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君平/生命力報導】「我們的綽號叫『雞婆』!」「崔媽媽服務中心」原本是位於台北市溫州街的一家租屋中心,卻因為看到社區民眾對地方事務的冷漠態度,終於在三年前打破沈默,撥出組織內部份的人力,積極投入社區工作。前兩年連找人參與活動都很難,如今社區民眾卻會主動詢問,附近商家也毫不吝嗇地提供資源,「崔媽媽」的雞婆已經得到善意的回應了!「崔媽媽服務中心」的成立,原是為了紀念一位在民國七十八年支持「無住屋運動」,但卻在活動三天後因肝癌去世的崔陳水金女士。辦公室座落在大學里,以租屋為服務項目的「崔媽媽」,組織核心為支持無住屋運動的台大城鄉研究所人員。社區人際關係冷漠,雞婆的他們,雖然不是社區的居民,但對於自家辦公室門口的情況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租賃工作行有餘力,他們結合了社工系學生、義工、家庭主婦及社團,從溫州國宅開始了社區工作。剛開始,由於居民們只對一些吃喝玩樂的活動有興趣,「崔媽媽」所舉辦的卻是維護治安、打掃街道、認養樹木等活動,根本吸引不了民眾參加,發出去的傳單也只有被丟在地上的份。「崔媽媽」決定找一件整個社區都會關心的事來號召大家,他們選中了鄰近的三個社區公園,要替這些公園改頭換面,希望居民能多多在意自己所住的地方。其中佔地較大的溫州公園是主要目標,「崔媽媽」的人員花了不少時間了解附近居民對公園的利用程度及整體空間的滿意度,發現公園的圍牆減低了社區人與它的互動,而空間的配置也無法配合需求。「在都市發展局及里長的協助下,一連串的會議和行動開始了」「崔媽媽」社區秘書陳嬿靜說:「大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