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6日 星期三

無障礙空間問題多 北市計畫改善

【生命力記者/朱立人報導】目前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都在積極的建設無障礙空間,無障礙空間的設置情形被視為政府推動社會福利程度的指標,做為全台灣首善之都的台北市,無障礙空間設置的情況更是受到注目的焦點。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一科是負責處理無障礙空間相關建設事務的單位,在其中擔任技正的黃治鋒覺得,跟其他縣市比起來,台北市在無障礙空間的設置上的確是比較好,但是對於要求高標準的台北市而言,其實才離起點不遠,黃治鋒說:「我們才走沒幾步路,要達到目標還很遠。」


黃治鋒指出,早期的殘障福利法要求各級政府必須設置協助殘障人士的設備,於是民國八十四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就下令成立了無障礙環境推動小組,小組成員包括了身心障礙團體的代表、學者專家、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到了後來身心障礙保護法通過後,才正式規定必須設置無障礙空間。無障礙環境推動小組於是變成為無障礙環境委員會,前前後後總共開了六十二次的會議才決定出無障礙空間設置的方案。

起初市政府先檢查公用公有建築物是否有無障礙空間的設置,而且只有項目性的檢查,也就是說,只檢查有無相關設備,至於設備是否真的能發揮功能則不在檢查的範圍內,黃治鋒表示:「所以當時台北市就裝設了許多為了檢查而做的導盲磚。」

黃治鋒說,因為當時法令欠缺、國內沒有人才、也沒有文獻可以參考,而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經驗又無法派上用場,因為西方人的人體工學與東方人不一樣,例如之前捷運曾經設置了殘障人士專用的投幣器,可是參考的是外國的數據,投幣孔裝得太高了,因此國內的殘障朋友根本碰不到。而且過去認為無障礙空間只是針對殘障朋友,但是在西方的新觀念引進後,無障礙空間則是連孕婦、老人及兒童都要考慮在內,甚至是一般人在危急的時候,能救你一命的設備也包含在無障礙空間的觀念中;黃治鋒說:「所以我們台北市政府目前的作法是先求有相關的設備,再做逐步的修正。」

民國八十五年台北市政府要求各部門,如教育局、民政局、各區公所等單位,提出「五年計畫」,針對各部門所負責的事務提出五年內要完成的無障礙空間設置的計畫,之後再提交給無障礙環境委員會所屬的諮詢小組審核,通過後才可以撥款動工。

然而由於牽涉的範圍相當的大,事務又繁雜,甚至連地面的材質也要講究,於是在八十六年市政府匯集學者專家的意見編了一本「無障礙手冊」給各單位參考,儘管如此,審核的過程仍相當繁複,黃治鋒說:「有的企畫案一審就審了一年多,到現在還有新的企畫案在等待審核。」

目前許多計畫都已經在推動,例如台北市政府今年就斥資三億元給市立各級學校作為無障礙空間設置的經費,只要四、五個學校聯合起來與建商共同規劃無障礙空間設置的計劃,然後向教育局專案小組申請,通過後就可以獲得補助。而交通局所屬的公車處,也獲得補助,陸續引進了多輛「復康公車」,目前已經有五十輛服務殘障朋友,所謂的復康公車是針對需要輪椅代步的朋友而設計的,不需要旁人的幫助,殘障朋友只要自己將輪椅移動到升降板上,就可以用機器進入車廂。但是復康公車並沒有固定的路線,而是像電話叫車一樣,只要殘障朋友有需要,打電話給台北市公車處,復康公車就會到指定地點免費搭載乘客。

黃治鋒說,無障礙空間的事務非常的瑣碎,不能分開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要注意到,若有一個環節疏忽了,對身心障礙者而言都是不便,例如一位殘障朋友要從某地到另一個地方,這兩個地方的無障礙空間都做得很完備,但是連接兩地之處卻沒有做好,殘障朋友根本過不去,對於這位朋友而言,兩地的無障礙空間根本沒有發揮效用。黃治鋒說:「台北市政府雖然才剛起步,有些部份做得還不是很好,但是已經在逐漸研究改善了。」

然而,根據中華民國無障礙空間推廣協會的調查,目前全台灣各縣市無障礙空間設置的情形都做得不好,只有台北市是做得比其他縣市好的,所以全台灣各縣市在無障礙空間的設置仍然須要再加強。

台北市公車處 電話:(02)27595866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