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初稿)

【記者楊婷華、謝佩珊/新北市報導】「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唱出莿子埤圳附近居民對開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的不滿;中科四期的建設,導致搶水、將使農田缺水而乾涸,不僅農民生計面臨困境,台灣更會失去一片生態豐沃的土地。農村武裝青年的音樂理念,正是用歌曲,迫使我們面對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



受楊儒門影響  關懷農業為初衷
農村武裝青年由主唱兼吉他手阿達、以非洲鼓為樂器的阿展,加上大提琴手俐君三人所組成。阿達是樂團中的靈魂人物,十六歲就開始玩團的他,就讀東海大學時參與創立了搖滾音樂研究社,後來因結識了剛出獄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且受其影響,進而關心農業;同時意識到,其實自己也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這讓阿達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社會看見農村、了解到農民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如何才能回饋自幼生長的農村、為土地發聲;並思索著如何改善現況。於是,阿達決定用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作為媒介,傳達理念,「農村武裝青年」於焉誕生。

一開始,他們常在獨立書店、咖啡店表演,甚至鄉村廟宇前的空地也作為表演舞台;後來投身於社會運動,漸漸受到關注,鼓手阿展說:「會選擇非洲鼓作為樂器,一方面是想嘗試不同的編排,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夠機動,可以隨身帶著走,馬上就可以投入到街頭運動。」現在,他們常到大學、音樂表演空間以及農產品市集表演和演講,阿達表示,演講時最常談到的就是支持農業的方式,他認為其實只要購買國產的農產品或是減少到超級市場,多到傳統市場消費,每一個小舉動,都可以是幫助農村的方式。

理念轉變 由教育解決根本問題
從二○○九年創團至今過了四個年頭,隨著社會議題的增加、跑社運的有感而發等,樂團的理念也逐步轉變,可以從專輯歌曲的創作風格中看出。從首張專輯《幹!政府》的憤慨激昂;到第二張專輯《還我土地》時,企圖喚醒人民對土地的重視;延伸到第三張專輯《幸福在哪裡?》的全方位思考。阿達說,一直以來的創作靈感其實就是最近在思考的問題或事件,但是過去創作歌曲時,常常是針對某一個單一的議題,例如〈不願再種田〉訴說農村受到的壓迫、〈沒正義就沒和平〉批判社會已被財團企業控制等;而現在創作的歌曲則是會就多個議體觀察,找出真正的核心價值,並拋出問題,設法讓民眾自己「思考」、尋找答案。

理念的轉變來自於近幾年參加街頭抗爭活動,發現街頭活動是一種非常立即性、當下的社會運動,其成效是有限的,多數議題的後續發展及背後的主因時常隨著活動的結束而不了了之。「許多事情並不是一場社會運動就可以完成,是需要在各個場合去把新的價值傳達給不同的人」,阿達認為,要改變社會核心問題,必須由「教育」開始做起,從小地方著手,才有可能撼動整個價值的結構。他說,教育最重要的即是讓人學會溝通及思考。例如,大多數人認為「多數決」等於民主,但這樣的方式卻時常形成多數暴力,少數族群的心聲難以被重視;這時,「教育」可以讓我們運用溝通,尋找一個顧及雙方的出口;透過思考,將少數人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藉由教育,從小開始培養「尊重不同聲音」的態度。
                                                  
《幸福在哪裡? 期許大眾反思         
農村武裝青年在今年七月發行的最新專輯《幸福在哪裡?》,希望聽眾可以透過歌曲,尋找自己認為的幸福:是知足常樂過日子;是穿華服吃美食,卻忘記水煮青菜的單純滋味;還是居住豪宅,出入以名車代步,卻發現土地已被開發到連踏青的去處都遍尋不著?這個問題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希望大眾可以思考,在一昧追求經濟開發的同時,我們是否真的感到幸福。

「沒有想要我們團可以很紅,但希望可以很知名。」對阿達來說,除了樂團的名氣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們能從歌曲中聽到他們所想要傳達的理念,而這份理念能帶給社會一股前進的力量;不僅是年輕人,甚至是老人、小孩,在聽「農村武裝青年」的音樂時,都能開始思考歌詞背後的意義,並從中體會到這股驅動社會邁進的動力,進而行動、改變社會現況。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