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7日 星期三

許思通 無怨無悔的奉獻者

【生命力記者/謝佩芳報導】在正德中醫慈善醫院服務已滿六年的許思通,多年來,他不論風吹雨打,每個星期都會犧牲三天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到醫院為民眾義診,雖然義診的工作繁忙辛苦,環境也比不上大醫院來的舒適,但是他甘之如飴,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幫大眾減輕身體的病痛,讓生活困苦的貧民也能受到同等的醫療照顧。

現任正德中醫慈善醫院院長的許思通,是在一個機緣下接觸正德文教基金會。六年前,還在高雄六福醫院擔任院長的他,無意間從鄰居手中得到一本「慈善雜誌」,這是一本由正德文教基金會發行的期刊;當時尚未接觸佛法、對於佛學還一竅不通的他,讀完雜誌後卻被常律法師的工作理念深深打動。「人的生命有限,最後能帶走的東西有哪些?只不過是個皮囊,還有這輩子所造的業。」就是這樣的理念,牽引著許思通無怨無悔的奉獻生命給正德慈善醫院,加入義診救世的行列。他愉悅的說,這些年來讓他收穫最大也學習最多的就是能追隨法師進入佛門、體悟佛法,進而能反省自己的人生,服務和回饋社會。

家庭事業兩得的許醫師,從小到大可說是一帆風順,中國醫藥學院畢業後從事中醫師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時間,但是生活單純、家庭美滿的他總是覺得缺乏什麼,直到他加入了正德慈善醫院的義診活動中以及接觸到佛法義理後,才讓人他覺得人生更有意義;然而,在他加入義診過程中,卻首先遇到了「親情的考驗」;他笑著說,因為愛女心切的岳父、岳母希望他能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家人,尤其在上了一天的班之後,晚上還要趕去為民眾義診,在家的時間根本不多,不過,幸虧妻子和母親的諒解和支持,才讓他能無後顧之憂的加入義診工作。正因為這個機會,使他對人生有了另一番的體悟,他覺得人不應該將精力全部投注在賺錢的工作上,相反的,只要能過活就好了,修行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六年來許思通遇到的病患不計其數,加上看診的又多是貧困的患者,所以,他便花更多的心思詳細的為他們診斷,通常外面醫院看一位病患可能只需花上幾分鐘就可以看好,但是他卻會花兩倍長的時間為他們講解和開藥。因此,雖然看一次病可能要等上一段時間,但卻是值得的。

「他真的很細心,而且開的藥也都很有效。」一位接受過他治療的潘小姐說。然而,讓許思通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名高血壓病患,這位曾被某國立醫院判定得了疑似嗜鉻細胞瘤的病患,經過許思通細心診察和照料下,竟奇蹟式的康復。「除了要對症下藥之外,心理的建設更是重要,也就是所謂的攻心為上。」這是許思通和法師所共同秉持的信念,除了例行性的診察外,他和醫院的義工們也會趁機為他們做心理輔導,例如勸患者多念佛或是行善等,希望藉由宗教的力量協助患者找到人生、重建他們的信心。

問許醫師這麼多年來奉獻自己從事義診的工作有沒有任何遇到挫折或困難,他停下來想想,用樂觀堅定的語氣說沒有。雖然這裡的醫療環境不像私人診所來的寬大舒適,但是誠如許思通所說的,「有志者來,無志者去」,外在的環境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對於醫院的運作,他卻有個小小的無奈,由於義診的經費是來自於信徒的樂捐以及少部分病患的自由捐款,他表示,事實上醫院每個月都是處於虧錢的狀態,根本沒有盈餘,可是有些家境還不錯的人抱持貪小便宜的心態來這看診,無形中浪費了不少醫療資源。所以,他希望民眾不要去貪自己不應該得的,這樣才能讓社會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得到幫助,也才是他們為民眾義診的主要目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