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民紛紛在《更生日報》報社外的閱報欄前 停下腳步閱讀最新出刊的《更生日報》。 記者鄭穎暄/攝影 |
現任社長謝立德延續父親謝膺毅的工作,將《更生日報》的角色定位在領導輿論、關懷弱勢、反映民情、藝文重現、觀光休閒及體育發展等。在面臨閱報人口逐漸老化下,二○○六年為了爭取年輕讀者成立了網路電子報,更推出影音報導,謝立德說,期待網站能成為「東台灣的資訊中心」。
書中寫到,謝膺毅有感「文化思想」最能影響人、也最容易被輕忽。他認為要使省籍間和平共處、凝聚共同的文化意識,並促進官方與民間的溝通,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辦報。
於是,謝膺毅在一九四七年九月三日創辦了《台灣更生報》,一方面宣達政令、一方面述民間疾苦,使下情能上達。取名「更生」為重拾新生之意,希望幫助人民築起溝通橋樑、走出悲情。
《台灣更生報》草創時期,以三日刊的型態出刊,一張四開大小的紙共四版,內容包括國內外時事、省縣市要聞、地方要聞及其它軟性新聞。最初報社就四個人加上一個兼差處理報社大小事務,發展至今報社規模已拓展至一百多人,記者遍佈全台,除了以地方新聞為重,也與中央社、新華社、路透社購買重要的國內外新聞。
《更生日報》現任社長謝立德。記者鄭穎暄/攝影 |
而早期以農民為主的花蓮,《台灣更生報》常配合政策如「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做大篇幅淺顯易懂的解說。這種深入農村的報導大受農民歡迎,在當時沒什麼大眾娛樂之下,閱報漸漸成了一種有用又有趣的消遣,更使《台灣更生報》成了「習字教材」,更生報發行量也開始攀升。
然而,一九五一年花蓮大地震,震倒了無數房屋,其中也包括《台灣更生報》報社、員工宿舍及合作的印刷所。四年來,好不容易穩定成長的《台灣更生報》遭受如此打擊,報紙被迫停刊一天,也是六十多年來唯一一次。
《更生日報》創辦至今已逾一甲子。 記者鄭穎暄/攝影 |
《台灣更生報》與花蓮一起重新從廢墟中站起來,也讓謝膺毅決定辭去軍職,專心做個全職報人,同時報社也改名為《更生報》。自從花蓮大地震的打擊後,謝膺毅就決心要有報社專屬的印刷廠,一九五五年終於實現。
不料在花蓮大地震七年後,溫妮颱風再度創傷《更生報》,雖然《更生報》沒有延誤出刊,但許多員工包括謝膺毅自己都成了受災戶。在全縣停電一個月、颱風後紙價飛漲、員工急需領薪修屋、報社業務又因風災延誤收款下,只好趕緊借款應急才能度過危機。
在一九八八年報禁開放之前,全台報紙數量維持在三十一家,雖然東部僅占少數,當時《東台日報》與《更生報》在東部分庭抗禮。《謝膺毅與東台灣》裡寫到,謝膺毅認為,雖然競爭對手不多,但若只安於現況,總有一天會被淘汰,於是引進了東部報界第一部電動鑄字機及新的字模,印刷效果頓時改善;另外還指示編輯部每周固定推出專題報導。
而一九八八年報禁開放後,報業欣欣向榮,《更生日報》成為了各報伸入東部觸角的假想敵,廣告市場的低價戰也一度造成《更生日報》很大的困擾。《更生日報》卻安然度過了發行及廣告量暫時萎縮的危機,原因是在地人看習慣了《更生日報》,即使各報際出低價促銷,廣告效益不及《更生日報》,廣告客戶自然會回頭。
《更生日報》周末報導較偏向圖文及休閒、教育 性質。記者鄭穎暄/攝影 |
在前幾年《中國時報》、《聯合報》縮編地方版記者人力之時,謝立德認為,大報為了省錢而裁地方版,將沒有眼睛認識地方大小事務,但也給地方報一個新的機會來爭取訂戶。
而面臨其它地方報的競爭,謝立德說:「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打敗你。」再多競爭者,如果不知道自己危機在哪也沒用,自己做不好,才有機會被打敗。謝立德本著「盡全力做都不一定有機會成功,所以每件事都用心做到最好」的態度持續帶領《更生日報》邁向未來。
延伸閱讀
更生日報
二二八事件
媒體寒冬/中時大裁員 給同仁的一封信大公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