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心怡/生命力報導】「唉!現在的社會,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再也行不通了。」望著癱瘓在床上,兩眼無神的老人,北區老人之家的社工人員,深深地嘆了口氣。北區老人之家,從民國八十二年起,開始陸續完成癱瘓老人的養護院舍,凡年滿六十五歲以上,具有低收入戶資格,癱瘓在床領有殘障手冊之貧苦長者,就可以申請住進老人之家。其位於烏來必經途中,依山面湖,風光綺麗,在這樣景色幽美的地方,卻住了一群沒辦法自己站起來好好欣賞的老人家。這些住在養護區的癱瘓老人,有許多已經是完全不良於行,甚至沒辦法自己處理任何事宜,只能靠社工人員一口口的餵飯,一樣樣地維持他們的基本清潔。有些還能自己活動的老人,多半也需要輪椅或拐杖的幫助,才能緩緩地移動腳步,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在許多天的寒冷之後,好不容易見到一抹陽光,許奶奶拄著拐杖,步出戶外曬曬太陽。嘴裡輕哼著「小城故事」的旋律,眼裡一直盼著院區大門出現她期待的身影。「我的小孫子今天下午會跟他阿姨一起來看我哦!」許奶奶開心地笑著。這些老人家們雖然是一大群住在一起,不怕沒有伴,可是最讓他們開心的,還是自己的家人來看他們。 假日的中午,許多老人家的子女,陸續上山來看望自己的父母,王奶奶一看到自己的女兒,馬上放下正在用餐的碗筷,抱著女兒說:「媽媽好想你。」其他的老人家無不露出羨慕的眼神。還沒看到孫子的許奶奶,也忍不住擔心家人是不是不來了。雖說老人之家的規定是,來這裡的老人都要自己有意願且同意者,院方才會接受申請,可是如果不是有一些經濟上或生活上的因素,有誰願意離開家人生活呢?再好的養護環境,畢竟是比不上自己家溫暖且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