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5日 星期三

陳君安 帶領殘障者迎向陽光

【記者謝佩芳/生命力報導】在中國殘障者就業協會工作三年多的陳君安,說起加入協會的過程神情愉悅的表示,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如果沒有上帝的指引,他不會輕易的改變人生,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會有機會參與這份他有興趣又有意義的工作。

要不是一開始就拄著拐杖進門,外表斯文有禮、眼神中還不時透露出一股自信心的陳君安,還真難讓人想像他本身是個小兒麻痺患者。他說,兩歲時他患了小兒麻痺症,加上小時候個性孤立、脾氣也不好,身體上的缺陷固然是個原因,兒時同伴以歧異的眼光看他,甚至用台語叫他:「跛腳」,總是讓他對自己感到很自卑、很沒有信心,這樣的想法一直到高中,因為同學不再以取笑的態度待他才漸漸改善。


高中畢業後,陳君安從事十二年鐘錶店的工作,直到三十五歲的那年他才有了轉業的念頭,於是他參加新竹職業培訓中心的電腦程式設計班,但從來沒接觸過電腦的陳君安竟然順利的完成電腦程式設計的課程。之後還到一家結構公司,開始他這輩子第一次的「上班」生涯。在公司繒製工程結構的陳君安,因為繁忙的工作,加上假日經常性的加班,在工作四年後提出了辭呈。失業的他由朋友口中得知,中國殘障者就業協會正在開設免費的電腦美工班,就這樣的他接觸到這個協會。

剛開始,他加入協會當義工,兩個月後正式成為協會的行政人員,在就業組擔任輔導的工作。熱心開朗的陳君安表示,這裡的就業輔導工作和一般的就業輔導中心不一樣,不但因為參加就業的人個個都是身心殘障者,而且協會所要做的並不只是職業介紹而已,還要包括對他們所做的職前訓練,例如,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就醫狀況、失業原因等,因人而異的輔導和安排課程。

陳君安回憶說,曾經有幾個來參加就業輔導的殘障者,因為走不出心裡的陰影,總是認為這個社會虧欠他們、社會應該給他們什麼樣的幫助,一直在怨天尤人的死胡同裡打轉,甚至上了兩、三次的課就不來協會,有時還故意性的「失蹤」,非得要陳君安一個個去找回來。

殘障者在心裡面常常會有不如人的心態,導致他們不願意見人,默默的躲在社會的角落。陳君安想起以前他也有這樣的情形,除了不敢和人隨便講話外,在路上要是有人走在他背後,他也寧願停下來讓他先走,因為他總覺得那些走在背後的人是在看他,要嘲笑他殘障的身軀。

或許本身也是殘障者的緣故,陳君安比其他輔導人員更能了解和體會殘障人士的需求,即使時常會有遇到一些「不告而別」的朋友,他也會以體貼諒解的心找他們回來,了解他們不適應的原因,並以過來人的經驗勸告殘障者,鼓勵他們用樂觀的心情面對人生。

陳君安表示,殘障者的狀況是最難掌握的,雖然接受協會的幫助出去工作,但不到兩個星期有的人就會打退堂鼓了,這和他們過慣了沒有上班壓力的生活有關,一但要過朝九晚五的生活就無法適應。不過,陳君安說,他還是會去「追」那些人,直到都能將他們開導成功。

然而,因為人力物力不足的關係,陳君安在這可說是身兼數職,不但是就業服務員、也是殘障朋友的心靈導師、更是協會對外溝通的主力人員等。工作雖然很辛苦,薪水更沒有他從前自己開鐘錶店多,甚至有時還會面臨領不到薪水的危機,不過,正如陳君安一再強調的,能夠在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工作比什麼都要來的重要,尤其是當他看到殘障者能克服心中的障礙走出去就業時,心中那份成就不言可喻。

他同時也呼籲社會,不要用刻板的印象來看待殘障者,雖然他們的身心有缺陷,但是服務大眾的心卻沒有差別,而且給他們一次機會,也等於是把關在痛苦深淵裡的他們解救出來。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