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舞蹈治療 從律動釋放自我

【記者李家如/生命力報導】「我看到很多有身心障礙孩子的家長,不管何時何地,內心總是牽掛著家裡,就連上班時間和地點也都會受到限制。」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秘書長羅素如表示,這群家長背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也缺乏情緒抒發的管道。他希望能透過促進會舉辦的舞蹈治療等活動,幫助更多人卸下心頭的負擔。

舞蹈治療是透過肢體的律動,進行身心的察覺。讓參與的人能在手腳的伸展中,解除身體的束縛。再從表達的動作中了解自己,理解身體和他人之間的關係。

「你不但會發現原來自己緊張時會有哪些反應,也可以從身體的每個動作中了解自己。」帶領大家進行舞蹈治療的老師陳欣婷,希望參與者能藉由察覺自己的身體反應,找到自我了解的出口。她強調:「在這裡,即使我們的觀念不同,每個人都還是可以受到鼓勵。」讓大家透過彼此之間的互動,滿足需要被支持的慾望。

「為了糾正孩子的動作,身心障礙朋友的家長反而常否定孩子的行為;有些學員還跟我說,媽媽從來沒有稱讚過他。」陳欣婷說,活動中透過彼此的互動與信任,不但能從中抒發自己的情緒,更讓很多參與的人能從大家的讚美中,變得更有自信。她笑著表示,這裡有很多身心障礙的孩子,都向爸媽堅持一定要來上這堂課。

早在課程開始前的半個小時,在喜憨兒烘焙坊工作的郭自綱就已經在教室裡等著上課。問他喜不喜歡和他一起上課的人,郭自綱笑著點點頭,害羞的說:「我覺得來這邊上課真的好開心」。在舞蹈治療的課堂中,郭自綱努力的在活動裡扮演分內角色的精神,使同組學員對他的認真稱讚不已。也讓郭自綱在組員們充滿愛的讚許和鼓掌聲中,露出羞澀又得意的笑容。

有些學員接受多次的課程後,也漸漸願意傾吐自己內心的想法。帶著智能障礙的小女兒來上課的李小姐,原先對舞蹈治療課程非常排斥,後來拗不過小女兒的堅持,只好硬著頭皮來參加。在先前的課程中,好幾次她都只肯躲在教室一旁,靜靜的看著大家上課。她說:「我都已經六十幾歲了,和年輕人玩這些活動怪怪的。」最後一堂課,老師認真的邀請她和大家一起參與,李小姐才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勉為其難的加入。

在課堂的活動中,她被指定扮演一個會突然死去的角色,組員們還要求她在臨終時,必須留下一句最想說的話。彩排時,李小姐掩不住焦慮的神情,不斷的對組員說,不知道自己可以講什麼。沒想到,在正式表演時,她卻真心的吐露自己臨死前最牽掛的一件事:「在我死了以後,拜託你們要幫我照顧我的小女兒。」這一幕不僅讓許多學員大呼感動,也讓不少人紅了眼眶。在表演結束後的討論中,李小姐難掩激動的神情:「現在是我幾十年來最開心的時候,我終於把最想講的那句話說了出來。」

透過舞蹈與戲劇等治療方式,羅素如期望每個人能「更愛自己,也更有能力去愛人」。讓彼此在互動與協助的過程中,找到更好的融合方式,更希望這類的活動可以一直舉辦下去。但由於目前的活動場地不夠理想,對治療的成效難免有些侷限,她期待未來有更多願意付出的民眾,能提供場地或其他的協助,讓未來的治療課程能有更好的環境,為社會帶來更多支持的力量。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