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立方計畫空間 實驗藝術的不同可能

【記者李季樺/台北市報導】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的立方計劃空間,隱身在水源市場的小巷弄內,如同普通民宅的外觀毫不起眼。拾階而上,映入眼簾的小巧空間,可以席地而坐,觀賞牆上液晶螢幕正在播放「Project 35 短片放映展」,或閱讀展覽資訊,或站著輕鬆聊天。側身,還有個宛如黑盒子的小放映廳,掀開布簾即可自由進出。「這裡就像是自己家一樣。」立方計劃空間負責人之一的鄭慧華笑著說。

在成立立方計劃空間之前,從事獨立策展人工作多年的鄭慧華,經常為尋找合適的展出空間問題所困擾,進而興起將個人工作室改建為藝文空間的想法。「在台灣像這樣獨立營運、擁有自主策劃能力的的空間沒有很多。」鄭慧華說。另一方面,她也希望回到藝術領域重新省視,反思現今台灣藝文生產機制的缺失。「無論何種藝術類型創作,其實從開始發想到完成,中間都有一個過程的存在。」鄭慧華表示,每件藝術創作都與其時空背景、社會文化及生命經驗息息相關,如果只專注於藝術成品上,反而忽略了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我們希望去關注這個創作過程。」

二○一○年四月,鄭慧華與丈夫、同時也是部落格「音謀筆記」版主羅悅全正式將工作室改建成立方計劃空間。「空間並不是很大,所以它彈性很大。」鄭慧華說,立方計劃空間就如同其名,以計劃作為基礎,具有實驗性質,也容許各式各樣的可能。例如二○一○年九月三日的視覺藝術展覽《親歷幻見-part2》開幕活動,就以街頭派對為發想,邀請林強在立方計劃空間的露天陽台上播放電音,吸引不少人駐足觀賞、聆聽。羅悅全笑著說,擠滿巷弄的人潮甚至還驚動警方。「風格隨性自由,任何人都可以來。」羅悅全表示,這種型態的活動正是立方計劃空間所希望的。

除了作為生活或是實驗的創作場域之外,立方計劃空間也兼具講座、交流之功能。「在當代藝術中,有人可能著重在聲音、音樂、視覺、影像、文學等方面,但它整體就是藝術。」鄭慧華說:「那為什麼視覺藝術和音樂不能有對話?」兩人將如此想法實踐在目前正在進行的「聲音與時代」系列講座,邀請不同領域、不同時代的音樂與藝術創作者到立方計劃空間進行對談。「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讓大家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之外,為什麼你在做這個?藉此建構在地文化的光譜,讓不同領域去做更多的對話。」鄭慧華表示:「從對在地文化更深刻的瞭解當中,再去想一想,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希望透過彼此交流,為台灣藝術文化發展尋找更多的可能。

對於未來,鄭慧華與羅悅全表示,將持續引介國內外的優秀的當代藝術創作者,長期耕耘尋求與藝術家合作的機會,同時也將邀請相關文化人士舉辦座談,希望帶來更豐富的人文藝術面貌與內容,也重新為台灣斷裂的歷史文化建立起具切身感的觀點與脈絡。


記者李季樺/製作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