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為部落行動 呂欣翰全心投注

【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八八水災發生後召開緊急會議,我們認為應該要進入災區。」目前就讀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呂欣翰隨著教授的指引,在沒有任何委託案的情況下與研究團隊進入屏東縣的排灣大社部落和魯凱好茶部落,協助部落遷入由世界展望會援建永久屋的瑪家農場。

「在一開始的混亂情況下,我們勉強給自己編輯報紙這項任務。」剛到屏東的呂欣翰一行人發現針對部落遷入議題,部落與政府間沒有共識,甚至部落內也沒有共識。為了搞清楚部落內的情況與政府的動作,呂欣翰與研究團隊開始編輯社區報,報中以部落自己的事為主要內容,例如部落的戀愛、不同族群的通婚現象等,除了能透過社區報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部落,也能讓部落自己看見自己的故事。

「在大人忙著捍衛權益、一切都很混亂的同時,我們決定開始『讀書角計畫』。」呂欣翰表示,在災民安置營區的小孩不同於在山上,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空間。於是跟營區的課輔老師了解後,研究團隊在二○一○年六月在台大校園內開始募書,也著手為孩童打造「讀書角」的空間。「孩子也自己參與設計與布置,結束後很喜愛停留在這個新角落。」呂欣翰笑著說,藉由圖書角陪伴,孩子有更多機會抒發歷經風災與面對重建的各種情緒。

對於協助部落是否遷入瑪家農場,呂欣翰與研究團隊認為「面對生計」才是這一年多來他們行動後檢討的結果。「受災最嚴重的排灣大社部落,一大部分是靠八八零工的薪水來生活的。」呂欣翰與研究團隊不停地和部落討論、溝通,目的就是為了尋找聚焦部落的產業通路。在部落大人離地工作或在地工作之間的議題,還有產品出口或在當地直銷之間的議題,研究團隊認為協助部落如何行銷包裝自己更為重要,好讓部落趕快上生活的軌道。

在去年十月三日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的會員大會論壇上,台東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劉炯錫讚賞呂欣翰與研究團隊對於重建事務的熱情,也告訴團隊若短時間內見不到成效不要氣餒,「因為關懷重建事務本來就要長期投入,持續在期間學習才是研究團隊的工作。」呂欣翰抿抿嘴說。


鄧桂芬/製作


延伸閱讀

八八水災後的社區營造--縫隙間的行動

大社部落龍泉營區讀書角營造/光影戲

屏東瑪家農場 五部落迦南美地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