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家畫廊」 攬畫家 繪當代藝術

Img_2147
蔡啟賓/攝影
【記者蔡啟賓/生命力報導】當涼秋逐漸籠罩,漫步在台北最美的大道─中山北路上,楓紅從身旁緩緩落下,空氣裡滿是蕭瑟的秋意,但一切,卻在走進「家畫廊」後,有了變化,在這裡,有著這城市的另外一個世界─溫馨的家與美麗畫廊的揉合,以及它的主人對台灣當代藝術的執著

家畫廊的主人王賜勇,在未踏入畫廊經營領域前,本是個從早忙到晚的外貿商人,他說:「每天都在煩惱訂單、出口期限,但每每在逛畫廊時,我覺得很舒服,平常在業務上的煩惱減輕、壓力也紓解了。」因此,他自三十多歲起,便養成每個禮拜逛畫廊的習慣,也培養對收藏藝術品的興趣。

「自己在台灣看畫廊得到好處,覺得應該也把這好處告訴別人」,王賜勇認真地說,每次旅遊都會去看看當地畫廊,二十多年前,國外民眾早已對畫廊有著成熟觀念,而台灣大眾卻還普遍認為它只是個「賣畫的地方」;正因這些推力,讓他決定自行設計、掏錢辦起免費贈閱的展覽刊物─「藝聲」。

從起初僅四頁的月報,到後來,累積近兩千位讀者,聘請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系學生,採訪編輯成二十多頁的雜誌,當中的內容不斷進步、多元,最後甚至引起共鳴,許多同類型的藝術刊物也紛紛出籠,他表示:「一樣的東西做一份就夠了!」所以「藝聲」便在發行兩年多後,於一九八八年結束,但它對台灣社會早期藝術教育風氣的開展,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

在「藝聲」之後,王賜勇繼續耕耘,將心力轉投注在籌設畫廊上;他說,一九八O年代末期,畫廊的經營者,大多數資金不足,對於年輕藝術家根本不敢碰,認為老畫家的作品才有市場,因此,在一九九O年,他主動支持數名年輕人,在台北市東區開設「輝煌時代」畫廊,為年輕世代畫家提供一個平台,自己則隱身幕後,兩年後,為了能與傳統畫廊更有區隔性,他選擇脫離,大多數還是在主打「老畫家」特色的東區畫廊群,改將畫廊遷徙至中山北路三段現址,並取名為「家畫廊」。

家畫廊的成立,令王賜勇一路走來對「畫廊」的理念與期待,有了一個可完整詮釋的空間,他笑著說:「希望大家來這就好像『家』一樣,有著溫暖舒適的感覺,不會如同過去一般畫廊,是冷冷的、生硬的感覺,好像希望你進去,就是能跟它們買畫。」此外,站在收藏家立場的他,最為重視的不是「賣畫」,而是在教育有心想要收藏的人、甚且是一般大眾,對藝術品的知識,因此,常有鄰近的大同大學老師,直接將教室拉到家畫廊,邊看展覽邊在這講課。「學生可能不會買畫,但希望至少也能在這教育他們一下」,王賜勇緩緩地說道。

如今,家畫廊為其發聲的對象,已不只侷限於台灣當代藝術家,也包括海外的華人藝術家,王賜勇說:「他們有些比台灣的藝術家更好,但知名度卻更薄弱。」而家畫廊的展覽上仍以油畫為主,對此,他表示,油畫是較容易懂、容易感受的,但只要是好的藝術品,都會是家畫廊網羅的對象,譬如今年的年終展覽,就僅展出一件裝置型態的科技藝術作品,和其他畫廊的展覽方式有很大不同,不光對內有創新,家畫廊也經常與各大博物館的特展合作,曾免費借出民初著名畫家常玉、潘玉良的真跡,讓家畫廊於內於外,都能對台灣的藝術氛圍有所助益。

此外,家畫廊未來也計畫與附近社區多些互動,家畫廊的經理趙靜芬說:「將來可能利用家畫廊前的那塊公園綠地,舉辦跳蚤市場,或是一些假日的藝術小市集,這個有著藝術家特別收藏的市集,絕對與其他的創意市集有很大的不同。」如此構想,再加上王賜勇所堅守的理念,讓正努力藉由收藏諮詢、網路行銷、藝術顧問與經紀,活絡當代藝術的家畫廊,走出了台灣畫廊產業,過往封閉型態空間的公式,看見了,不一樣的天空與未來。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