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8日 星期三

北市老人照管中心 使老有所終

【記者陳芝豔/生命力報導】「蔡老太太患有高血壓和中風,平時吃飯、排泄都需要靠胃管和尿管,從醫院住院回家後就一直擔心沒有人幫她換管,每兩週回醫院門診一次,對一個行動不便的老太太來說又太不方便了,最後她聯絡上我們,我們幫她安排了居家護理,由醫院的護士定期到老太太家裡為她換導管。」台北市老人長期照管中心的工作人員朱寶琴說。

由台北市衛生局和社會局合作開辦的「台北市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在去年十二月成立,服務的地區和對象是居住在台北市六十五歲以上,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服務內容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有需要的民眾打電話到照管中心請求諮詢、協助,第二階段照管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對老人做各項需求的評估,並安排轉介到合適的管道,如有的老人需要居家護理﹑有的需要住進安養機構,,最後第三階段工作人員會親自到老人家裡做個案評估,並定期追蹤這些轉介到其它機構的老人健康情況,不過第三階段目前僅限於信義區。


照管中心等於是先把全台北市可供利用的社福資源整合起來,再幫民眾做轉介的服務,經過照管中心轉介後,老人可接受的服務包括有「居家護理」﹑「居家照顧」﹑「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和「不同性質社福單位的照顧」。

此外,照管中心也接受醫院、安養機構等轉介過來的老人。朱寶琴表示,許多老人在出院後,因為沒有醫護人員在旁看顧,會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不知道要從什麼管道得到幫助,現在只要打電話到照管中心,工作人員便會主動對老人做評估,再安排適合的服務。

「其實老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文化和社會行為的刺激。」朱寶琴說,「在台灣,一般有老人的家庭都認為老人只要好好待在家裡就好,許多家庭捨得給小孩子上學費一萬多塊的幼稚園,卻捨不得花錢讓老人也到外面去學習、活動。於是老人的生活空間變得愈來愈窄,心理和生理的功能也變得愈來愈退化。」

所以照管中心希望站在一個老人的角度,不只被動的提供服務,更進一步評估出老人可以主動做的其它活動。如在轉介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除了會讓老人接受必須的醫療和照顧外,如果老人的體力許可,還會請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來幫老人做復健的工作,一個長久臥病在床的老人,哪怕只是動動手、動動腳,對他的健康都是很有幫助的。

朱寶琴表示,有許多子女以為把父母親丟在安養機構,就好像已盡了責任,其實老人最喜歡待的還是自己的家裡。而照管中心的轉介服務,如居家照顧﹑護理和物理治療等,就是讓老人在自己的家裡就可以接受各種必須的服務。

目前居家護理是屬於健保有給付,居家照顧需要自費,不過中低收入戶有部分補助,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則因為還在實驗階段,不做收費。

照管中心的專線電話是八七八0一七九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