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行為導正課 重建親子關係

【記者陳靜鈺/生命力報導】「筱芬,最近小孩的情況怎麼樣啦?」「小瑜,班上的孩子最近還好嗎?」在淡水正德國中的教室裡,師生六人一來一往熱烈的討論,不像是上課,反倒像是生活經驗分享。這是淡水社大開設的「特殊孩子的行為改變技術」課程,楊淑涵老師透過與學員分享接觸特殊孩子的經驗,教導他們透過細心觀察特殊孩子的生活,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參與這堂課的學員多半是在日常生活中,需長時間接觸及照顧特殊孩子的人。筱芬(化名)的小孩患有注意力不集中,旁人對此疾病多不甚了解,因此常遭受歧視。之前只知道用藥物控制小孩的行為,卻不知如何正確的跟孩子相處,筱芬說:「我們之間不斷的相互折磨。」當時感覺很無助,在參與這堂課之後,學習透過細心的觀察,找出能改變孩子行為的誘因,取代以往的打罵教育,使親子間的互動更親密。

在幼稚園任教的小瑜(化名)說,正規學校雖然有提供幼教人員相關特教課程,但當她在工作崗位實際遇到特殊孩子時,仍感慌亂無助。她發覺部份特殊孩子的家長甚至不知道孩子患精神異常,只知道自己的小孩特別難管教。透過這堂課,她漸漸掌握與特殊孩子的相處模式,並能輔導家長與特殊孩子重建期間的親子關係。

修課人數少,所以楊淑涵能夠清楚的掌握學員與特殊孩子的相處情形,多半依照學員遭遇的情況及其需求,決定上課的內容。課堂上,學員將自己的經驗拿出來分享,與老師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也會提供許多幫助孩子的管道,讓學員能夠學到最實用的資訊。在往後的課程中,楊淑涵將會帶學員參觀照顧特殊孩子的相關單位,使學員了解這些機構的運作,及孩子被照顧的實際情況。

「藥物只能抑制孩子的症狀,但不能改善他與週遭人的互動。」楊淑涵說,要進入特殊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不容易,他們不擅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多半只會說出情緒性的字眼,或將情緒直接反映在他們的行為上。有些家長選擇用打罵的方式抑制孩子的異常行為,一開始雖然有用,時間久了,孩子的行為不受掌控,也會造成親子關係不好。

楊淑涵說,與特殊孩子相處,兩者間的關係建立很重要。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孩子,又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教導孩子分辨是非,不能因他的行為、情緒動搖,改變自己的立場。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