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蔡政良 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

左一為穿著阿美族部落服飾的
蔡政良/蔡政良提供
【記者陳佩儀/台東報導】蔡政良,一個誤打誤撞闖入台東都蘭阿美族生活圈的客家年輕人,他是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一九九四年因參加台北水山客文史工作室在都蘭部落進行短期田野觀察,而與都蘭阿美族結下了不解的因緣。他有個阿美族名字叫Fotol’, 平常都以futuru表示,字面上的意思是「睪丸」,引伸意為真正的男人,他在參與都蘭部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竟不斷地實踐著人類學所標榜的文化參與、學習、理解、尊重與詮釋,成為從都蘭A’tolan,石堆之意,萌芽的「人類學家」。

到了都蘭部落,蔡政良看到都蘭面臨青少年青黃不接的情況,在研究所社區教育的期末報告裡,他腦海始終盤繞著都蘭沒有青少年的光景,因此他決定針對都蘭的「巴卡路耐」(Pakalungay)意思是「青少年」,透過社區教育的理論概念,結合都蘭的傳統方式,試著將失去的巴卡路耐重新找回來。


於是他在一九九四年提了一個計畫,並將他命名為「天真的計畫」,他尋求都蘭頭目、族人、大學社團和都蘭國中老師的支持,並協助申請訓練經費,希望能把都蘭部落年齡階級中的巴卡路耐給找回來,也讓他從此和都蘭部落結下不解之緣。從一九九四年到現在,十七個年頭過去了,都蘭部落早就成為他另一個家,努力學習成為阿美族真正男人的歷程。

整個計畫的目的,就是希望參照過去都蘭巴卡路耐訓練的方式,搭配一些能夠吸引青少年的活動,連接起都蘭的kiluma’an,阿美語,意為「在這個收穫的季節,大家回家團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連結情誼,一起成長。」,找回那些原本已經不太願意參加年齡組織的青少年。

為了巴卡路耐訓練營計畫,他從淡水到都蘭,一一確認訓練活動內容的增補、重要師資、編製教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將長者的智慧融合到一本教材。編製教材過程中,聽到許多有趣的傳說故事,如以前卑南人期負阿美族人的故事、從前打獵的情況、都蘭的巫術、螢火蟲的由來、燒酒螺的由來、捕魚的故事、卡造放牛與布農族的相遇等,他笑說是個:「聽故事的瘋狂旅程。」

巴卡路耐訓練營通常是在都蘭部落豐年祭開始的前一週舉辦,招集所有巴卡路耐階層的青年從事勞動服務,由長老及哥哥們教導敬老尊賢、歌舞、雕刻、編織、刺繡、作菜、撒網、捕魚等,中間穿插一些康樂遊戲,有許多活動是針對都蘭的巴卡路耐進行,他們會接受最多的訓練,尤以歌舞為重要。

蔡政良說,選擇原住民族群中已經被認為是重要的文化標記,例如:社會組織、儀式以及歌舞等切入,檢視其中知識的傳遞模式與意義建構的過程。此外,傳播媒體與數位、網路科技的影響日增,這對傳統的傳遞、散佈與建構又將會造成何種影響,也是一種他感興趣的議題。他認為從普遍被認可的傳統文化認同標記是如何被傳遞與建構的歷史脈絡、內外在認知驅力與傳播媒介的變數有助於探討原住民文化的延續以及變遷。

影音的溝通媒介對於原住民在歷史記憶與行動上扮演何種角色,也是另一項蔡政良長期感興趣的議題,所以他也是個民族誌影片工作者,紀錄片作品包含《回來是土地肥沃的開始》、《阿美嘻哈》、《從新幾內亞到台北》,如何認知屬於自身文化脈絡的影音紀錄,並加以解構詮釋,並賦予何種新的意義,這也是從認知學科來討論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對於影音訊息的處理模式。

蔡政良在都蘭部落裡與當地阿美族相處超過十年以上,他因欣賞當地的文化而走入人類學的學術研究領域,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愛上阿美族與海洋互動的生命態度,他說:「我在這是在學習如何當一位阿美族人,其實是他們教我很多,我也深深以此為樂。」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台東都蘭部落格

蔡政良部落格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