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幫助街友找回自信 重返社會

【記者陳佩儀/新北市報導】社團法人臺北縣志願服務協會在一九九三年十月成立,協會精神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一直在服務社會上弱勢團體,尤其是社會的邊緣人—街友,更不遺餘力地關懷輔導,如:寒冬送暖、熱時供應、急難救助及緊急送醫等工作。

協會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分及內在的潛力,在生命中都可能遇到困厄時期,但重要的是要如何學習成長及潛能的發揮。街友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而成為街友不是意味著一個人的自信及潛在能力的消失,協會的目的就是在幫助街友找回失去自信的自我,使他們重拾信心、自立自強,積極謀職再就業。

街友社工王椗煌說街友以身體狀況區分,身體狀況不好的為社會型,其他則歸類經濟型。經濟型就是有工作能力有工作意願,但找不到工作,然後流落街頭,那協會就會協助他們找工作,例如:幫他們換洗乾淨的衣物、協助他們面試;社會型就是身體狀況不好,沒有辦法立即回到職場就業,可能需要收容安置或機構調養,等到身體狀況恢復,再協助他回到社會。

遇到有工作能力但沒有工作意願的街友,王椗煌說,一般來講協會是站在輔導立場,只能勸導或協助,他要有意願接受幫忙,才有辦法協助。之前有與環保局合作,讓街友去撕小廣告,那現在跟法務部合作,讓街友在附近掃公園、鄰里街道油漆、幫助低收入戶家庭清掃環境、搬家等,再發給他們薪水。

王椗煌說,從助人者角度去看,會覺得街友流落在外面,風吹日曬,對身體、健康、安全都不好,會希望他們去收容所,但長時間做下來,發現很多遊民都不愛去收容所,「以前曾遇過一個案例,他就是社會型的街友,在公園待很久,年紀也不小,送去收容所後,一直吵著要離開,一問之下發現,他說待在收容所,每天早上一起來看到的是天花板,他覺得空間太狹隘,在公園起來看到的是星星,還有人可以跟他聊天喝酒,在收容所每天面對的是冰冷的牆壁,覺得被約束住。」

他說,「很多機構或收容所都有規定,一定不能喝酒,出入都有管制,但街友們在外自由慣了,醒來想喝酒就喝酒,想去那就去哪,在收容所雖然衣食無缺,可是就失去了自由,助人者與接受者兩個價值觀就完全不一樣,這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對於觀念的不同,王椗煌表示,通常是讓個案自己決定該怎麼做,助人者提供資源與可行的選擇,而選擇自由或是選擇安穩的生活,這就是他們自己做的決定。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