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亞斯伯格孩子在玩耍中成長


【記者李宣/台北報導】目前國內對於兒童的早期療育越來越重視,小寶(化名)在三歲時開始接受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以操作制約的原理和方法為核心,藉此改變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行為。雖然小寶在學齡前就被診斷出有亞斯伯格症的傾向,但小寶的媽媽吳均維仍感到慶幸,「至少不是進了國小之後,被同學欺負或是排擠才了解事情的真相」她接著說。
吳均維從小寶出生後,就將紀錄小寶的成長紀錄放在部落格裡,在小寶兩歲半時,有一位香港的網友在吳均維的部落格裡留言,她懷疑小寶應該有亞斯伯格症的傾向,建議吳均維應該要帶小寶去給醫生診斷。由於該名網友本身也有個亞斯伯格症的小孩,所以吳均維當時便趕緊帶小寶去醫院檢查。
「我的小孩就是偏執的濃度濃到被醫生診斷出有亞斯伯格症的傾向」吳均維說,例如她自己無法接受突然發生的事情,她需要有一個心理準備,而小寶的爸爸個性較自我為中心,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為他人設想,吳均維認為,這樣的父母特質與小寶的症狀有遺傳上的關連。
財團法人自閉症基金會教學組長程惠明表示,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是應用行為學派的理論,《應用行為分析》中的「應用」,包括社會可接受的目標,例如能協助孩子的成長、貢獻社會等;「行為」指可觀察及可量度的行為 ; 「分析」指能分析及記錄以更明白行為的轉變。
在台灣早期的ABA療法中,因為理論尚未發展完全,所以課程的設計較偏向給予孩子感官性的獎勵。每一節課老師會設定一個小目標,例如安靜坐在椅子上,如果孩子辦到了,就讓孩子挑糖果盒內的糖果一顆。這個課程小寶上了半年就停上了,當時吳均維非常不認同這樣的課程教法,「我覺得我的小孩不是動物,為什麼要餵他吃糖果?」吳均維說,直到ABA療法在這幾年發展下來較為靈活,如果達成了小目標,改由給孩子一個他最喜歡的東西獎勵他。
之後吳均維經由自閉症基金會的介紹,師範大學有一位楊宗仁老師發展出一套《遊戲教育》的課程,他們與基金會合作,開辦實驗班,吳均維便讓小寶參予這個課程,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她也看到了小寶的成長,從不懂如何融入小團體到現在慢慢可以學習融入,她認為從練習唸繪本、自由遊戲的練習中,小寶比較能讓自己進入遊戲的情境裡,不再是在角落邊自己玩自己的。程惠明表示,遊戲教育是以遊戲為導向,在遊戲當中改善亞斯伯格孩子在溝通上不足的地方,讓孩子在遊戲中與其他人互動,讓孩子學習如何介入其他人正在玩的遊戲中。這個教育課程每個階段設定不同,從小遊戲、主題遊戲、劇本遊戲到高階的自由遊戲等,針對每個孩子的發展不全的部份做修改。
這些早期療育的課程大多是家長必須自己負擔費用上課,自閉症基金會的社工黃孟萱說,由於基金會是非營利性的組織,資金來源大多是藉由民間的贊助,再聘請相關專業的特教老師或是臨床心理師到基金會為孩子們上課。
現在六歲的小寶,即將要進入小學就讀,雖然他在幼稚園的表現已經可以適應良好,但是吳均維還是會擔心亞斯伯格症可能會有的學習障礙出現在小寶身上,尤其她注意到小寶在唸ㄅㄆㄇ的發音很怪或是對於圖像的注意力也明顯跟其他小朋友不同,在這方面的徵狀上,小寶的職能治療師吳老師表示,這是許多亞斯伯格孩子會有聽神經與視神經的發展不全所造成。
吳均維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讓亞斯伯格的孩子練習許多不同的生活情境,當孩子的「影子教練」,隨時提醒孩子當下應該要做什麼動作或是反應,找到問題就要立即的找方法補救孩子發展不全的部份。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