霸國家公園「聖山說」的一則新聞,主播特別製作「傳統領域」專題,回應並提醒當今社會與主政者,泰雅族的傳統領域之範圍與意義。

舞賽‧古拉斯指出,第一屆比較大的問題在於很多的得獎者都不是原住民,除了有些像廣播的族語新聞獎,或是族語類的是原住民拿到獎項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非原住民拿到,她說:「這當然不是一件壞事,這表示非原住民媒體工作者對原住民的議題是很關心,而且能夠展現原住民新聞的觀點,這也是一件好事,可是她更希望有更多的原住民去參與這個新聞的報導工作,也就是更多的原住民記者。」

她說,因為原住民會比漢人更清楚原住民社會的問題,她自己在做原住民新聞報導的時候,因為有切身的經驗,原住民社會的問題也會比別人更清楚,所以在下筆的時候,對原住民議題分析的能力,會更優於其他的記者。


延伸閱讀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雲豹新聞獎

相關新聞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