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北醫樂活屋 讓精障者也樂活

【記者許文綺/台北報導】樂活(LOHAS)是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濃縮,意思是健康且可永續維持的生活型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職能治療師謝育倫說:「我們希望可以傳達這個生活的態度給來醫院的民眾與病人。」於是,「樂活屋」便以「快樂生活、快樂工作」為目標在二○○八年成立。

樂活屋的前身為向日葵工坊,在醫院內做一些簡單的餐點販售。在做了一段時間,有了一定的成果後,才向政府申請成立庇護商店。「抗壓性低、情緒的控制、認知上的功能退化等,都是她們會遇到的問題。」 謝育倫說。所以,樂活屋才會用庇護商店的方式去營運,希望能夠提供她們一個謀生的場所。治療師會把烘培的製作步驟簡單化,好配合病人容易上手。藉由專業人員在一旁的指導與整個團隊的合作,去幫助她們從工作中學習壓力適應、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及工作態度,進而發現自己的潛能及生活的意義。

樂活屋就業服導員陳柔妃說:「樂活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我們隸屬於整個精神科之下,因此除了工作上的訓練還可搭配醫療團隊與心理師這方面的輔助。」因此,在樂活屋裡,除了提供一個機會給精障者工作獨立外,也可以隨時追蹤病人的情況並且去做出調整與配合。

目前樂活屋的庇護性就業者有精神障礙與智能障礙這兩種障別,在工作分配與指導上也會有不同的情形。例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認知上面比較容易出現問題,像是不能處理太過複雜的運算或記憶太多東西;躁鬱症的患者情緒上較難控制,因此要隨時注意其服藥情形並且幫助情緒的抒發;而智能障礙患者認知能力也較弱,因此利用視覺化的方式和不斷的重複工作內容,讓她們去習慣步驟。

曉明(化名)是一位精神分裂患者,原本被安排在日間病房,經評估後轉借到樂活屋工作。陳柔妃表示,他在人際關係這方面很差也很沒自信,但是認知能力卻很好,所以被安排在櫃檯的工作。工作的過程會有一些症狀的影響發生,就會幫助做一些調整,例如訂出一個短期的目標,慢慢的去輔導、調整他。

從一開始無法與客人眼神接觸和制式化的問答到現在進步許多,會主動打招呼也比較懂得溝通應對。即可以看出樂活屋對於精障者的幫助與效果。除此之外,在生活與時間的安排這方面也改變很大,因為要工作,所以要將自己的生活與時間調整好,謝育倫說:「我認為團隊的介入很重要,重點是要幫助她們重建生活作息與能力上的維持,才不會退化工作的能力。」


許文綺/製作


延伸閱讀

樂活屋庇護商店

健康樂活網

精神障礙資訊網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