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美引用這張圖片比喻看的見的性少數 所面臨到的社會壓力就像一隻貓面對一群 狗的注視,光是壓力就足以逼死人。 蔡春美/提供 |
主講人蔡春美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目前是台北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她表示,藥癮者、愛滋感染者與同志有許多處境很類似,像是「如果你的朋友說他是同志你會告訴老師、朋友或家人嗎?如果他是同志你會不會覺得他很『亂』?」蔡春美表示,把這些問題把套用到藥癮者、愛滋感染者所得到的答案都很像,因為如果這些人將自己身分公開,所面臨到的是社會的不諒解與道德譴責,以致於這些人是選擇隱藏自己身分或不希望自己身分被曝光。
蔡春美表示,自己有接觸桃園監獄五十名的藥癮愛滋受刑人,而這些人都是因為共用針頭而感染愛滋,當中有許多人擔心因沒有健保身分,得不到肝炎治療及追蹤的機會,後續將因肝炎惡化死於肝癌。蔡春美表示,犯人的健康權與自由權是連坐的,當受刑人的自由被剝奪連帶的健康也不被重視。蔡春美說:「當中有一位受刑人哭著告訴我,因為無法治療C型肝炎,自己最後可能一出獄即因為肝癌往生,而沒有重新做人的機會。」蔡春美也說:「許多愛滋感染者不是死於愛滋,而是無法承受社會上的道德譴責與壓力而選擇輕生。」
蔡春美表示,目前媒體對愛滋感染者報導多是負面的,像是一位老師因死於愛滋,媒體就去訪問校方、家長還有救護員。不然就是記者拍的照片會營造出社會對愛滋的恐懼,像警察在羈押毒癮愛滋感染者就會全副武裝杜絕任何接觸。蔡春美表示,社會大眾普遍對愛滋的傳染途經充滿迷思,認為觸碰到血液、口水或被咬到就會感染,但真正的傳染是經由直接血液與體液交換。
最後蔡春美希望同志教育的落實讓大眾可以認識同志及宣導愛滋病的防範,並消除大眾媒體形塑出同志與愛滋是有關連的刻板印象。在座的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也極力推動校園中的同志社團成立,希望藉由社團舉辦一些關於性別議題的課程與講座,讓有興趣的同學有這樣的管道了解同志及愛滋病的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