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曉雲/新北市報導】在新北市三重區的貴陽街上,有一棟外表平凡的四層樓建築。每到國中生下課時間,就有許多孩子陸陸續續的走進去。裡頭有孩子在上網,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問功課,時而傳來孩子的嘻笑聲,時而聽到的是孩子們的讀書聲。「這裡是三重青少年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一個讓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的地方。」館長江思妤說。三重青少年基地,一個幫助弱勢少年找回夢想及自我價值的地方。拍攝/鍾曉雲 二○○一年七月,居住在三重的林先生與林太太有感於三重對愛孩子的愛並不少,只是少了機會,於是無條件的捐出一棟四層樓建築給人本教育基金會,希望讓弱勢的孩子知道,還有一個支持他們的地方。原本一棟平凡的四層樓住宅經過整修與重新規劃後,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個提供青少年發揮的地基就這樣成立了。「基地成立的一開始是希望能給青少年一個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空間,譬如有孩子想學吉他,基地就開一個吉他課程教孩子們彈吉他;有孩子喜歡騎腳踏車,基地就帶著孩子們一起到戶外來趟乘著風的單車之旅。」江思妤說。但這些孩子都是處於有升學壓力的國中生階段,他們或許能在基地快樂的做自己喜歡的活動,但回到學校還是得面對龐大的課業壓力。為了讓孩子們在課業上找到讀書的信心,基地在二○○三年開始做免費的英文、數學的課後輔導,搭配學校的課業進度來做課後加強。基地在平日晚上提供國一和國二學生免費英文和數學的課後輔導,並且沒有資格限定,輔導老師有的是退休後自願想來幫忙,也有白天上班晚上來輔導孩子們功課。基地的孩子有許多是家庭功能不完整,生活上沒有人照顧,功課沒有人盯等等,有些孩子是自己來到基地,也有的是家長送過來和學校輔導室介紹而來。這裡的課後輔導沒有密集的練習和考試,也不使用權威的方式硬逼小孩子唸書。基地的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