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4日 星期三

庇護商店 為自閉兒開啟一扇門

【生命力記者/林揚程報導】「歡迎光臨,要不要來碗好吃的芋圓?」家廷靦腆地說著。在旁邊忙著的耀廷也大聲地說:「我們的芋圓最好吃,不吃很可惜喔。」看著他們開心的笑容,很難想像他們是自閉兒,在商店裡,自閉兒們學習人際溝通的方法,努力去打開心中的那扇門。

台北市自閉兒教育協進會,自八十六年一月起與台北市社會局創辦這家專賣九份芋圓的庇護商店,輔導自閉兒在店內為民服務,也藉著商店來訓練自閉兒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應對技巧,透過販賣食品、與顧客交談的方式,使自閉兒可以快速地融入人群中,與正常人一起過生活。

在庇護商店的自閉兒,從一早到商店打卡、報到開始,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掃地的掃地、擦桌椅的擦桌椅、煮東西的煮東西,透過這些固定的模式當作將來就職的訓練。空閒時間,老師會教導自閉兒們做些簡單的代工,讓他們能打發時間,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有一技之長。經一段時期的訓練、開導後,協會會評估自閉兒的情況,將自閉兒轉介到其他就業單位,讓自閉兒也可以在正常的管道中生活。

范廣慧說:「一般而言,自閉兒所能做的工作多以清潔為主,因為自閉兒們的理解力不高,無法做繁瑣的工作,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但是自閉兒有先天的情緒障礙,他們會不自覺地喃喃自語,面對突然的刺激,無法接受,甚至會攻擊陌生人等,這些問題都造成自閉兒在就業上的困擾。

范老師說,「他們有著健全的外表,卻又擺脫不了內心的枷鎖—固執性。」自閉兒們對同樣一件錯事,必須反覆再三的糾正才能有些微的效果,可是,又往往會由於某天的情緒不穩定而死灰復燃再度犯錯。范廣慧說,這時候,只能靠「耐心」去安撫他,用「瞭解」去規勸他,事後還必須把事情道理說清楚,讓他們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錯,以後如何要避免等,轉換他們的情緒。

輔導員張素燕說,自閉兒比較會有執著性的行為,他們可能會過於專注於某些事物上。譬如,像是九點半上班,自閉兒們都會準時或提早到,絕對不會遲到;下午四點要下班,他們在三點五十分時就會開始準備要回家,一旦有事要超過四點才能回家,他們對這樣的行為是無法接受的,超過四點後,他們就會有不安、情緒失控的行為出現,這也是他們將來就業的困擾之一。

「愛心是需要大家實際去行動的。」輔導老師范廣慧看著自閉兒們說著。她說,庇護商店也被各大媒體採訪過,紅白勝利也來報導過,但是社會大眾的愛心往往只是一時的關懷,在被報導的那幾天,天天都會有人來商店關心,但是不到一個星期,媒體不再報導,民眾也不來了。商店的生意越來越不好經營。而且一般民眾對自閉兒所做的食品大多有戒心、比較不敢食用;再加上自閉兒們情緒不穩定時,會在店內喃喃自語、甚至抓住客人,都會讓客人受到驚嚇,而不敢再來。此外店內只賣「九份芋圓」,食品的競爭性也不是很強,比不過連鎖冰店的多元化。

面對這樣的情況范廣慧無奈的說,「庇護商店可能轉型為庇護工廠的形式。她說,商店的生意並不好,上門的顧客不多,給自閉兒教育的機會就不多。協會打算將自閉兒們轉到第二線工作,教導自閉兒們做些簡單的代工、包裝等,加強對自閉兒們的生活訓練。而且,在工廠裡也能提供自閉兒更多謀生的技能,讓自閉兒們能有更寬廣的未來。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