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5日 星期三

工傷協會以法代劍 為職災受害者爭權益

【記者游育仁/生命力報導】你知道台灣每年有多少勞工遭受到工作傷害嗎?根據勞委會的統計,近十年來已有一萬名勞工死於職業災害,近五萬人殘廢,廿萬人受傷。而許多勞工受到職業傷害後,卻因為制度與法令的不完善,使得他們在後續醫療、復健,以及向雇主爭取補償的過程中,陷入求助無門的困境。「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正是一個協助工作傷害者爭取權益的組織。

工傷協會是在民國八十一年,由一群工傷者所組成,主要是希望藉由組織的力量與自身的經驗,服務遭受到工作傷害的勞工,並喚起大眾注意,改善對勞工不利的制度,預防職業災害的發生。


「我們是以專業的態度來保護勞工,什麼是專業?法律就是我們的專業。」工傷協會秘書長顧玉玲表示,雖然他們在面對資方時仍會有些敵意,但是他們還是「『以法代劍』,畢竟法律才是我們的武器。」而這也點出法律服務是工傷協會的主要服務項目。由於在許多職災案例中,工人與其家屬對於法令不甚了解,加上忙於醫療與家計問題,因此忽略了法律規定的應有保障或是訴訟的時效,使得雇主有機會逃避責任,導致自身的權益受損。而工傷協會便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於每月第三個週日下午兩點開始,由義務律師受理職災個案,為工傷者爭取權益。

「王先生,你有沒有勞保的證明?」透過電話,協會的秘書余倩如正向求助個案索取相關文件,以便將來的協調工作。除了義務律師的諮詢外,協會也提供電話與面談申訴,並協助勞工進行勞資爭議的正式調解,甚至當調解不成時,協會也會幫勞工進行官司訴訟,為受害勞工討回公道。

除此之外,工傷協會也有許多重要的例行工作。在協會的牆壁上,掛著一大張行事曆白板,上面寫滿了每天的工作項目,例如去大安高工、產業工會進行安衛講習、赴超視參與節目錄影、在立法院召開推動職災保護法的記者會等。這些白板上的事項透露出,工傷協會希望藉由前往學校、工會等團體宣導工安觀念,預防職業災害的發生;同時,接受媒體的採訪錄影,也是協會突顯工安問題的途徑;而召開記者會、座談會,更是爭取勞工集體權益的管道。

至於在平日的工作中,最常遭遇到什麼困難,余倩如表示,資方的惡意逃避以及法令規定的不完備,是他們在處理工傷個案時,最常碰到的問題。「有時候資方根本就不理你,法律上規定的處罰又很輕,所以他根本不怕你,或者他先脫產,讓你求償無門,」余倩如激動的說。

為了解決制度上的問題,工傷協會與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經過將近三年的研討,在去年完成工人版的「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草案,並且獲得一百零四位立委的連署,於十二月正式成案。因此,目前協會另一項主要的工作,便是推動「職災保護法」的立法進度。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