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18日 星期二

二度傷害 媒體扮演加害者

【生命力記者/韋奇宏報導】今年二月,中壢「基督教門徒教會」爆發牧師唐台生涉嫌以性輔導的名義,猥褻女教徒,兩名任職於中壢市某診所護士的女教友,因為曝光而引起媒體的追蹤,不但精神受到曝光的極大壓力,而且該診所負責人在不堪媒體的騷擾下,該兩名護士甚至遭到解聘的命運。

事實上,上述的例子只不過是受暴婦女因為媒體報導不慎,而衍生出的二度傷害問題中的冰山一角。長期從事推動婦女權益的勵馨基金會就表示,新聞媒體在「新聞戰」的壓力之下,往往忽視對受暴婦女隱私權的尊重,而助長了受害人二度傷害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在媒體競爭日益劇烈的情況下,相關案例更是層出不窮。該基金會就曾輔導過不少這樣的個案。


勵馨基金會根據以往個案表示,這種因為媒體報導而衍生出的二度傷害問題,大多是因為媒體對受害婦女採取「緊迫盯人」的方法。受害人可能在剛報案、做完筆錄之後,就在媒體的簇擁下,接受採訪,談受暴過程,對受害者來說,心中的創傷又被揭起。而到了隔天,消息見報曝光之後,又會受到親朋好友的異樣眼光,讓受害者沒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甚至控告加害人的意願也可能打退堂鼓。

唐台生事件發生後,勵馨曾經在公開的記者會上,請數位自稱受到性侵害的婦女現身說法。但現場記者卻一度懷疑受害者的真實身份,認為可能是勵馨工作人員假扮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真正的受害者,並「滿足」新聞媒體的需要。當時記者甚至要求勵馨提供更多受害者的資料,想要追蹤採訪當事人。因此,勵馨基金會也表示,現在的婦女團體對媒體都沒有信心。

此外,媒體造成的二度傷害,還包括對受害者受暴過程俱細匪靡的報導,以及不堪入目的用字遣詞。勵馨基金會就表示,坊間許多「八卦」雜誌以其聳動的寫作方式就曾讓許多輔導的個案相當反感。而唐台生事件發生後,有些媒體更以色情小說的敘事方式描繪其性輔導過程,讓許多受害婦女感到難堪。

針對此一情形,該基金會也表示,去年底時,勵馨曾邀集媒體工作者,以及專家學者舉辦一場「媒體工作者談性侵害議題」座談會,參與人士普遍認為,新聞媒體在面臨新聞自由、新聞壓力與隱私權的兩難下,仍應以尊重受害者的隱私權為優先考量,以避免二度傷害。同時,也有部份學者主張,媒體對於性侵害一類的新聞,可以換個角度,報導受害者可以用來使用的社會資源,幫助婦女保障權益,同時也可發揮媒體社會公器的力量。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