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評論》從一九八九年創辦,發行了兩百餘期, 現 改為以網路媒體呈現。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提供 |
《東海岸評論》從一開始的半月刊到隔年改為月刊,而後又改成雙月刊,雜誌也越變越厚,平均每期有一百多頁。現任主編吳思鋒說,一開始楊校長是為了參選國大代表而辦雜誌,提供一個與縣民對話的空間,選舉過後,旁人建議停辦,然而楊校長決定繼續以「非營利」的經營方式保留下來。
創辦廿多年來,討論議題從反台泥花蓮廠擴廠運動、蘇花高建置、東華大學誕生到如今的東部發展條例。吳思鋒說,一開始報導政論和教育方面較多,而後依照主編風格決定內容,因為是本綜合類雜誌,所以沒有一定的報導方向。
吳思鋒說,雖然《東海岸評論》所討論的議題共分成六類,「可是想起來都是同件事,講白點就是發展這件事。」《東海岸評論》書寫對過去發展的錯誤或美好,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想像。
關於《東海岸評論》討論的議題,吳思鋒說:「目前眼見最大的問題就是東部發展條例。」它牽涉到原住民生存的傳統領域、環境破壞等;也有如近期花蓮教育大學與東華大學合併後,地方的發展、土地的增值等。這些議題討論使《東海岸評論》的文章如同一篇篇小論文,而非單純的資訊介紹 。
然而《東海岸評論》在發行十八年、兩百一十五期後,二○○七年因經費不足以及楊守全健康因素,而決定暫時停刊。發行《東海岸評論》的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在停刊後,將更多心思投身在花蓮的地方活動上,包括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的營運、表演藝術工作營、記錄片講座等藝文活動,二○○九年還與旗美社大和小地方新聞網合辦公民新聞寫作活動。
直到二○一一年二月底,《東海岸評論》成立網路電子版,使《東海岸評論》如同復刊一般。吳思鋒說,透過網站,期盼花蓮人能對公共事務做出更多關心,這也是過去《東海岸評論》一直在做的。
《東海岸評論》的寫手除了包括編輯本身,也廣邀學校老師、社區工作者、精神健康基金會等寫手、並精選慈濟大學傳播系學生的PeoPo公民新聞台文章。吳思鋒說,《東海岸評論》在花蓮有一定的力量基礎,也有全職的工作人員、以前的顧問和編輯等,透過廣邀寫手,理想上希望成為大家來看花東、思考花東的一個整合的窗口。
對於寫手,吳思鋒說,是依賴對環境認知,誰在寫相關議題去主動尋找,更希望用網站引發出許多潛在寫作者,尤其有特別的角度觀點的書寫者。例如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葉秀燕老師是旅遊觀光的寫手,吳思峰說,現在很多談觀光議題是用數據性的方式呈現,例如有多少遊客,但葉秀燕用「吃吃喝喝」去研究原住民飲食,利用田野調查,用很深入的角度去講旅遊。 吳思鋒說,其實網站的經營,讓過去很多閱讀量都流失了,例如年長的讀者,所以閱讀族群會改變。他說,其實轉型前有預期到,但目前還在尋找比較好的方式去彌補這塊閱讀上的落差。
吳思鋒認為,如果紙本能復刊,當然很好。只是換另一個角度想,《東海岸評論》也可以發行年鑑、精選集或是對某一個議題做專輯,反而有了更多彈性。他說:「議題性的東西很重要。」未來除了找更多人來書寫,即使很少人在做這種地方評論類的雜誌,但或許市場是寬闊的,也希望未來除了花蓮北區,也可以將資源分享到中南區。
延伸閱讀
東海岸評論網站
楊守全-紀錄東台灣
「東海岸評論」電子雜誌發刊記者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