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18日 星期二

世新社發所 以專業扶助遊民

【生命力記者/謝佩芳報導】在萬華地區成立「工作坊」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當初之所以會有這個構想,完全和系上創立的宗旨有關,社發所助理教授夏曉鵑表示,系上除了要做研究以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協助那些基層的團體能夠站起來,為自己的利益發言,同時提高他們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社發所的工作坊和一般社會上救濟、社工團體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他們並非把遊民當成是「待援」的對象,而是藉由工作坊的各種團康活動、議題討論等過程,激發遊民對自己的危機意識,甚至是對所有遊民的共同意識,希望遊民都能了解彼此的真正需求,不再只是等待社會伸出援手,反而能夠化被動的態度為主動,最後能夠達到自給自足,能為自己權利發聲。


夏曉鵑認為遊民的問題絕對不是個人的問題而已,否則以目前的社工人員輔導的情形來看,遊民人數應該會減少,但相反的,社會上的遊民卻愈來愈多,這種現象顯示我們對於遊民分析上出了問題,一直以為只要給他們吃和工作,就可以解決問題。同樣的道理,倘若遊民只是個人的問題,那解決一、二個遊民,那所有遊民問題應當可以迎刃而解,為何實際上遊民的問題卻遲遲不能解決,而且也成為國際主要城市所共有的困擾。

因此,只是單方面的給是解決不了遊民的問題,就像有些遊民常常跟他們說,有很多社會福利機構一直都在幫助他們,只不過這些機構總是認為他們要的只是食物和棉被,以致於遊民常常領了兩、三條的棉被,還是沒辦法解決他們的問題。

據參與工作坊的研究生羅加鈴表示,他們每周都會到萬華的平安站去辦活動,來參加的人大多數是三、四十歲的男性青壯年,不過也有年紀較大的遊民。工作坊每週根據不同的主題設計不同的活動,例如「艋舺的一天」這個主題,就是透過經驗分享的過程促進遊民的認識;而「信任」這個主題則是藉由遊戲,讓遊民扮成瞎子相互引導對方,培養之間信任的默契。夏曉鵑相信透過這樣階段性的目標,除了讓遊民能辨別工作坊和一般的社會單位的不同,也能讓部份的遊民正視自己的問題,將來也能形成一股力量。

不過,夏曉鵑也說他們目標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實現的,因此他們並沒有刻意去規劃出一個時間表,夏曉鵑反倒是認為有時專家學者所制定的藍圖,根本是強化了權力結構,也就是似乎大家都要依循專家學者方式去做才可以,忽略了遊民本身也有能力去改變生活這個觀點。

目前包括夏曉鵑在內只有四人的工作坊,以最少的經費和最大的精力來從事遊民工作和研究,堪稱是國內第一個以非救濟的觀點來協助遊民重建生活。沒有時間表壓力的他們,或許支撐著他們繼續做下去的原因,正是遊民們能夠形成共識自立自強,不再只是單純依靠外界的物質幫助。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