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6日 星期四

大家一起來 打造台北生態城

【記者邱士峰/生命力報導台北市環保局綜合企劃小組的連杉利表示,生態社區就是由社區為出發點,共同在環保發展方面努力,而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社區,最後再把個個獨立的社區串連成一個台北市的整個生態社區。

台北市由於中心部分和郊區部分在發展條件上差異很大,所以必須由不同的方向去發展各自的特色,台北市社區環保服務團的林翌雯指出,台北市中心的社區都市化極高,所以他們發展的方向會朝向節省水、電方面,而比較郊區的社區,例如士林區、北投區,就應該多配合當地的自然資源,朝綠美化的方向發展,而服務團是站在協助的角色,給予營造優良的社區金額上的補助,以玆獎勵,但主要還是靠社區居民自己規劃發展。

像位在士林區芝山岩發展協會,由於它緊鄰芝山岩,所以有很多的自然資源可利用,加上當地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很強,所以這個社區的發展重點,擺在將當地社區擁有的自然美景展現出來,達到綠美化的的目標。

又例如文山區萬和里,它的特色是在它那鄰新店溪的環河公園,有成帶狀的老樹,老樹的樹種是血桐、和火焰木,這兩種樹木要長到很大不容易,而在此卻有很多這兩種樹種高大的老樹,也是這個社區獨有的自然資產,林翌雯表示。

生態環保社區這個概念,和台北市長馬英九競選時的政見,打造環境生態台北城是相符合的,林翌雯表示,社區環保服務團從前就一直在推動社區環保相關的工作,而在馬市長當選後,重點擺在協助每個社區發展成有獨自特色生態社區。

林翌雯指出,人們在利用環境的時候,不能完全以人類的立場為思考的準則,而是應該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例如國家公園的設立,就是為了保存住一些珍貴稀有的自然資源,以防被人們破壞,而發展生態環保社區也是秉持這個以人性化思維模式為準的原則。

「資源回收也是發展生態環保社區的主要重點之一,而應該遵循分類、減量、再利用等準則,這樣才有辦法真正達到節省資源目標。」林翌雯說。

而生態社區的長期發展,必須配合著全人教育進行,林翌雯表示,社區環保服務團有和環境教育的老師合作,把相關的知識傳授給民眾,並且也培訓義工和環保尖兵,共同來推動社區的環境保護,讓居民能夠由自己的居住環境起而行,進而完成生態環保社區的目標。


延伸閱讀

台北市環保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