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0日 星期三

臨終病人需要的是「善終」 而非「救命」

【記者王偉肇/生命力報導】目前國內各醫院所能提供臨終病患的服務,僅止於減輕病體的痛苦,對於病患及其家屬在精神上的慰藉及引導,普遍缺乏人道上的關懷。一般的癌症病人都會有疼痛、水腫、呼吸不順、全身軟弱無力……等症狀,因此減輕病人所受的病痛折磨,給予他們情緒上的支持,乃是臨終關懷的首要工作。

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自八十三年七月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廣「臨終關懷」的觀念,其宗旨在於結合佛法與臨終關懷的醫療工作,為臨終病人及其家屬身心、社會方面的安適與自在。除了積極推動各醫院安寧病房的成立外,並為出院的病人提供安寧居家療護的服務。


基金會執行長黃鳳英表示,基於維護人的生命尊嚴的立場,我們主張人的生命應該自然地結束,而不用人為的方法刻意去延續或提早結束它,因此我們反對「安樂死」的作法。

她說:「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他曾診治一位癌症末期的病人,是個八十九歲的老太太。有一次,老太太陷入了昏迷的狀態,於是他立即為她作急救用的『心臟按壓術』。當時這位醫生的內心裡相當掙扎,因為每當他使勁地向下壓她的胸腔時,可以清楚地聽到劈哩啪啦的骨頭斷裂聲。」

依據醫療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醫院、診所遇有危及病人,應依其設備以救治或採取一切必要之措施,不得無故拖延。」因此常可以在醫院見到醫護人員對明知無望的瀕臨死亡病人,在停止呼吸或心跳時,仍施以各種人工復甦術。

黃鳳英表示,人工復甦術乃是針對溺水、觸電或猝死等病人所使用的救命措施,而癌症末期病人的各個器官功能已經衰竭,對他們施以各種慘烈的急救方法,除了增加身心上的痛苦以外,治癒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國人的觀念上大多避諱談論死亡的問題,因此當家屬得知病人罹患的是癌症時,多半不敢直接告訴病人,深怕病人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黃鳳英說,隱瞞病情往往讓病患與家屬承擔了彼此的痛苦;況且身體是病人自己的,是好是壞他們心裡大多有個數。如果能婉轉的告知病人,讓他們能勇敢接受這樣的事實,利用這段有限的時間妥善的交代完後事,並一一向親朋好友告別,對他們來說這輩子也能減少一些遺憾。

黃執行長指出,雖然「臨終關懷」的觀念已經逐漸被民眾瞭解與接受,可是擁有最大決定權的病人家屬不免最後關頭仍有猶疑的情況出現,因此當許多癌症末期病人願意接受臨終關懷照顧的時候,往往已經沒剩下多少時日了。最好的辦法是是從現今的醫學教育中去推廣,讓臨床醫護人員能瞭解癌症末期病人需要的是「善終」,而不是「救命」。

黃執行長最後說:「人生是無常的,應該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死亡並不可怕,它只是人生必須經歷的過程。如果把每天都當成自己的臨終日,我們是不是該好好思考,該把有限的生命時光花在哪兒呢?」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