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媒體改革 李明璁用文字發聲

070206 【楊竣傑報導】「對抗媒體,是日常生活的戰爭,透過一次次的游擊戰,埋下火種,只要有風、有火,它就會燒起來,連成一線。」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璁表示,他能做的,就是透過各種方式,推廣媒體識讀,要回閱聽人的主動權。

畫著花開茂盛的門,堆滿書本的牆面,色彩艷麗的沙發,耳邊傳來英式搖滾,李明璁在如此具設計感的研究室中,用他的文字,一次次為媒體改革努力。「說到媒體改革,我真的很不好意思,前輩那麼多,我只是關心者、支持者,卻稱不上主導者。」李明璁強調,在媒改運動中,他只是啦啦隊,還必須與前輩一起努力。

二OO六年十月,媒體改造學社改選,李明璁成為執行委員,正式參與媒改運作。他說,媒改社多以傳播科系老師為主,社會學者相對少數,他雖然長期關注媒改,卻不擅長,希望成為媒改社一員後,能夠發揮所長,為媒改努力。

身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在英國的留學經驗,讓李明璁對公共媒體有很大的感觸,讓他相當關切公共媒體與市場間的關係。他說,就算沒有研究,仍然能感受公共媒體對英國社會的影響;但他很疑惑,同樣在一個地球上,媒體都很多元,都是大鳴大放,為何台灣的媒體環境與英國有如此大的差異?

李明璁認為,國家的角色應該能夠介於社會與市場之間,做調節與管控。他在留學時體驗到英國自由開放的媒體市場中,國家能介入市場失衡與不足的部分,因此有充滿活力,腥煽色的小報;也有質報與由政府出資的英國廣播電台(BBC)。公共與私有媒體的並存,成為一種巧妙的平衡。

九O年代後期台灣媒體開放,隱約出現問題。李明聰表示,解嚴前,媒體是黨國機器;解嚴後,卻直接從公部門解放到市場,過度自由,卻缺少公共化的討論。因此他開始關注台灣媒體公共化,以連署或寫文章的方式,推廣公共化議題。李明璁說:「台灣公共化正一步步往前進,雖然不足,但有進步。」這也是他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他認為,所有社會群體應該都可以自主表達意見,提出他們的困難與被壓抑的部分;但台灣媒體的呈現中,太多錯誤與偏見的新聞,刻意扭曲對方,並貶抑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李明璁說:「我們應該對抗選擇下的偏見。」但他更疑惑,產製新聞的機構是如何組成,才會生產出如此具偏見的新聞內容?

李明璁在二OO四年寫的文章中指出,台灣政治對立性強,媒體扮演的角色,卻無法解決矛盾,反而加深衝突與對立。最近因倒扁新聞的誇張與偏頗,文章又被網友轉貼,卻發現同樣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必須思考,為什麼有偏見的內容不斷的出現?」媒體對於族群與階級的偏見非常嚴重,李明璁認為族群問題不能完全歸咎於政客,媒體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說,媒體產業背後的族群與階級組成應該被討論,才能了解真正的原因。

李明璁更重視如何給閲聽人更多權力,增加他們的主動性。他利用專欄,進行媒體的內部爆破,給予壓力,促使媒體改善。他更透過課堂討論、演講或文章,傳達對抗媒體的觀念,期望以行動表達對媒體的憤怒與不滿。「我們只是在扎根,埋下一顆顆種子,只要時間點適當,他們就會發芽,連成一線。」

二OO六年八月十四日,李明璁在中國時報發表「一切從不看開始」,提倡在公共場所關掉電視台。文章出現後,引起相當大的迴響與討論,他也和學生組成讀書會,探討媒體問題。同時美國職棒投手王建民拒絕受訪事件,引起球迷對媒體不滿,便透過網路串聯,促成「822挺建民,嗆TV」行動,讓TVBS道歉。李明璁說:「行動其實沒有那麼困難,若沒有文章的討論與讀書會,加上網路串聯,行動也不會那麼成功。」

李明璁認為閱聽人應該主動,只要對媒體有意見,以最簡單、微小的方式,拿起電話或上網表達意見,一個人做不行,二十個人就會有用。「媒體改革就是社會運動,這些方式都是戰鬥的場域,進行一次次的微型戰爭,只要適當的時機,各個點就會串聯成具行動效果的面,給予媒體壓力。」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