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新好命農夫 創造綠色奇蹟

01
在248農學市集設攤的好命農夫
丸子(左)和滿凌(右)。攝影/洪子恩
【記者洪子恩/台北市報導】哪個農夫有膽量放任自己的田地雜草蔓生?南投名間的新好命農莊卻是用這樣的方式,種出一斤一百元價格的鳳梨,以及上等的「新好命茶」。「好命農夫」之一的丸子(劉鳳如)說:「更可貴的是我們讓整個農田重獲生機,形成一個自然的生態圈。」

新好命農莊原本是一塊世代相傳的農地,以慣行農法(普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農作物耕種方式)種植茶葉與鳳梨。二○○六年阿靚(陳靚)接手這塊只剩母親一人守著的農地,因為自己的父親就是因長期暴露在農藥環境下罹癌早逝,小時候下田幫忙父親時也知道農藥很不好,因此阿靚轉變過去的耕作習慣,以自然農法來經營茶園和鳳梨園。

幾乎未務農過的阿靚從零開始學習,以自然農法經營農地,而隨之而來的就是蔓生的雜草和各類昆蟲的出現。這樣的新概念一開始對於傳統農業出身的玉琴(阿靚母親)也很難接受,老習慣讓她看不下去,忍不住下田去替阿靚拔除野草,雜草蔓生的茶園也惹來鄰居的取笑。

而時間證明了阿靚的方式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她觀察到雖然長在茶樹間的野生龍葵、山茼蒿、番薯葉長得幾乎要比茶樹還高,但是因為茶葉本身不合蟲子的口味,蟲子都只會吃這些「雜草」的嫩葉,因此最重要的茶葉本身反而是完好無瑕的。這與慣行農法的觀念大異其趣,但是卻造成了生態的正面循環,茶叢間甚至也開始有鵪鶉等鳥類開始築巢生蛋,最後玉琴最後也才欣然接受。

02
山茼蒿被蟲兒咬了好多洞,但是ㄧ旁的茶樹兒卻安然無恙。
照片/新好命農莊提供
山茼蒿被蟲兒咬了好多洞,但是ㄧ旁的茶樹兒卻安然無
恙。照片/新好命農莊提供
劉鳳如表示,在這樣環境生產出來的茶,茶質非常的好,因此不太需要去強調製茶人的功夫,茶本身的味道就非常的甘甜。他們的產品絕大部分也都是以綠茶或是輕發酵的茶為主,讓更多的人可以純粹的品味好命茶。

新好命農莊的土地除了茶樹,有三分地種的是鳳梨,他們稱這些鳳梨為「好命旺來」。這些十多年前在玉琴無暇照顧時,被放任生長的二號土鳳梨欉,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長出來的鳳梨卻比隔壁大量種植的鳳梨還好吃,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香甜,而且與一般的鳳梨相比完全不會「刮舌」。於是阿靚決定採用這樣的自然之道種植,現在它們都已經成為少見的十二年鳳梨老欉,一斤「好命旺來」可以賣到一百元。

對於茶葉和鳳梨都以自然農法方式耕作,產量只有慣行農法的一半不到,能有這樣的堅持,完全是因為阿靚一行人完全放下了對於產量的計算和利潤的追求。劉鳳如說:「我們秉持的觀念是,對於下田這件事感到開心,讓『享受下田』成為我們的生活模式。對於利潤則從不刻意追求,只要夠了就行。」

03
茶叢之間的鵪鶉巢。 
照片/新好命農莊提供
二○○六年阿靚接管農莊後,陸續召集了七位夥伴共同經營,從生產到銷售,全都由他們自己包辦。成員包括丸子、阿福、滿凌、御明、小琪、以柔以及玉琴等人。他們在新好命農產體系中各自都有負責的領域,也會輪流到248農學市集中親自向客人介紹新好命的產品,以確保他們對自然和土地的熱愛能傳達給每位民眾。儘管過去蘋果日報、一步一腳印節目都採訪過新好命農莊,但是在農學市集中,他們的攤位仍然是一貫樸實,不刻意將彰顯這些報導,這也印證了這些新好命農夫的哲學:捨棄對大量利潤的追求,重於享受下田的生活模式。


延伸閱讀

新好命農莊

新好命部落格

一步一腳印報導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